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70后艺术家拯救疲弱的当代艺术拍卖[图文]

时间 : 03-17 投稿人 : 阿寒 点击 :

孙行之

10月24日,佳士得在上海的拍卖收槌,最终的成交总额为7000万元人民币。这是自2013年9月佳士得中国首拍之后的第5次拍卖。与月初香港苏富比、嘉德的拍卖类似,此次的成交额比去年同期秋拍的总成交额1.32亿元有明显下降。但弱市中也有新的市场格局在酝酿。佳士得此次推出的“+86 First Open”专场拍卖,集中推出了30位青年艺术家的33件作品,因其与热点的呼应成尤为引人关注。

First Open是佳士得10年前推出的专场系列,主推年轻艺术家或大师小作,+86 First Open是这一系列的专拍首次登陆中国。+86是中国区号。“他们希望把中国艺术家带到国际平台上,而且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他们的主张。只有在这个视角上,才有“+86”这个提法。”艺术品经纪人、《Hi 艺术》出品人伍劲对第一财经说。

近两年,年轻的当代艺术家已经成为二级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王光乐、刘韡、仇晓飞等艺术家的作品屡屡摘得高价,成为各大拍卖公司新一轮的“必备”与“流行”。同时,就艺术创作而言,进入21世纪以后的当代艺术领域更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体系。这次的拍卖正是是对这一状态的回应。

“专拍中的艺术品成交额并不高,在财务上可能获益并不大。但这件事的意义可能就在于,如果持续做下去,可能会为几年后的市场确立一份名单。”伍劲说。这一专场首次将“年轻艺术家”作为整体概念向国际市场推出。其中,很多艺术家的作品都是首次进入二级市场。拍卖之前,佳士得先后在纽约、旧金山和上海展出。而最终的拍卖结果也体现了国际范围内对这30位艺术家的集体认知。

70后艺术家拯救疲弱的当代艺术拍卖 | 艺术百科+86 First Open 拍卖现场

项目的酝酿:拒绝标签

纳入此次拍卖的艺术家包括张恩利、刘韡、仇晓飞、屠宏涛、孙逊等30人,以“70后”为主,“60后”与“80后”皆为少数。专拍在夜场推出,最后录得1384.3万元人民币的成交额,成交率高达97%,仅有1件作品流拍。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这样的成交率已经是值得雀跃的了。

今年,艺术家刘韡举办了大规模的个展。在二级市场中,此类与艺术家相关的大事件对成交价格也能造成不小的影响。+86 First Open中,他的《紫气》以363万成交,成为整场拍卖最高,据悉,此件作品的买主为美国藏家。作品中,艺术家以独特灰色阶长条呈现了高楼鳞次栉比的都市景观。根据artnet数据库显示,此前“紫气”曾有18幅在2007年到2015年之间上拍,此前最高价为291万元,分别于佳士得上海2013年首拍与2015年春拍创下。

仇晓飞《肢僵硬》和屠宏涛的《梦与睡眠结伴》以160万元的价格落槌并列第二。“我们对这些作品的估价都比较低。”+86 First Open 专家主管李丹青在拍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而事实上,因为很多艺术家的艺术品从未在二级市场上有过记录,估价需要与作品在画廊的价格作参照。根据《艺术新闻/中文版》的观察,几乎所有的作品起拍价都与这些艺术家在一级市场的流通价格相仿,但其中几件以高出起拍价数倍的价格成交。

在伍劲看来,佳士得的专场是很值得鼓励的。因为“他们经过了精细的研究和选择,不是继续去经营一些已经疲弱的项目。目前的环境下,尽早改弦易辙是明智的。”

在酝酿这一项目时,与一般的拍卖征集方式不同:项目负责人有着更多自主性,颇有画廊策展人的意味。李丹青在项目正式推出之前的2年多时间到各地探访诸多艺术家的工作室,她表示:“我们希望挖掘的艺术品是刚刚发生或是正在发生的。很多问题没有定论,我们就需要去搜集、研究很多第一手的资料。在这里,独立判断显得尤为重要。”

“艺术家是否已经从一个有才华的艺术青年转型为一个对职业生涯有清楚认识的职业艺术家,这是我所关注的。此外,我还需要了解艺术家现阶段关注的问题,他对一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了怎样的程度,扎根又有多深,与前辈相比,是否跳出了既有的框架。”李丹青如此构思这一专场。

33件艺术品的图录中,以个案研究的方式交代艺术家生平、作品构思及表现技法。“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是因为我们一直警惕为艺术家贴上标签。”在李丹青看来:“但凡贴上了标签,事情就会变得非常表面,进而无法长久。”

无论是张晓刚的“大家庭”、曾梵志的“面具”、还是丁乙的“十字”,2008年之前崛起于市场的当代艺术家中,标签似乎成了艺术品创造高价的利器。对炒家来说,对单一题材的反复强调是造势、爆炒的关键一步,但对艺术家而言,这可能意味着沉重的背负。李丹青认为:“艺术家总是创作相似的艺术品也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就像是一个企业一样,不能总生产一种产品,它必须在自己的脉络中有所突破。”

70后艺术家拯救疲弱的当代艺术拍卖 | 艺术百科张恩利 (中国 1965年生) 《局部》油彩画布 2013年。 30万落槌

从狂飙突进到小火慢炖

“+86First Open”推出此前从未现身二级市场的新锐,这意味着在资本的催促下,又一批新面孔进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不妨看看资本在他们的前辈身上创造的炫目故事。2006年纽约拍场,张晓刚《血缘:同志第120号》创下近100万美元高价,这似乎是中国当代艺术真正以“财富神话”的面目牵动公众的关注。之后,张晓刚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大家庭系列”在多年里成为“高价”的代名词。但其实,市场的转折点在2008年就已经出现。“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早年成名的艺术家的市场热潮已经告一段落。”伍劲说。

但市场的疯狂有其惯性。2011年,大陆艺术品市场进入了最红火的阶段。那一年,尤伦斯收藏的流出又为当代艺术市场带来了一股热潮。到了2013年,当代艺术的价格已经一骑绝尘,直奔“亿元时代”。当年,曾梵志《最后的晚餐》在香港拍得1.8044亿港元。此后,随着艺术品市场的洗牌,成名较早的这批当代艺术家显得沉寂。今秋,在苏富比与佳士得拍场,曾梵志有两件大尺幅作品遭遇流拍。

剧烈的市场起伏已经无法用“规律”一概而论,背后潜藏着的是艺术市场运作方式的痼疾。之前10年的一波波爆炒,让一个个符号迅速膨胀,旋即,又以更快的速度腐朽。市场狂飙突进难免伴随着沉渣泛起。如今,秋风瑟瑟的环境下,细致的梳理显得尤为重要。

变化首先发生在藏家身上。“2008年金融危机前,当代艺术藏家大都是外国人。之后,因为一级市场的发展,中国收藏家开始显现出对当代艺术的接纳。”李丹青说。

艺术市场的整体生态也逐渐变化。“曾经一段时间,市场是西方人扶植起来的。有人为‘后89︐戴上了‘后殖民︐的帽子,也是这个原因。现在,中国人有了收藏群体,这一代艺术家的市场也就与上一代有了很大不同。”伍劲说。同时,从市场操作的角度,他还指出:张晓刚那一批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已经在高位进行了交易,目前已经缺乏交易的动能。市场需要寻找新的对象。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2011年之后,70后艺术家迎来了一轮集体爆发。自2011年起,贾蔼力的作品连年在苏富比、佳士得、保利、嘉德等国内外重要拍卖行上拍,并全部成交。今年春拍,他的《早安,世界 (三联作)》在香港苏富比春拍夜场以1328万港元(约合1071万元人民币)价格成交,刷新 “70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最高价,也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2012年,王光乐作品《水磨石》(2004年作,成交价104万港元)首次在香港苏富比春拍突破百万大关。也是从2011年开始,郝量的作品连年在苏富比、佳士得、保利、嘉德等国内外重要拍卖行上拍,并同样保持着几乎100%的成交率和持续创新高的态势。

对目前的扶摇直上,也有质疑与担忧。BANK画廊创始人马修·博利塞维奇认为:对于艺术家而言,过早的高价也可能透支艺术家未来的市场潜力,打乱他们的职业轨迹。“如果没有充分的积累,就可能过早遇到天花板。而对于从未介入二级市场的艺术家而言,一级市场对其的培育就显得更为重要。“培养艺术家就像烹饪要小火慢炖,不能着急。”他说。

70后艺术家拯救疲弱的当代艺术拍卖 | 艺术百科刘韡(中国,1972年出生),《紫气》,2009年作。 300万落槌。 油彩画布

70后艺术家拯救疲弱的当代艺术拍卖 | 艺术百科仇晓飞(中国,1977年出生),《肢僵硬》,2009年作。 160万落槌

70后艺术家拯救疲弱的当代艺术拍卖 | 艺术百科陈天灼(中国,1985年出生),《眼》,2013年作 22万落槌。 供图/佳士得

相关文章

  • 杭法基:“伪现代”艺术的反省与再思考[图文]
    杭法基:“伪现代”艺术的反省与再思考[图文]

    艺术上有“伪”与“非伪”之分吗?我个人理解与别人可能有点不同,觉得艺术实质上就是好坏优劣,以及是精神历程的“理想主义”追求,还是俗化的“大众作品”或“拜金作品”或“媚俗作品”等等之分别。并不是一定要与西方艺术等同看齐,视西方经典无法超越,侧眸回视,似乎国人当下所搞现代之作,皆有“伪”作之嫌。猛一听口气“强悍”实则内隐“自卑”。当然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无论是从纵向与横向还是理性与感性或宏观与精微去...

    191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中国古书拍卖二十年里的恩怨情仇[图文]
    中国古书拍卖二十年里的恩怨情仇[图文]

    《古书之媒》 韦力、拓晓堂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11月书评人:韦力和拓晓堂,一位是中国民间藏书第一人,收藏古书七万余册;一位是中国古书拍卖界执牛耳的人物,开创中国古籍进入拍卖市场的先河。两人围绕古书的买与卖不断斗智斗法,上演了二十年的“恩怨情仇”,同时也缔结了棋逢对手相惺相惜的友谊。青青岛沿着古书开启的历史时光大门,一路徜徉而去,慢慢翻阅史料,在灯下摩挲书页,品书之味,见书之魅...

    34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当代艺术名家唐策力作品赏析[图文]
    当代艺术名家唐策力作品赏析[图文]

    艺术简介唐策力,1957年生于四川合江县, 祖籍四川蓬安县。生活于重庆、成都两地。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正高级教师(教授)、特级教师。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特聘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委员;重庆民盟画院院务委员、画师;重庆市南岸区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作品20余次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文化部等主办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多次获奖...

    135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诸书皆成翰墨奇功 青绿金碧丹青神韵 ——记著名书画家李凭甲[图文]
    诸书皆成翰墨奇功 青绿金碧丹青神韵 ——记著名书画家李凭甲[图文]

    李凭甲与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合影书画虽是同源,但是得同功之高的书画家并不多见。著名书画家李凭甲前辈,自幼从习文开始艺术修养征程,以文人之法修炼书法酝酿丹青,磨砺不止,成为书画两界皆成造诣的书画大手笔。修得书画同功之高,功成非凡,两门皆精,可谓书画艺术当下大家,后辈楷模。李凭甲修炼书法,探书法之源,寻书法之古,具有非常到位的师古能力。他极度认可书法艺术的高峰在秦篆汉隶,在唐楷,在二王,在张...

    146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林凯旋[图文]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林凯旋[图文]

    【艺术简历】林凯旋,男,1958年出生,汉族,广东潮汕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理事。2007年至2009年书法作品及古建筑作品(万景园)被广东南方卫视及广东揭阳电视台文化大观园采访报道。2009年12月应邀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城市建设与管理高峰论坛,并评为城市建筑与管理60年百年优秀人物,同时被建筑杂志社编入“中国城市建设与管理60年人物志”。201...

    110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文化认定与价值立场:考古学对历史文献的态度[图文]
    文化认定与价值立场:考古学对历史文献的态度[图文]

    众所周知,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从大的目标来看都是研究人类历史的过去,二者的不同主要是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有一定的差别(当然也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如文物学、文字学、铭刻学、简牍学、历史考古学等领域)。主要差别在于研究的对象一个侧重于文物和遗存,一个侧重于文献和文本;研究方法上一个侧重于田野考古发现,一个侧重于考据、分析、归纳和逻辑推理,二者都强调二重证据或多种证据法,但考古学的物(实)证特征更...

    131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2021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刘祖国[图文]
    2021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刘祖国[图文]

    刘祖国:笔名:牙道人1969年8月12生于陕西兴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咸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曾求学于张培武、桑建国、唐秀玲现为桑建国工作室助教北京宋庄刘祖国石青国展工作室导师2018年3月作品《腾飞》入选美协主办的邮驿路,运河情中国画作品展。2018年3月作品《假日·风景线》入选美协主办的墨香诏安中国画画展。2018年5月作品《雏鹰》入...

    154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珍贵的古书画要经历多少次“手术”才能活下来[图文]
    珍贵的古书画要经历多少次“手术”才能活下来[图文]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局部)说起书画,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淡泊明志的山水人家,还是栩栩如生的鱼虫花鸟?这次,咱们不聊怎么画,而是给大家讲讲古书画如何做“手术”。对于书画的真假,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种心理:拿到真迹,沾沾自喜;拿到赝品,懊恼不已。但是,你可知道,所谓的真迹其实也并无科学的判断标准。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古书画,就算是所谓的真迹,大多也不是原作者手中的那个它,就连许多赫...

    122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敦煌壁画中的菩萨为何衣着前卫[图文]
    敦煌壁画中的菩萨为何衣着前卫[图文]

    敦煌佛教壁画中的飞天(资料配图)新华社兰州1月14日电(记者 张玉洁)紧身短袖、露脐裙、薄若蝉翼的纱衣,在敦煌壁画中,千百年前绘制的菩萨为何衣着如此前卫?在中国老百姓印象中,菩萨往往衣着端庄、不惹尘俗。《西游记》中白衣飘飘的观音菩萨,是很多人心中菩萨的“标准形象”。但在敦煌壁画中,衣着少、裸露多、服饰中甚至有当下流行元素的菩萨不在少数。建于初唐时期的莫高窟第57窟,有一个动听的名字:“美人窟...

    37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艺术品为什么会发霉?[图文]
    艺术品为什么会发霉?[图文]

    在过去,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些书画作品因装裱不佳,使用不当的悬挂、收卷方式,在书画存放、运输中忽视对光照、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控制,导致书画作品出现脱裱、褶皱、变形、变色、虫蛀和霉变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文博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宝档案》等电视节目的热播,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合理的科学防护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文物、尤其是书画作品的寿...

    89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为何说《乞花帖》是赝品 并非杨凝式真迹[图文]
    为何说《乞花帖》是赝品 并非杨凝式真迹[图文]

    近日,国内某书法类杂志刋登了《乞花帖》相关内容,引起了业界的一些关注,认为新发现《乞花帖》是杨凝式手迹的结论过于草率,故未引起学界的共鸣。从整体上看,《乞花帖》确实不是杨凝式真迹,应是近现代后仿之作。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鉴定知识,笔者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探讨研究,无奈发现《乞花帖》只是集字临摹的伪作。为何说《乞花帖》是赝品呢?(上图)它是以《卢鸿草堂十志图跋》为母本,进行模仿臆造之作。从帖上可以看出...

    134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哈佛藏黄册的重要价值[图文]
    哈佛藏黄册的重要价值[图文]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若干典籍因种种原因流失海外,其中不乏善本和精品之作。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即是闻名于世的收藏我国域外汉籍的重要机构。长期工作于此的学者沈津最先发现了该馆所藏的汉籍精品之一,即公文纸印本《重刊并音连声韵学集成》《直音篇》(以下简称《韵学集成》等)以及公文纸抄本《明文记类》和《观象玩占》(《书林物语》,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53—56页)。不过,上述古籍纸背文献的具体情况...

    165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外媒眼中的中国艺术收藏[图文]
    外媒眼中的中国艺术收藏[图文]

    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许多自由派艺术家一样,赵刚(音)发现自己最终在金融行业工作。“我是一名艺术家,我学的不是经济学。”赵说道。赵出生在中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学习油画,并在美国瓦萨学院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在纽约作为一名艺术家工作几年后,他意识到自己需要赚更多钱应付生活开销。于是,他做出转变,受雇于第56街的一家精品咨询公司,从事并购和上市咨询服务。赚够钱后,他考取巴德学院的艺术硕士。“作为一名...

    13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玉兔迎春 丹青贺岁——中国画名家阮江华作品赏析(组图)
    玉兔迎春 丹青贺岁——中国画名家阮江华作品赏析(组图)

    艺术简介阮江华,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海南省政协第七届委员、海南省政协书画院执行副院长,青岛科技大、海师大等美术学院校外硕导。先后被评为第二届海南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作品入选、入展国内外大型美展(部分获奖)。先后于海南、山东、河南、甘肃、宁夏等地举办个人画展8次,2020年春在意大利罗马举办“水墨芳华”艺术个展。由中国文联出...

    112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芈月执政时黄歇还是个孩子 奶孙恋?[图文]
    芈月执政时黄歇还是个孩子 奶孙恋?[图文]

    《芈月传》中的战国四公子春申君黄歇与芈月是初恋情侣(图片来自网络)《芈月传》播出至今,芈月、黄歇、楚威王、秦惠文王等人物逐一登场,其中大部分人物都在历史上有其真实的对应。不过,电视剧撷取历史人物些许故事进行演绎,总会和史书记载有出入,这不,芈月和黄歇这俩隔着代沟的人,在电视剧里也成了初恋情人。今天我们就来起底《芈月传》中的历史人物,看看电视剧进行了怎样的渲染,融入了多少传奇。黄歇:他和芈月根本...

    112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