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蒋兆和与二十世纪中国画的现实关切[图文]

时间 : 04-04 投稿人 : 气气 点击 :

蒋兆和与二十世纪中国画的现实关切 | 艺术常识邻家女 蒋兆和作

《人道主义之光——蒋兆和文献展》结束了,一个月展期,文化艺术界出现一场不小的蒋兆和风潮,诸多学者、文化人、艺术家和媒体发声,重新打量、讨论、研究蒋兆和。

新中国绘画教育体系,向有“徐蒋体系”之说,徐悲鸿、蒋兆和并列中国现实主义绘画两个标志性人物。但是毋庸讳言,比起徐悲鸿的辉煌夺目,蒋兆和貌似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这还是在美术业内来说,扩大到广泛民众层面,尽管共和国好几代人早在小学课本上就欣赏到蒋兆和笔下的杜甫、李时珍等形象,打小儿家里就挂着蒋兆和《给爷爷读报》等年画,但是画红人不红,多数人对蒋兆和这个名字较为陌生。也正因此吧,这次展览多少有点唤醒记忆、榫卯相合的效用。唤醒记忆是针对美术业内而言,榫卯相合是针对民众而言,榫是蒋兆和,卯是童年记忆里的那些人物画。

我因工作室就在展厅隔壁,近水楼台,得以反复多次伫立于展出的蒋兆和创作于不同时期的十二幅原作面前,而且每次都是趁展厅悄无一人之时,独自凝视这些原作,体会画面、线条背后蒋兆和先生的呼吸。

当初布展时,策展人李大钧说,那篇《国画写生的教学问题》长文一定要全文原大展示,一万多字的书法长卷,将近二十米长啊,为此我还陪他一起去展厅具体设计,要利用不同墙面拐好几道弯,才能完全展出。当时没有细读过这篇文章,暗想单从布展角度看,这么个展陈法儿,会不会显得单调?

当天晚上从头到尾再读那篇长文,看呆了,简直要说非常惊讶。一是经历了这么多年五花八门的各式“突破”,关于中国画的现代性,到底怎么回事,这篇写于1956年的文章说得如此深入精辟,还说得那么实实在在;二是说了那么多年“徐蒋体系”,可是细看这次展出的作品,再细读这篇文章,徐、蒋二人差异性太大了,诸多方面,甚至在根本理念上,差异性大于相同性。

也不奇怪,就像在文学界,也常有这种现象,“竹林七贤”、“初唐四杰”、“豪放派”……一路下来直至比如“新月派”等等,文学艺术史家们特别喜欢划分归类。但实在是太粗略了,已接近如今机场车站常见的那种“一天读完中国史”之类的不负责。就说“新月派”吧,徐志摩和闻一多,再和胡适,差着多老远呢,怎么可能一以论之?这种划分归类背后,是一种粗放式整齐划一、下结论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作祟,身处当代的我们,该摒弃这样的粗糙了。

展览期间,中央美院于洋教授在展厅做了一场“凝望之眼——蒋兆和与二十世纪中国画的现实关切”讲座。讲座中说蒋兆和是“显学”,这一说法当然没错,但细究又似不然。蒋兆和虽然一直被列入“体系”,但也只是“体系”一分子这样的显学,亦即传统历史观和方法论语境下的显学,而非现代历史观与方法论语境下大写的、个体的显学。蒋兆和这一个体被埋得挺深,值得仔细挖掘与探索。

蒋兆和屡屡以“苦茶”自喻,这一点也常被史家、评家提及。喝茶的人都知道,苦分两种:一种是舌面之苦,舌面的味感,很容易化开,所谓“回甘”;另一种是入心之苦,最常见的是黄连之苦,是化不开之苦。蒋兆和之苦,是后一种纯纯入心之苦。他画流民,画苦难,不是在表现苦,或者“痛感民生之艰”这类游离在外之苦,他对笔下的人物,不是那种我是我、你是你,我要画你了的情形;他没有把自己摘除在外,没有你、我之间的间离感。他是感同身受,把自己彻底融进去了,他就是《流民图》中的一个人物,用句套话就叫做同呼吸共命运。正因为有如此自他不二的用心,他笔下的苦才达到了崇高之境。

融入其中,必将带来自我升华,这升华的起点是对笔下人物的极大尊重。无论是1949年前的《流民图》《还乡》,还是1949年以后他画的《邻家女》《西双版纳一小姑》,甚至那个抓着脚丫儿的小孩……仔细观察画面,会发现,无不略带一点点仰视感。这一特点在蒋兆和人物画创作中好像始终没变,哪怕是《邻家女》,画中人物是低着脑袋的,仍然可以明确感受到那一点点仰角。

我自己平日也写写书法,写字的时候,是把那些汉字当成工具,我要写你了,还是我和这些字是一体的,我也是这些笔划的组成部分,不同的用心之间,是有巨大差异的。我知道从用心的角度想融为一体、略带仰角有多难,技法、理论这些东西,在用心之正、之深、之细面前不值一提。

中国画从古至今都在讲融为一体、天人合一这一套,所以从道理上来说这不难理解,但真正做到的人并不多,可能就是大浪淘沙淘下来的这些顶尖高手做到了吧。可是且慢,这里面还有另一个问题——古人画山水,画花鸟,寄情山水之间,描摹美好情境……在我看来,相对而言融为一体比较容易,而像蒋兆和这样真正关注现实,关注身边人——他画的古人,比如杜甫,也没把他当成古人,而是当做现实中人来画的——并且用最为直白的线条来画,不做任何变形与粉饰,这需要极大的勇气与自信。再要融为一体,难上加难,远非画山水花鸟的用心可比拟。

所以我觉得,蒋兆和是个真正具有现代性的中国画家,他的现代性,表面是题材的现实主义突破,背后有更深远的东西,那就是对笔下人物的情感,是充沛的、激烈的、悲悯的合二为一,而不是传统的冲淡、宁静、高远一路。和西画传统,当然差异就更大。也正因此,当年石冥山人(邱石冥)曾如此评论蒋兆和的画:“如果拿国画的画法,来称量他的画,不对。拿洋画的画法来衡量他的画,也不独对。”我倒觉得,这就对了,这就是蒋兆和,就是他的了不起之处。

佛教里边有一个词叫“不请友”,是说佛菩萨,众生并未请求,佛菩萨也以大悲为其之友,给予利益。我觉得蒋兆和对笔下的人物,就是这样的“不请友”,他随时都在,而不是“我在画你”。

相关文章

  • 艺术品拍卖市场信心何在?藏品品质是关键[图文]
    艺术品拍卖市场信心何在?藏品品质是关键[图文]

    苏轼《木石图》以4.1亿港元落槌,潘天寿巨幅指墨《无限风光》以2.875亿元成交,安思远藏善本碑帖11种成交价1.926亿元……中国艺术品市场2018秋拍季落下帷幕,多件拍品的天价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了信心,然而,业内人士却表示:“看似热闹的拍卖市场只是‘外热内冷’,持续调整的行情并未促使拍卖行勤练内功,甚至走向把更多精力和资源用于自我包装上。”艺术品还能保值增值吗?观察2018年秋拍季可见,大...

    165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笔墨之中的艺术家心态[图文]
    笔墨之中的艺术家心态[图文]

    上海博物馆举行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已接近尾声,展览以其新颖的布展方式呈现了艺术性、经典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在展览第一部分“董其昌和他的时代”中,着重介绍了董其昌师古人的漫漫求索之路。其中包含了元四家的传世画作,即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剩山图》)、倪瓒《六君子图》轴和王蒙的《青卞隐居图》。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中,元朝无疑是一个高峰。时局动荡与社会变革导致中国山水画在元朝进一步...

    185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风华绝代民国名媛陆小曼的山水画清新脱俗[图文]
    风华绝代民国名媛陆小曼的山水画清新脱俗[图文]

    民国名媛陆小曼的山水画幽雅淡远自清逸风华绝代的民国名媛陆小曼,集美丽容貌与出众才情于一身,她与诗人徐志摩的爱情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陆小曼多才多艺,工诗擅画,艺术大师刘海粟对陆小曼的评价是:“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陆小曼自幼受母亲的影响而喜爱绘画,少女时代的画作就秀润天成,给人以清新脱俗、飘逸潇洒之感。陆小曼16岁就读于北京圣心学堂时开始学习油画,...

    66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听80岁的大卫·霍克尼说点啥[图文]
    听80岁的大卫·霍克尼说点啥[图文]

    霍克尼的工作室,图片来源:CNN霍克尼工作室设在好莱坞山庄深处。他住在远离主干道拐角处的房子里,就在那座小山旁边的平地上。在灰色的栅栏后面,静静地矗立着一所不起眼的房子,周围草木茵盛,没有来往车辆,门上只有四位数的密码锁和门铃,看起来丝毫不像一位伟大艺术家的住所。我们径直走向霍克尼工作室,下了台阶,就看到了他笔下那个标志性的游泳池。工作室是由板球场改建的,狭长通风,有一个通向画廊的楼梯。一...

    64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收藏故事不可尽信[图文]
    收藏故事不可尽信[图文]

    除了形制、款识这些明显的元素,书画中的很多细节都可以帮助藏家鉴别真伪。在一些有建筑物的画中,建筑的形制也体现了书画创作的时代。比如城门,宋朝的城门一般是方形的,而明代的城门是拱形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城门就是方形的。再看房顶的“鸱尾”,一般宋朝建筑的鸱尾是朝内的,到了清朝的时候,鸱尾是朝外的。宋徽宗的《瑞鹤图》里鸱尾都是朝内的。而清朝袁江的《梁园飞雪图》,屋顶上的鸱尾是朝外的。除了建筑以外...

    104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水田映山 落木铺石——朱小胜书法艺术赏析[图文]
    水田映山 落木铺石——朱小胜书法艺术赏析[图文]

    书法家朱小胜近照素有“书画之乡”美誉的浙江浦江,一个小小的县城竟然有三十多名中国书协会员,朱君小胜便出生在这人杰地灵之一隅,他痴迷书法,自习书法,其书五体涉猎,隶行尤佳,能大能小,既古又新,有传统技法,亦有时代气息。前些日子,欣闻朱君被任命为浦江书协秘书长一职,更大的惊喜是2013年他连续5次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书法展览,实乃可喜可贺。(图文整理:东方主流传媒黄一万)审视...

    193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突破者——张国樟美育专栏第四十六期[图文]
    突破者——张国樟美育专栏第四十六期[图文]

    明—徐渭—十二墨花图(局部)历史上的画家在中国画美学上有突破的无非是在两个方面。一是画技画法上有突破革新的,如明代的青藤徐渭白阳陈淳两大先贤在大写意上进行突破,他们一改工整细腻之风,用笔墨挥洒心境,把人文性情融入画作。如清初的恽寿平先贤在前人的没骨画法上进行突破。近代黄宾虹先生在前人基础上,在山水画上大胆变法突破,总结五笔七墨法。当代吴山明先生在宿墨技法上进行尝试总结和突破。皆成中国画发展历史...

    105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纽约亚洲周直通车:安思远系列之书画点评[图文]
    纽约亚洲周直通车:安思远系列之书画点评[图文]

    纽约佳士得现场王歌这次在纽约呈现安思远的中国书画将近300件作品,其中包括中国古代书画一百多件,石鲁的作品有30多件。需要重点提及的是,长期以来安思远一直将石鲁作为自己的重要收藏,这次将是一个有规模的展示。安思远非常喜欢石鲁的艺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第一次购买了一张石鲁的《梅石图》绢本作品,这件作品被一直挂在他家里。也许是太喜欢了,安思远自从购买了这张石鲁以后就格外青睐这位中国艺术大师,...

    139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锦鳞生辉·董永越印象[图文]
    锦鳞生辉·董永越印象[图文]

    秋韵落樱锦鳞生辉·董永越印象人民美术网总编 李人毅最近,我们对画家董永越做了专题介绍,引起了强烈反响,使人感受到,在当下画坛上有一位默默耕耘者,不骄奢不浮躁,沉下心来创作,以其佳作诠释着当代的美术精神。在当今美术界,董永越是位学者型画家。由于有着良性承传的人文家风,加之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绘画功底,使得他画山水、花鸟、人物都能得心应手,且抎工兼写、佳作频现。当下,他笔下的陕北人物画作受...

    83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禅中有画 画中有禅[图文]
    禅中有画 画中有禅[图文]

    法名释悲法、字静一,号画禅僧人(俗名李春来)。释悲法,1962年生于黑龙江肇源县,现任吉林省佛教协会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吉林省安广护国寺住持、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佛教硕士学位。释悲法法师作为临济宗派第47代传人,他随恩师上慈下印老法师(即慈公上人)参禅布施,秉性高洁。本着不攀缘不化缘只随缘之理念,广结善缘以普度众生。盛世和谐释悲法自认拙于辩才,却以扶贫救急为任为念,油画...

    131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靳尚谊:学艺术很残酷 观念艺术不是油画的方向[图文]
    靳尚谊:学艺术很残酷 观念艺术不是油画的方向[图文]

    “师坛锦瑟——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师优秀作品邀请展”即将在上海中华艺术宫落下帷幕,其中的“中国美术教育大家谈”邀请靳尚谊、詹建俊、全山石、邵大箴、陈家泠先生等共同探讨当下的美术教育。“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在此期间专访了84岁的知名画家、艺术教育家靳尚谊先生,作为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践行者,中央美院老院长,他对当下的艺术教育和学生提出建言,他尤其认为,“学艺术是很残...

    49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民间文物之争出现转机 国家支持民间文物收藏[图文]
    民间文物之争出现转机 国家支持民间文物收藏[图文]

    一般人为什么分不清古董和文物?何谓古董?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该词典将古董、古玩、骨董列为同义词。关于释义,词典指出,是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可供了解古代文化的参考。浏览“百度”关于古董的释义为: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也作骨董。由此得知,词典和百度的释义是相近的。而关于“文物”一词,词典给出的定义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显...

    98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20尺牍信札价值几何[图文]
    2020尺牍信札价值几何[图文]

    信札是一种时代产物,在如今,更显珍贵。这些带有写信人和收信人温度的纸张、文字,真实记录了“大人物”们的生活日常,所思所想,它们出于此手,观于彼眼,曾经是很私密的东西。正因如此,它对于历史、艺术都有独特的价值。近年来现身拍场的名人信札频繁拍出高价,逐渐成为了古籍善本专场、古代书画专场的主力军,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也不例外。▲2020西泠春拍“徐悲鸿致王少陵、汪亚尘信札专题”共成交357.65万...

    138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聊斋百读 能医一俗:于受万图文《精短文言全图聊斋志异》[图文]
    聊斋百读 能医一俗:于受万图文《精短文言全图聊斋志异》[图文]

    于受万,1943年生于山东牟平,深造于中国美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顾问,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顾问,文化部东方文化艺术院国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教师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淄博市美协顾问,淄博书画院名誉院长。《聊斋乐土》愚钝学子得鬼助空手而得孝廉名精短文言全图聊斋志异·《周克昌》狐狸入瓶称盗户官府畏盗立另策精短文言全图聊斋志异·《盗户》穷极再...

    23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杰夫·昆斯:杜尚的继承者?[图文]
    杰夫·昆斯:杜尚的继承者?[图文]

    “我一直认为昆斯的橱窗以另类的方式兑现了杜尚的预言” ——Massimiliano Gioni1913年,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开始构思一件大作——《新娘甚至被光棍们扒光了衣服(大玻璃)》(1925-23)。这件作品由独立的玻璃板组成,在概述创作思路的笔记中,杜尚写道“藏在一层玻璃展示橱窗后面交媾”。这句扼要的描述凝聚了杜尚挑战商品文化的意图,并讽喻其施加于社会风气之上的...

    81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