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博物馆、音乐厅,还是研究中心,用来形容ZKM都不恰当,因为它意味着2个博物馆,1个研究所,1所图书馆和1所实验室的集合。时至今日,和ZKM类似的文化中心可以说还非常少见:它将与艺术有交集的方方面面汇于一身,从创造与研究、展览与演出,到教育与拓展,保存与修复等等。一方面,它延续着长久以来传统博物馆的收藏和展览功能;另一方面,凭借它的研究员与客座艺术家在此创作,新的作品不断孕育出现。两方面合在一起:既有展出,又有产出,所以ZKM才称得上是一座新型的艺术中心,而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馆。其创立的初衷,是成为“电子/数码时代的‘包豪斯’(Bauhaus)”,继续拓展德国在艺术创新领域在1920-30年代的前沿探索和影响力。
ZKM艺术与媒体中心外景局部 ©ZKM
ZKM艺术与媒体中心入口大厅局部 ©ZKM
Sasha Waltz舞蹈与装置的结合, 2013-2014 ©ZKM
Erwin Wurm作品»Truck«, 于卡尔斯鲁厄举办的国际艺术节 2015 © ZKM
Leandro Erlich作品”Pulled by the Roots”, 于卡尔斯鲁厄举办的国际艺术节2015©ZKM, Photo: Fidelis Fucks
· 艺术奖:跨地域 ·
在展览与研究之外,ZKM先后设立了三种国际艺术奖项,涉及媒体艺术与应用、也涉及电子音乐,其文化影响力亦不可小觑。
近年来最有活力的奖项当属App艺术奖。App艺术奖由ZKM发起,同时与软件集群EAS软件公司和CyberForum e.V.合作(CyberForum,德国最大的高科技商务平台)。设立这一奖项的初衷源于一个现状:“在现有的艺术标签下,以App手机应用为载体的创意作品找不到符合自己的位置。具有艺术性和高创新性的探索只收获了微小的回报。”评奖的标准,是能将“以App形式存在的艺术构思与有创意的软件实现相结合”。它的期许,是让App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App推动艺术,艺术推动App”, ©ZKM
App艺术奖在世界上的足迹图,©app-art-award
从2011年至今,App艺术奖每年一届,至今已收到五大洲44个国家创作者和软件开发者的参选申请。同时,它已在北京、首尔、蒙特利尔、洛杉矶、芝加哥等世界上20个城市陆续展出,足迹遍及四大洲、十个国家和地区。也恰恰是它的新颖性,再加上App作品展示的易操作性,让如此规模的巡展成为可能。相比起来,确实是传统类型的艺术展难以实现的。
目前,该奖共设有四个奖项,包括“连接的艺术”、“共享”、“艺术+体验”以及“虚拟现实”,分别由不同的企业赞助。
“连接的艺术奖”寻求如何将真实与虚拟世界的信息障碍最小化;“共享奖”关注的是共享经济原则,甚于重视表面的艺术效果;“艺术+体验奖”着眼于多感官的人机交互方式,让用户体验更丰富;“虚拟现实奖”则着眼于对某一虚拟空间的艺术设计以及与人互动的可能性。
AppArtAward 2016,Sharing: Thangs,Artist:Sammy Schuckert, David Paul, Alexander Müller, Alexander Quednau, Dominik Vincenz, Simon Walter, Samuel Nau
“共享奖”着眼于共享经济原则,而不只是表面的艺术效果;2016年该奖项的获奖作品叫Thangs,作者是Sammy Schuckert等7人。App Thangs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里人们可以在自己的关系网中分享有用的东西。它的显著特点是可以连入用户的电话簿。如果你的熟人也安装了这个应用,Thangs就会向你显示他们想借什么东西,从剪草机、家用电钻,到扑蝴蝶的网。
AppArtAward 2016,Virtual Reality: Raum, 作者:Sascha Haus, Onat Hekimoglu
“虚拟现实奖”则着眼于对某一虚拟空间的艺术设计以及与人互动的可能性。2016年该奖项的获奖作品叫Raum(空间),作者是Sascha Haus 和 Onat Hekimoglu。
此前的4个奖项叫法有所不同,比如2014年的艺术创新奖,作品”Last Clock”的指向与如今的“连接的艺术奖”相近,尝试重新认识真实与虚拟世界的关系,寻找彼此之间有趣的衔接点。作者Jussi Ängeslevä, Philipp Bosch, Ross Cooper, Danqing Shi分别来自芬兰、柏林、伦敦和北京。
“Last Clock”是一件具有个人色彩的媒体艺术作品,它象征着客观时间、人所感知的时间和远端时间。像其他模拟时钟一样,”Last Clock”也有三个指针:秒针、分针和时针。当指针各自旋转时,在表盘上,一段实时影像就会沿着指针划过的弧形区域出现。随着三个指针的移动频率不同,三段时间弧反映出不同时间精密度所对应的空间节奏。
AppArtAward 2014创新奖”Last Clock”, 作者: Jussi Ängeslevä, Philipp Bosch, Ross Cooper, Danqing Shi
2015年的公众艺术奖获奖作品名为”Radwende”,作者Michael Volkmer(Scholz&Volkmer)。据德国自行车协会调查显示,威斯巴登市是一个不适宜骑行的城市。这不只是因为城市滞后的骑行基础设施,也是由于骑行文化尚未被关注。这一App的用意是记录自行车骑过的路线,以数据集成一张属于自行车的城市地图。这张图,实时显示着自行车交通情况,哪里需要自行车道?因而可以为城市的交通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与App相呼应,威斯巴登州立美术馆还展出了一台绘图机器,用于把全市的自行车路线通过图像带到观众面前。这个抽象的视觉化设计时刻提醒人们对少数骑行者的关注。可以说,Radewende App把市民的出行需求和艺术、环保联系在了一起,不失为一项富有社会热忱的探索。
AppArtAward 2015公众艺术奖”Radwende”,作者: Michael Volkmer(Scholz&Volkmer)
在四项奖项之外,还设有一高光关注版块,介绍更多有创见的参选作品。其中,2016年入选的作者Takemi Watanuki只有23岁,尚是一名日本岐阜情报艺术科学大学的学生。然而这却不是孤例,你若稍加留心便会发现,App艺术奖入选作者的年龄大多都在25-35岁之间,这一奖项的年轻化和开放性可见一斑。
· 什么使它与众不同?·
当人们在很多场合仍然把互联网、智能手机称为“新媒体”,而早在20年前ZKM已经设立媒体艺术保护部将影像艺术作为档案加以保护,着手梳理“电子艺术的历史”;在一些艺术圈的话语中,当人们还在为艺术的“新”、“旧”争得面红耳赤,ZKM已带着一种出离争执的中立态度去寻找新旧之间的对话、连接,乃至再次出发的可能。能够大胆地想象未来,同时把艺术恰当地置放在与社会的关系中,并且平等地面向大众,这也就是艺术借ZKM的宝地,所展现的跨越之奇美吧?
Transsolar + Tetsuo Kondo(近藤哲雄), »Cloudscapes«(《云景》), 2015, © ZKM, photo:Harald Völkl
ZKM的现任馆长Peter Weibel,对其中心的使命有这样一段文字,容我冒昧翻译如下:
“ZKM艺术中心的目标,是连接专业知识与公众。我们一再质询既有的和已知的,以期对发掘创新有所贡献。我们能赶在别人之前发现(新的)艺术家。大多数博物馆害怕当代性,认为他们的观众也害怕当代艺术。ZKM则恰恰相反,我们认为,观众同我们一样不会害怕当代艺术;同时,我们作为博物馆也不畏惧大众。因此,最使我们感兴趣的,不是传统,而是当下和未来。在全球格局下,它们所涵盖的远比现代艺术和市场艺术更多。当今艺术的视野不再限于自我参照、自我繁衍,艺术也想改变世界:它吸取社会议题、应对其他领域的难题;它不只对政治感兴趣,更重要地是关注科学。这正是我们试图说明并想与您分享的——不只在博物馆现场,也在网上,通过我们的网站和许许多多其他途径。”
如果非要总结一点门道的话,我会说,是它的前瞻性、跨越性、公共性,让ZKM在世界新艺术的创造和推广普及中,成为一个独特的坐标。
借着它的视野,我们或许可以试着抽离一下:所谓新媒体艺术,或大而言之,“互联网时代的新艺术”,仅仅是占有最新技术、新手段的炫耀吗?你若是肯花上一天,去ZKM的展厅里逛一逛,看看它屏幕里的短片,读读墙上的文字,心里恐怕会有另外的答案。它能在数不胜数的艺术机构中独树一帜,其精彩不只关乎新技术、新媒介,更是新视野、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的集成;在错综复杂的新的时代背景里,它谋求为在艺术与人文、科技、经济、社会之间搭建新的桥梁。对于我们来说,前者学来不难,后者路漫漫其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