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写作 少几顶洋帽子

时间 : 04-01 投稿人 : 阿寒 点击 : 1014 次

有两种艺术写作模式在当前的中国颇为流行,成为一些理论家和批评家乐此不疲的套路,也让很多年轻学子争相效仿。

第一种是浓浓的翻译腔,煞有介事而又佶屈聱牙。这类写作的根源来自大量夹生饭式翻译的影响。为了尽可能避免出现硬伤,不少翻译人对一些模棱两可的概念和句式干脆采取直译的方法,掩盖功底的不足。与此相似,很多理论和批评文章也染上了浓重的翻译腔调,以罗列概念和使用复杂的西语句式为能事;第二种是旁征博引式的堆砌引用,满篇的黑格尔、康德、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解构主义接受美学后现代,文末再拉出一条长长的各种参考文献,中文的、外文的;白话的、文言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学的、艺术的等等,颇为壮观。写一篇文章,恨不能把沾边不沾边的西方各种专家学者的名字及其观点罗列一遍。如果拿掉了这许多的引用和注释,竟然几乎看不到几句作者本人的观点,一篇洋洋洒洒的长文瞬间变得干瘪。说到底,这不过是一种狐假虎威式的写作。

翻译腔容易识破,也容易招人烦,所以被诟病已久。市场已大大缩小,因为读者的选择余地和视野大大增加,只要有一定的语言和艺术基础,要辨别李逵还是李鬼不是太难。而狐假虎威式的写作,在今天的自我包装、发表、职称评定等方面常常畅通无阻。

我曾经看过一些留洋背景的年轻艺术家和评论家的文章,从开篇到结尾,几乎每段都有一个甚至几个西方艺术家或学者的文字引用,文末则是长长的文献,可我看到最后也没看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在哪里,少得可怜的自己撰写的文字基本上还是对引文的解释和复述。由于在形式上与真正需要旁征博引的文章颇为相似,所以非耐心看下去不能识别,非层层剥去其盛装不能见其原形。法国的心理学家某某说过,德国的哲学家某某写过,英国的社会学家某某的观点是……整篇文章变成了世界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大师们智慧碎片的时装秀,作者的任务就是把它们拼贴缝补成一件炫目的新装。

须知,以西方哲学史为例,从来也没有哪个学者的观点和论著被定义认为是不容置疑的。何况,大多数这类写作并没有超出所引用学者的思考范畴,不过是为它们贴附上一些经不起推敲的中国案例而已。

之所以说经不起推敲,主要还是基于中西方文化艺术语境的差异性考虑。现在很多艺术写作过于迷恋西方的学术体系和方法论,采取一种拿来主义的方式直接套用在中国当代艺术身上,偶然发现几许零星的错位或者冲突便激动不已,宛如发现了新大陆。

这种写作一个最常见的策略就是所谓的当下化,即做出一副以这些学者大家的视角诉诸当下艺术问题的姿态。用这种方式进行写作非常讨巧,既能显示作者所谓纵观中西、介入当下的文化姿态和艺术视野,又能让文章看上去严肃严谨高大上。此类文章首先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前提,即西方的学术体系和方法论是非常有效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用这样一种标准来审视和评价中国当代艺术是毋庸置疑的。这当然是有问题的。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艺术在学术体系和方法论上有自己的特性,这是中国特殊的历史与文化背景长期积淀形成的,早已深入民族与文化的基因。以一种负责任的、历史的角度适当地学习和借鉴西方人文成果当然是必要的,但要知道,在西方的政治、宗教、文化和历史土壤发展起来的学术体系不可能完全适用中国的文化艺术生态。正如中国当代艺术的身份确立和话语重建,不可能照搬西方当代艺术的模式一样,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与批评写作也不能简单地套用西方的学术成果。那些一味地迷恋西方体系和话语的理论家与批评家,说到底是源于一种艺术的不自信和文化担当的缺失,他们与那些照搬西方当代艺术样式、攫取名利的艺术家在本质上并无不同,不过是藏在一顶顶华丽的“洋帽子”下面的机会主义者。

相关文章

  • 真力弥满万象在旁:颜景龙山水画印象[图文]
    真力弥满万象在旁:颜景龙山水画印象[图文]

    【艺术简历】1955年生于河北省馆陶县,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第四届名家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江山行”画家组主持画家、河北省画院院聘画师、中国长城书画院理事。《民族英雄精神永存》真力弥满万象在旁——颜景龙山水画印象郑世芳笔者认为,大凡画家作品的面貌,便是其“真力”的形象展现。...

    187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李卫明——紫砂艺术大师手中的工艺之道[图文]
    李卫明——紫砂艺术大师手中的工艺之道[图文]

    在千年中华文化中,紫砂工艺以其深沉庄重的文化内涵,包容着各类陶瓷作品的审美意蕴,无数文人雅士将之视为器具艺术之极致。在当代紫砂名家中,以实力派紫砂艺人著称的李卫明大师,其紫砂作品集百家之长,艺术造诣和工艺水平令人惊叹,将天然与人工元素搭配得精美绝伦,其新品佳作更是屡获艺术大奖,深受紫砂工艺爱好者和收藏者们的欢迎。1968年出生的李卫明大师,自1986年高中毕业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工艺创作之路,有着...

    101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刘汉民国画鉴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刘汉民国画鉴赏[图文]

    人物简介:刘汉民:1945年生人,祖籍山东省掖县。1968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1985年在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访问学者。现为黑龙江财经学院艺术系名誉系主任,原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黑龙江省青年艺术家协会顾问,黑龙江省人大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顾问。黑龙江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炎黄书画艺术研究院顾问。作品欣赏:刘汉民先生的作品不仅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而且每一幅画,都会让人如...

    59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歙砚发展离不开传承与创新[图文]
    歙砚发展离不开传承与创新[图文]

    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程全明的砚雕作品安徽歙县七里头的徽州艺术品市场内有一个“犁石斋”砚雕工作室,主人叫程全明,是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事砚雕22年,制作的砚台成千上万方,他的组合砚在全国各种大赛中摘金夺银。歙砚,全称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歙县因此被誉为“中国歙砚之乡”。歙砚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程全明的砚雕作品1974年出生的程全明,歙县长陔人...

    90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画未了:林风眠传》:时代误解了林风眠[图文]
    《画未了:林风眠传》:时代误解了林风眠[图文]

    晚年林风眠。(资料图片)《画未了:林风眠传》郑重著中华书局2016年2月定价:48.00元[深圳商报讯](记者 苏海强)林风眠的一生是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史的缩影。然而,因“引进西方现代主义的精神、西方自由创作的主张改变中国艺术”的观点,与当时中国的形势不合而受到批判。中华书局2月出版的《画未了:林风眠传》一书认为,是时代误解了林风眠。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和现代绘画的奠基人,一代艺术宗师,他的一生...

    178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浅析艺术品投资收益的红黑榜[图文]
    浅析艺术品投资收益的红黑榜[图文]

    作为特殊的投资市场,艺术品的价格与价值理所当然是买卖双方最为关心的问题。通过公开拍卖形成的成交价格也从侧面反映出艺术市场的人气及收藏风向等现状。从刚刚过去的2018年艺术品市场来看,表现为名家精品、稀缺资源备受追捧,普品价格持续走低,两级分化越发严重。但不管怎样,在实际的收藏活动中,收益无疑还是藏家最主要的关注点。但总的来说,艺术品投资长期持有回报稳健,短期持有高收益高风险并存。在这里各举一个例...

    46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探究中国主题性花鸟画现象 ——李志向和他的教师团队的主题性花鸟画创作[图文]
    探究中国主题性花鸟画现象 ——李志向和他的教师团队的主题性花鸟画创作[图文]

    导师李志向作品导师 李志向作品探究中国主题性花鸟画现象——李志向和他的教师团队的主题性花鸟画创作在当今画坛,主题性花鸟画近年来如异军突起,引起了广大美术理论家、画家、收藏家的广泛关注,很多画家在茶余饭后,聚集一起谈论主题性花鸟画。何谓主题性花鸟画?为什么大家都在关注,热议主题性花鸟画?记者带着困惑,走近了李志向先生,走近了他的教师团队,走进了他的主题性花鸟画国展冲刺班。导师 李志向作品导...

    127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中国古书拍卖二十年里的恩怨情仇[图文]
    中国古书拍卖二十年里的恩怨情仇[图文]

    《古书之媒》 韦力、拓晓堂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11月书评人:韦力和拓晓堂,一位是中国民间藏书第一人,收藏古书七万余册;一位是中国古书拍卖界执牛耳的人物,开创中国古籍进入拍卖市场的先河。两人围绕古书的买与卖不断斗智斗法,上演了二十年的“恩怨情仇”,同时也缔结了棋逢对手相惺相惜的友谊。青青岛沿着古书开启的历史时光大门,一路徜徉而去,慢慢翻阅史料,在灯下摩挲书页,品书之味,见书之魅...

    34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陈录《万玉图》赏析[图文]
    陈录《万玉图》赏析[图文]

    陈录《万玉图》陈录立轴绢本墨笔纵111.9厘米横57.5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写倒垂梅一株,枝由右上角出,主干弧形弯曲,构成梅枝总的动势。小枝则有穿插、变化,形成枝蕊参差交错、俯仰顾盼,梅花烂漫怒放的景象,图中以没骨写干,双钩圈花,淡墨渲染背景,突出千条万玉、花团锦簇的视觉的效果。链接陈录《万玉争辉图》赏析《梅花图》又名《万玉争辉图》明陈录绢本墨笔纵116.5厘米横61.7厘米台北故宫...

    53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著名画家梁文博作品欣赏[图文]
    著名画家梁文博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梁文博,1956年生于山东省烟台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协副主席、山东省美协中国画人物画艺委会主任、山东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政协常委、曾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曾入选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并多次获奖,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7年获《中国画坛百位杰出画家》称号,曾获泰山文艺奖一等奖,并入选文化部...

    100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黎晶[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黎晶[图文]

    艺术简介黎晶,男,北京市人,1951年出生于西安市。研究生学历,文革老三届赴北大荒知青。曾任中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委书记。北京市延庆、门头沟区委副书记、北京市文联七届驻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国知名作家诗人书画家音乐词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代表作长篇小说〈殉猎〉、〈柳根〉、〈第一枪〉,中篇小说〈信访局长〉、〈男...

    142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秋拍书画热度能否启动整个市场行情[图文]
    秋拍书画热度能否启动整个市场行情[图文]

    傅抱石(1904-1965) 风光好作为书画拍卖市场的“风向标”,今年嘉德秋拍“大观”书画夜场共拍到9.29亿元,其中近现代书画专场人气和成交率高涨尤为突出,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市场回暖机遇、新一波市场周期到来等议论,但是在近现代书画专场表现火热的同时,却难掩古代书画专场近半数未能成交的冷清。有收藏者在嘉德“大观”夜场拍后感叹,市场繁荣时的那股“齐白石热”又回来了吧?热门大师行情又卷土重来了吗?也有...

    7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2021 这些文化事件值得我们感动与思考[图文]
    2021 这些文化事件值得我们感动与思考[图文]

    2021年,我们度过了怎样的文化生活?这一年,我们一面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一面感受到红色文化迸发的全新生命力。我们为“上新”的三星堆考古发掘震撼,为泉州申遗成功振奋,也为博物馆里的新动态、电视和网络上一档别出心裁的文化节目叫好。国产电影创造票房新巅峰,佳作迭出,现实题材电视剧显露“叩问真实”的魅力。我们需要优质、深度、迷人的青年流行文化,亦对其间出现的乱象保持警惕。2021...

    47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如何解读汉阙文化密码[图文]
    如何解读汉阙文化密码[图文]

    图为与会专家学者在白公祠文博景区参观丁房阙及其保护情况。 何蓬磊 摄由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物局)、中共忠县县委、忠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文物专项研讨会——汉阙文化研讨会16日在重庆忠县举行。全国各地知名文博专家学者和全国现存汉阙的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齐聚忠县,与千年汉阙“对话”,共赏汉阙美,共话汉阙史。汉阙进广场、进展览馆 忠县全方位展示利用汉...

    91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2020 这一年的艺术展馆太不容易了[图文]
    2020 这一年的艺术展馆太不容易了[图文]

    2020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回顾一年来的艺术展览与特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艺术场馆史无前例地开开关关、展览史无前例地断断续续。事实上,所有的中国艺术场馆在过去的这一不平凡之年的努力都值得抱以巨大的敬意,他们突破疫情的阻碍,用见证人文的经典,用见证人心的艺术,抚慰了人心。期待他们在2021年的新发力!故宫博物院故宫紫禁城600年系列特展及活动故宫博物院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

    172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