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当我们提到“模特”时想到的可能是杂志封面大片、T台走秀,但在艺术史中,除了时装模特之外还有一种在艺术作品中有着重要作用的“模特”,它是视觉艺术家创作中的一部分,为绘画作品中的人物提供原型。在没有照片的年代里,贵族找到艺术家以自己为模特画一张肖像;或是文艺青借做模特画画的机会为自己的心上人画一张像,就像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那样:
描绘人物是艺术长久以来的使命,那么这些画中的人物都是从何而来?从原始人山洞中的人物刻像,到行为艺术中的人物,在艺术中都有什么样的“模特”形式?
旧石器时代石刻“罗塞尔的维纳斯”
理想“模特”:一种理想典型
这种“模特”并不存在——甚至这种“艺术”都不存在。我们今天说的“原始艺术”实际上是原始时期的宗教仪式产物。在“原始艺术”中出现的人物,并没有具体的“模特”,这些小人像都是他们希望成为的样子,比如他们有对生殖、母性的崇拜,于是就在“艺术”中表现出一个丰乳肥臀的女性:
古埃及托莫斯四世墓壁画
古埃及艺术也有很多宗教成分,所以古埃及壁画中的人物亦是如此。虽然在古埃及壁画中会明确的说明这是某一位法老,但是法老的形象却不是完全写实的。古埃及的人们观念上认为这个就是刚刚去世的法老,然后在绘画形象中,尊崇他们的“正面律”原则:头部侧面,眼睛正面,上身正面,下身侧面。之所以要用这种统一的范式,是为了升天的灵魂在重返人间时找到栖息之所。
波提切利以西莫奈塔·卡兹塔勒为原型的作品
“客串”模特:古代的角色扮演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宗教与神话题材都占据着绘画中的很大一部分。可是如何塑造这些没有实体形象的虚构人物?这时艺术家开始在自己的身边寻找原型。如果仔细看看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波提切利的作品就会发现,在他的《春》、《维纳斯的诞生》等作品中都出现了一张相似的脸。这个人就是当时佛罗伦萨的著名美人西莫奈塔·卡兹塔勒(Simonetta Vespucci)。
波提切利 《维纳斯与玛尔斯》
西莫奈塔16岁就嫁到佛罗伦萨,是佛罗伦萨贵族中的宠儿,传说她就是波提切利对策暗恋对象。她经常出入美第奇宫,不仅成为了美第奇宫廷中很多艺术家的模特,更是朱利亚诺·美第奇的情人。在波提切利的这一幅《维纳斯与玛尔斯》中,维纳斯的原型是西莫奈塔,而战神玛尔斯的原型就是朱利亚诺·美第奇。
不只是宗教神话中的人物,有时历史中的人物也会被艺术家以身边的人的形象来取代,最著名的比如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变成了拉斐尔同时代的达·芬奇:
以金句“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而闻名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拉斐尔的笔下变成了米开朗基罗的形象:
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能量,1980
模特,是英文“model”的音译。这个词可以指模范、典型、模型,也可以指艺术作品中出现的形象原型。古老原始社会中的model是范式、是理想化的;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model是具象的某一个人;到今天,很多作品中的model似乎又回到了抽象层面,他们不再是自己,而变成了艺术家某种观念的承载物。
彼得·保罗·鲁本斯,美惠三女神,1639
在面对巴洛克大师鲁本斯的作品时,很多人都会问一个问题:他画的女人为什么那么胖?鲁本斯笔下的女性形象丰满圆润,其实是鲁本斯经常拿自己的妻子做模特的缘故。比如《美惠三女神》中,最右边的这个女神形象就是鲁本斯的第二任妻子海伦。
肖像模特:一张绘画证件照
在漫长的欧洲中世纪时期,教会的统治之下不允许肖像画的存在。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之后,人们从宗教桎梏中挣脱出来,于是15世纪开始,意大利贵族中出现了一股肖像画热潮。这些王公贵族、富商贵妇们争相找艺术家为自己制作一张精美的“证件照”。在照片出现之前的漫长的年代中,这些肖像画代表着就代表着模特本人的形象。
达·芬奇 Da Vinci - Mona Lisa 蒙娜丽莎
于是出现了至今未解优雅端庄的《蒙娜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