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征收”红圈遍布的外墙,一条简易的封锁线,两道锁加持的黑色铁门,坐落其中的“海乃家”正静静等待着自己的最终命运——被保留还是被拆除?“海乃家”,是上海迄今发现的最大日军慰安所。虹口区新闻办负责人回应称,很早就知道海乃家及其原来的用途,但是它并不是文物保护建筑,也不在历史性建筑的登记名单上,所以拆除不存在任何问题。(2月23日中国新闻网)
作为上海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慰安所,“海乃家”的拆留牵动着专家和不少公众的心。面对媒体的质疑,上海虹口区新闻办发言人称,“海乃家”“不是文物,拆除没有任何问题”,恰恰映照出“海乃家”保留困难之大,这也正是公众所担心的问题。“海乃家”的去留,不仅关乎一座旧址的存留,也关乎着一座城市对城市自身文脉敬畏的程度。
必须承认,为了城市的发展,甚至为了乡村的发展,以及为了保护古建筑,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设施,从国家到省、市、县,都划定了不同等级的文物。这些层级文物的划定,在较大程度上,保护了被划定范围内文物建筑。但这种保护,充其量只是最基本程度的保护,而不是更高级别的保护,更不是最高程度的保护。
虹口区新闻办发言人的回应,从新闻学的本身角度讲,也许并没有什么问题。确实,既不是文物,就不违反政府保护文物的职责,故拆除“没有任何问题”。但这也正陷入了为保护文物而保护建筑的形式主义怪论中。可以放眼眺望,那些历史古城,文化名城,除了极为有限的文物外,大多数还是那些没有被划定为文物的古建筑、古场所。倘若只保护划定范围内的文物,那么,那些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就会灰飞湮灭于“文物的外壳”中了。
虹口新闻办发言人的回应,从发展经济的角度,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角度,无疑是受欢迎的。有的地方,为了招商引资,怕引起外商的不快,主动拆除抗日战争场所、旧址,在慰安所没有防碍虹口招商的情况下,也防碍着其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道路了。毕竟,这些场所,占据着不大不小的土地,倘若建成高层写字楼等建筑,又或可能引来无数的投资商了。
但是,慰安所的价值,却以另外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海乃家慰安所,已经形成了日军当年“慰安妇”制度的证据链,除此之外,海乃家离犹太难民纪念馆不远,属于文化风貌区。事实上,之前不少旅行团到海乃家参观拍照,其中以日本和韩国的旅行团居多。当日韩游客仍然热捧海乃家的历史价值时,虹口的拆除步伐却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着实让人痛心。
慰安所,虽然不太光彩,且是城市记忆里的一道伤疤,但仍是城市历史的文脉,记忆的载体。这种难以替代的记忆,又怎么能够用金钱价值来衡量呢?或者即便是按照发言人所称,可能建设“纪念性场所”,这种场所又怎及得上原汁原味的“海乃家”原物呢?
城市不是为文物所支撑起的,文物也不是为城市而生存的。“不是文物即可拆”的谬论还是早些寿终正寝为好。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好一座城市的文脉,即便这种文脉,带着一丝丝羸弱和伤疤,也再所不惜。
文/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