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拍卖现场
作者:王歌
临宇山人藏宋瓷喜忧参半
临宇山人颇为神秘,不为藏家所熟知,佳士得对此也三缄其口。据日本业者说,临宇山人实为日丸电动车的老板富田,其收藏中国艺术品已有二三十年之久,众多 品种里面尤喜中国早期瓷器。“临宇山人是日本那一代(指二三十年代)藏家的典型代表。那个年纪的藏家大多还是受民国时期收藏理念的影响,因此他们大多对早期瓷器情有独钟,这也许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说茶道,日本茶道非常有仪式感:如果一个瓶子是用来插花的,那么这个瓶子的尺寸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个小碟子用于放茶叶或者是放些吃的东西,其尺寸也必须适当。日本有很多规矩,在审美上宋瓷恰巧是他们心中最理想的。”佳士得瓷器及工艺品部主管曾志芬在拍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的。
Lot2815 北宋 定窑划花莲纹洗
Lot2812 元/明初 钧窑天蓝釉菱花口盆托 “四”字款
临宇山人收藏的宋元瓷器计有300多件,拟定在佳士得分三场释出。作为2015年秋拍首场的选择,佳士得依据宋代的窑口进行划分,如耀州窑、钧窑、哥 窑、景德镇窑、定窑、磁州窑,并从上述重要窑口中挑出数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首场拍卖中呈现。2015年12月2日上午10点半,全球的重要买家和古董商 都悉数到场。耀州与龙泉两大青瓷名窑在本场均表现上佳,第一件耀州窑作品很快被知名古董商JJ.Lally收入囊中;接着一件南宋龙泉双鱼洗以70万起 拍,被叫至185万落槌。这时记者听得身边的一位客人小声嘀咕:“并不算最特殊的作品,有如此价格,非常理想了。”随后一件钧瓷天蓝釉紫斑小碗亮相,被推 高至530万落槌,成为全场最高价拍品,据说购买者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古董商。紧随其后的几件钧瓷立件虽不若预期,所幸都擦着低估价依次顺利成交。据悉,本场一些器物进行过修复,使苛于品相的买家出手相对谨慎。
哥窑葵口盘
也许最出乎预料的是本场明星拍品哥窑葵口盘的流标。为这件作品造势,佳士得可谓花费心机,作为重要标的,无论是财力还是物力都在所不辞,黯然出局的结果不仅令拍卖行大惑不解,也让很多高古瓷的行家大跌眼镜,之前他们还 信心满满寄希望这件瓷器可以为宋瓷树立一个标杆。不少人戏称该拍品从起拍到流标的过程为“拍场黑色三分钟”!殊不知早在11年前,这件作品曾拍出一千万人 民币的天价,如果以通货膨胀的比例来计算,十一年后的今天以4000万港元估出3倍多的增幅似在情理之中。然而流标俨然成为事实。有人不理解:这件作品并 无明显的缺陷,又是传世品、流传有序,且品相一流……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不仅藏家猜测纷纷,就连佳士得自自身也不知问题出在哪里。魏蔚(佳士得亚洲区总 裁)表示,此前对这件拍品感兴趣的藏家非常多,对这件拍品的流标她也认为是最大的意外。
显然不是藏家对哥窑瓷器审美的不认同,之前那么 多理想的成交结果已经说明大家喜欢宋瓷。主流观点之一认为估价有些偏高了,毕竟碗、盘不是立件,价位应该定得低些。另一种观点认为,与汝、官、钧、定相 比,哥窑本身欠缺学术支撑。同样被列为五大名窑之一,由于传世品极少,理想的拍绩并不多;其次,业内对如何确定宋代哥窑的标准和鉴别特征尚存疑问,诸如窑 址尚未发现、烧造时间不祥都导致哥窑成为难解之谜。本次哥窑流标多多少少反应了业界在哥窑上的分歧导致市场上的犹豫不决。
什么力量在助推宋瓷?
总体观看临宇山人专场拍卖,成交率非常好,仅有5件作品流标。但由于哥窑的意外流标,多多少少给后面的拍卖带来了影响。后半截的成绩明显不如前半截。 “对于整个宋瓷的市场,虽然没有起到强心剂的作用,却给了宋瓷市场更多的关注。”古董经纪人陈先生分析道:“这场拍卖在我看来,有点生不逢时。眼下市场处 于不太理想的阶段,如此成交结果,我已经觉得很不错了,与我预期中的差不多,虽然哥窑很遗憾地流拍了。但无论结果如何,佳士得在这个时间推出这样一个宋瓷 收藏,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到宋瓷,对整个宋瓷市场的激励作用还是功不可没的。”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2.0786亿港元
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盘口瓶 1.1388亿港元
调整市道下,与明清瓷器的逐年下行相比,宋瓷则是在越来越多的曝光。先是2012年4月香港苏富比一场名为“天青宝色──日本珍藏北宋汝瓷”拍卖会,其 中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2.0786亿港元的天价拍出,刷新了宋瓷拍卖的世界纪录。2014年,苏富比推出克拉克旧藏定窑大碗,以1.46亿港元成 交令人瞩目。数月前的2015春拍中,香港苏富比再接再厉推出“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盘口瓶”以1.1388亿港元拍出。而香港佳士得几乎在同一时间 段,一件估价仅为30——50万港元的元\明哥窑盘亦爆冷以880万港元的价位成交。包括本季香港佳士得再次展现众多宋瓷,均引来市场的积极反映。
在曾志芬看来,人们会在这个时间点去关注宋瓷,答案已经显而易见:”最主要就是资金的转移。清朝太贵了,已经顶到天了。有时候真的很难下手。二十年以 前300万的乾隆花瓶可以是很漂亮的了,而现在300万休想买乾隆的,只能买到道光的。以前说清三代,后来变成清五代,现在要包括民国了。民国的东西居然 也很贵了。于是很多人开始往前看,这个是好事。所以我就告诉收藏家不要再看有清一代的瓷器了,可以把眼光看得远一点。我刚入行的时候,如果给我的师傅们看 清代的东西,他们是会骂人的,因为在他们看 来那根本算不上是古董——时代太近了。所以我一直认为,收藏还是应该回归传统的价值观。我很高兴现在很多人开始买宋瓷或者唐三彩,虽然是以前没人要的。” 以其所言,玩腻了明清瓷的藏家,开始升级到了高古瓷。加之市场发展到今天,那些新进场的藏家俨然要面对高高在上的清代官窑,肯定没法接受。如此一来,高古 瓷市场自然生机焕发。
常居日本的古董商胡先生也认为:宋瓷的市场只会越走越好,不会有大的起落。“以往,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的老行家,他们都 会遵守这个公认的价值框架——即清代的东西很多是仿前朝的,在价格上显然不如早期作品。之所以前几年会发生泡沫,是因为市场热的时候,很多新贵陆续进场, 手里持了大量的货币又急着想要买东西,而永宣精品或者宋瓷哪里有那么多呢?日本藏家——临宇山人一辈子收藏的宋瓷精品不过三百余件。显而易见,量最多的当 然是清代的东西。所以清代的官窑价格猛增,甚至超过了明代永宣,也超过了宋代的瓷器。所以这已经注定将来是要回调的,因为上述行为打破了历史对其价值的判 断,也打破了近百年来国际公认的中国古代艺术价值观。所以从长期来看,为艺术史盖棺定论的东西,其价格体系也应该回归到本位。虽然每个时代的审美会有些不 同,但古董的市场终究是艺术史为导向,这和当代艺术的大起大落是不同的。”
宋瓷的最大门槛:法律制约和出处
尽管明显嗅到市场对宋瓷特殊青睐,但对于国际拍行来说,想组织一场宋瓷拍卖还是 非常有难度的。当问到曾志芬是否有计划每年推出宋瓷的专场时,她也显得不置可否:“从量来说,宋瓷在市场说是不少的,但是如果你要找一个典型的、精美的, 同时又是开门的,却很难找到。香港的平台需要继续去维持一个较高的品位,必须是质量高、来源清晰的我们才愿意去考虑,当然价钱也要合理。但是就目前而言,这样的东西太难找了。临宇山人也是谈了很多年。”
曾志芬明确表示,选择宋瓷首先是看稀有度,二是看是否有修补,三是看来源可靠。与明清瓷器不同,没有明晰来源的宋瓷,佳士得是不会考虑的。“明清瓷器如果有著录或出版,那可能是个加分项,因为大多数学者专家在此能够达成一致意见。但是对于宋瓷来说,却有更大的决定性。如果有没有明晰来源,价位将有十多倍之差。而宋代的东西本来真假的争议就很大,就算来源清晰,没找到窑口又怎么办?还是会有争议?”记者想,此次哥窑的流标似乎也印证了买家对此疑虑多多。
除了国际拍行对宋瓷品质、来源要求高,导致东西难以征集。另外一个原因,由于宋瓷传世品极少,多是出土,所以大陆的拍卖行对其禁止上拍,这就给了宋瓷市场带来更多的局限。因此业内人士也 认为,包括限制上拍在内的诸多门槛,会使宋瓷的市场虽然处在回升中,却不会急速上升。“加上宋瓷品质参差不齐,不像清代官窑,只要是官窑,烧造水准相对平 均。如何挑宋瓷,对买家也是很大的考验。以我预计,将来宋瓷的走向,两极分化会加大。品质好、来源清晰的宋瓷,因为质疑少,加之拍卖行愿意推,会与一般普品宋瓷在价位上有天壤之别。”古董商陈先生分析道。
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