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
徐鹏飞
搞个“大拼盘”式的歌舞节目并不太难,但要让它具备持久的艺术生命,就另当别论了,而如果艺术生命力太短,又怎能成为“名片”呢
近些年来,不少地方提出“打造文化名片”的口号,希望在作品中展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美食、历史名人等地方文化,更加直观生动地介绍本地自然人文,在全国甚至更大的范围内扩大本地知名度,于是一大批“名片戏”陆续面世。这种地方文化宣传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不少“文化名片”也确实收到了实效,成就了一些规模大、观众多、影响大的作品。譬如“印象XX”类型的作品,最早也最负盛名的有《印象刘三姐》,由于演出地点是在桂林漓江、杭州西湖这样举世闻名的风景区,演出内容是根据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或者老百姓熟悉的民间歌舞编排的,加上运用了现代舞台美术技术,尤其是灯光技术,把山山水水打扮得如同仙境,所以对许多老百姓,特别是外地游客很有吸引力,赢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更普遍的是“印象XX”的缩小版,这些演出一般放在剧场内,用舞台灯光布景呈现自然山水、历史古迹,把本地宗教民俗、风土人情用歌舞的形式加以表现。假如把全国各省、市、地区的类似节目合起来统计,相信会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其中不少作品,比如福建厦门的《沉沉的厝里情》在艺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还获得了中国艺术节的大奖。
然而更多的“名片戏”耗资数百万乃至近千万,甚至有个别地区不顾本地经济相对落后、财力相对薄弱的状况,仍然投入巨资打造,遗憾的是,由于艺术观念落后,制作粗糙,不少作品常常首演后不久便门庭冷落,免票入场也乏人问津。
可以说,作品失败的原因在于急功近利,忽视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搞个“大拼盘”式的歌舞节目似乎并不太难,但是,要让它具备艺术生命,持续地演出下去,就另当别论了。而如果艺术生命力太短,又怎能成为“名片”呢?
有的策划者要求把作品搞成一部本地区文化的小百科全书,甚至要把本市本县特色的工艺品、美食都尽可能多地加以直观展现,给艺术创作设置了重重藩篱。结果上场人物繁多,情节枝蔓芜杂,艺术呈现缺乏说服力,不能给观众留下美好的观感,无法真正起到“文化名片”的效果。
关键问题是,中国如此之大,是不是每一个省、市、县、区都要打造自己的“名片戏”?从经济学角度看,如果一窝蜂而上,其结果必然是同质化竞争,大量作品会面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输”的局面。理想的“名片戏”创作,最好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发挥比较优势,科学预估作品产生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
艺术品质是“文化名片”的生命线,任何传播的诉求都必须服从艺术效果、尊重艺术规律。巴黎圣母院让世界游客向往,不仅因为雨果把这一建筑描绘得美轮美奂,更因为其中的故事令人荡气回肠,其中的人物让人难以忘怀。“名片戏”如果不能塑造有血有肉、震撼心灵的人物形象,不能讲述令人着迷、印象深刻的故事,宣传地方文化特色的美好愿望必然落空。
诚然,我们不能因为“文化名片”式作品的某些不足而全部予以否定,同时也不宜把“文化名片”的打造看作一个地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应该超越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放宽视野,放长眼界,从文化建设的大局出发,鼓励创作者脚踩大地,熟悉本乡本土的文化和民众的生活,同时超越乡土本位的局限,研究适合自己创作个性又有长期思考和深刻体验的题材,创作出既有地域和民族特色,又能为普通百姓提供深刻启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作品。也只有依靠这样的踏实努力,真正立得住、叫得响的“文化名片”才会不断地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