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黄釉是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在氧化焰中烧成。分高温、低温两种。高温黄釉是含适量氧化铁的石灰釉,在高温氧化气氛中生成三氧化二铁,呈黄色。唐代已能烧出高温黄釉瓷器,如安徽寿州窑、河南密县窑、山西浑源窑等都烧造黄釉瓷器。低温黄釉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以氧化铝为助熔剂的颜色釉。最早见于汉代陶器上,颜色显橙红色。瓷器上纯正的黄釉,始于明永乐年间,明嘉靖以后黄釉成为皇室宗庙祭器的重要颜色。清代黄釉有蜜蜡黄、蛋黄等。黄色是历朝帝王所崇尚的专属颜色,成为权力、尊贵的象征。黄釉瓷器在明清两代是表示帝王尊贵的象征,成为帝王专用瓷器。
图2
黄釉瓷是皇家尊严的一种体现,被宫廷垄断,严禁民间使用。《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十一年(1446)时下令:“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瓷器……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赀,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以告者,连座。”其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黄釉瓷。说明自明初以来,色地釉瓷就已经被皇家以法典的形式确定为御用瓷,尤其是黄釉瓷,成为各朝例制。黄釉瓷器不仅在制作上有严格要求,在使用上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据《国朝宫史》卷十七记载,里外黄釉器专供皇帝、皇后、皇太后享用;而里白釉外黄釉器专供皇妃使用;贵妃用黄地绿龙器;嫔妃用蓝地黄龙器;贵人和常在都不用黄器,前者用绿地紫龙,后者用绿地红龙器。尊卑有别,不可僭越。
图3
镇江博物馆藏康熙款黄釉大碗(图1),高16.6厘米,口径36厘米,底径15.3厘米;敞口,深腹,圈足,圈足内有“大清康熙年制”双行楷书款;全器施黄釉,口沿有积釉,釉色为蜜蜡黄,釉层厚。此黄釉碗,里外均为黄釉,当为康熙皇帝、皇后、皇太后享用。康熙款白里黄地绿龙纹碗(图2),敞口,深腹,圈足;圈足内有“大清康熙年制”双行楷书款;腹部绘绿釉龙纹,当为康熙的贵妃享用。康熙款蓝地黄龙碗(图3),敞口,深腹,圈足;圈足内有“大清康熙年制”双行楷书款;当为嫔妃们用的。
森严的等级制度对颜色釉瓷器的影响,一方面是限制了向民间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皇帝的严格要求,促使颜色釉瓷的精工细作,产品达到了很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