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鎏金中华民国人物双旗手镯
玩民俗老银收藏的朋友都知道,清末民初时期的老银饰最具时代特色,其中又以纪念中华民国开国的双旗纹(即铁血十八星旗和五色旗)银饰最为常见。笔者也收藏了一些带有民国双旗纹样的老银饰,一次在和朋友欣赏“双旗”老银饰时,偶然发现其中有一件银饰上的旗帜纹样十分独特,既非铁血十八星旗也不是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这个发现令我对老银饰上的双旗纹产生了兴趣,查阅了大量资料后,终于得出了结论:原来这面怪异的旗帜是袁世凯称帝时期的“中华帝国国旗”。
1915年春,袁世凯在英、日帝国主义支持下,积极准备改行帝制。10月6日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国民代表一律“赞成”君主立宪,并推定参政院为国民大会总代表,上书推戴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帝制,同时宣布1916年改元为“洪宪元年”,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袁接受帝位后,随即大肆封官晋爵,中华民国总统府也被改为新华宫(今中南海),并在天坛举行祭天仪式,准备于1916年元旦正式登基。
“中华帝国国旗、铁血十八星、五色旗”银帽花
袁世凯帝制自为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护国战争爆发。北洋军内反对袁世凯行帝制的势力也不甘寂寞,江苏将军冯国璋、江西将军李纯、浙江将军朱瑞、山东将军靳云鹏、湖南将军汤芗铭联合发出通电,要求袁取消帝制、惩办祸首。
北洋军阀集团瞬间分崩离析,外国列强也撤回了对袁世凯的支持。袁世凯众叛亲离,内外交困,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复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但护国战争仍未停止,袁世凯本人也在同年6月6日病死。
1915年12月,大总统袁世凯将中华民国更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同时宣布废止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改用“中华帝国国旗”。
说到“中华帝国国旗”也有一段小插曲,起先参政院为中华帝国设计的国旗是“五族共戴一日旗”,即在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中央加上一轮红日,寓意中华帝国五族共同拥戴一个皇帝。袁世凯看后,觉得把红日放在国旗正中有些像日本国旗,本来袁世凯就有汉奸嫌疑,这一下触动了袁世凯的大忌,袁世凯拒绝颁行。最终袁世凯认可的中华帝国国旗是五族共和旗的变种,以两道交叉的红色斜条将旗面分为四个三角形,上下左右三角分别黄、白、黑、蓝四色,象征满、蒙、回、藏分列四方,汉族一统天下。
“中华帝国国旗、铁血十八星旗”银兜扣
1915年12月袁世凯加冕登基后,就开始参照封建帝王的样子,铸造年号钱币、烧造御用瓷器、修订本朝历书。政府忙得如火如荼,民间也忙得不亦乐乎,一些拥护袁世凯称帝的军阀在其所控制的地区,制造了众多带有洪宪元年字样和中华帝国国旗纹样的金银制品、铜器、印刷品等,以祝贺新皇登基。但伴随着“洪宪王朝”的覆灭,这些物品也就很快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官铸的洪宪钱币和御用的洪宪瓷器如今已经成了拍卖会上的热门,而“中华帝国国旗”却早已鲜为人知,若想得见“中华帝国国旗”真容,就只能从那些被珍藏在妆匣中的老银饰中寻求了。
笔者收藏的洪宪时期制造的银饰物主要是苏作的银帽花、银发簪、银手镯、银兜扣等日用银饰品,形制和普通的银饰无二,惟一能彰显其特殊身份的就是银饰上那些极富“乱世”特色的装饰纹样。这些老银饰无一例外都在显著位置上有一组交叉的“中华帝国国旗”和五色旗作为装饰,时常混搭有“铁血十八星”、螽斯纹、嘉禾纹、骑马扛枪的军人、雄鹰、老虎以及“中华民国”字样,实属乱世创造的怪胎。但是由于其制造时间短,随后又被大量销毁,所以目前存世数量极少,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