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晟旻
导语
“锦瑟年华——安思远私人珍藏”系列拍卖会在七天的火热竞拍后落幕,中国藏家的趋之若鹜及令人乍舌的高额拍价是拍卖会最被人津津乐道之处。拍卖会为何受到中国藏家的如此追捧?这大手笔背后,似乎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探讨与反思。
“锦瑟年华——安思远私人珍藏”系列拍卖会在纽约的大获成功,除安思远的名气之外,拍卖会上不得不说的还有中国藏家的惊人表现:包机前往纽约参加拍卖、拍场90%的中国面孔、众多天价藏品的买主是中国藏家。
“明十七世纪 黄花梨圈椅一套四张”,被来自中国北京的藏家以968.5万美元成交,成交价超最低价12倍之多,不仅是全场拍价最高的拍品,更是创下了黄花梨家具的全球拍卖记录;同样创下世界纪录的,还有一尊“西藏十一/十二世界铜瑜伽士坐像”,被上海知名藏家刘益谦以486.9万美元的成交价拍得。
许多人惊呼:中国藏家怎么了?如此大规模、大手笔在纽约散财,有什么样的背景和结果?对此,业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品牌效应成就高价拍品
“安思远的品牌效应使他藏品的拍价升上去至少五倍。”马未都如此直观形容此次拍卖的高额成交价。“3月17日的首个夜场,57件拍品,登记拍卖号码牌的有500位,据佳士得透露,有四成是第一次登记的新买家,几乎全是中国人。500个人去争50件东西,而且一个号码往往是几个人一起用,加上电话委托席,等于是至少20个人去争一个东西,价格能不高吗?”
现场的热烈气氛,可见一斑。从佳士得事后公布的现场视频来看,一个又一个的天价,一浪又一浪的掌声,几乎掀翻了拍卖大厅的屋顶。现场好似一场中国藏家的狂欢。
作为最后一位进入安思远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公寓内采访的亚洲记者,项立平认为,佳士得的营销策略是系列拍卖获得空前成功的关键。拍卖行在北京、上海和香港做了一系列推广宣传活动,反复强调安思远的生前名言:“于我来说,艺术收藏为世间最妙的事业。你永远不会厌倦,也永远不会有终点。”,“如果你无意与一件藏品朝夕相对,就不要去收藏它”,“朝夕相对”成了佳士得打出的一张重磅感情牌。拍卖会上对安思远公寓样貌和生前状况的还原,买家与藏家情景模拟的现场体验,加上大家早已口口相传、称道不已的安思远的传奇故事,都为藏家们高价购买增添了不少筹码。
广东收藏家协会副主席何文发在肯定拍卖行广告成功的同时,认为安思远独特的收藏眼光以及中国人注重“传承有序”的观念也是中国藏家争相竞拍的原因之一。安思远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以及对中国古董的独特见解、“中国古董教父”和“明朝之王”的称号,大大增加了藏品的信任值以及中国藏家的渴望度,并且,能在这样一位以收藏中国作品闻名的“教父”手中得到一两件宝贝,是让中国藏家心之向往并万分荣幸的,这才有了首场拍卖90%华人的参与及拍品的100%成交。
活跃过后的反思
本场拍卖,中国藏家纷纷有大手笔,但在这看似火热的竞拍背后,却引起人们的反思。项立平认为,虽然近些年来的拍卖市场上时常能够见到中国藏家的身影,但即使是安思远的这一系列拍卖,中国藏家以合理或不合理的高价拍下藏品,也并不能够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增添光芒。
“冲动性出价”和“土豪式购买”也许能体现中国藏家的经济实力,但艺术品收藏不只讲财力,更多的是要有对艺术的思考和解读,内地收藏家任性挥金下的藏品已经远远脱离了艺术品的本质,他们争相举牌的背后,是雄厚财力的支撑和现场阵阵惊呼的推力,艺术的内在价值被财富与面子所取代。
安思远的近两千件藏品在七日的竞拍中散落世界各地,其中大部分还是回到了中国这片原本就属于它们的土地。中国藏家高价购藏有盲目追随或斗富之嫌,对于这些已经散尽的藏品,佳士得的成功营销也好,安思远的传奇经历和人格魅力也罢,这些外在因素为其加分的同时,也许,藏家自身的收藏眼光和艺术判断应该成为成交价背后最具重量的一颗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