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与侯谐音被古人视为象征升迁的吉祥物
《诗经》中早有记载:“海直且侯。”这是对美猴的称赞,也引申为一种美。《韩诗》亦释曰:“侯,美也。”
民间传说古时有马桑树,其根植于地,梢耸于天,一日群猴攀树采果竟至其顶升天而去,或可为人类寄托于猴身最原始的对于得道成仙的向往。佛教的猴王本生故事,讲述一位为使百姓免遭屠戮自动让位于暴君隐居山林的国王,在猴王帮助下救回妻子重登王座的故事。在民间“百神庙”中,有关孙悟空传说的原型至迟在宋代已经出现,后经一系列的发展演变,特别是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的流传,孙悟空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极富盛名。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上天入地,呼风唤雨,无所不能,成为民众心中驱除邪恶、祈福求安的“保护神”。猴年来临之际,赏玩瓷器上的“美猴王”,别有情趣在心头。
不看 不说 不听
“三不猴”
三不猴的造型有合体,也有单体,神情憨态可掬。一只猴用手捂着耳朵,另一只猴用手捂着嘴巴,还有一只猴用手蒙着眼睛,寓意不看、不听、不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谨慎善为、与世无争的处世心态。
三不猴的来历一说缘自佛家典故,表现佛教超然处世的思想境界;另一说缘自论语:“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
海晏堂十二生肖铜像之一
圆明圆明园猴首生肖铜像像
猴首铜像铸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高46厘米,为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铜像之一,属国宝级文物。
十二生肖铜像由欧洲传教士设计,再由清宫廷匠师制成后摆放于圆明园海晏堂前。设计者选用部分中国民俗文化元素,以十二生肖坐像取代西方喷泉设计中常用人体雕塑,生肖铜像身躯为穿着袍服的石雕造型,头部为写实风格,铸工精细,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清晰逼真,可谓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珍品。铸造兽首所用材料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外色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据考证,当年十二生肖铜像呈八字形排列于圆明园海晏堂前水池两边,时人称为“水力钟”。每到固定时辰,属于该刻时辰的生肖钟便会自动喷水,正午时分,十二生肖铜像同时喷水,设计极为精巧。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掠走12个青铜兽首,致使国宝流失海外140多年。
2000年后,在香港几届文物拍卖会上曾经公开拍卖圆明园文物,其中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上的青铜虎首以1400万元、青铜牛首以700万元、青铜猴首以740万元被中国两家公司购得,并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青铜猪首和青铜马首被澳门特区著名爱国实业家何鸿燊博士出资600多万元和6000多万元购回,并捐献给保利艺术博物馆。
白地黑花猴鹿纹瓶(金)
瓶高63cm,口径7.8cm,足径13cm。瓶唇口外撇,短颈,丰肩,直腹,宽圈足,沙底。瓶肩部绘一周黑彩花瓣纹,两组下垂卷叶纹如垂蔓一般将瓶腹分为两幅画面:一幅是小猴立行在泛着涟漪的水边似在张口呼唤,小鹿则驻足点点芦苇旁观望;另一幅是飞翔的双雁掠过水面欲落觅食。
这件白地黑花猴鹿纹瓶以黑彩绘画,可谓将猴子的顽皮、小鹿的警觉、双雁的动势刻画得细腻传神。
玉羊辞旧千家喜 金猴送瑞万户福
素三彩猴壶
素三彩猴壶为可爱的猴子造型,黄色大猴端坐在绿树枝上,一手拿着桃,一手搂着小猴,画面温馨而生动,寄托着新的一年阖家团圆、福寿双至的美好祝愿。
李喜庆
粉彩美猴王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为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将釉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这件瓷器摆件上的美猴王怀抱粉红色大寿桃,体现“猴桃瑞寿”之美意,尽显俗中有雅、拙中见美的意境。
斗彩瓷西游记摆件
斗彩又称“逗彩”,是在青花基础上加釉上彩而产生的装饰方法,高温烧成青花,再填涂材料二次进窑烧造完成。浅淡青花和釉上彩绘结合组成的纹饰图案,使斗彩瓷成为瓷器中的精品。
这件摆件瓷器造型优美,布局精巧,制作细腻,构图疏朗,画工精细,作色淡雅清新,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场景贴切自然,生动再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艰辛之旅。把玩欣赏之余,让人从吴承恩《西游记》“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诗句中得到无穷回味。
陶瓷齐天大圣孙悟空斗战胜佛像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取得真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法号,成为佛教中著名的“三十五佛”中的一位,民间信其能消灾、辟邪。
这尊齐天大圣陶瓷佛像孙悟空左手捧仙挑,寓意长命百岁、多福多寿;右手拿如意金箍棒,保佑世人消灾解难,事事顺心如意。
德化彩陶孙悟空倒流香炉
德化雕刻师采用写实手法,细腻而逼真地表现出孙悟空的外表特点,令人一眼难忘。孙悟空头戴金冠,身披“战袍”,手持金箍棒,威风凛凛,腾云驾雾,一对炯炯有神的火眼金睛,闪现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大可谓:“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古人腰带上的挂钩
兔猴铜带钩(汉)
带钩长16.2cm,通体鎏金,用高浮雕手法呈现动物装饰。带钩前端为鸟首钩,后端装饰猴纹,猴腿一立一弯曲,双爪捧握食物。带钩正中饰有一只长耳卧兔,形态尤为生动。
带钩为古人腰带上的挂钩,铜制带钩最早流行于游牧民族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原地区始现,并一直沿用至汉代。
刘善文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