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寓意吉祥的案头清玩:“侍女葫芦”[图文]

时间 : 01-10 投稿人 : 小橘子 点击 :

寓意吉祥的案头清玩:“侍女葫芦” | 艺术品作品

案头清供着两只小葫芦(见图):一只是亚腰葫芦,体型小而匀称,头顶还留着一小截干枯的藤蔓;另一只是小壶状葫芦,上面烙有精美的仕女图。

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国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7000年前的葫芦及种子,是目前世界上关于葫芦的最早发现。葫芦在中国古籍中最早称瓠、匏和壶,这三个字在《诗经》中皆可找到。

作为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葫芦在中国传统的审美里具有别样的意义。葫芦谐音是“福禄”,而葫芦的藤叫做“蔓带”,谐音则是“万代”。民间端午,大人们纷纷用五彩丝线给小孩子缝制亚葫芦香囊,挂在脖子上,避邪之外,还有“福禄万代”的美好祝福。而文人画家一个普遍的癖好是画葫芦,究其根源,大约寄托的不仅是田园理想,更多的是体现自己的处世态度。葫芦是知音,是安慰,是踉跄走路时,可以随时供酒取暖并聆听倾诉的容器。

在民间艺人手里,小小葫芦则是自由创作的大天地。或雕刻,或烙画,自唐朝便开始的工艺葫芦流传千年,依然美不胜收。供于我案头的仕女葫芦,烙画着一个手执纨扇的女子,泛舟湖上,斜对一滩烟柳两擎新荷,意态慵懒眉含轻愁,她在怀念什么又在期待什么?精美的云鬓,流畅的衣衫纹理,艺术之美就这样长驻于一只葫芦之上。

把玩两只小葫芦,一颗浮躁的心变得淡然而沉静。指尖轻触,仿佛触到了中华文化中一枚古老果实的丰富内涵,这小而美好的清玩,所承载的都是吉祥如意的祝福。

相关文章

  • 奥瑞尔·斯坦因与大英博物馆里的新疆壁画[图文]
    奥瑞尔·斯坦因与大英博物馆里的新疆壁画[图文]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新疆壁画残片,主要是由斯坦因在1906至1908年间的第二次中亚探险时所获。关于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新疆壁画残片,主要是由斯坦因在1906至1908年间的第二次中亚探险时所获。其中的一组壁画残片是来源于焉耆的锡格 芯地面寺院的装饰带。是斯坦因直接从一礼拜窟里获取的,他还为此遗址以当地维吾尔语“Ming-oi”取名。其地点是在距离今日的克兹沙尔60公里左右的 村庄北面山脊上。关于大英博物...

    318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四大名绣:粤绣[图文]
    四大名绣:粤绣[图文]

    广绣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蜀绣",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粤绣"和产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潮绣潮绣潮绣潮绣潮绣潮绣潮绣潮绣潮绣潮绣潮绣广绣广绣广绣广绣广绣广绣广绣广绣...

    872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文房四宝收藏投资前景[图文]
    文房四宝收藏投资前景[图文]

    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它是中国独有文书工具,开创和传播了东方最具魅力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在今 天已经逐步失去了其作为器具的使用价值,但它却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显现出勃勃生机,变成了收藏品,延续着千年文人的文化追求,和现代人对于古代文化的敬仰 和崇拜,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笔毛笔是我国传统书法的重要工具,可以说,汉字书法是毛笔发展的产物。中国的毛笔历史悠久,据...

    1676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千年前裸体天神亮相陕历博:让人脸红的大尺度[图文]
    千年前裸体天神亮相陕历博:让人脸红的大尺度[图文]

    2015年5月2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内,展出千年赤裸天神壁画,天神裸体的形象堪称大尺度,让人面红耳赤,展厅内几乎无人问津。供图:东方IC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遍观中原地区从古至今的佛教艺术作品,绝少有裸体特别是全裸人物出现。不过在离佛教发源地印度更近的新疆和田地区,就没有中原佛教这般的忌讳。5幅出土于该地区的,公元8世纪前后绘制的伎乐天神壁画,就已其奇异夸张的发型,肥硕的躯体,以及特意勾勒出的...

    1073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紫砂自定义钮的空间意趣[图文]
    紫砂自定义钮的空间意趣[图文]

    ◆ 刘运辉壶钮为壶家的创作和独立思考提供了宽阔的空间意趣,事实上,有很多钮并不能归到泛泛的类别中,索性可将这类钮叫自定义钮。第一款印象深刻的自定义钮,为“太湖石提梁壶”之钮。此壶为清人荣卿所制,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壶形似扁圆球,素提梁,三弯流,嵌盖上壶钮以 一小块太湖石为装饰,壶名由此而得。最初读到此壶名时,还以为此壶是把澄泥石壶——太湖产澄泥石,澄泥石壶也有自己的影响力。之后才知原是...

    635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足银艺术品欣赏[图文]
  • 扒一扒收藏界的“俗语黑话”[图文]
    扒一扒收藏界的“俗语黑话”[图文]

    资料图 艺术品收藏作为一条古老的投资渠道,它的漫长历史为它积累了大量的业内“俗语黑话”,需要玩家在淘宝过程中不断积累。这也是艺术品收藏入门的一大街头智慧和民间乐趣。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话。艺术品收藏作为一条古老的投资渠道,它的漫长历史为它积累了大量的业内“俗语黑话”。这些接地气的小词汇本身意趣无穷,充满了民间智慧,其中有不少都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频频出现在收藏之外的语言场景中,令汉语的表达更加...

    1993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古钱币收藏:请绕开四大误区[图文]
    古钱币收藏:请绕开四大误区[图文]

    古钱币陈卫军钱币收藏市场时下不断升温,各地钱币拍卖会上,古钱币相继拍出了不错的价格:去年上海春拍古钱机制币金银锭专场,共成交614件,创下543余万元的记录。其中清“咸丰元宝”宝泉当五百雕母拍得69万元人民币,成为本次专场的标王;今年嘉德春拍上,古钱币收藏专场成交率高达88.23%,录得648.83万元总成交价。对此,长沙市钱币协会会长专家表示,古钱币具有很大的收藏投资空间,但收藏时一定要注意,并...

    1267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金一文化推出国潮力作,越王古法黄金领创新时代[图文]
    金一文化推出国潮力作,越王古法黄金领创新时代[图文]

    由北京海淀区国资委实控,珠宝行业上市公司金一文化正在加速全国零售渠道布局,并正式启动越王古法黄金品牌。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传统首饰工艺大师陈增耀先生在吴越之地绍兴府创建“陈氏银楼”,此即越王品牌之前身。陈氏银楼在创建初期,主顾多为显赫一方的达官贵人和商贾大户,后因名下饰品技艺精湛且独具江南细腻婉约之风,京城权贵亦青睐有加,风光无两。在民国年间,更是有针对性地刊登报纸商业广告,一时誉满江浙,...

    1772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伪文物笑死人 三星堆博物馆微博愤怒打假[图文]
    伪文物笑死人 三星堆博物馆微博愤怒打假[图文]

    微博截图三星堆的标志性文物青铜立人最近很忙,它一会儿长出了翅膀,一会儿骑马狩猎,一会儿坐着太阳神鸟托日,一会儿坐骑又变成了乌龟。这些号称“三星堆文物”的神器,真的是三星堆出土的吗?近日,三星堆博物馆“堆主”在微博上愤怒打假:这种让人欲哭无泪的(造型)只能是假的!脑洞大开的仿品都是啥子鬼?“堆主”是三星堆博物馆官方微博的博主朱丹丹自封的称号,微博打假,源于看到太多假得离谱的山寨品。此前,她的同事去了...

    632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掌心上的童话[图文]
  • 文玩核桃玩的是什么[图文]
    文玩核桃玩的是什么[图文]

    文玩核桃价格不菲现如今,玩核桃的越来越多了,很多年轻人也加入其中。古玩街上专门经营文玩核桃的商家也逐渐增多,售卖各式各样的文玩核桃,有大有小、造型各异,有的呈咖啡色、有的呈枣红色。别看这小小的核桃,价格可是不菲,一对普通的直径40毫米以上的核桃,要价在几千元,而直径45毫米以上的都要破万元。把玩核桃很早就是一种风尚,其鼎盛期可追溯到清朝。在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中,乾隆皇帝曾经把玩过的一对核桃,...

    1325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诺奖下的中药真的可以收藏吗?[图文]
    诺奖下的中药真的可以收藏吗?[图文]

    陈李济50年陈皮10月6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迅速在社会各界传播,除在医学界引起轰动外,在收藏界也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有部分收藏者认为,曾经贮藏多年的中药,也许可以像陈年老酒一样,愈老弥香,逐渐升值。然而,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中药不同于一般收藏品,可能存在收藏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越低甚至变质的情况。那么,中药到底能不能够收藏呢?随着经济的发展,“收藏保值”热持续升温,金银珠宝、古玩玉器...

    1232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绿松石十年价涨百倍 仿线仿色仿品无处不在[图文]
    绿松石十年价涨百倍 仿线仿色仿品无处不在[图文]

    炎炎夏日,一部网剧《余罪》不仅捧红了主演张一山,还催热了里面贯穿全剧的线索——绿松石,在文玩身价一落千丈的逆市中又火了一把。绿松石进入文玩市场十年有余,与传统和田玉、翡翠相比,绿松石收藏更为小众,但随着近年来文玩配饰的火热及绿松石的不可再生性,逐渐受到重视,价格更是涨了百余倍,高端的绿松石精品早已价超黄金,最高可达万元每克。市场的认可和价格的不断上扬也让造假绿松石异常猖獗,除了最为常见的染色、注胶...

    468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晚清名臣后人捐8亿元传家宝换城市户口:26年未果[图文]
    晚清名臣后人捐8亿元传家宝换城市户口:26年未果[图文]

    徐继畬文物中的乾隆圣旨复制件,原件下落不明。这是一笔庞大的遗产,多达33种297件文物,足够修一个博物馆。他们曾经的主人是徐继畬,名著《瀛寰志略》的作者,清朝总理衙门大臣,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徐继畬的遗嘱是:宁卖房卖地,不卖书籍字画。上世纪80年代末,这个遗嘱被打破。为了解决徐继畬七世孙徐进伟的城市户口,住在山西省五台县的徐家向太原的三晋文化研究会捐赠了家传的绝大部分文物。山西省高级法院的民...

    1740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