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书铁券 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被后世民间传为免死金牌的金书铁券长什么样?第一代吴越王钱镠的“金书铁券”明代木刻拓印本日前现身。
曾被松下幸之助收藏的清乾隆“茶叶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榄瓶”、传世唯一有明确款识的“五世夏玛巴造像”以及15件张大千1949年之前的摹古作品,4月20日现身中国嘉德春拍上海预展。预展上另一件引人关注的展品,是五代钱俶《草书手简》(并铁劵图式及宋元明清名贤提跋)。
手卷包括唐昭宗赐吴越国第一代国王钱镠“金书铁券”的明代木刻拓印本,以及吴越国第三 代国王钱俶的草书、南宋朱熹手札和宋、元、明、清、民国时期共49人的题跋、观款。开头部分,便是一帧金书铁劵明拓本。据嘉德书画部业务经理胡莹介绍,所谓金书铁券,通俗而言便是皇帝赐予功臣的“免死金牌”。
《钱俶草书手卷》中明刻木制铁券图式(明拓本)
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在江南地区一个重要的政权,位于现在的浙江、江苏、福建境内,一直为钱氏家族所辖并治理。吴越国第一位国王钱镠因讨伐叛乱军阀董昌而得唐昭宗颁发金书铁券。如今,金书铁券原件已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而其明代木刻版的拓本便在手卷中。
胡莹告诉第一财经:“展出的这一手卷的样貌是1988年在台湾重新装裱后形成的。”该 手卷与浙江省博物馆所藏《五代吴越王钱镠钱俶批牘合卷》原系一卷,史称“二王手泽”,自宋以来世藏于钱氏家族,距今逾千年。清嘉庆年间, 因变故分为两卷,分藏于钱氏家族象山、临海两支。《批牘合卷》由象山一支宝藏,建国后捐献浙江省博物馆;本卷由临海一支珍藏,民国时转由当地望族、辛亥革 命元老屈映光收藏,并由屈氏带去台湾。千年沧桑,历经坎坷,几经聚散,“钱俶《草书手简》虽已与浙博卷分离,且有诸多题跋信息佚失,但留存至今实属不易。”胡莹说。
宋代钱直孺、贾似道观款
谈到为何铁券会有明代木刻本,胡莹说:“明朝初年,朱元璋开国也想仿制前朝赏赐功臣金 书铁劵,当时和朝臣商量之时,又不知金书铁券究竟是何形制。当时,朝臣危素告诉朱元璋,在浙江台州吴越王的后代钱家保留着唐末的金书铁券。于是,明朝初 年,钱家就将这个铁卷送到宫廷,朱元璋观摩之后做了一个木刻本。”而手卷开头的这个拓本,便是这一时期的木刻本的拓本。
除了金书铁券明拓本,钱俶的草书也是手卷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钱俶的书法,北宋书法大家米芾曾有如此记述:“右吴越忠懿王钱俶书,行笔圆润,在同时僧亚栖之上。太宗皇帝爱之,赐以玉砚、龙凤笔。一时朝士赋诗美之。”钱俶草书之后,手卷还包括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书法《书与某君承务扎》,以及南宋贾似道与钱直孺的等49位文人的题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