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 行书中峰禅师《勉学赋》并序 手卷 水墨纸本 至治元年(1321年)作
钤印:赵氏子昂
题识:右中峰大和上所作勉学赋,言言皆实,乃学人吃紧用力下工夫之法门也,岂止于老婆心切而已。学者于此玩诵而有得焉,于无奈处豁然开悟,则此赋亦为闇室之薪烛、迷途之向导矣。因以中上人见示,于是疾书一过。至治元年三月廿二日,弟子吴兴赵孟頫记。
鉴藏印:六湖、罗天池印、罗(八次)、罗六湖家珍藏、六湖、海山仙馆、潘、德畬审定、仕成、公卓、何、荦 、嘉乐园藏、嘉乐园、柱国武安侯印、星源王煊审定真迹、芷缘斋烔岩王煊之印
24.5×470 cm
跋:24.5×100 cm
拓:24.5×538 cm
中峰明本是元代非常有影响的大禅师,他一生苦修,深究佛学,著述甚多,追随请法者上至帝王,下及文武百官及庶民百姓,皆对他顶礼膜拜,敬重有加。
赵孟俯及其夫人管仲姬与他们的儿子赵仲穆都是他的弟子。管仲姬去世,赵孟俯多次写信请中峰下山主持超度法事,信中哀毁之情及对中峰敬仰崇敬之意十分真挚感人。他给中峰的书信,至今还流传多件,皆可见二人交谊之密切。赵孟俯还经常向中峰请教佛学,中峰为他专门写了《金刚般若略义》。
此《勉学赋》亦是中峰重要的著述之一,谈“本具”与“参学”的关系,认为真参实学才是破生死,断烦恼,登菩提,出三界,致光明之要途。赵孟俯至暮年犹谨谨抄录,他对中峰的敬意直透于字里行间了。诚如王文治在卷后如此说道:“赵文敏书中峰此赋,心闲手和,中锋独运,是其得意书也。”据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十六载,《赵子昂勉学赋并序》卷后有卞士华及文嘉长跋,为此卷所无,是赵氏另书一卷,还是卞、文二跋遭后人割裂移作他用,则有待今后之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