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 游山图
设色纸本镜心
癸卯(1963年)作
题识:癸卯七月廿八日,写寄福佑贤弟。大千居士爰。三巴之摩山园。
钤印:张爰私印、大千逸者
鉴藏印:顾翼鉴赏
132×68 cm
张大千像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张大千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种以水墨、积染和泼染为主的画风,由此跨出了突破传统规范的第一步,奠定了晚年泼墨山水的底蕴。1963年,65岁的张大千在新加坡、吉隆坡等地办展,这个时期的张大千已由细笔精绘转向粗笔泼墨。张大千在此前都是精工细写,但是对于他这种用墨高手来说,即使是泼墨,对于墨的运用和掌握也是成竹在胸。
游山图 近景局部
此幅《游山图》笔墨雄浑恣意,布局奇崛迭宕。浓墨构成近处的树丛和远处主峰的山顶,体现浑厚与壮阔;半枯笔皴出近处山峰的主体;再寥寥几笔湿笔淡墨勾勒出远处的群峰,衬托远处朦胧的山色与浮动的云雾。湿墨与留白构成山间水雾氤氲之气,然后再以淡彩补墨色不足。
游山图 远山局部
前方蓊郁苍松,笔力挺拔,图中坡石多以北苑披麻法钩皴,凸显重峦迭翠、石坚耸峻的气势。画面中部淡写山路小径,涧水中流,透露出清幽之感;于山腰处赋以柔韧的松群,岩间并绘雅士二人,是为点睛。这幅《游山图》气势恢宏,墨发五色,是张大千这一时期的典型精品。
游山图 小径局部
游山图 人物局部
此幅题识:癸卯七月廿八日,写寄福佑贤弟。大千居士爰。三巴之摩山园。
“福佑贤弟”,即为顾翼(1917—1993),字复予,号练川,上海嘉定县人。1945年大千来沪,重金购得五代董源《潇湘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及唐寅等真迹,大喜之余,忽罹大病,顾翼立即筹几十两黄金立解其危。次年大千派帐房还款后,即去四川,以此探测其是否诚心拜师。顾翼毫无怨言,终在1947年成功拜大千为师,成为大风堂第二代传人。顾翼擅画山水、花鸟、人物诸画种,亦擅长书法。曾任上海市财政局总会计师、上海市政府经济顾问,上海大风堂书画会会长。曾举办《顾福佑遗作展》,出版有《顾翼画集》。
此幅绘于“三巴之摩山园”,大千于1949年底离开大陆,旅居海外,先后在阿根廷、巴西、美国定居,并在印度、欧美以及东南亚举办个人画展。客居异国,每有江南莼鲈之思,筑园掘池,以托怀乡之意。八德园位于巴西,在圣保罗市市郊处的牟吉镇,张大千因为此地“极似故乡成都平原的风景”而决定购下建园。为纪念故土,他把圣保罗音译为“三巴”,取四川古时分为巴县、巴东、巴西三郡之意;又将“牟古”镇音译为“摩诘”,自己的家园称为“摩诘山园”,纪念唐人王维。
“海角天涯鬓已霜,挥毫蘸泪写沧桑。五洲行遍犹寻胜,万里迟归总恋乡。”张大千晚年越发有这样强烈的思乡情怀。《游山图》即是他身居海外,梦游河山的寄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