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玺拍卖在近期拍卖预选中,征集得不少精品,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此件铜胎掐丝珐琅嵌宝鼻烟壶,此鼻烟壶乃清代之佳作,重23.73克。此烟壶为铜胎,表面掐银丝,颈嵌银珠,绿松石、红珊瑚,壶身绿松石质地,通体为蓝绿色,间有铁线斑纹。扁圆形,扁腹两面铁线成自然山水风景。烟壶配有南红玛瑙盖,内附牙匙。松石多块状,不透明,质地坚硬且脆,颜色多为鲜艳的天蓝色或蓝绿色,此作品为蓝绿色。
鼻烟壶,简而言之,就是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现在人们嗜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而且长盛不衰,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
国玺拍卖:铜胎掐丝珐琅嵌宝鼻烟壶
中国鼻烟壶,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集书画、雕刻、镶嵌、琢磨等技艺于一身,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誉。鼻烟17世纪期在欧洲开始流行,后期传入中国。
中国最初并无特制容器,自清代道光年间由宫内养心殿造办处特制鼻烟壶,壶盖内附小细匙,以便舀取烟粉。康熙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的玻璃、铜胎画珐琅等各种鼻烟壶,开辟了一项工艺美术的新门类。清宫造办处经常做鼻烟壶的作坊有玻璃厂、珐琅作、玉作、牙雕作和镶嵌作;壶盖、勺由镀金作或牙雕作配制。咸丰、同治以后,官办作坊用贵重材料制作的鼻烟壶显著减少,多为玻璃、瓷制品。
清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工艺才全面兴盛,并正式达到巅峰,并形成了内府造办处、广州、扬州、苏州等几个工艺中心。乾隆朝除了继续仿制前朝的各种器皿外,还从事仿古铜器和宗教仪典方面所用的佛像、佛龛、佛塔、满达、七珍八宝等供具之制作,更另辟蹊径,烧制各种动物造型的实用兼陈设的器皿。其掐丝的技术娴熟,粗细均匀而流畅,色釉种类多样,釉色艳丽、洁净,但大多数缺透明温润的质感。同时结合錾胎和画珐琅之制作技巧于一体,使掐丝珐琅工艺之发展臻于极境。
此件鼻烟壶,不仅体现了传统鼻烟壶工艺,也巧妙的结合了铜胎掐丝珐琅嵌宝之工艺,是难得的臻品,无论从艺术造诣还是历史文化背景都奠定了其市场价值,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