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玉是各种美德的象征。各类史书记载的内容大同小异,以下是几种常见说法:
一说玉有九德。《管子·水地》:“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智)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诟,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博彻远,纯而不杀,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
一说玉有十一德。《礼记·聘义》:“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碈之多与?’孔子曰:‘非为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一说玉有五德。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腠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许慎的定义简明扼要地指出玉有两大特性,一是美,二是具有五德,即仁、义、智、勇、洁,而且德是玉最根本德特性,由此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评价玉器“首德次符”的传统标准。
一说玉有七德。《荀子·法行篇》:“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叩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