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1879-1964)魏碑五言联
北京匡时2013年春拍即将开帷幕,届时将辑结于右任先生早中晚不同时期书法作品推出“挹翠庐藏于右任书法专场”,本专场时空跨度大,风格变幻多元,拍品大多数为名家珍藏流传有序的精品,堪为研究民国书法史和中国近现代书法史的重要艺术文本。
林语堂曾说:“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于院长获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赖于其书法的成名。”于右任先生一生临池不辍,作品丰硕。“朝写石门铭,暮临二十品”,为魏体行书开宗立派之大师,被誉为“当代草圣”。
于右任(1879-1964)草书七言联
于右任先生一生成就传奇。青年时追随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立下卓越功勋;他积极倡导国共两党合作,兴办教育、兴修水利,先后创办复旦公学和中国公学,并筹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以及《民立报》;他是南社早期的诗人,一生写下诗词近900首,他的诗、词、曲均有很高的造诣,著有《右任文存》、《右任诗书》等;他还是著名书法家,创立了“于体”书法艺术。
于右任(1879-1964)楷书八言联
自二十年代起,于右任着手从事历代草书之研究,致力于草书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他曾言:“吾中年学草,每日仅记一字,两三年间,可以执笔”。1927年前后的于氏信札中,已常见行草兼而为之,多属二王面目,偶有魏碑笔意他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而复确立草书系统,全面系统整理历代草书,从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中遴选出符合标准的草书字体,集成《标准草书》千字文,为中国文字再添异彩。
他对于北碑的个人取向于著意钻研,使得其摈弃了帖学草书的靡弱与流俗,而在运笔过程中增加了方折和顿挫之笔,并在结体上打破传统的草书结体模式,采取欹正相生的字势与布局,从而为草书赋予了一种朴拙、厚重的美。其书线条浑厚多变,体式流畅,动态强烈,跌宕洒脱,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本次于右任专场中的《邹海滨先生墓表》即是于右任先生晚年典型的“标非草书体”精品,作于1959年,时在中山大学校长邹海滨去世五年后。墓表册首有“侨务之父”郑彦棻题签。通观全篇,笔笔随意,字字有别,大小斜正,恰到好处。
四件台湾著名美术家李可梅旧藏的于右任书法,系出名门,精心保存。以草书《桃花源记》为例,粗看之似信笔拈来,随手而就,仔细欣赏却又能品出笔笔千钧,字字神妙的魅力。
于右任为少将参谋长、何应钦弟何辑五作草书《满江红》四屏气势磅礴,成熟老辣,震人心胆,摄人魂魄。《楷书八言联》则为何应钦所书,二人同为民国元老,秉性相近,常持诗书以赠,互通雅好,传为美谈。
两件于右任《魏碑五言联》一为北京文物公司旧藏,四川省主席刘文辉上款。一为国民党最高法院院长夏勤上款。运笔方折和顿挫,结体欹正相生,沉稳而又富于变化,不失为于右任以帖学为宗转而为以碑学为宗再转而为碑帖的书法轨迹.
于右任《草书七言联》不足盈盈一尺,曾出版于1964年的《右任墨存》,用笔含蓄储势,出神入化,堪称于右任为数不多的精心妙构。渡海之前,于右任曾邀集同好沈尹默等人编辑《中华乐府》诗词曲月刊,以振兴民族诗坛,作《破阵子·祝中华乐府》以祝,惜罹遭散失。十二年后,经过收藏家莫俭溥先生苦心搜集,遗失的原稿在香港失而复得,于先生欣喜万分,特挥毫重录,赠立法委员赵珮作为纪念。
据悉,北京匡时2013年春拍预展时间定于6月1日至3日,拍卖时间为6月4日至6日。届时,于右任先生书法佳作在将于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