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春季一样,秋季中国艺术品市场同样面临着不少的问题,抛开人们所谓的资金问题不讲,市场中最令拍卖公司和买家们HOLD不住的就是市场不好导致藏家惜售,不肯出货了。君不见现在市场中拍卖公司上拍的大多数拍品都眼熟,似曾相识么?这在大多数藏家眼中,是导致市场调整和下跌的主要原因,因为面对同样的状况,人们对秋季的期望值也保持在一个相对冷静的位置。随着作为风向标的纽约拍场和香港拍场相继进行的拍卖,“内冷外热”一词逐渐被用来形容内地市场和香港、国外当下的艺术品市场,市场真的如此么?
去海外市场“捡漏”
虽然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当下也不过短短20年时间而已,但中国艺术市场这些年来的发展速度和如今的规模却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庞大的人口数量决定了更为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艺术市场无疑成为了海内外艺术市场从业者们眼中的香饽饽。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内地文物艺术品的资源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市场中买家的需要,海外回流逐渐成为了市场中特色门类之一。在今年拍卖开始之前,几乎大陆拍场之上,“海外回流”的拍品数量已经占到了近乎三成,藏家们对于“海外回流”作品的青睐显然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在此情况之下,不少公司都纷纷开展海外征集业务,试图将“海外回流”作为未来市场发展的新中心。但年初爆发的艺术品“查税风波”就像是冷水一样泼在了人们的头上,有了税务方面的种种尴尬,拍卖公司在运作“海外回流”的时候难免束手束脚,这也让热衷于“海外回流”的买家们尴尬不已,是出手还是不出手?买下了如何带回国内?这些都是横在藏家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但面对高达50%左右的利润,依然挡不住人们对于“海外回流”的热情,这几年不断出现在海外拍场中的国人身影就是最好的证明,每季纽约拍场的中国艺术品专场内,出手阔绰的大多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从积贫积弱的晚清民国至今的这一百多年里,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在严格意义上来说一直是处于外流的状态。这当中不乏在八国联军侵华洗劫圆明园所掠走的数百万件珍贵的文物艺术品。上海收藏家颜明在谈到百年来文物流失时说道:“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法军司令弗雷驻扎在景山,将寿皇殿存放的清朝历代帝后肖像和印玺全部运回法国,一些献给国王和王后换了勋爵头衔,还有些半买半捐给他的朋友吉美(吉美博物馆的创始人),我在吉美博物馆看到一玻璃柜的雍正珐琅瓷,按现在市场价格能达到上百亿元人民币。还有些是通过合法的和非法的交易或走私出境的,比如敦煌的经卷精品多数流失海外,文物商人卢芹斋将昭陵六骏中的二骏走私到美国,拿我用功最勤的古代书画来说,珍贵的宋元书画流落海外的,不会少于留在国内的。几天前亮相香港苏富比秋拍的清代功臣像,原藏在中南海紫光阁,它们如何流出宫廷远赴海外,至今仍是个谜。”近年来人们除了对内地拍卖公司的海外回流专场格外热衷之外,去海外直接参与文物艺术品的竞买也是内地不少买家的选择,但去海外市场购买艺术品,前提是有宝可买,中国流失海外的艺术品不计其数,这人们热衷于去海外“捡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内地买家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但人的影,树的皮,中国买家在海外市场中的口碑并不如人们所想的那么好,拍场中不断曝出的拍而不付款的现象屡屡发生。近年来最典型的是两年前英国一家小拍卖行将一只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拍出了约合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卖家兴奋得当场晕了过去,但直到今天也未收到拍卖款。现在欧美的拍卖公司要求预付20万美元或100万元人民币的保证金,主要针对中国买家。西方国家的诚信体系健全,一旦因为诚信原因被起诉,往往会面临禁止出境和冻结财产的情况,而国内法律则没有这样的威慑力,很多收藏家会碰到东西卖出去款项却收不回的尴尬,不少中国买家也将此习惯带到了国外拍场,显然有些“水土不服”。
海外拍场的“热”
9月份刚刚结束的纽约亚洲艺术周无疑是最能体现海外拍场热度的,虽然这个亚洲艺术周举办的地点是在纽约,但这丝毫不妨碍内地买家前去参拍,现场依旧站满了国人的身影,在这一周当中,有多家拍卖公司举行了2012秋拍,作为世界艺术品交易的中心,纽约无疑是市场行情走向的风向标之一。作为内地买家最为关注的拍卖公司之一,纽约苏富比今秋的成绩相当不错,两场中国艺术品的专场就达到了4351.26万美元的成交总额。而近乎占据了半壁江山的则是“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以2698.53万美元的成交总额超出了去年同期的20%,是近年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专场最高价被清乾隆“八征耄念之宝”玉玺夺得,成交价达到349.85万美元,这也是整个纽约亚洲艺术周拍卖成交价的最高纪录,从中不难看出中国宫廷艺术品在海外市场还是最受买家青睐的门类之一。纽约苏富比的古代书画历来是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古画行情的风向标之一,纽约拍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内地市场的后续发挥和买家们对于市场的信心。本次的古代书画作品够有150件,大多是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116件成交,成交率达到了77%,而成交额则达到了1652万美元,有三件作品超过了一百万美元。其中王南屏“玉斋”旧藏的清初四僧之一弘仁的一件手卷《溪山深逸图》,以321.85万美元成交,而此幅作品之前的预估价仅为60-80万美元,成交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成为了全场的最高价。蓝瑛的《仿梅道人山水》(手卷)也以176.25万美元成交,为专场第二高价。这个专场之中,国人的贡献功不可没,据公布的数据显示,古代书画专场中成交价前十的作品有九件是被亚洲藏家所得,而纽约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的表现同样如此,专场成交价前十位作品除有一件被知名亚洲艺术交易商理查德o利特尔顿竞得外,其余九件被亚洲藏家或古董商瓜分,虽然不确定该亚洲藏极爱是否是内地买家,但应该也是八九不离十。“尤其是中国古代书画板块,高价都是电话委托创下的,后来我打听了一下,买家基本来自中国大陆,其中一件无款的蓝瑛手卷,落槌价高达150万美元。中国藏家逐鹿海外拍场的局面已经形成。同时,信息的透明使国内外拍卖价格基本对接,有什么重要拍品,国内藏家都会知道,想在海外捡漏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我刊顾问颜明在谈到纽约拍场时深有感触。
内地拍场的“冷”
其实这个“冷”字在小编看来只是相对而言,并不那么贴切和准确。内地市场经过今年春季突然而至的调整之后大抵以趋于平稳,人们对于今秋的行情虽然普遍持有观望态度,但已不那么忐忑了。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称,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仅有21.43%认为艺术品价格未来三个月里会上涨,和年初调查结果类似,而超过45%的比例认为会下降,认为未来是购买艺术品的合适时机的比例超过60%,这一比例和年初的67.82%相比略有下降。尽管部分老买家对艺术拍卖的关注度回升,但出手谨慎,市场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观望情绪明显。根据今年的春拍行情,就已经显现出艺术品市场全面回调的趋势。中拍协发布的拍卖业经营统计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为92.4亿元,和2011年上半年的283.16亿元相比,下降了67.4%。其中,五六月份春拍高峰时段累计成交56.81亿元,占上半年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的61.5%,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下降不少。在小编看来,内地拍场遇到的最大问题还是征集难,没有好的拍品上拍,拍卖的业绩自然难以为继,要树立藏家对于市场的信心自然也就难上加难了。“征集难,卖家惜售”相信这是从今年春拍开始就摆在拍卖公司面前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毕竟艺术品市场与任何行业的市场都一样,有好的拍品出现才会出现好的行情,而如今的情况则是在征集开始之初便遇到了难度,由于对市场行情的不确定,大多数手持“重器”的藏家并不愿意在此时放货。并且相对于不少人认为此时行情处于低谷,正是放手补仓的大好时机,但也有人认为秋拍会面临一个无货可买的窘境。不过对于市场本身而言,这样的调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对于藏家来讲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艺术品应该在手中经历一段时间的沉淀,而不是在市场中频繁出现。另外让今年市场备受压力的就是基金到期了,据报道,未来的1-2年,是艺术品信托的退出年,2013年底前,将有29款产品面临兑付期,涉资26.42亿。但相比这些产品成立时艺术品投资的火热,现在光景已大不如前。而在艺术品信托这两年的发展历程中,相关质疑也从未中止。拍场,是中国艺术品退出的最大渠道,作为艺术品信托最重要的出货途径,每年的春秋两拍都是艺术品基金出货的重要途径,而从过往的经验来看,秋拍的成绩总是高于春拍,加之退出日期迫近,马上就要大规模展开的2012年秋拍毫无悬念的成了各家公司早已备战多时的战场,而艺术品金融投资也从建仓囤货的阶段正式进入套现兑付周期,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批的高价位拍品必然会在今秋的拍场中现身,能否成功兑现给投资人,想必各个基金的经理人也是压力不小,而对于整个艺术品市场而言,此次基金的兑现也是对于买家接盘能力的考验,基金与市场,谁都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