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汀《百鸟百卉册页》(局部)
就像这个冬季的萧瑟一般,2012年中国艺术品拍卖进入一个“严冬”在圈内几是不争事实,有关专业艺术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大中华地区艺术品秋季拍卖成交总额较去年同期下降40%,成交规模近乎“腰斩”,市场上几乎哀叹声一片。
然而这仍然只是皮相之见,前不久落幕的上海几家主要艺术拍卖专场的结果却是逆市而动,如20年前首开中国艺术拍卖第一槌的朵云轩创出多项纪录,创下了四个“朵云轩”之最:20年来总成交额最高、拍品件数最多、单届拍卖会千万级拍品最多、单件拍品成交价最高,最终成交率达82.7%、总成交额7.45亿元,创下其20年来的最高纪录(去年同期为5亿多元),而其中,书画自然是当之无愧的亮点。这在荣宝斋(上海)、泓盛等的拍卖会上也可以见出端倪,而同在南方的西泠拍卖中多数书画均以超过底价数倍的价格成交,总成交率达89%。
不少资深业内人士认为,相比较前几年的疯狂与炒作,目前市场正经历一个挤泡沫的过程,过去泡沫较多的必然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如果是精品,市场仍将竞逐追捧,“也许可以这样表述,市场并不是进入严冬,而是更加理性与正常了。”一位收藏家说。
从今年春季拍卖到秋季拍卖,市场总的数据一直持续下滑,今年秋拍时的国内拍卖公司比2011年秋减少了70多家。一些分析认为,一方面与整个经济环境的不尽如人意相关,好的拍品越来越少,行情差时卖方自然惜售,这也就导致拍卖公司征集困难。另外,今年外部流动资金紧张与艺术品查税事件对艺术品行情的影响也不容低估。
尽管外部环境风声鹤唳,但资深书画收藏者赵时中依然在前不久的朵云轩秋拍中拍下了吴昌硕的行书与篆书作品各一幅,一幅是175万元,一幅是125万元,“这两件吴昌硕的书法比前几年也涨了不少,但我为什么一定要买下呢?一是自己喜欢,二是买得放心,艺术市场浑水摸鱼的太多了,对于我们收藏者来说,很多的艺术品不是不愿意收藏,而是可以信赖的艺术品与平台太少。”赵时中认为,真正的精品一定是一直稳步上涨的,但如果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作品,则截然相反,“比如我刚买的吴昌硕的书法,成交后没几天我就去付第一笔款了,想着早点取回来,对于真的精品,所有的收藏家都愿意出钱,这样的书法无论是收藏还是出手,都是让人放心的,我相信如果以后出手也一定是会继续上涨的。”
像赵时中这样的收藏者在拍卖市场其实并不在少数,而他们也大多是从喜爱进入收藏的。对这类“真正的收藏者”来说,今年整个艺术品市场行情的调整其实是好事:“一直在说‘狼来了’,其实这并不是坏事,这是一个挤泡沫的过程,虽然数据显示秋拍艺术品成交接近于腰斩,但实际上是精品比以往相对少了,仅以书画来说,真正好的精品的价格其实仍然是上扬的,想捡漏几乎是不可能的,真正的收藏是爱好,而拍卖公司也更应当要有社会与文化责任感,应当引导而不是误导。”赵时中认为,艺术市场一度假货泛滥,而假货的背后与部分拍卖公司虽然有关系,但真正直接的原因还在于收藏者的内心贪念。
从实际拍卖情况看,想捡漏确实不大可能,尤其是知名海派书画家的精品之作。比如,江寒汀《百鸟百卉册页》4本100开(一开一尺),以1250万元落槌,以1403万元成交。“这件作品在以前拍出这样高的价格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江寒汀过去的册页每尺一般最高也就是五六万元,而这次一尺达十多万元,十分出乎我们的意料,这说明什么?只要是精品,就一定会走高。”朵云轩拍卖公司副总经理刘金旺说。
这样的观点对不少创出纪录的书画作品都是适用的,其中大连文物商店旧藏、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的文徵明《溪山清远》书画合卷以7475万元的朵云轩史上最高成交价在此次秋拍中称冠群芳,也列入今年中国艺术品秋拍的前五名;除此之外,博古斋藏书画专场之张大千青绿山水精品《烟江叠嶂》以5232.5万元成交,同为博古斋的吴湖帆《临韩滉五牛图》以2012.5万元成交,“《临韩滉五牛图》是吴湖帆的早期临摹之作,也是1935年之前的作品,过去在艺术市场上,收藏者对1936年以前的吴湖帆的作品都不太有把握,因为并没有稳定的风格,只有1938年以后的才是‘开门’的,但《临韩滉五牛图》与吴湖帆的山水临摹之作都拍出不菲的价格。”刘金旺认为,之前一直认为中国艺术品秋拍在经历一个严酷的调整期,但这次秋拍如此热度也出乎他们的预料之外,“可以说,这次秋拍也给了不少收藏者以信心,原因一方面在于注重精品,征集的艺术品质量比以往提高不少,另外,注重学术引导市场也有一定关系。”
虽然强调精品路线,但其实艺术品标的的设置也大有学问,“也就是对价格适中的艺术品,包括定价等的把握,很多人对精品持望而远之的态度,因为艺术精品大多在数千万元以上,但艺术品不是奢侈品,必须兼顾中间阶层,这也是对收藏的一种培育与引导。”一位收藏家说,在今年春拍时的名家小品专场中,一张一平尺的傅抱石《满身苍翠仰高风》以103.5万元成交,一些著录明确、小而精的名家精品确实受到不少购买力有限但又喜爱艺术者的热捧。
“拍卖公司根本还是一个中介,也就是平台,关键是要搭一个让人放心的平台,比如一位收藏家提供了一件张大千作品,前几年拿出来三次都没能成交,这次拿来后,我们说服他,要真实成交,就必须把心理价格定得趋于合理,后来定价700多万元,果然顺利拍出。”刘金旺说。
另据中拍协此前披露的2012年春拍数据显示,中国前10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总成交额97.67亿元(含买方佣金),与2011年春拍相比成交额下降,已基本回落到2010年春拍水平,资本对市场的支撑已明显减弱,对高价位拍品的追逐也明显下降,市场回调已成定局。
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刘尚勇等前不久在艺术论坛表示,虽然艺术品市场总体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但最关键因素还是市场资源枯竭速度太快,不足以支持行情继续向前推进。目前市场上好的拍品越来越少,不少人花钱买后就“雪藏”起来,导致拍卖公司征集困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目前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其次,以投资特别是以投机为目的的资本陆续退场也是此次调整的重要因素。
中国画坛因地域而有南北画派之分,而拍卖界亦有南北之分,朵云轩与西泠可称得上是南方拍卖两大龙头。事实上,相对于北方,上海杭州等地艺术品拍卖的近几年的相对衰落并非正常现象,其中涉及政治结构、地域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但毕竟,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无论是收藏家还是人文积淀,都有着厚实的基础,而经过2011年秋拍以来的调整,南方艺术品拍卖的逆市上涨从2012年春拍时便已有表现,结合2012年秋拍的表现,上海艺术拍卖界或者正在夺回失去的一些东西,“我们不否认北京在艺术拍卖界的特殊地位,但南北方应当是各有侧重点的,比如上海,至少应当是海派书画拍卖的重心。”刘金旺也透露,从他们掌握的竞拍者信息来看,一直有不少北方大收藏家参与上海的大拍,“也许这样的现象在今后就会成为一种常态。”
(蔡岚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