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记忆中的江丰:严重生病仍为壁画事业四处奔波[图文]

时间 : 09-24 投稿人 : 汤圆儿 点击 :

记忆中的江丰:严重生病仍为壁画事业四处奔波 | 艺术品杂谈

“九一八”日军侵占沈阳城(黑白木刻)1931年江丰

“昨天痛风,脚指头疼得要死,不知道有多痛苦,但是江丰同志的展览我不能不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发现:百年江丰文献展”开幕式上,81岁高龄的艺术家侯一民开场的一番直言不仅逗笑了大家,也令人深深感动。

日前,在纪念江丰百年诞辰活动上,“发现:百年江丰文献展”以大量的一手历史文献、影像资料和木刻版画作品,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江丰一生的艺术创作。

江丰是中国现代木刻运动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曾出任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执委,他是新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投身中国革命文艺的老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代表作品《码头工人》、《冰雪中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向北站进军》以及学术著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江丰美术论集》等都在此次展览中与观众见面。

与江丰的作品相比,更打动人们的,是他的人格魅力。在此次展览中,有一张纸上满是签名,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在江丰百年纪念大会上介绍了这一细节,他说:“我是江丰先生的学生,我们那一届研究生曾集体签名请江丰同志出来继续担任中央美院的领导,当时签了大字报。”当年师生们对江丰的敬重和信任可见一斑。

在展览开幕式上,侯一民讲述了与江丰共事时令人难忘的点点滴滴,“‘文革’以后,江丰恢复工作,那时他已经病得很厉害,为了壁画事业四处奔波,到处找墙面,黄鹤楼壁画创作他去了,首都机场壁画他也是组织者之一。他还亲自起草了中国壁画协会的申请报告,希望中国的壁画、公共艺术包括装置的相关业务能与建设部建立联系。”

在侯一民看来,江丰是个面冷心热、乐于助人的人。“对于年轻人,他每发现一个就扶持一个。写前言、联系展览、筹办展览、出版物的费用一直到主持开幕式,他帮助的人无数……他1/3的工资给了别人……恢复工作以后,他找很多人谈话,特别是很多曾反对他的人,说什么呢?他说:‘我们的时间都不多了,我们要赶紧工作。’这就是江丰。”

袁运生与江丰是忘年交,对他而言,江丰是精神上的导师。他常去江丰家里,“文怀沙和江丰同志的关系很有趣,文先生是国学名人,可他自己走到江丰家里去‘上班’,担任起了江丰同志的秘书,为先生整理文稿,书书写写。有一天文先生拉我到一边,说:‘你知道吗?我是常人,而江丰是圣人,在他身边工作你自己都会感受到一股正气感召着你。’”

侯一民说,回想江丰,我就会想起来什么是‘党性’——这个词现在大家已经很生疏了,展览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美术界领导的人生轨迹,一位老共产党员的风采。

相关文章

  • 天顯通寶:镇库大花钱[图文]
    天顯通寶:镇库大花钱[图文]

    天显通宝,文字有两种写法。一种顯,还有一种顕 。还有第三种为了简化造的显,就是这个大花钱的顕字,业字下边加上了三个点,因为地方小,减了一个点。古钱币常常因为钱币空间狭小使用简化字。中国最早的简化字真是从古钱上开始的。例如,五铢,小钱写不下,就直接写了个五金。先看看我的天显通宝母钱。这是折五母钱。我还有折十母钱和小平钱母钱。所以,我对天显通宝的母钱文字是很熟悉的。这枚大花钱,直径138毫米,厚度8...

    1892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第五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金奖苗建敏作品赏析[图文]
    第五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金奖苗建敏作品赏析[图文]

    苗建敏,男,1966年10月出生于浙江宁波,现为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财务总监。自幼深受家族书法爱好的环境渲染,也深深地爱上书法这门艺术,年青时就常常帮人家写春联、婚联、墙体宣传字等,把书法艺术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当中。业余临摹各大名家的字贴,崇尚古今各种书法艺术风格,取法之上,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写出自己的风格。希望通过书法艺术的相关平台能接触到更多的老师进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并有意努力弘扬中...

    1835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南京发现东晋家族琅琊国铜印[图文]
    南京发现东晋家族琅琊国铜印[图文]

    电视剧《琅琊榜》中的琅琊阁究竟在哪里?安徽滁州有琅琊山,山东临沂曾有琅琊国,你可能不知道,南京其实也有过一个“琅琊国”。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的专家们,在南京栖霞官窑村发现了10多座东晋墓,其中一座出土了一枚铜印章,上面刻着:琅琊国中尉司马。这位琅琊国中尉司马是什么人?东晋时期,南京的“琅琊国”是什么样子?现代快报记者进行了采访、还原。考古·发掘 东晋古墓里留下了一枚铜印章为配合南京紫金(新港)...

    662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山西锔瓷“守艺人”:破瓷重生 留住残缺之美[图文]
    山西锔瓷“守艺人”:破瓷重生 留住残缺之美[图文]

    在赵士信的家中,陈列着8000余件、400余种大大小小、风格迥异的锔瓷藏品。 崔莉霞 摄中新网太原11月13日电 题:山西锔瓷“守艺人”:破瓷重生 留住残缺之美作者 杨杰英 杨润德“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句谚语说的就是锔瓷这门古老的民间手艺。赵士信说,自己不是锔瓷手艺人,却愿当个“守艺人”,留住岁月残缺之美。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北赵士信的家中,陈列着8000余件、400余种大大小...

    584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河道里的捡宝人[图文]
    河道里的捡宝人[图文]

    捡宝人8月21日,记者在定兴县杨村大桥附近看到,许多人在桥下的河床里弯腰细细地捡寻着什么。大桥跨过的是南拒马河,河道里水不是很多,很多地方露出河床。河床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洞,据附近村民介绍,这都是慕名前来捡宝的人挖宝留下的痕迹。明清时期,这里是通往北京的主要水路,因水面宽阔成了当时的杨村码头。周围居民靠帮客商搬运货物谋生,杨村曾繁荣一时。因为当时拒马河水大,极易暴发洪水灾害,所以每到逢年过...

    1154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吴德寅:用泥土塑说咱老北京[图文]
    吴德寅:用泥土塑说咱老北京[图文]

    窝脖儿这件具有代表性的《窝脖儿》表现的是一名人力搬运工用一块一米见方的木板、一条软绳和一根木棍当简单的运输工具,把乘运的物品码放在木板上,用软绳捆绑,肩上驮着立柜、箱子等。据说这是由旁人帮助将物品放在搬运人的肩颈上,低着头在运送的路上不能停歇、不能抬头,因此而取名叫“窝脖儿”。说起野茶馆,总是让人不自禁地想起老北京人喝茶的文化。野茶馆一般开在城外,这种茶馆很是常见,如:永定门外、西直门外、阜成...

    1958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叶菁菁——唤醒古建筑保护社会共识的践行者[图文]
    叶菁菁——唤醒古建筑保护社会共识的践行者[图文]

    中国作为三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建筑承载了数千年的人类智慧,不同时期的人文特色都在细节中体现。每当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叶菁菁看到匠心独运,浑然天成的艺术宝藏时,她对古建筑的热爱就会更加坚定。自2008年毕业进入研究院以来,广泛的项目接触让叶菁菁在实践中飞速成长。她不断走入乡间地头,向工匠们讲授传统木结构建筑的保护再利用。同时,她也勇于迎接挑战,主动请缨加入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大运河(浙江段)申遗整治...

    1077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古物收藏:和书上的不一样[图文]
    古物收藏:和书上的不一样[图文]

    按图索骥,是古玩收藏的一大忌讳,造假者也往往盯准玩家的这个软肋,弄出一些“和书上一样”的东西设局,让玩家得意地认为自己的缘分天赐,遇到了一件不容错过的绝品,且有书比对,大可与人炫耀。真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了。这个话题和收藏有关。常听到某某人说最近收到了一件东西,和某本某本“书上的一样”,意思是说:得到了一件和某某书上的典型器物堪可比美的藏品。但经验中,凡说这话的,往往是一路刚开始花钱买...

    313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清针灸医书疗法怪:用蜘蛛入药治咽喉痛[图文]
    清针灸医书疗法怪:用蜘蛛入药治咽喉痛[图文]

    明刻本《妇科纲目良方》。(张可摄)国际档案日,南京市档案局与各区档案局在迈皋桥地铁广场,向市民介绍各自的馆藏精品,其中有中国最早妇科专著《妇科纲目良方》的明代版刻本,这本中国妇科研究开山之作,就是南宋时在南京编写的。还有另一本古代针灸医书,其中疗法古怪,令人大开眼界。(通讯员梅正亮杨干才扬子晚报记者张可)最早妇科专著>>南宋大医师陈自明著于南京外行人不一定能理解它的价值,对于大夫来说,...

    103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宫崎骏将办大型回顾展 300件手稿呈现传奇60年[图文]
    宫崎骏将办大型回顾展 300件手稿呈现传奇60年[图文]

    隶属于奥斯卡的美国电影艺术博物馆( Academy Museum of Motion Pictures)宣布将从2021年4月30日起,举办宫崎骏在北美的首个个人大型回顾展,全面呈现这位动画界传奇人物的60年创作生涯。此次展览将精心挑选300件珍贵手稿、手绘脚本、电影片段和宫崎骏亲自创作的一些艺术品,其中很多作品都是首次在日本之外展出。展期将长达一年,美国电影博物馆还将出版一本256页的画册。...

    98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良渚元素服饰入藏中国丝绸博物馆[图文]
    良渚元素服饰入藏中国丝绸博物馆[图文]

    “良渚揽秀·诗路寻音”推广活动设计作品。 童笑雨 摄良渚的神人兽面纹,浙江的特色花木,平绣、滚针、打籽、镂空纳纱绣等数十种工艺,都在服装中呈现。3月3日,“良渚揽秀·诗路寻音”推广活动设计作品入藏中国丝绸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用服饰这一现代、时尚、国际化的语言传播中华文化。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良渚文化和诗路文化是浙江璀璨的两颗明珠。2021年10月,浙江举办了“良渚揽秀·...

    1420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文物保护”到底是谁的事[图文]
    “文物保护”到底是谁的事[图文]

    近日,一则民间“走陵”组织为“保护文物”,私自挪动陕西乾陵石构件的消息引起不小争议。管理部门认为这些未登记“非法组织”私挪文物是破坏,应取缔,社会上却认为“走陵”出发点是为宣传保护文物,应支持和正确引导。然而,类似“走陵”的民间文物保护组织还很多,一边是文物管理部门缺乏资金人力,另一边是民间文保组织如雨后春笋,本该互补的两个力量为何却产生了矛盾?“文物保护”到底是谁的事?民间组织与文物管理部门...

    1669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一块平凡无奇的石碑 解开了古埃及之谜[图文]
    一块平凡无奇的石碑 解开了古埃及之谜[图文]

    放置在埃及馆玄关处的“镇馆之宝”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一阵考古热,武力强盛的大英帝国也想插上一脚。借着枪炮掠夺文物,大英博物馆逐渐成型,来自埃及的石雕、罗马的花瓶、华夏的辽三彩应有尽有。但奇特的是,被唤作“镇馆之宝”的却是一个刻满字、毫无美感的石碑,莫不是经验老道的大英帝国还有看走眼的时候?这座石碑名为“罗塞塔石碑”,高44英寸、宽30英寸。石碑自上而下密密麻麻刻着三种不同的文字,除了最下方...

    1617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莫言好友将做客中新网 分享莫言领奖各种轶事[图文]
    莫言好友将做客中新网 分享莫言领奖各种轶事[图文]

    陈黎明。中新网12月17日电今日下午2点30分,著名出版人陈黎明将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人物对话间》,与网友们畅谈莫言领取诺贝尔文学奖之旅中发生的各种轶事。著名作家莫言14日结束瑞典领奖之旅回到祖国。作为莫言文集的版权人,陈黎明此次同机前往瑞典,近距离感受了诺奖盛宴。莫言一家在瑞典有怎样的经历?近10天的旅程,密集的安排,莫言本人对此又有怎样的感触?750万人民币奖金他会怎么花?作家富豪榜2...

    524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与已故妻子情信上贴138张邮票 84岁老伯建爱情邮集[图文]
    与已故妻子情信上贴138张邮票 84岁老伯建爱情邮集[图文]

    曾爹爹展示他的“爱情邮集”。文/本报记者黄金 图/本报记者杨涛拄着拐杖的老人孤坐街头,紧紧夹住背包,无助张望。这一幕被好心市民发现,询问后才知道,老人偷偷从安陆市的家中跑出,带着与已故妻子传情书信上的“爱情邮票”来汉,希望能找到一所机构鉴定邮票的价值,却不慎迷路。在热心市民的帮助下,老人终于被在汉的亲家接走。84岁安陆老人来汉迷路前天晚上7点多,家住汉口二七北路的...

    1640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