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和孙女陈芳清歌展示各自第一张选民证
陈中老先生今年82岁,和老伴住在西安文艺路街道办环南路社区,“我告诉你,我和老伴1953年的选民证我们都收藏着。到现在,我们已经收藏了28张选民证了。”昨日一见到记者,陈老就很兴奋,故事一摞摞。
结婚后,没想到两人分别都收藏了1953年的选民证
“我和老伴是中学同学,我们同岁。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实行选举制度时,我们虽在异地工作、上学,却不约而同地将选民证保留着。时至今日我和老伴各有选民证14张。”陈老说,1953年他在沈阳的一个单位工作,老伴程贵勤当时还在哈尔滨上大学。1955年,程贵勤分配到北京工作,1956年调到沈阳。“结婚后,有一次整理笔记本时,我发现老伴夹在本子里的两张选民证,一张1953年的,一张1956年的,竟然跟我的一样。我和老伴当时就惊呼起来,没想到我们竟有这样的默契。”此后,他们就开始珍藏每一次的选民证,“直到2011年11月29日,我们一共珍藏了28张选民证。每当换届选举时,我俩都把保存的选民证拿出来细心地翻阅着,回味着它们伴随我们由青春年华到白发苍苍、由20来岁的热血青年到耄耋老人的点滴记忆。而每逢参加选举,我们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积极参加投票。”
60年了,第一次参加选举的情况仍历历在目
两位老人说起每一次选举都有讲不完的故事,“其实,最激动的还是第一次参加选举。那是1953年7月15日,当时我的名字是陈德虎。选举现场敲锣打鼓,气氛很浓烈,都感到这是一种荣誉,每个人都能兴奋好一阵日子。想想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民主选举,那种感受特别强烈,每次我和老伴都是回味无穷。”陈中老先生说着说着仍掩不住内心的激动。
“老伴说,那时候没获得选举权的人还会偷偷地哭呢。”妻子程贵勤说:“我第一次参加选举是1953年的7月20日。当时还在哈尔滨上大学,就像老伴说的一样,投票现场很是热闹,跟过节一样……后来退休后,每当举行换届选举,老头子相当认真,每次都认认真真地完成。对于我们来讲,每次选举都是历史的纪念,意义非凡。”
想拿这些选民证办一次微型展览
为什么觉得意义非凡呢?记者回头问起站在二老旁边的孙女时,22岁的陈芳清歌响当当地说:“这些选民证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一个见证!”她自信地说:“我从小在爷爷奶奶家长大,一直受这种教育熏陶,爷爷奶奶总是要求我好好学习,要能吃苦,不要攀比。2011年我在青岛大学上大二时,通过学代会选举,还当选了校学生会副主席呢。”
陈芳清歌也有一张选民证,“那是2011年我在青岛市崂山区参加选举投票时留下的。寒假一回来,我就交给了爷爷奶奶,他们特别高兴,说也一并给我收藏了。其实,加上我这张,应该是29张选民证!”看到孙女的样子,两位老人开心地笑了起来,“去年我就想拿这些选民证办一次微型展览,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到选举的进程,给他们讲讲选举的故事。可惜当时我病倒了。现在我们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太好,希望孙女能完成我们的愿望。”陈老话音刚落,陈芳清歌立即应道:“好,我接过爷爷奶奶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