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探访吉尔吉斯斯坦新晋世界遗产:碎叶城草木深[图文]

时间 : 08-31 投稿人 : 飞飞 点击 :

探访吉尔吉斯斯坦新晋世界遗产:碎叶城草木深 | 美术品百科图为碎叶城遗址。孙亭文摄

中新网比什凯克6月28日电题:吉尔吉斯斯坦新晋世界遗产:碎叶城草木深布拉纳游人多

中新社记者李德华孙亭文殷春永

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部副部长别克契那里耶夫27日接受中国新闻社新世纪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采访组专访时称,吉中两国近年来在文化方面交流比较密切,在联合申请世界遗产时,中国也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因此“丝绸之路”项目得以顺利申请下来。

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6月22日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悉,这一占地五千公里的路网属于整个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起于汉唐古都长安/洛阳,止于中亚七河地区。

探访吉尔吉斯斯坦新晋世界遗产:碎叶城草木深 | 美术品百科图为布拉纳遗址。孙亭文摄

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6月22日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悉,这一占地五千公里的路网属于整个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起于汉唐古都长安/洛阳,止于中亚七河地区。

丝绸之路是跨国系列文化遗产,属文化线路类型。它经过的路线长度大约8700公里,包括各类共33处遗迹。其中,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哈萨克斯坦境内有8处遗迹,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有3处遗迹。

吉尔吉斯斯坦3处遗迹分别为中世纪古遗迹阿克·贝希姆遗址、布拉纳遗址、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这些遗址中的阿克·贝希姆遗址又称为碎叶城,因传为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而闻名华人世界。它和布拉纳遗址(巴拉沙衮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新城)从西到东分布于当地楚河流域。

探访吉尔吉斯斯坦新晋世界遗产:碎叶城草木深 | 美术品百科

图为布拉纳遗址上的石人。孙亭文摄

中国新闻社新世纪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采访组近日抵达吉尔吉斯斯坦,探访了位于该国第三大城市托克马克市的碎叶城和布拉纳遗址。

碎叶城又称素叶城、素叶水城,始建于公元5世纪,公元13世纪毁于蒙古西征。中国唐朝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在西域设此重镇,是中国历代以来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边陲城市。它与龟兹、疏勒、于阗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

中新社记者6月26日乘车从托克马克市出发,向西南行约10公里,穿过碎叶河(楚河)后,在天山脚下的田野之中,经过1000多年风吹沙打,雨水冲刷的碎叶城呈现在中新社记者眼前,只不过已风化瓦解成为一座巨大的土堆。

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部一名女性官员称,世界遗产申请下来后,将按照国际文化保护方面的要求,制定管理的计划和办法,进行防控和修复。她还称,申遗的成功证明了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部门多年的工作效果。“保护工作主要由当地政府来执行,维修资金来自中央政府和国际基金等方面的资金。”

当中新社记者走进碎叶城的核心城区,门口有两个蓝色的护栏,穿过护栏碎叶城满面沧桑迎面而来,遗址上杂草丛生,南面天山巍峨,许多山峰上白雪皑皑。古城已经风化,只能大概看出正方形的城区,“碎叶城仿长安城而建”,自然要小很多。托克马克市议员索·盖赛称,碎叶城核心区外面还有两道城墙遗址,现在还能看出痕迹。

现在,碎叶城东南角有一片房屋遗址,还能够看出房屋的轮廓。有人说,考古学家们曾在此城的寺庙废墟内拣到四枚唐代钱币,上面有“开元通宝”和“大历通宝”字样。托克马克市议员索·盖赛称,现在来碎叶城的人大多数是中国人。

曾经中国唐朝重镇,现在深藏在野草之中的碎叶城,有些荒凉。

距离碎叶城不远的布拉纳遗址,现在也是一抔黄土,据信可能是粟特人建立的,后来成了黑汗王朝的首都巴拉沙衮城(布拉纳遗址)。该城现在门前有条东西向的河流,仍有水流。沿着道路向前,先是半截砖塔,高约20米左右,可从外界的旋转铁梯上到中间部位,而后从内部登上塔顶。塔身外面以红砖勾勒出多彩的纹饰。

中新社记者抵达该遗址时,停车场有大约七八辆车,塔顶上有许多游客及当地人在游玩。在半截塔的西部,应是布拉纳遗址,风化后的古城泥土坍塌,但从泥土的堆积量来看,该古城规模不小,从古城顶上依稀可以看出房屋的构造。在遗址的西北角有大量的石人矗立,相貌迥异,和中国新疆西北部的伊犁州草原石人有相像之处。

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吉尔吉斯斯坦的民众以及欧美游客在该遗址游玩,在遗址前拍照留念。

丝绸之路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形成,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连接了多种文明,对于贸易交换、宗教信仰与科技知识的传播、科技创新的交流以及文化艺术的实践起到了深远的推动作用。遗产点包括了各个朝代和可汗王朝时期的古都、宫殿群、贸易居住点、佛教洞穴与寺庙、驿站、关口、烽火台、长城、古墓以及宗教建筑等。

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部副部长别克契那里耶夫认为,吉中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正在积极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在申请世界遗产成功后,两国也可以在旅游方面进行更好的合作。

据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部官员透露,吉方正在酝酿对碎叶城和布拉纳遗址的保护及维修计划,我们可以期待!(完)

相关文章

  • 古朴雅致的黑陶[图文]
    古朴雅致的黑陶[图文]

    当彩陶的光焰已经在西北地区日趋黯淡的时候,一种全新的陶器已经在东方悄然出现,以它独特的形式与彩陶进行着竞争,从而成为继彩陶之后影响最大的一种生活器皿。这就是黑陶。黑陶其实在彩陶的地层中就出现了,1928年,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的城子崖发现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被命名为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地层里,发现了一些红陶、黑陶、白陶和灰陶,但最重要的是有一些被考古学家称为是“油光黑陶片”的陶器碎片。它...

    1488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英国艺术家玛格丽特·福尔曼和伴侣的艺术人生[图文]
    英国艺术家玛格丽特·福尔曼和伴侣的艺术人生[图文]

    《黄铜兔》(Brass Rabbit) 玛格丽特·福尔曼(Margaret Foreman)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在当今的艺术圈,一个家庭里有两位处于鼎盛时期的艺术家是非常罕见的事,而更为罕见的是这两位艺术家都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和工作。这两位艺术家就是在英国声名卓著的玛格丽特·福尔曼(Margaret Foreman)和她丈夫马丁·奇克(Martin Cheek)。福尔曼是一位获奖的肖像和静物艺...

    572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5人合伙街头兜售假十二生肖古董 已被湖北警方抓获[图文]
    5人合伙街头兜售假十二生肖古董 已被湖北警方抓获[图文]

    据湖北省黄石市公安局官方微博10月31日通报,10月29日,湖北警方告破一起涉案金额达4万余元的假古董诈骗案,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近日,民警接到报案称,有5人合伙在街头兜售假古董诈骗钱财。他们分工明确,有人假扮老板在街头兜售“古董”,有人混在购买人群中扮“托儿”,有人充当“路人专家”进行鉴定,有人负责假意抢购……当购买者掏钱买下“古董”后,几人便迅速“打包”物品,消失在人海中。购买者发现被骗再来找...

    43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英国有缘夫妻20年前老照片中同出镜[图文]
    英国有缘夫妻20年前老照片中同出镜[图文]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一对新婚夫妻翻阅老照片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他们小时候竟出现在同一张照片中,照片拍摄于20年前。今年25岁的艾梅·梅德恩和26岁的尼克·惠勒就是这对有缘人,他们之前并不知道他们曾经相遇过。直到尼克给他的未婚妻艾梅·梅德恩看一张20年前的老照片的时候,她惊讶地在照片的背景中发现了穿着泳衣的自己,那时她才5岁。该照片拍摄于1994年...

    844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关于艺术 一场想象中的世纪战争[图文]
    关于艺术 一场想象中的世纪战争[图文]

    《毕加索和杜尚:现代艺术的灵魂之争》,是一部缤纷绚烂的西方现代艺术传奇。书中围绕20世纪巴勃罗·毕加索和马塞尔·杜尚的艺术生涯,串联起一批在西方艺术史上星光熠熠的人物,展现了那个奠定今天西方艺术流向的动荡纷繁时代和藏在时空里的艺术细节。作者试图通过剖析毕加索和杜尚不同的艺术风格、行为风格,以及他们各自开创的艺术疆域,形成的艺术流派,为现代西方艺术赋魂,构建起西方现代艺...

    97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给画作人物添两对眼睛 俄罗斯一画廊保安或将被罚[图文]
    给画作人物添两对眼睛 俄罗斯一画廊保安或将被罚[图文]

    据外媒消息,上周,俄罗斯一家画廊的一名保安被警方拘留,并且或将面临749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638万元)的罚款。只因其在一幅投保了7490万卢布的画作上擅自涂画,用圆珠笔给画中人物画上了两对眼睛……被保安画上两对眼睛的画作,图自《艺术新闻报》综合《莫斯科时报》、《艺术新闻报》(The Art Newspaper)、《每日邮报》等外媒9、10两日报道,被画上眼睛的画作出自俄罗斯先锋派艺术家安娜·莱...

    298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旁罗博搜的清代状元毕沅[图文]
    旁罗博搜的清代状元毕沅[图文]

    毕沅中国古代以科举取仕,天下读书人都怀揣着一个“学成文武艺,贩于帝王家”的梦想,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要是能考上头名状元,那真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了。然而多数状元早已被历史的烟尘湮没,只有几位成就卓著者,还被后人念叨,清代状元毕沅,就是其中之一。毕沅(1730—1797),字纕蘅,号秋帆,因从沈德潜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清代经史学家,文学家。乾隆二十五年...

    82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漫画故宫博物院里的高冷文物[图文]
    漫画故宫博物院里的高冷文物[图文]

    说起文物,总让人想到历史的冰冷,文物的深奥,仿佛离我们日常的生活很远。一夜刷爆朋友圈的《国家宝藏》成功之处,是使那些高高在上的、深奥难懂的文物活了过来,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带着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让文物活起来”人人有责,我尽绵薄之力,推出高冷文物变漫画系列,用年轻的手法讲文物,希望大家更能了解文物,对文物更有兴趣,更爱馆长我哈哈!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

    60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不是所有的白底蓝花瓷器都叫青花瓷[图文]
    不是所有的白底蓝花瓷器都叫青花瓷[图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其实这篇文字叫“当我们谈论青花时,我们在说什么”更贴切些,但这个名字太傻了。叫三个要素虽了无新意,起码不那么傻。那么,这三个要素是,很简单:钴蓝、釉下、高温。钴元素是宇宙的恩赐。许多许多亿年之前,那时太阳还没有诞生,曾经有一颗忧郁的大恒星,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爆炸了,变成了超新星,短暂的光芒照亮了整个银河系。钴就是那次爆发的产物,是那颗大恒星的遗骸。又不知过了几...

    1240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抗战期间故宫文物转移之争:鲁迅曾作诗讽刺南迁[图文]
    抗战期间故宫文物转移之争:鲁迅曾作诗讽刺南迁[图文]

    1932年,面对日本人随时可能攻战北平的危险,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等有识之士,电告南京中央政府,提出了尽快把文物南迁以避刀兵之灾的意见。国民政府紧急召开了会议。对故宫的文物何去何从展开大讨论。  尽管主张派意见非常理智而且有充足的理由,反对派的意见还是占了上风。最近出版的《故宫国宝受难记》还原了这场争论。当时对故宫文物南迁并非万人一心,而且意见分歧很大,主要有两派意见:一派主张大转移,另一...

    812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梵高曾为画作模特负担一家六口生活费[图文]
    梵高曾为画作模特负担一家六口生活费[图文]

    《田野中的老教堂》,梵高,1884年7月,纽南。梵高幼年的生活,只是亲近田园的自然。古村落中的植物与动物,每每唤起他的爱情。稍长,他就欢喜研究博物,常常离开了父母弟妹,独自赴田野中采集植物,或捕鸟类虫类,归家制成博物标本。他的性质从小是阴郁的,沉默而寡言笑。他的身材矮短,背脊稍向前屈。头发带红色,额上多皱纹,颜貌古朴,显然是一个富于冥想而内心深刻的人。八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向一个美术家的助手索...

    1310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丝绸之路上商队还曾卖瓷器玉石 为啥不叫瓷器之路[图文]
    丝绸之路上商队还曾卖瓷器玉石 为啥不叫瓷器之路[图文]

    丝绸之路这几年,丝绸之路被提及的最多。从字义上理解,就是古老的商队卖丝绸的时候,曾经走过这条路。但是,这条路也曾走过卖瓷器的,卖玉石的,为啥叫做丝绸之路呢?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当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这条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甘肃、新疆,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

    877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一幅画足以让你看一天的钢笔画[图文]
    一幅画足以让你看一天的钢笔画[图文]

    1973年出生的日本艺术家池田学(IKEDA Manabu),以纷繁复杂、充满幻想的插画而闻名。他的作品结合了日本传统画风和丰富细节,用超现实主义色彩征服了一面又一面的墙壁。他的作品都是自然题材,混合了日本传统的视觉文化与异想天开,犹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池田学的绘画方法匪夷所思:他把一张比自己还大白纸放在自己面前,只用一只小钢笔,从一个细节开始让画面一寸寸地慢慢增长。一张画在几百天之后生长...

    1899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班克斯在伦敦地铁涂鸦吁戴口罩 因违反规定遭清除[图文]
    班克斯在伦敦地铁涂鸦吁戴口罩 因违反规定遭清除[图文]

    英国著名涂鸦艺术家班克斯以在伦敦地铁的最新作品,呼吁民众戴口罩,但他14日在社群网站发布影片时,实际涂鸦早已被伦敦交通局的清洁人员清除了,且没意识到这是艺术品。《BBC》报导,班克斯受疫情启发的新作品,出现在伦敦地铁的环状线车厢,在Instagram上传的影片揭露他变身清洁人员,潜伏到地铁喷漆的过程,并留言‘若你不戴口罩,你就不能。’(If you don‘t mask- you don’t ge...

    809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18个月!巴黎圣母院重开[图文]
    18个月!巴黎圣母院重开[图文]

    据悉,在火灾导致长达一年多的关闭之后,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Paris)考古地下室近日重新开放。开放期间,主办方还举办了一场展览,向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和建筑师维欧勒·勒·杜克(Viollet-le-Duc)致敬,并追忆他们在19世纪大教堂修复中所作出的贡献。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遭受了一场震惊世界的严重火灾。大火吞噬了圣母院的内部,并摧毁...

    574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