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文物揭示古代成都人咋讲卫生[图文]

时间 : 08-25 投稿人 : 蜻蜓 点击 :

文物揭示古代成都人咋讲卫生 | 艺术品报道

文物揭示古代成都人咋讲卫生

讲究卫生,是人类的生活本能,这一本能从古时就已形成,并历经岁月变迁,保留在如今每一个人身上。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讲究卫生的国度,马可·波罗曾惊呼“中国人每天都沐浴洗澡”。而生活在天府之国的成都人也不例外,自古以来他们对个人卫生的清洁和环境卫生的保护都十分重视。走进成都中医药大学传统文化博物馆,一件件诸如脸盆、牙刷、痰盂和夜壶等卫生类文物,充分体现了古代成都人的“讲卫生”。成都指挥街出土的一把唐代植毛牙刷表明古代成都人对于口腔卫生的重视;汉代冥器厕圈表明了古代成都人对于环境卫生的保护;而一套完整的清代药柜则展现出古时成都地区医疗水平的发达;甚至从一幅眼药广告也能看出古代成都中药行业的兴旺程度……文物展现历史,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成都人是如何“讲卫生”的。

汉代冥器展示古代家庭卫生系统

清洁身体、排除废物是人类的生活本能,古代成都人就十分注重环境卫生。这从汉代厕所冥器可见一斑。

文物揭示古代成都人咋讲卫生 | 艺术品报道

文物揭示古代成都人咋讲卫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对居住环境的卫生情况有了更高的要求。展室内陈列的一件汉代冥器便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于环境卫生的重视和保护。这件冥器是缩小了的汉代厕所,厕所为蹲式,旁边就是猪圈,圈内还有一只陶猪。据史料记载,厕所古称“圂”,而“圂”在古代原指的就是“猪圈”,后来才衍生出厕所的意思,因为古人的厕所通常筑在猪圈上面,人猪粪同供肥料。博物馆工作人员谭红兵说:“冥器,是指人死了之后,按照当时的生活场景,用陶烧制出来,殉葬到墓里面去,反映出来当时的整个环境基本就是这样。厕所与猪圈连在一起,在现在的农村也基本是这个样子,这表示古人对粪便的管理,不是随便抛洒,这样粪便既可以拿来肥田,同时又避免污染河水,污染土壤。”这也恰恰是古人生活场景最直接的表现,谭红兵说:“这表明2000多年前的汉代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汉代的冥器历史价值高,就是因为它通过很形象的实物,把当时的生活环境真实再现,因为只有生活中有这个东西,才做得出来这样的冥器,所以这就是当时人们注重环境卫生的表现。”

骨制牙刷说明唐代成都人就用牙刷了

病从口入,牙好胃口就好!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史记·仓公传》中就批出引起龋齿的原因是“食而不漱”。

《礼记》云:“鸡初鸣,咸盥嗽。”就说明人们已有了漱口的习惯。在博物馆内的一个角落,成都出土的一把骨制牙刷震惊世界。据谭红兵介绍,这把骨质牙刷柄长17.8厘米,头部略宽,最宽处1.1厘米,但较薄,厚仅0.2厘米,中后部逐渐缩窄,同时增厚,约0.5×0.4厘米。其前端植毛部共有12个植毛孔,纵行两排,每排六孔,孔径0.3厘米,孔与孔之间距离相等,其植毛孔上下相通,与现代略异。该把牙刷于1985年在成都市指挥街一唐代灰坑出土。这一发现,反映了古时成都人在卫生习俗方面的追求。

最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出土的这把唐代骨制牙刷把我国植毛牙刷的发展史向前推进了200多年,表明我国唐代就已经有植毛牙刷了。谭红兵告诉记者,中国最早的牙齿洁具是杨柳枝。晚唐时期,人们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牙刷。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宋代,已有了类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药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来漱口。如果怕清洗不干净,便用手指代替现在的牙刷,再不然,就是先前说的杨柳枝,沾上古牙膏清理牙齿。从古书记载来看,到了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据记载,由于欧洲的第一把牙刷出现在公元1780年,所以中国人的口腔卫生史至少比欧洲人早800年。

眼药酸南宋杂戏反映的中药史

《眼药酸》为南宋杂剧,此册页为剧作广告,画面内容出自戏剧场景——卖眼药。

无论是卫生类文物、个人卫生文物、器皿文物,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成都古代中药行业的兴旺,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以及古人的聪明才智。

在药品与广告展柜前,《眼药酸》广告反映了中药行业在当时的兴旺程度。画面中,两个穿戏装的演员,一人用手指着右眼,示意有眼病,另一人则背着布袋,袋上画着许多眼睛,手拿一瓶眼药酸,请有眼病者使用,这幅画形象生动,情趣盎然。博物馆馆长李继明告诉记者,据专家考证,《眼药酸》册页是为了宣传杂剧“眼药酸”而画的,由此可见纯粹的广告画在南宋时期即已成熟,比西方公认最早的印刷广告——1473年英国第一个出版商威廉·凯克斯顿为宣传宗教内容的书籍而印制的广告,还早了几百年。李继明认为,中医学不单纯是一门医学,它博大精深,广涉旁通,“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明代张介宾《类经·序》)无所不包容涵盖,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二者唇齿相依,这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

清代药柜再现古时药房风貌

一套完整的清代药房,上世纪90年代从崇州民间收集,药房门上一块匾额,上书“步景堂”三个大字,齐腰高的药台上摆放着算盘、药兽和砚台,展示了清代药房的风貌。

博物馆馆长李继明说,这都是古代药房的柜台上必放的“药房三宝”,尤其是其中的药兽,只有药台上摆了药兽,才代表这里的药材货真价实。药台背后是近2米高的药柜,一个个瓷罐并排放在药柜最上层,下面是整齐的抽屉,里面似乎都装着各味珍稀药材。药柜与药台之间放着一张药架,药架上是一把略带锈迹的切药刀。要说这药房之中的物件,最有故事的还是这一整套楠木药柜,药柜的外形虽然简朴,但颇具川西特色,历经百年仍然坚固耐用。博物馆负责人陈丹回忆道:“这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套清代药柜。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老馆长在崇州一家名为‘保泰和’的药店发现了这套药柜。得知博物馆想收藏,药店的老板非常慷慨,他说你们给我打一套新的来,这套药柜你们拿走。为表示感谢,博物馆打造了一套新药柜送给药店。能够收到这样一套完整的清代药柜,这已算是非常不容易了。”药店里挂着的许多牌匾也十分引人注目,如“精制饮片”“虎鹿龟胶”等。其中最具历史的一块牌匾可追溯到清代,这块牌匾几经辗转,由一位收藏家从一名小贩手中购得,博物馆又从该收藏家手中收到了这块珍贵的牌匾。这间高度还原的清代药房,展现了清代成都地区的中医药房风貌,令人脑中浮现出清代药房内郎中看病、抓药的情景。谭红兵说:“除了在药房看病外,古时还有游医,也称‘走方郎中’,他们一手提药箱,一手摇串铃,游走于大街小巷,老百姓只要一听到串铃的响声,就知道有可以上门看病的郎中来了。”

相关文章

  • 美地产商偶得藏宝图 按图索骥海底寻获大量翡翠[图文]
    美地产商偶得藏宝图 按图索骥海底寻获大量翡翠[图文]

    ■米斯科维奇与寻到的宝藏这听起来像蹩脚电影:美国地产投资商杰伊·米斯科维奇偶得一份藏宝图,他按图索骥在海底找到大批翡翠。然而,米斯科维奇非但没有因此一夜致富,反而陷入无穷无尽的麻烦,还欠下千万美元债务。海底寻宝米斯科维奇是费城的地产投资商,除了爱好潜水,冒险与他的生活几乎毫不沾边。5年前,他走进佛罗里达州潜水胜地基韦斯特一家酒吧。在酒吧,米斯科维奇遇到一位相识多年的潜水员。此...

    726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韩国艺术家花费10个月绘制3D画作 细节胜过照片[图文]
    韩国艺术家花费10个月绘制3D画作 细节胜过照片[图文]

    韩国一名专攻3D艺术的画家创作了一系列鱼类和爬行类动物的超现实绘画,形象逼真、细节丰富、令人叹为观止。现年45岁的画家金永成(Hy Young - Sung Kim)1997年毕业于韩国首尔宏益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于1993年开始从事艺术。人们经常把金永成的作品误认为是摄影,也常有观众惊叹“哇,那不是照片”。金永成的每幅画作通常都是受自然或城市生活的启发,完成一件艺术品需要3到10个月的时...

    1724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喜爱收藏艺术品的东方女子[图文]
    喜爱收藏艺术品的东方女子[图文]

    初见王柯蘅,是在“天下收藏”的西方古典艺术展厅。她笑容和暖,嗓音轻柔,气质高雅。虽然已跟随丈夫定居美国12年,但她身上依然有着浓浓的东方韵味。王柯蘅钟爱艺术,也钟爱西方古典家具,在她美国的家中,摆满了西方中世纪的古典家具和装饰艺术品。2011年8月份,王柯蘅重返故里,同时回来的,还有她和丈夫在美国这10年间“淘”到的几十件藏品。为了能把这些宝贝...

    1463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租租艺术 作品还原开辟艺术共享新时代[图文]
    租租艺术 作品还原开辟艺术共享新时代[图文]

    姜学炳作品被克林顿收藏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6岁的外孙女身穿中国服装,背中国古诗和《三字经》,唱中国儿歌,大秀中国文化,引发了全社会热议。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国际政要们的最爱,不只是中国古诗词,国画作品更是国际友人争先收藏的对象。国内有位知名画家,其作品就被美国总统克林顿收藏,并受到奥巴马总统在白宫的亲自接见,画展更是蜚声国际,他就是艺术先生姜学炳,四岁习画,浙美毕业,师从张仃与黄胄...

    381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唐寅仕女画多取材青楼宫妓[图文]
    唐寅仕女画多取材青楼宫妓[图文]

    《王蜀宫妓图》精心描绘了四位盛妆等待君王召唤的宫妓形象世人都知唐寅有才,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唐寅的人物仕女画。他的人物画多感慨世情,兼取诸家之法,特别是吸收了院派和文人画的长处,开创了一条能表现自我精神的画路。但鲜为人知的是,为了生计的需要,唐寅还应人所求,绘过大量色情画之类的春宫图。(编者按)因画价便宜唐寅曾陷窘境明中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社会的繁荣,同时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绘...

    369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隈研吾携新作亮相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国立美术馆[图文]
    隈研吾携新作亮相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国立美术馆[图文]

    隈研吾隈研吾与艺术家Geoff Nees合作,在2020年12月19日开幕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国立美术馆(简称NGV)三年展上创造了一个“立体拼图”般的木质临时结构——植物馆。该木质结构回应了韩国艺术家李禹焕于2017年创作画作《对话》。植物馆木质结构呈现出画廊规模的半圆形拱门亭的形式,如同一个感官通道,邀请到访者进入其间,开启探索旅程,人们通过它可以观察并思考艺术家的画作,亦可体验木材的本质...

    1116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80位初中生参加孔庙祭孔大典 抱怨节奏慢不时尚[图文]
    80位初中生参加孔庙祭孔大典 抱怨节奏慢不时尚[图文]

    昨天,在祭孔典礼开始前,两名身着汉服的学生隔着孔庙的朱漆大门向外张望。本报记者李继辉摄记者刘冕实习生李佳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昨日9时,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里,传出一阵齐整的诵读声,手持卷轴的表演者是80位穿着蓝色校服的初一新生。他们在为半小时后开始的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祭孔大典进行最后的彩排。国子监中学初一学生乔丹站在队伍第二排最外侧的一列,他们头上是一大...

    552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村民用避孕套装炸药爆破古墓 挖41米地道盗文物[图文]
    村民用避孕套装炸药爆破古墓 挖41米地道盗文物[图文]

    利用避孕套包裹炸药实施爆破,入夜后疯狂盗挖出41米长地道,2011年,睢宁“双孤堆一号墓盗掘案”引发各界震动,被盗挖的墓葬早在1986年就被确认为省级重点文物,涉案的11名嫌疑人在当年落网伏法,5年之后,另外还有3名嫌疑人落网。睢宁姚集镇的双孤堆,原是一个行政村,2002年并入蛟龙村,对于很多文物贩子和盗墓人而言,这个并不起眼的自然村,却是他们眼中的“金矿”。原来,在村庄内有一处墓葬,早在19...

    283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渔船夜泊大光明桥铜马雕塑成系缆桩[图文]
    渔船夜泊大光明桥铜马雕塑成系缆桩[图文]

    渔船夜泊大光明桥铜马雕塑新报讯记者王曾最近,两艘渔船经常夜泊在大光明桥下,为了防止渔船被水冲走,船主爬到桥墩下将缆绳绑在了大光明桥下的铜马雕塑上。重达5吨的牵引力,到底铜马雕塑还能坚持多久,大伙都捏了一把汗。前天23:00左右,记者来到了大光明桥海河东路一侧,在桥下的涵洞内,两艘小船并列停泊。船的甲板上有水壶、塑料箱、网兜等物品。其中一艘稍大的船左侧的一根缆绳与旁边一艘稍小的船相连。在大船的...

    1892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毛泽东为何拍板花12万美元“买”回一堆假文物[图文]
    毛泽东为何拍板花12万美元“买”回一堆假文物[图文]

    1965年7月20日,曾任“国民政府代总统”的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洁从美国回到北京,周恩来总理到机场欢迎。1958年,程思远的女儿林黛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她回香港探亲时,向程思远提起李宗仁在美国的生活情况时说:“李先生在美国住不习惯,总想回国。”不久,程思远又接到李宗仁的来信,说他保存着一批文物,希望能献给祖国,并吐露了自己叶落归根的心愿。1959年10月,程思远来到北京。11月初,程思远回...

    237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隐藏在北京城里的名人故居 还不去看看[图文]
    隐藏在北京城里的名人故居 还不去看看[图文]

    新文化运动领导人鲁迅故居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鲁迅先生在此居住,是鲁迅在北京生活的最后一处住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红色景点。目前故居内藏有文物、图书等藏品6万余件。其中,既有鲁迅的大量手稿、藏书、藏碑拓片、藏友人信札等文物藏品,又有许广平、钱玄同等鲁迅同时代人的遗物。地址:西城区阜城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文学大师茅盾故居茅盾于1974年12月搬入此院,直到1981年辞世...

    901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全球开启圣诞模式 各地广场圣诞树美轮美奂[图文]
    全球开启圣诞模式 各地广场圣诞树美轮美奂[图文]

    柏林勃兰登堡门前的圣诞树维也纳市政厅前的圣诞树随着圣诞节的日益临近,又有一大波美美的圣诞树袭来。《每日邮报》旅行频道12月9日盘点了全球一些最美的圣诞树,从纽约曼哈顿洛克菲勒中心前的全球最奢华圣诞树到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乔治国王广场上的圣诞树,无不美丽非凡,光彩熠熠,为人们装点了节日的气氛。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前的圣诞树达10吨重,这棵树上挂了4.5万盏彩灯。梵蒂冈圣彼得广场圣诞树每年都会按时点亮。...

    1150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探访保利博物馆四大兽首:揭秘鼠兔首回归[图文]
    探访保利博物馆四大兽首:揭秘鼠兔首回归[图文]

    陈列在保利艺术博物馆的四大兽首。本报记者探访保利博物馆四大兽首国宝工程公益基金总干事牛宪锋揭秘兔首、鼠首回归中国的秘密4月2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之际,法国亿万富翁弗朗索瓦-亨利·皮诺在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兔首和鼠首两件圆明园宝物。几乎同时,位于北京保利大厦九楼的保利艺术博物馆赢来一阵观赏热潮,因为这里陈列着从海外归来的猪、猴、虎、牛四大兽首(马首放在澳门)。四件宝贝...

    148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揭开北京大高玄殿的宫闱秘事[图文]
    揭开北京大高玄殿的宫闱秘事[图文]

    据报道,建成475年以来从未对普通人开放过的大高玄殿,最快今年就能迎接游客了。“大高玄殿”这个名字,您听起来可能不陌生,但它具体在哪儿,干什么用的,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今天,我们就为您讲讲大高玄殿的故事。紫禁城外西北侧、隔筒子河与皇宫相望处,坐落着一片红墙碧瓦的宫殿建筑,这里就是明清两代沿用了370年的皇家道观——大高玄殿。作为紫禁城宫殿建筑的重要补充,这里与皇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故宫博物院...

    723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看见最美“橙”光 ——罗湖环卫工人主题作品征集活动通知
    看见最美“橙”光 ——罗湖环卫工人主题作品征集活动通知

    每个城市都少不了这么一群身穿橙色衣服的群体,人们称之为:城市美容师。他们起早摸黑,日晒雨淋,尽自己的一份力,为我们的城市营造美丽环境。为向默默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致敬,打造具有罗湖特色的慈善公益品牌,推动罗湖慈善事业的发展,深圳市罗湖区慈善会·澳康达环卫工人关爱基金发起“看见最美‘橙’光”——罗湖环卫工人主题作品征集和巡展慈善活动,向中、小学生征集作文、绘画作品,向公众征集摄影作品,后期通过举办公...

    1669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