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瓷器上的泼墨:既有金趣又得笔墨韵[图文]

时间 : 08-25 投稿人 : 小喃喃 点击 : 1745 次

瓷器上的泼墨:既有金趣又得笔墨韵 | 美术品鉴赏艾明胜说,每一次的雕刻都要屏住呼吸,全身的力气都集中在几个手指头上。

鸡蛋壳、瓷砖、菜碟、玻璃杯,这些在很多人眼里只是普通的东西,甚至是废物,但在70岁的艾明胜手上都可以幻化成精美的艺术品。一把锤一把錾,锤錾紧合如一支笔,就可让艾老在瓷砖、菜碟上作画,山水、动物、人物,你可以想到的艾老都刻过,刻了四十多年,至今刻了多少作品艾老自己都记不得了,去年年底,艾老的这门手艺被纳入合肥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是我慕名前去拜访这位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大师。

废弃玻璃杯变身艺术品

艾老的家在合肥市瑶海区一个老小区里,小区不出名,但艾老在这个小区却很出名,记者一打听,就有热心人给我指了路,“艾老啊,他很能干的,听说刻东西刻得很好,经常有人来采访他。”

不过出乎我意料的是,当我走进艾老家后,发现他在摆弄笛子,而家里也没有看到很多作品,我好奇地问道,“艾老,怎么不见作品呢?”“作品!这不就是!”说完,艾老随手从桌子上拿起一个玻璃杯,里面装满了参茶,我仔细一看才发现玻璃杯的四面都刻了人物头像,而且非常生动。“这就是装蜂蜜的杯子,为什么用这个刻,因为这种玻璃杯四面都是方的,刚好可以刻四个头像。”艾老说,他出门都会带着杯子,有时候杯子上的头像会吸引别人的注意,当听说是出自他手后,更是惊讶。

瓷器上的泼墨:既有金趣又得笔墨韵 | 美术品鉴赏小猫图瓷雕,艾老打算留给小女儿。

不一会,艾老又翻箱倒柜地给我们找出了很多作品,有刻在瓷砖上的山水画、老虎图,有刻在菜碟子上的小猫图、熊猫图、鲁迅像,看起来是幅画,但是用手一摸,有触感,这大概就是行家所说,既有“金石趣”,又有“笔墨韵”吧!

据了解,瓷刻以瓷器为载体,是陶瓷装饰的一种。这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门传统民间手工艺术,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剥玉”。大约从魏晋开始,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及大量精美瓷器的出现,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赏瓷器之余也很想把咏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于是当时的艺人们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廓。

以刀作画四十余载

艾老又带我参观了他的工作室,说是工作室,其实就是一个阳台,只有三四平方米的阳台衣架上晒着冬衣,下面一张旧书桌,桌子上有一块瓷砖,这是一幅艾老还没有完成的作品,看图形应该是黄山迎客松。书桌上摆满了瓷刻的工具,这些工具看起来像笔,拿起来一看“笔头”却像是一把刀,艾老说,这些工具都是他自制的,“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些就是我的‘金刚钻’。”

艾老给我演示了瓷刻的创作过程,他用錾子在那幅未完成的迎客松上刻画,錾子刻上瓷面,有咯吱声,看起来需要不小的力气,艾老说,“说起来瓷刻技艺很简单,就是在瓷砖上先用墨水勾勒出你想要刻的图案,然后锤錾紧合,从点开始,点线成面,刻出图形,然后再着色。”说归说,但是腕、肘、臂在执锤动錾时的灵活性则要靠长期的磨练,而一幅瓷刻作品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可以说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手艺,但同时也需要体力。

接触到雕刻,不是偶然,艾老家住在巢湖边的散兵镇,那里出了很多石匠,会凿刻技艺,年轻的时候在耳濡目染之下,艾老也对雕刻产生兴趣,最早的时候他是在钢笔上刻字刻画,刻着刻着,艾老就开始对画画、书法产生了兴趣,就这样艾老和文化打了一辈子交道。学会画画了,艾老的雕刻技术也进一步提高了,而他的名字和作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40多年来,艾老的作品先后被安徽省外贸部门多次展销日本、瑞士、新加坡。1990年,合肥市与日本久留米市结交友好城市十周年时,将他的瓷刻“仕女”、“佛祖”等作品视为珍礼赠与久留米市。19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100周年,瓷刻6件“毛泽东肖像”和“韶山徽纪图”被韶山纪念馆收藏。

非遗传承有心无力

见到艾老的那天,他刚刚在法国参加了由中国国学研究会、文化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书画委员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中国书画名家法国交流展”,这次他带去了五幅作品,其中一幅小猫图还被人看中,想以5000欧元的价格购买,但是艾老却拒绝了,“我现在刻得少了,这幅小猫图,我想留给自己在国外的小女儿。”

由于年纪和体力的缘故,艾老这几年的作品很少,摆在工作室的那幅迎客松,他断断续续地刻了大半年也没有完工,“瓷刻需要体力,现在年纪大了老伴不让我刻了。”而这么多年的瓷刻也让艾老落下不少毛病,比如手抖,所以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开始吹笛子,还真把手抖的毛病给治好了,当然,艾老的笛子都是自己做的,上面的花纹也是自己刻的。

虽然艾氏瓷刻被纳入合肥市的非遗名录,但是对于传承的问题,艾老也是没辙,孩子都有自己的事业,而他曾经想带徒弟,甚至在媒体上招徒,但是来学得很少,有来学的但没几天就学不下去了,现在年纪大了,带徒弟也带不动了,“还是之前说的,说起来技艺很简单,只要会画画,会临摹,然后再会用‘金刚钻’雕刻,但如此耗时间又耗体力的雕刻技艺,年轻人学起来还是需要一定的耐力的。”

相关文章

  • 盘点世界名画中的十大美女[图文]
    盘点世界名画中的十大美女[图文]

    1、《蒙娜丽莎》达芬奇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作。蒙娜丽莎美丽优雅,庄重贤淑,直至今日,她的神秘微笑,仍为无数历史学家和绘画专家所倾倒好奇。它是卢浮宫的镇宫之宝。2、《蓬帕杜侯爵夫人像》拉图尔这位侯爵夫人本是路易十五的情妇,那一时代艺术家们的保护者。她的高雅与傲慢,细腻与成熟。3、《大宫女》安格尔这幅作品描绘了具有东方风韵的后宫妃妾,笔法感性富有光泽,人物体态光滑柔美,神情充满神秘。5、《自由...

    1218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由出土瓷俑引发的联想[图文]
    由出土瓷俑引发的联想[图文]

    生肖文吏俑—鼠1990年秋,安徽望江县城郊护城村砖瓦窑厂工人在取挖窑土时,在距离地表约80厘米处,挖出一些瓷器人物和瓷器动物。当地文物管理所听到这一消息后,便立即前往现场察看,并进行了初步清理,再次发现了许多小而较薄的长方形砖块,以及零星青白瓷碎片。生肖文吏俑—牛经文物部门鉴定,认定这是一座宋代砖室墓葬。该墓葬共计出土有瓷俑及瓷塑共20余件(不包括残损的)。其中有一组生肖文吏俑十分引人注目...

    1344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九华山侦破“特大盗窃珍贵玉器案”系近30年最大案[图文]
    九华山侦破“特大盗窃珍贵玉器案”系近30年最大案[图文]

    安徽网池州频道讯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3月3日上午,严女士及其家人怀着感激的心情将印有“人民卫士、当代神探”的锦旗,送给“2.24特大盗窃珍贵玉器案”参战领导和专案组民警,感谢专案组民警为其挽回经济损失。2月24日上午8时许,九华山风景区九华镇一工艺品店发生了一起特大盗窃案,被盗物品为珍贵翡翠、碧玺挂件、戒指以及苹果手机、苹果电脑等物品,案值巨大。因案发地位于核心景区,加上此案为风景区近三十年...

    1424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68岁老人酷爱毛主席像章 最多收藏12000多枚[图文]
    68岁老人酷爱毛主席像章 最多收藏12000多枚[图文]

    老人在展示他收藏的毛主席像章。毛泽东诞生121周年前夕,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金苑社区徐士高家中常常宾客盈门,乡亲们慕名前来观看他收藏的毛泽东像章。现年68岁的徐士高是土生土长的胜浦人,年轻时就开始收藏毛主席像章。除了必备家具外,家中到处都是有关毛主席的物品在徐士高的家中,除有一些必备的家具外,到处都是有关毛主席的画像、摆件、镜框、书籍等物品。老徐最近身体不好,因脑中风,走起路来有点跛脚,曲臂...

    843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图文]
    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图文]

    瓷器画样龙霄飞慈禧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以“慈禧太后”闻名于天下;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操持国柄48年之久,影响深远。而作为一个女人,或者是一个普通人来说,她爱好京戏、摄影,还不时舞文弄墨、写字作画,而且对于宫廷瓷器的烧制也是情有独钟,用力颇多。从目前清宫留存的慈禧时期的上万件器物来看,无论在器物样式、纹饰图案还是釉彩色泽上,都体现出了慈禧老佛爷的个人爱好与...

    869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钱悦诗香港拜师张大千[图文]
    钱悦诗香港拜师张大千[图文]

    钱悦诗作品擅长花鸟画的老画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钱悦诗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入室女弟子。1948年张大千来沪,辞别弟子和友人离开大陆,曾留下了大风堂弟子名录,即他承认的弟子皆在其中。可在大风堂弟子名录中并无钱悦诗其名,这又是何故?原来她是1951年春在香港才拜张大千为师的。钱悦诗是被誉为民族诗人的江南名儒钱名山的幼女,1919年2月生于江苏常州菱溪,因她3岁时母亲病逝,其父怜她幼年失母,对她特...

    573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摄影师在苏格兰拍摄到罕见白色彩虹[图文]
    摄影师在苏格兰拍摄到罕见白色彩虹[图文]

    英国广播公司(BBC)11月23日报道称,苏格兰西部地区的兰诺赫高地(Rannoch Moor)惊现罕见的“白色彩虹”。当这令人难以置信的白色彩虹出现的时候,摄影师尼科尔森(Melvin Nicholson)当时正在荒野中,拍下这一美景。尼克尔森当时拍摄到的画面尼科尔森表示,这种没有颜色的彩虹是由形成雾气的微小水珠组成的。他说:“能够目睹这个美景简直太神奇了。通常只有当太阳在你身后而你正盯着看...

    526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第三届“华泓杯”海峡两岸诗词大赛银奖杜于作品赏析[图文]
    第三届“华泓杯”海峡两岸诗词大赛银奖杜于作品赏析[图文]

    杜于:高级工程师、四川省建筑领域评标专家、锦江区校舍安全抗震加固工程项目监督员。1994年7月~2002年3月:成都市建一公司;2002年4月~2011年10月: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11月~2019年8月:中航建筑有限公司、贵州鑫华建建筑有限公司、2019年9月~2022年1月:成都建工集团;2022年2月~至今:中诚投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主持施工“馏金岁月”项目,曾获“...

    647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优雅斗图包教包会:油画大师教你紧跟表情包新潮流[图文]
    优雅斗图包教包会:油画大师教你紧跟表情包新潮流[图文]

    总说网络文化太躁动,太浮于表面,但最近,一个非常有深度的微博却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该博主在参观博物馆后,收获了一大堆的网友们喜闻乐见的“表情包”(其中 “修拉之鄙视”其实是拉图尔的作品,博主自行进行了更正)。严谨而富有名望的欧洲绘画大师作品们,无不被加上契合当代趣味的配文,让这些高冷的大师作品也搭上了飞速发展的网络文化快车。相对于中国传统写意绘画来说,欧洲的油画更加偏重写实,无论是优雅的古典主义还...

    637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寻宝家庭发现沉船宝藏 沉没300年 价值超百万美元[图文]
    寻宝家庭发现沉船宝藏 沉没300年 价值超百万美元[图文]

    图为18世纪西班牙船只画像。施密特一家正在展示打捞出的宝藏。图为施密特一家打捞出的大量金币。美国佛州一个寻宝家庭今年夏天在大西洋发现一支18世纪西班牙舰队的沉船宝藏。据沉船打捞公司估计,这批宝藏价值超100万美元。11艘帆船满载珍宝新华社电 拥有这一西班牙舰队沉船打捞权的女王珠宝公司负责人布伦特·布里斯本说,这批宝藏由多年从事寻宝打捞的施密特一家发现。路透社27日报道,施密特一家包括...

    1120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五枚印章见证汉朝统辖西域的历史[图文]
    五枚印章见证汉朝统辖西域的历史[图文]

    李崇之印信 本报记者 王瑟摄/光明图片展出的汉归义羌长印 本报记者 王瑟摄/光明图片“令行天山印证统一汉朝颁授西域印章展”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但前来新疆阿克苏地区博物馆的观众仍盼望了解这些印章背后令人感动的故事。一次全是印章的展览,为什么让参观者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令行天山印证统一汉朝颁授西域印章展”,共分“新疆考古学的先驱”“跨越千年 忠诚守卫”“汉之号令 班西域矣”“铸剑为犁 屯垦戍边...

    1190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将扭曲进行到底[图文]
    将扭曲进行到底[图文]

    “我们想给世界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设计,它不适合任何规则。”——Bjarke IngelsBIG在挪威的第一个作品“The Twist”博物馆将于今年9月18日对公众开放,成为Kistefos雕塑公园的地标型建筑。这座由BIG首次操刀将桥梁和博物馆整合的建筑设计了中部90度的扭转外形,占地约1000平方米,跨越蜿蜒的Randselva河,成为BIG近年来设计得最扭曲的建筑之一。混合式地标建筑The...

    389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画家吴冠中与摄影家马克·吕布之间的遗憾[图文]
    画家吴冠中与摄影家马克·吕布之间的遗憾[图文]

    法国摄影家马克·吕布是拍摄过中国的最著名的摄影家之一,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他就有机会挎着相机深入拍摄中国百姓的生活。他是一位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的摄影家,他的许多作品不仅记录了历史的瞬间,而且具有独特的视角,很讲究艺术性。今年三月,这位87岁高龄的著名摄影大师还到上海举办《马克·吕布摄影回顾展》。然而,他与刚刚去世的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之间,却发生过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19...

    1427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图文]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图文]

    “伦敦的玛莉莲买了件旗袍送妈妈,莫斯科的夫司基爱上牛肉面疙瘩……”正如SHE《中国话》里唱的这样,近些年来,“红色”、“旗袍”、“中国结”、“篆刻”这样的所谓中国元素大量涌现,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流行。这种现象在去年的Met Gala镜花水月大秀以及维密大秀上尤其突出。不可否认,中国风正在国际大舞台上大放异彩、惊艳众人。什么是“中国风”?中国风,即中国风格,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蕴含大量...

    891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取消年龄限制的英国透纳奖公布名单 两位年过半百[图文]
    取消年龄限制的英国透纳奖公布名单 两位年过半百[图文]

    2017年透纳奖的候选人:(从左至右)赫尔文·安德森、安德烈·布特内尔、卢贝娜·希米德和罗瑟林德·纳沙什比英国最负盛名的当代视觉艺术奖项透纳奖在5月3日公布了2017年的终选名单,四位艺术家将最终角逐25000英镑的奖金。早在今年3月,透纳奖宣布不再设置50岁以下的年龄限制,今年的候选名单中就出现了两位“年过半百”的艺术家,分别是62岁的卢贝娜·希米德(Lubaina Himid)和52岁艺术...

    1277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