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图文]

时间 : 07-16 投稿人 : 信侃 点击 :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 | 美术品趣闻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 | 美术品趣闻

“伦敦的玛莉莲买了件旗袍送妈妈,莫斯科的夫司基爱上牛肉面疙瘩……”正如SHE《中国话》里唱的这样,近些年来,“红色”、“旗袍”、“中国结”、“篆刻”这样的所谓中国元素大量涌现,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流行。这种现象在去年的Met Gala镜花水月大秀以及维密大秀上尤其突出。不可否认,中国风正在国际大舞台上大放异彩、惊艳众人。

什么是“中国风”?

中国风,即中国风格,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近年来,中国风被广泛应用于流行文化领域,如音乐、服饰、电影、广告等。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 | 美术品趣闻

欧洲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时(此时中国正值清朝康乾盛世时期)曾长时间流行“中国热”,在这段时间内欧洲对中国的许多方面均十分追捧,对中国风(Chinoiserie)的狂热追逐曾经是当时欧洲社会的普遍时尚。1700年,为庆祝新世纪的到来,“太阳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凡尔赛宫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举行盛大的舞会时曾身着中国式服装,坐在一顶中国式八抬大轿里出场,使得全场顿时发出一片惊叹声。这种中国风尚体现在当时整个欧洲社会中,并渗透到了欧洲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日用物品、家居装饰、园林建筑等。受中国风影响的洛可可风格与中国式园林亦在欧洲各国王室流行。欧洲的中国风尚在18世纪中叶时达到顶峰,直到19世纪以来才消退。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 | 美术品趣闻

中国元素在欧洲艺术的体现

中国风对于欧洲艺术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欧洲艺术家通过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表达了对中国风情的理解和想象。他们的灵感来源于当时出口到欧洲的中国货品,曾经到过中国的商人、水手的描述,或其它二、三手的资料。就是这些零零散散拼凑起来的对中国不完整的印象激发他们创作出各式各样的中国风格的艺术品。因此,“中国风’’这样一种欧洲的艺术风格既源于中国又有别于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 | 美术品趣闻

17世纪末,法国博韦皇家手工工厂顺应热潮,做了一批“中国皇帝”挂毯(推测时间为1670年之前),美国保罗?盖蒂博物馆收藏了一套。这套壁画一共6件,《便宴》、《采菠萝》、《天文学家》、《皇帝出行》、《狩猎归来》和《皇后茶饮》,展示君主的宫廷生活。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 | 美术品趣闻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 | 美术品趣闻

中国式的花鸟鱼虫、松竹兰梅、人物图案,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西方人的审美趣味。18世纪的中国清代的工艺品,有繁缛的曲线,有精巧的造型,所有这些,都影响了欧洲的洛可可艺术。1742年,布歇在沙龙中展出了反映中国的系列作品《中国组画》,其中《中国花园》《中国皇帝上朝》《有中国人物的风景》这几幅作品可能是为挂毯所作的设计。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 | 美术品趣闻

随着茶叶的传入,饮茶习惯在欧洲大地上传播并且兴盛起来,随之而来的当然是中国茶具也开始大放异彩。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 | 美术品趣闻

雅格布·约瑟夫·蒂索《贵妇》,布面油画

在雅格布·约瑟夫·蒂索的作品《贵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套青花茶具,洁白幽兰、细腻明亮,即便摆在西方人的家里,也不觉得突兀——这是专门用于出口的、加入了西方审美的茶具。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 | 美术品趣闻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 | 美术品趣闻

一位来自美国的美女艺术家有着东方戏服幻想的作品,她从未踏足中国,却带给人惊异的感觉。这些美丽的带有东方元素的衣服,竟然全部是陶瓷制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国风始终不是简单的堆砌和重复的叠加,也不是使用某一种中国元素就是代表中国风的作品。中国风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只有把中国文化放在西方历史当中审视它,才能超越我们对“中国风”碎片式的了解。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 | 美术品趣闻

在英国画家乔治·邓禄普?莱斯利的作品中,经常能看到中国元素青花瓷的身影。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 | 美术品趣闻

《梳妆》 弗朗索瓦·布歇 1742年,53×63厘米

在《梳妆》这幅作品中,画家创作一位贵族小姐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以从画面中看到许多来自中国的摆设,比如穿蓝色裙子小姐左侧的壁炉上摆放着的瓷器,和桌上的茶具。后方是金黄色的绘有中式黄鸟图样的矮屏风,地上扔有一柄中国的团扇,由此可见,贵族家中大多以拥有中式摆设为时尚。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 | 美术品趣闻

《圣厄休拉和她的少女》( Niccolò di Pietro ,1410),画面中女性圣徒所穿长袍,缀满了凤凰图案,显而易见受到了东方丝织品的影响。

各国艺术家对中国风的探索与表达

“中国风”作为时下文化领域的流行词汇在国际时尚界可圈可点,许多人认为这是改革开放后“东风西渐”的结果。西方艺术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表现形式由结构线条转向书法线条,前者重视线条的隐匿和对现实的再现,后者则重视线条本身的品质和神韵,倾向于比任何其他类型的特质更多地表现观念的不稳定性与主观性的一面,这一点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内涵是一致的。因此,20世纪最伟大批评家罗杰?弗斯认为,西方人对东方艺术,尤其是中国艺术的吸收导致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转型。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 | 美术品趣闻

“中国风”侵入西方艺术界?可不止这几年 | 美术品趣闻

Harrison Howard绘画作品的装饰主题集中在中国风建筑、风景、鸟、动物或植物图案。巧妙地融合中国的建筑与西洋的画风,构思独特巧妙,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文章

  • 画师倒苦水:你不知王室画像多难画[图文]
    画师倒苦水:你不知王室画像多难画[图文]

    凯特王妃画像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凯特王妃的首幅官方画像日前公布,引起两极化评论,焦点之一为画像中王妃是在微笑还是作苦相。而英国女王早年的一幅画像如今也被翻了出来,引发更大争议。《每日邮报》调侃称,或许是因为王室成员“太难画”了。60年前,画家约翰·内坡接受利物浦市政厅委托,画了一幅女王的画像,但这幅画像最终没有被官方接受,因为画上的人看起来一点都...

    332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奇特的光效应艺术展作品[图文]
    奇特的光效应艺术展作品[图文]

    2月16日,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光效应艺术展上,人们参观意大利艺术家玛丽娜·阿波洛尼奥创作的光效应作品。从2月17日至5月20日,法兰克福的SchirnKunsthalle博物馆将展出一些光效应艺术品。光效应艺术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是一种利用光学的感觉加强绘画效果的抽象艺术。...

    164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被艺术家抽象处理的冷藏食物你还有食欲吗?[图文]
    被艺术家抽象处理的冷藏食物你还有食欲吗?[图文]

    Mathery是一家位于意大利的工作室,这家工作室非常擅长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进行艺术化的加工,给我们的视觉感官以刺激,最近他们的新项目名为“冷藏的食物”。如今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进入了快节奏时代。而我们的一日三餐经常是在冰箱里面取出然后在进行加热处理。Mathery工作室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把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冷藏食物用松散化加扭曲抽象的手法呈现给我们。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作品吧!...

    367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王爱国 周丽娟紫砂壶作品参展第十届北京文博会[图文]
    王爱国 周丽娟紫砂壶作品参展第十届北京文博会[图文]

    周丽娟 王爱国2015年10月29日,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宜兴制壶名家王爱国、周丽娟二人紫砂壶作品再次入展北京文博会,这次展览不仅有王爱国、周丽娟的紫砂精品,同时还展出爱徒张箫和张成红的力作。王爱国、周丽娟生活在被公认为"中国陶都"的宜兴市丁蜀镇,从小就对紫砂壶耳濡目染,练就了扎实的紫砂造型基本功。二人目前主要的研究...

    1526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收藏梳子的故事:见证爱情[图文]
    收藏梳子的故事:见证爱情[图文]

    闲来无事擦擦梳子,用梳子梳理梳理,释放无限压力古往今来,无论是声名显赫的高贵名流,还是日出而作的平民布衣,都与梳子朝夕不离。事实上梳子不仅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历代的美人们对梳子十分重视与喜爱。我最引以为豪的是我那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所以对侍弄头发的梳子也情有独钟,也收藏了许多把梳子。我收藏梳子已有5年,收藏的梳子大大小小也有五百多把。梳子的材料种类繁多,有黄杨木的、有枣...

    1856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一组幼稚而荒诞的婚纱照摘得2017Foam Paul Huf奖[图文]
    一组幼稚而荒诞的婚纱照摘得2017Foam Paul Huf奖[图文]

    首先讲个故事,有一个摄影师在一座想象的城市里寻找新娘,然后他便得奖了,不相信是不是?实际上是瑞士80后摄影师Romain Mader最近凭借其在瑞士洛桑艺术学院期间摄制的《Ekaterina》系列,获得了2017年第十一届Foam Paul Huf 大奖,与此同时他将赢得20000欧元奖金以及在荷兰阿姆斯特丹Foam摄影馆举办个展的机会。该系列正是描述了“摄影师在一座想象的城市里寻找新娘”这样一...

    157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金石考据与收藏 古人如何操作[图文]
    金石考据与收藏 古人如何操作[图文]

    清代金石学兴盛,表现为文人学者对金石的偏好以及对金石的大量著录。然清代金石搜集、金石鉴藏、金石著录并非单枪匹马的个人所为,而是以幕府为中心的幕主、幕宾之集体所为。幕主嗜好金石,引领众多幕宾金石专家一起完成对地方金石、家藏金石的校订著录。同时,幕宾也借此机会,搜集资料,成就自己的金石专著。正因为此,清代金石著录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如历官陕西、河南、山东巡抚,湖广总督的毕沅引领幕宾著录《关中金石...

    351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林风眠遗愿将得偿:外孙将建杭州墓园[图文]
    林风眠遗愿将得偿:外孙将建杭州墓园[图文]

    图为林风眠的外孙GeraldMarkowitz。蒋天一摄来源:新民晚报昨天,国画大师林风眠唯一的外孙GeraldMarkowitz从巴西来到上海,向上海美术界的朋友以及林风眠研究者等宣布:自己是林风眠唯一的直系后代,纠正长久以来许多人认为的“林风眠没有后人”的误解。他还参观了其外祖父林风眠生前在上海南昌路53号的故居。Gerald先生1959年5月11日生于巴西里约热内...

    742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故宫房屋近万间却没有一间厕所 上厕所怎么办[图文]
    故宫房屋近万间却没有一间厕所 上厕所怎么办[图文]

    明清的故宫一直以来都是最受关注的地方,很多人对皇帝的“家”都很有兴趣。故宫还真的有很多奇特的现象,比如,整个故宫一共有9999间半的房子,能容纳数千人,可是,整个故宫当中竟然没有厕所,那么,皇上和妃子在平时都在哪里上厕所呢?大家肯定会好奇,为什么故宫的房子是9999间半,而不是整整一万间呢?有好几个完全不同的说法。说法一是:9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数字,四个九代表极阳之地,是吉祥的象征,从而才...

    283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故宫萌宠猫苏州卖萌[图文]
    故宫萌宠猫苏州卖萌[图文]

    故宫“萌宠猫”苏州“卖萌” 在故宫博物院文创作品展馆,记者看到,前一段时间非常风靡的故宫猫也来到了苏州。萌萌的,溜上了手机壳、书包等生活用品上,萌翻了大批参观者。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款“萌宠猫”系列的太尚皇手机壳,用流行艺术重新演绎皇家风尚,在传统和现代碰撞中,将宫廷文化融入大众生活,让皇爷、格格们走出宫墙。“售价在50元左右,一共带了200个,一个小时不到,就已经卖掉了50个。”来...

    57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2020年度英国“博物馆改变生活”奖项评选结果出炉[图文]
    2020年度英国“博物馆改变生活”奖项评选结果出炉[图文]

    11月2日至6日,英国博物馆协会2020年年会在线上举办。2020年度“博物馆改变生活”大奖的颁奖典礼,也作为会议的一部分在线上举行。“博物馆改变生活”奖项,颁发了四个奖项,包括“最佳疫情封锁应对项目”、“最佳‘博物馆改变生活’项目”、“最佳小型博物馆项目”以及“激进变革者奖”,以表彰那些对社区做出贡献,并积极应对新冠疫情这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博物馆项目及个人。最佳疫情封锁应对项目这一奖项表彰博...

    1801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2015年大艺时代全国原创插画设计大赛 征稿章程 [图文]
    2015年大艺时代全国原创插画设计大赛 征稿章程 [图文]

    【活动介绍】插画,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已经不单单作为书籍报刊中文字的解读,而是已经实实在在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平面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技巧和应用手段。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插画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它是一种图形语言,可以让创作者更简单、直观的去表达自己的所想所看。本次围绕“发现”这一主题,旨在展现当今插画艺术创作者对世界和社会独特的观察和认知,鼓励创作从生活中来,再到生...

    755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傅申:乾隆不做皇帝定是鉴定专家[图文]
    傅申:乾隆不做皇帝定是鉴定专家[图文]

    傅申,字君约。着名中国书画史学者、鉴定家、书画家。历任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美国耶鲁大学副教授、美国佛利尔暨沙可乐美术馆中国美术部主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现任台北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兼任教授、北京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着有《鉴别研究》、《书史与书迹———傅申书法论文集》、《书法鉴定:兼怀素自叙帖临床诊断》、《张大千的世界》、《欧美收藏法书名迹》六大册等。11月11日晚...

    1518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邮票收藏 认准“筋票”是主线[图文]
    邮票收藏 认准“筋票”是主线[图文]

    网络配图邮票收藏讲究收藏邮票中最具精华的部分,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筋票”。“筋票”是指那些设计精美、印刷上乘、发行数量少、市场认可度高、被大家一致公认的最佳邮票。1980年7月,《集邮》杂志曾举办建国30年最佳邮票评选活动,选出了一批最佳邮票,这些邮票中很多是市场上公认的“筋票”:纪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五组)、纪94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和小型张、纪50关汉卿戏曲创作七百年邮票及小型张、J...

    715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抗战老照片见证夫妻情[图文]
    抗战老照片见证夫妻情[图文]

    1957年夫妻在江西庐山合影春节之际,整理旧物,找出一张著名作家曹聚仁与妻子邓珂云抗战时联骑采访的珍贵老照片。照片拍摄自东战场的荒野中,他们夫妇各骑一匹战马,一身戎装,英姿飒爽。虽然风尘仆仆,但面露笑容,可见对抗战他们抱有必胜的信心与乐观。数十年后,曹聚仁胞弟曹艺,在照片背面写下了如此说明:“一九三七年,曹聚仁、邓珂云担任随军记者,联骑出入东战场上”。夫妻联骑采访...

    411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