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玛莉莲买了件旗袍送妈妈,莫斯科的夫司基爱上牛肉面疙瘩……”正如SHE《中国话》里唱的这样,近些年来,“红色”、“旗袍”、“中国结”、“篆刻”这样的所谓中国元素大量涌现,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流行。这种现象在去年的Met Gala镜花水月大秀以及维密大秀上尤其突出。不可否认,中国风正在国际大舞台上大放异彩、惊艳众人。
什么是“中国风”?
中国风,即中国风格,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近年来,中国风被广泛应用于流行文化领域,如音乐、服饰、电影、广告等。
欧洲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时(此时中国正值清朝康乾盛世时期)曾长时间流行“中国热”,在这段时间内欧洲对中国的许多方面均十分追捧,对中国风(Chinoiserie)的狂热追逐曾经是当时欧洲社会的普遍时尚。1700年,为庆祝新世纪的到来,“太阳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凡尔赛宫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举行盛大的舞会时曾身着中国式服装,坐在一顶中国式八抬大轿里出场,使得全场顿时发出一片惊叹声。这种中国风尚体现在当时整个欧洲社会中,并渗透到了欧洲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日用物品、家居装饰、园林建筑等。受中国风影响的洛可可风格与中国式园林亦在欧洲各国王室流行。欧洲的中国风尚在18世纪中叶时达到顶峰,直到19世纪以来才消退。
中国元素在欧洲艺术的体现
中国风对于欧洲艺术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欧洲艺术家通过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表达了对中国风情的理解和想象。他们的灵感来源于当时出口到欧洲的中国货品,曾经到过中国的商人、水手的描述,或其它二、三手的资料。就是这些零零散散拼凑起来的对中国不完整的印象激发他们创作出各式各样的中国风格的艺术品。因此,“中国风’’这样一种欧洲的艺术风格既源于中国又有别于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
17世纪末,法国博韦皇家手工工厂顺应热潮,做了一批“中国皇帝”挂毯(推测时间为1670年之前),美国保罗?盖蒂博物馆收藏了一套。这套壁画一共6件,《便宴》、《采菠萝》、《天文学家》、《皇帝出行》、《狩猎归来》和《皇后茶饮》,展示君主的宫廷生活。
中国式的花鸟鱼虫、松竹兰梅、人物图案,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西方人的审美趣味。18世纪的中国清代的工艺品,有繁缛的曲线,有精巧的造型,所有这些,都影响了欧洲的洛可可艺术。1742年,布歇在沙龙中展出了反映中国的系列作品《中国组画》,其中《中国花园》《中国皇帝上朝》《有中国人物的风景》这几幅作品可能是为挂毯所作的设计。
随着茶叶的传入,饮茶习惯在欧洲大地上传播并且兴盛起来,随之而来的当然是中国茶具也开始大放异彩。
雅格布·约瑟夫·蒂索《贵妇》,布面油画
在雅格布·约瑟夫·蒂索的作品《贵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套青花茶具,洁白幽兰、细腻明亮,即便摆在西方人的家里,也不觉得突兀——这是专门用于出口的、加入了西方审美的茶具。
一位来自美国的美女艺术家有着东方戏服幻想的作品,她从未踏足中国,却带给人惊异的感觉。这些美丽的带有东方元素的衣服,竟然全部是陶瓷制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国风始终不是简单的堆砌和重复的叠加,也不是使用某一种中国元素就是代表中国风的作品。中国风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只有把中国文化放在西方历史当中审视它,才能超越我们对“中国风”碎片式的了解。
在英国画家乔治·邓禄普?莱斯利的作品中,经常能看到中国元素青花瓷的身影。
《梳妆》 弗朗索瓦·布歇 1742年,53×63厘米
在《梳妆》这幅作品中,画家创作一位贵族小姐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以从画面中看到许多来自中国的摆设,比如穿蓝色裙子小姐左侧的壁炉上摆放着的瓷器,和桌上的茶具。后方是金黄色的绘有中式黄鸟图样的矮屏风,地上扔有一柄中国的团扇,由此可见,贵族家中大多以拥有中式摆设为时尚。
《圣厄休拉和她的少女》( Niccolò di Pietro ,1410),画面中女性圣徒所穿长袍,缀满了凤凰图案,显而易见受到了东方丝织品的影响。
各国艺术家对中国风的探索与表达
“中国风”作为时下文化领域的流行词汇在国际时尚界可圈可点,许多人认为这是改革开放后“东风西渐”的结果。西方艺术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表现形式由结构线条转向书法线条,前者重视线条的隐匿和对现实的再现,后者则重视线条本身的品质和神韵,倾向于比任何其他类型的特质更多地表现观念的不稳定性与主观性的一面,这一点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内涵是一致的。因此,20世纪最伟大批评家罗杰?弗斯认为,西方人对东方艺术,尤其是中国艺术的吸收导致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转型。
Harrison Howard绘画作品的装饰主题集中在中国风建筑、风景、鸟、动物或植物图案。巧妙地融合中国的建筑与西洋的画风,构思独特巧妙,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