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文艺大魔头徐锦江踢馆《中国大画家》[图文]

时间 : 08-19 投稿人 : 昊昊 点击 : 1129 次

文艺大魔头徐锦江踢馆《中国大画家》 | 美术品知识“大魔头”徐锦江作客《中国大画家》

恶霸来了,大侠来了,不不不……是艺术家来了!没错!他就是徐锦江!这位徐大侠虽然外形粗犷,经常扮演鲁智深、鳌拜等“粗人”角色,但是谁也没想到他却是藏秀于心,不但喜欢武文弄墨,而且出身于美术专业,当演员只能算是“半路出家”。而徐锦江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他是国画泰斗关山月的“关门弟子”。

近日,徐锦江以画家身份参与了广东卫视《中国大画家》的月赛录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徐锦江说话更是柔声细气,根本没有角色中惯有的霸气和匪气。徐锦江说他现在拍戏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那么究竟这位昔日的“大侠”如今在忙些什么?让记者为你还原一个真实的徐锦江。据悉,徐锦江参与的这期节目将于本周日(1月25日)晚21:20播出。

文艺大魔头徐锦江踢馆《中国大画家》 | 美术品知识徐锦江的三幅力作

只画画不卖画,我不是为了赚钱

徐锦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主修绘画,热爱艺术源于做医生的父亲影响,但后来拍戏就丢弃了画笔。在三年前关山月百年作品展上,他听从了前辈的建议,重新拿起了画笔。这几年不断有人看中他的画想买,但都被他回绝了。“我是演员,我不想让人家觉得我画画是为了炒作,为了卖钱。”早前曾有收藏领域的专业杂志帮他定了个价,一平尺3.2万。“可能他们有参考过其他明星卖画的价格,但我现在肯定是不卖画的,至于以后卖不卖,以后再说吧!”

曾有人向徐锦江提议:“徐老师你要开画展的话,要创作一幅大作,让人一看就感觉很震撼。当时我觉得这提议不错,但后来回想一下,觉得不对,我为什么要画大画?你看罗浮宫,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但全世界的人去到罗浮宫都要仰视着欣赏一幅画,那就是《蒙娜丽莎的微笑》,那么小一幅画,却是最吸引人眼球的。所以我觉得一幅好作品不一定以大小来衡量,虽然现在市面上很多人都说,画的篇幅大一点会卖得更贵,但我不敢苟同。我觉得卖得最贵的画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画”。

徐锦江虽然是黑龙江人,但从小在广东长大,所以非常关注《中国大画家》这个全国首创的国画界选秀节目。他说现在的画家都非常浮躁,都想一夜成名,但当中有多少画家是真材实料,不得而知。《中国大画家》正好可以使更多的观众了解中国画这样一种艺术形式,为有真材实料的画家打造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一只鸟先生,孤独是我的内心写照

“朋友们总说,我的画卖相不好,永远都是一只鸟、一条鱼、一串藕,从来不会成对,太孤独了,我说,这就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著名画家石虎也曾评价他的画一派禅意,充满孤独,颇有文人倾向。究竟为什么要画形单只影的事物,而不画成双成对的呢?对此徐锦江感慨道:“我虽然是个演员,但其实我很怕面对陌生人。就连喝咖啡,我通常也只会去那几个地方,其他地方不去。现在这个社会,太现实、太浮躁了。人与人之间的你虞我诈,我还是比较害怕的。还有一些人,做事都是用嘴说的。他们所谓的‘专业’也都是在嘴上,结果做出来吓你一跳,我不喜欢这样,我觉得我不能再忍受,我接受不了这样,所以我宁愿自己躲起来,做一些创作。那才是我,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我选择当艺术家、画家,是因为可以天马行空,可以将自己的心情直接表达出来。我现在绘画不是为了迎合观众、迎合读者或者要卖到多少的价格,我不需要想这些,我可以寻找到自我。就好像我绕了一个大圈回到这里,突然发现还是画画更适合我,不需要跟人直接地沟通交流。”

虽然可以天马行空,但徐锦江表示自己不喜欢画太抽象的画,“艺术变形要有个度,画画一定要有美感,画得再抽象也是不能离开基础的,而我的画作则更注重感情,不求篇幅很大,能打动人就行。”

星期天画家,我只会在休息时画画

徐锦江没有在绘画上给自己定目标,他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星期天画家”,意思是他只会在休息时间、空闲时间、有兴致的时候画画,很随性,不刻意。“我从小在关山月老师、他女儿女婿、还有很多名画家身边成长,我觉得我不该放弃绘画,当演员这么多年,我走过的地方、阅历以及体验,比很多艺术家都要丰富,因此创作起来会有更多灵感。比如我之前拍《西游记》,真的是重走了当年的西天取经之路,去了好多荒无人烟的地方,这就是很好的创作素材。不过,演戏也挺让我感动的。比如说我这次坐飞机来广州,有几位空姐认出我来了,由于我这段时间接戏少了,她们就很惋惜地对我说:徐老师你不拍戏,我觉得太可惜了,我们很喜欢你。搞得我的心好酸。其实拍戏同样能给大家带来很多快乐吧。”

不过徐锦江也坦言,想重新拿起画笔,必定要牺牲拍戏。因为一接戏,要投入很多精力,要进入角色,要对角色有责任感,拍得时间长了,为人处事、脾气都会很受影响,甚至很长时间出不来,这种状态对绘画影响很大。

相关文章

  • 两名华人在德国组织拥抱行为艺术[图文]
    两名华人在德国组织拥抱行为艺术[图文]

    突破肤色界限,张开友好双臂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拥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领之一,拥抱是和解、平等与博爱的象征,拥抱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紧张焦虑的关系。拥抱是美好的、天然的、纯净的。9月11日下午,在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门前的巴黎广场上,在来自中国的艺术家高氏兄弟——高兟、高强的带领下,近百人相拥在一起,共同感受拥抱的妙处。活动一开始,害羞的德国人尚未适应与陌生人拥抱的行为,但是...

    194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从出土陶猪管窥猪在汉代先民心目中的位置[图文]
    从出土陶猪管窥猪在汉代先民心目中的位置[图文]

    图1-汉阳陵陶猪坑K13局部狗年将去,猪年即到,关于猪的话题又要走红网络了。包括贬义的“愚笨、懒惰、贪吃、好色、肮脏”,褒义的“厚道、忠诚、谨慎、诚实”等用词,几乎都和猪形影不离,甚至包括宗教信仰习俗上的扩展话题。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要关注的。我们只是想从考古与历史的角度上谈谈,猪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我国养猪历史已经有七八千年了。对猪的驯化和饲养,大概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早...

    1606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笔尖上的中国——美丽天津”画家采风写生活动火热启幕[图文]
    “笔尖上的中国——美丽天津”画家采风写生活动火热启幕[图文]

    美丽天津津湾广场的红屋顶建筑,是来自历史的回响;解放桥头高耸的塔楼,试图挑起城市的底蕴和内涵。这些元素将唤起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转而在笔尖上完成一次津沽大地精神脉络的传承。活动现场8月8日,继2014年6月《”笔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2014年9月《“笔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国国家画院盘龙谷写生基地》后,《”笔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美丽天津》,暨中国美术家采风写生之旅&巡...

    763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鲁迅有浓厚笺纸情结 逾170种[图文]
    鲁迅有浓厚笺纸情结 逾170种[图文]

    鲁迅《两地书》(原标题:鲁迅写信用的笺纸逾170种)今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和逝世80周年。作为一代文豪,鲁迅写作所使用的纸张成了学界近期研究的一大热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鲁迅生活的时代正逢书写工具大变革,沿用了千年的毛笔和宣纸逐渐被外来的钢笔与洋纸取代,但鲁迅却对中国人自己制作的纸张情有独钟,这之中,最喜爱的莫过于笺纸。据统计,仅现存的鲁迅书信,所使用过的笺纸就达170余种。北京鲁迅博物馆...

    165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超40万奖金,2021乐划锁屏插画大赏来袭[图文]
    超40万奖金,2021乐划锁屏插画大赏来袭[图文]

    因为喜欢,所以收藏最美的风景,是锁屏给你365天的陪伴昨日的光辉历历在目2020年征集的插画大赏佳作如画卷般珍贵我们曾携手妙笔画屏,点亮了想象世界征集作品7000+组200组获奖作品刊登在乐划一签栏目邀请入驻锁屏插画师80+人关于画画的梦想,我们都见证了(2020插画大赏案例展示)艺术不止,今日明珠更璀璨屏行世界,心画相连乐划锁屏联合站酷、涂鸦王国开启2021乐划锁屏插画...

    113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明代家具的追捧 不仅仅是来自于黄花梨[图文]
    明代家具的追捧 不仅仅是来自于黄花梨[图文]

    伍嘉恩的“嘉木堂”在家具收藏界早有盛名,而她的“木趣居”则相对神秘。9月29日,香港苏富比将在秋拍期间呈现一场“木趣居——家具中的嘉具”大展。拍卖行专为藏家举办展览,已成近年来拍卖市场的一个趋势,并且往往会代表未来艺术品市场的某种趋势。目前看来,明代家具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可谓是相当火爆。对藏家们来说,对于明代家具的追捧,不仅仅是来自于名贵木材——黄花梨。家具工艺的发展决定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也...

    405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我教公主画荷花,友谊慧笔涂丹青——中泰“艺术交流”回顾之一[图文]
    我教公主画荷花,友谊慧笔涂丹青——中泰“艺术交流”回顾之一[图文]

    2001年春,画家刘萍与泰国诗琳通公主初见,公主与老师的第一次握手。2001年春,中国著名画家刘萍女士为泰王国公主诗琳通殿下讲授中国画绘画技巧。2001年,应外交部、教育部、北京大学三方特聘,中国艺术家刘萍女士出任泰国诗琳通公主殿下的绘画教师。刘萍女士用自己丰富的绘画经验,和蔼又严格的教学风格,圆满地完成了国家交与她的这项重任。此后,她应北京大学之邀,撰写了自己为公主殿下授课经历的回忆录。至此...

    1980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重磅:国大师评选花落上海滩 文化传承结出新硕果[图文]
    重磅:国大师评选花落上海滩 文化传承结出新硕果[图文]

    党的十九大,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按照国务院相关精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开展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国家授予国内工艺美术创作者的国家级称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每五年举行一次,堪称是中...

    1182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美食艺术[图文]
    美食艺术[图文]

    艺术和美食俨然已经成为好兄弟。美食玩家欧阳应霁早把食物定位于艺术展的一种,今年3月21日春分那天,他为自己的朋友烟囱和温凌策划双个展的开幕酒会,让著名北方小吃“煎饼果子”登堂入室,与艺术发生亲密、独特的关系。而上周在深圳,刚刚办了一场以酸奶为主题的艺术实验。如今的餐厅老板显然不再满足定位为吃货,不仅餐厅变身成展馆,而且每个餐具都充满设计感,食物也多了文化包装。美食的艺术营...

    1588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小伙花7500买38件“乾隆文物” 监控拍下行骗过程[图文]
    小伙花7500买38件“乾隆文物” 监控拍下行骗过程[图文]

    小姜购买的假文物 本报记者 李宗华 摄小姜买回的假文物 本报记者 李宗华摄30多件“乾隆年间”的“文物”,卖价只要几千元。今年27岁的渭南小伙小姜被人一忽悠,觉得自己“行大运”捡到宝了,钱不够套现信用卡将这些“文物”买了下来。等他发现上当受骗,骗子已溜之大吉。“农民工”自称挖到宝10月8日上午9点多,在西安跑滴滴的小姜送一位乘客到长安西路一小区门口后,在此处停下休息了一会。这时,一位...

    1390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山西盲童“触摸”文物 感知中国文化[图文]
    山西盲童“触摸”文物 感知中国文化[图文]

    5月21日,由山西博物院和太原市盲童学校共同举办的“润物细无声——可触摸体验文物精品展”在太原市盲童学校开展。 张云 摄“鸟尊的身上可以摸到有很多花纹,脚很小,和鸟一样有三个爪,骨节都能摸得到。”太原市盲童学校的学生马永康21日在“润物细无声——可触摸体验文物精品展”现场说,虽然自己看不到鸟尊的样子,却可以感知到其厚重的文化。由山西博物院和太原市盲童学校共同举办的“润物细无声——可触摸体验文物...

    139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艺术圈:安格尔《达芬奇之死》[图文]
    艺术圈:安格尔《达芬奇之死》[图文]

    《达芬奇之死》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曾在1818年绘制了这幅作品,名为:《达芬奇之死》(DeathofLeonardodaVinci),据说1519年达芬奇临终时,是躺在弗朗索瓦一世怀里的(传说嘛...)。法王弗朗索瓦一世(1494—1547),被称为骑士国王,他是同时代的许多艺术家的支持者和保护人,包括达·芬奇。...

    190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艺术家Alexey Kondakov让古典绘画中的人物走进现实[图文]
    艺术家Alexey Kondakov让古典绘画中的人物走进现实[图文]

    我们常常幻想,如果那些古典绘画中的俊男靓女,天使仙女等人物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会是什么样子?是否如天仙下凡亦或是变成和普通人差不多的样子?来自乌克兰的艺术家Alexey Kondakov通过数字合成技术为我们展现了这一情景。在其最新的“那不勒斯( Napoli Project)”项目中,Kondakov将创作灵感取自文艺复兴的摇篮地意大利。古典油画中的人物被一个个地搬到了现代生活场景中,除了他们...

    1441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达芬奇也爱撸猫?盘点沦为猫奴的艺术大师[图文]
    达芬奇也爱撸猫?盘点沦为猫奴的艺术大师[图文]

    艺术家和猫或许有着共通的气质,看起来高冷、孤僻、不爱理人,仿佛只有自己的小世界。大概正是这样,才有这么多艺术大师喜欢与猫为伴吧.....猫,谜一样的生物。靠着可爱的外表、傲娇的气质,让人类为它们着迷,就连艺术家们也纷纷沦陷。许多艺术大师,不仅与猫咪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很大程度上被猫激发了创作灵感。今天就来看看那些:你以为他高冷孤傲,背地里却在沉迷撸猫的艺术家们——1 达芬奇文艺复兴巨匠达...

    913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德国出土千年前女性骨架[图文]
    德国出土千年前女性骨架[图文]

    图片资料这副女性骨架是在德国西部城市哈雷以南的罗赫利兹建造一条铁路时被发现的。专家认为它出现的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1550到公元前1250年间。这个青铜时代中期的女人头戴精心制作的螺旋形青铜头饰,被埋在地下。图片资料这副古老骨架2008年被发掘,6日在这家博物馆展出。数千件文物陈列在这家博物馆名为EmberBorn长期展览会的一个新展区。它的展品包括青铜时代中期和晚期以及前罗马铁器时代的文物等...

    816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