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讯(记者文静通讯员刘辰)古色古香的楼坊,统一的门头,具有古代建筑代表元素的冰盘檐和彩绘……昨天,记者从西城区“椿树杯”京剧票友大赛活动中获悉,安徽会馆周边12条胡同变身12条充满梨园味道的京味胡同,此外,安徽会馆拟计划扩大复建工程。
戏楼重张可团体参观
始建于清代中后期的安徽会馆曾被称为“京师第一会馆”,是北京会馆中唯一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也是京剧发祥地的唯一文物见证。会馆内的大戏楼,是北京现存的四座民间戏楼之一,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今年上半年,安徽会馆大戏楼宣布重张开放,并接受团体预约参观,不对外售票。
对此,会馆所在地西城区椿树街道负责人李冬梅表示,安徽会馆的定位是公益性,目前因为定性全国重点文物,因此考虑到文物保护的目的,不接受个人参观。
据悉,目前会馆的使用主要是街道举办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连续举办十二届的“椿树杯”北京市社区京剧票友大赛如今已移师安徽大戏楼,此外,任何人进入会馆都必须签署文保承诺书。
馆内文昌阁修缮完成
李冬梅介绍,目前安徽会馆中部前厅的复建工作正有计划进行。据介绍,目前复建对外开放的是安徽会馆的中路后半部分,包括大戏楼、神楼、碧玲珑馆等主体建筑。
按照史料记载,安徽会馆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分为中、东、西三路庭院,目前中路的前院居住着11户居民,占地面积900多平米,相关部门正在进行调研工作,根据时机启动复建工作。
李冬梅介绍,目前会馆内的文昌阁已经修缮完成,今后将成为会馆内的笔会场所、文人墨客聚会之地。
12条胡同复古改造
李冬梅介绍,为配合安徽会馆的复建工作,会馆附近的琉璃厂西街周边12条胡同启动了修缮改造,椿树街道特别聘请了专业古建修缮队伍,将居民房屋修缮成与西街风格统一又各具特色的复古建筑。
安徽会馆周边的南柳巷、西南园胡同、琉璃巷和万源夹道都是游客途经的路线。李冬梅介绍,这些经过改造的胡同,在将文房四宝文化与梨园文化有机结合的同时,延续京味梨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