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老人手抄30万字的《红高粱》被莫言文学馆收藏[图文]

时间 : 08-12 投稿人 : 帆帆 点击 :

老人手抄30万字的《红高粱》被莫言文学馆收藏 | 美术品杂谈

66岁的张家荣在莫言文学馆留影

老人手抄30万字的《红高粱》被莫言文学馆收藏 | 美术品杂谈

手抄本《红高粱》

青报网记者 孙冰洁 文/图

66岁的张家荣在过去的一年里干了一件足够“疯狂”的事。他用了307天、29斤墨水、几十只毛笔,最终手抄完一部30万字的《红高粱》。写完后,家人帮他把写完的卷子量了量,一共1630米。张家荣将它分成了20卷,每一卷大约100米,在其位于市北区桦川路附近的家中,几十摞卷子占满了大半个房间。

不久前,高密的莫言文学馆负责人得知了这件事后,通知了远在北京的莫言先生,如今这一“业余”书法作品,即将入藏莫言文学馆,作为馆藏作品。

张家荣穿着一身中式马褂,蓄着长长的胡子,须发尽白,但精神矍铄,乍一看上去,颇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谈到这儿,老爷子呵呵一笑,自言或许这和多年研习书法有点关系。

退休前,他是青岛某工厂的司机。从10岁开始学习书法,这一爱好持续了一生。

说起抄写《红高粱》的缘起,张家荣说,是想为抗战胜利70周年做点事。“我之前也看过不少抗日小说,老友们说可以将一部抗日题材的书籍写成书法作品展示给大家。”张家荣说,在其所看过的抗日题材小说中,莫言的《红高粱》一直烙在他的脑子里。

2014年7月7日,正值青岛盛夏,夜幕降临,人们在外消暑纳凉时,张家荣在一间狭小的房间内,铺开了宣纸,兑好墨汁,开始了《红高粱》的手抄工作。

为了找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他另觅了一处条件简陋的小屋作为工作室,一张书桌、几摞宣纸,十几斤墨水,以及几瓶二锅头,就是写字时的全部家当。

“开始是一天写800个字,想一年之内写完,但写的过程中发现根本就写不了那么多。”一部《红高粱》逾三十万字,他起初每天一大早五六点钟起床就开始写,一直写到晚上。很快他的身体开始出现各种不适,最严重的时候,胳膊都抬不起来。

“7月8日,800字,手疼,抄至此处”。翻看着张家荣案头那本已经被翻了无数次的《红高粱》,记者不时能发现用铅笔手写的字迹,以及书中的折页。张家荣告诉记者,每完成一天的工作量,他就会做个标记,写下几句感受。

张家荣的字体,大大小小错落交杂,令人眼花缭乱,笔触时粗时细,张家荣笑言,自己是“刻意为之”。

“我是带着情绪来写的,是跟作品的情感结合在一起的,有时候读到愤怒处,字体就加粗加大,突出我当时的感受。”

为了能够更深刻地了解 《红高粱》这部作品,今年1月,张家荣自费前往莫言故里。这次走访让他有机会结识了莫言的家人,听他们讲述了高密东北乡的往事。

5月14日,对于张家荣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写完了整部《红高粱》的最后一个字。

“我们觉得这件事表达了一个普通市民朴素的情感,对文学的憧憬、对民族抗日的关注,很令人尊敬。”在谈及收藏张家荣作品的初衷时,莫言文学馆秘书长毛维杰这样告诉记者。

得悉作品将被收藏后,老爷子在高兴之余又有些犯愁,“怎么运过去呢,别被磕着碰着了。”看着一屋子“宝贝”,张家荣感叹道。

相关文章

  • 青春都献给了牙签!国外艺术家专注牙签设计三十七年[图文]
    青春都献给了牙签!国外艺术家专注牙签设计三十七年[图文]

    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多数人看到牙签只会用它来剔牙,而国外有位艺术家花费了37年,用10万根牙签搭建了一座座庞大的建筑。ScottWeaver玩牙签是从8岁开始的,因为爱好从此他走上了设计之路,这些只是他作品中的一部分,一起来欣赏下吧。牙签艺术品牙签艺术品牙签艺术品牙签艺术品牙签艺术品牙签艺术品...

    1087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千寻数藏」正式发布运营,山海经《瞳》系列火热开售[图文]
    「千寻数藏」正式发布运营,山海经《瞳》系列火热开售[图文]

    「千寻数藏」正式发布运营,山海经《瞳》系列火热开售1月28日,基于国家级区块链BSN基础网络的数字藏品平台“千寻数藏”(以下简称千寻)上线试运营,用户可在千寻一站式达成数字藏品的创作、购买、分享等需求。据悉,千寻团队由趣头条原CEO李磊组建,团队成员有丰富的互联网,区块链项目经验,对新兴事物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是国内首批专注于数字化衍生品的服务平台开发者,致力于构建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合规数字资产...

    1509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武汉性学博物馆揭秘:妓院专用钱币首曝光[图文]
    武汉性学博物馆揭秘:妓院专用钱币首曝光[图文]

    武汉性学博物馆文物揭秘:中外妓院专用钱币首曝光近日,记者再次到武汉达临性学博物馆,采访了享誉全球的国际性学专家刘达临,聆听82岁的老教授,讲述30多年的文化传承历程,有艰辛也有喜悦。同时,记者也带回了最新的一部分性文物,大家一起来感受老祖宗的智慧吧!武汉性学博物馆文物揭秘:中外妓院专用钱币首曝光武汉性学博物馆文物揭秘:中外妓院专用钱币首曝光...

    1504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收藏家用瓷器贴房子外墙 网传值98亿专家否认[图文]
    收藏家用瓷器贴房子外墙 网传值98亿专家否认[图文]

    微信上疯传的价值98亿的瓷房子网络图片近日,一条“苏州吴江土豪用多件古董建造了一座价值98亿元瓷房子”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热传,引发众多网友转发,有人感慨“此房一出,世上再无豪宅”。现代快报记者核实得知,瓷房子确实存在,不过并不在吴江,而是在天津,其主人是天津的一名“收藏狂人”。有专家表示,瓷房子外墙所贴的许多瓷器都是明清和...

    152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春秋时期贵族洗手要俩人服侍:杭博这个展值得看[图文]
    春秋时期贵族洗手要俩人服侍:杭博这个展值得看[图文]

    你知道春秋时期贵族怎么洗手的么?竟然有专门的青铜器具,还要两人服侍!春秋昶仲匜和蟠龙纹青铜盘昨天,记者在杭州博物馆《南北辉映礼乐至上——两周时期河南青铜器浙江原始瓷联展》上,就看到了这个“奢侈品”。这是一件“组合”青铜器,在盘上,立着一个器物,器物有三个脚,一个把手,形状有点像茶壶,但没盖子,下面的盘,大小跟脸盆大小差不多,上面刻着一些花纹。杭州博物馆陈列部工作人员董千里介绍,盘叫“蟠龙纹...

    1333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中国古代的瓷合[图文]
    中国古代的瓷合[图文]

    宋代磁州窑花卉纹镜合 南京博物院藏存放名贵药材的瓷合,可称之为药合。大凡名贵中药如麝香、牛黄、宝珠等类,不仅价格高昂,得之不易,而且需忌潮湿、高温、露气等环境,因此必须紧密严实地特别保存。另外,其他一般的药粒、药沫、药膏之类,不宜散放,也离不开合装器。存药的合子虽然不止瓷合一类,还有漆、玉、牙、木、金等,但总还是以瓷合为主。原因是瓷合较之其他贮存器在化学性质上十分稳定,不浸药性,少惹尘垢,容易...

    1004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梵高早期素描被指张冠李戴 华盛顿藏品受质疑[图文]
    梵高早期素描被指张冠李戴 华盛顿藏品受质疑[图文]

    被鉴定为梵高早期素描的作品,华盛顿国家博物馆收藏两幅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收藏的被认为是梵高早期素描的作品很可能是“赝品”。澎湃新闻获悉,在耶鲁大学出版社明年1月即将出版的一本新书中,作者伊夫·瓦索(Yves Vasseur)认为,这两幅梵高早期素描上的签名与后来的梵高绘画不符,且素描的完成度比他的其他素描要高。虽然这一判断本身暂无定论,但是它引出了关于作品真实性的严肃问题:这些素描是否出自梵高之...

    1444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美院装裱师开博物馆 书画剩余材料历经几百年[图文]
    美院装裱师开博物馆 书画剩余材料历经几百年[图文]

    从事装裱工作30多年,亲手为100多幅从明代到现代的字画“旧貌换新装”,而这些字画装裱过程中剩余的部分,也被精心珍藏,成为装裱历史上重要的资料。昨日,记者在湖北美术学院装裱工作室看到,装裱师龚从金把自己工作中收藏的剩余材料,建立起了一个讲述装裱历史的博物馆。一张大书桌,桌上密密麻麻摆满了一卷一卷的字画,字画的年代一看就很古老,有的甚至还是丝质材料的,但是打开其中任何一幅...

    266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名人轶事:吴湖帆的中秋夜[图文]
    名人轶事:吴湖帆的中秋夜[图文]

    1953年9月22日,是中秋佳节。刚刚笼罩上暮色的上海,竟然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一直到深夜,毫无停歇之意。竟夕听雨,不能赏月,却偏偏能触拨诗人的愁思。比如,冒鹤亭就写了一首《癸巳中秋苦雨忆张夫人》,是悼念亡故不久的侧室;龙榆生也写了一首《癸巳中秋风雨有怀钱默存教授锺书北京》,是怀念远在北国的友人。而他们的朋友吴湖帆,在这一年的中秋雨夜里,又在做些什么呢?或许,吴湖帆正拿着画笔,伏在梅景书屋的画案...

    960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2017荷赛大奖之"争": 评委会主席公开反对[图文]
    2017荷赛大奖之"争": 评委会主席公开反对[图文]

    当地时间2月13日,2017第60届荷赛揭晓,美联社记者Burhan Ozbilici拍摄的《土耳其刺杀》获得年度图片大奖。之后三小时,本届荷赛奖评委会主席Stuart Franklin发文反对该照片成为年度照片。而《时代》周刊称这幅作品在荷赛评委会内部引发了巨大的分歧,最终只以5比4的比例赢得了年度图片大奖。年度照片大奖 《土耳其刺杀》 摄影师:Burhan Ozbilici(土耳其)这幅作品...

    1083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英国农夫十年收集100件中国瓷器 拍得4.2亿元[图文]
    英国农夫十年收集100件中国瓷器 拍得4.2亿元[图文]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农场主罗杰-比尔金顿(RogerPilkington)在10年内收集了约100件中国瓷器。这些瓷器买入时每件价位在100至5000磅之间,但是现在总共拍出了4590万磅(约人民币4.18亿元)。他的家人将共享这笔天降横财。居住在英国威尔特郡艾德波尔那(Aldbourne)的农场主罗杰-比尔金顿在上个世纪50至60年代间收集了约100件中国瓷器。这些瓷器的出土年代从61...

    1549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一枚辽代萧太后时期赏赐金钱的前世今生[图文]
    一枚辽代萧太后时期赏赐金钱的前世今生[图文]

    这是一枚辽代萧太后时期的赏赐金钱,也可以称之为金质厌胜钱、花钱。含金纯度较高,存世量稀有,也十分珍贵。这枚用于赏赐的金币,正面的四神兽铸的栩栩如生,青龙腾飞、白虎跳跃、朱雀振翅、玄武起舞;钱背文“赐兴军节度使耶律奴瓜”,其文字也很别致生趣、耐人寻味。据有关记载:契丹时期,从太祖太宗开始就有赏赐臣下珍贵钱币的风俗习惯,《辽史胜宗本纪》就记录有承天太后称制时期的统和十二年(公元983年)十二月“奚王...

    463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收藏家斯特凡.埃利斯:从难民到博物馆的赞助人[图文]
    收藏家斯特凡.埃利斯:从难民到博物馆的赞助人[图文]

    斯特凡·埃利斯(1925-2019)近日,美国最重要的博物馆捐赠者及现当代艺术收藏家之一斯特凡·埃利斯(Stefan Edlis)去世,享年94岁。埃利斯1925年生于维也纳,1941年,为了逃离纳粹迫害,他随家人前往美国。“当我们抵达曼哈顿码头时,我的叔叔在那里,带着三明治欢迎我。当时生活好转起来,”埃利斯曾说道。1965年,埃利斯在芝加哥成立了阿波罗塑料公司(Apollo Plasti...

    1228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全新剪纸书 属于你自己的构建主义游乐场[图文]
    全新剪纸书 属于你自己的构建主义游乐场[图文]

    第一页概览随着前苏联的崛起,俄罗斯先锋派运动之时,大约在二十世纪兴起了一股最具影响力的创意革命——构建主义。受到该运动的影响,创意设计工作室zupagrafika设计了一款作品,能够让你通过不同的几何剪纸图案来打造属于自己的先锋派社会,同时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与30年代中期之间所兴起的俄罗斯构建主义建筑最具影响力的部分。该工作室是很多获奖出版物的作者,包括eastern block、bloko...

    926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鲜为人知的齐白石故事[图文]
    鲜为人知的齐白石故事[图文]

    黄立勋绘齐白石说起大画家齐白石天下大部分人都知道。有关齐白石方面的书籍讲不上汗牛充栋,但也是琳琅满目。笔者写这篇小文,用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命题,也 就是说这几个故事所有的有关齐白石的书上没有记载,就是周迅先生最近所著出版的《齐白石全传》(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11)一书上也没有涉及到,今写出来,与爱好白石老人的人共同分享。一、别开生面的画鸡2001年一天,我参加湘潭县美协主席团会议时,...

    110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