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40岁的慈禧定制瓷器致青春[图文]

时间 : 08-09 投稿人 : 阿妏 点击 :

40岁的慈禧定制瓷器致青春 | 美术品资料

清代女子穿的鞋

40岁的慈禧定制瓷器致青春 | 美术品资料

“大雅斋”款瓷器

从2200年前汉代王妃穿戴的金腰带,到清代慈禧太后的宫扇、“大雅斋”款瓷器;从1500多年前造型奇特的侍女俑,到清代女子的“三寸金莲”……今天起,“温·婉——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大展”,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正式开展,230件文物再现古代女子的生活。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以女性为主题的展览,在江苏还是首次举办。展品中,有20多件为“国宝级”,除了南博院藏外,还呈现了山西博物院收藏的新出土的两件宋代壁画。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文

顾炜/摄

清代女子穿的鞋只有巴掌大小

一走进展厅,一排陶俑以各种姿势迎接观众。最显眼的是南朝时期的侍女俑,她笑眯眯的,眉毛上挑,发髻高高耸起;她的裙子长长的,遮住了脚踝,只露出一双圆头鞋。南京博物院的专家介绍,这件陶俑是国宝级藏品,南博也只有这么一件,它再现了1500多年前,女子的穿衣打扮。“1500年前的女子就挺时尚,那时候已经有拖地长裙了。”专家说。

那么,古代女子的鞋有啥讲究?展柜里,展出了一排清代女子的鞋,有“高跟鞋”、尖头鞋、平底鞋……细细看去,这些鞋子都比现代的鞋子小,都是要裹脚穿的。“高跟鞋”其实是马蹄底鞋,就是从鞋子中间一直到脚后跟,高出一大截,没有一定的“功夫”走路很容易摔跤。尖头鞋,只有巴掌大小,鞋头很尖,也是通常大家所说的“三寸金莲”。“我们国家裹脚最早出现在宋代,那时候,裹脚不需要把脚指头凹进去,就是把脚裹起来,塑型。”这次展览的策展人曹清介绍,在宋代裹脚是一种时尚,女孩都以裹脚为美。

大雅斋款,慈禧“致青春”专用

一部《甄嬛传》,勾起了大家对古代宫廷女子生活的好奇。这次展览,既有江都王刘非的妃嫔生前使用过的铜镜、首饰、喝酒器具,还有慈禧太后的专用瓷器。

慈禧太后的文物被单独放在一个展柜中,展出的瓷器中,有湖绿地粉彩花鸟纹花缸、水仙盆等。所有的瓷器,在显眼处都可以看到三个黑体字“大雅斋”。在清宫,“大雅斋”是慈禧太后专用瓷,也是慈禧40岁时定制的,署有自己画室名字的专用瓷器。

据介绍,大雅斋是圆明园“天地一家春”景区内一处建筑的名称。咸丰五年(1855年),咸丰皇帝曾写挂“平安室”“天地一家春”的两面“大雅斋”匾,赐予年轻的慈禧。就是在圆明园中,慈禧生下了同治皇帝。1860年,圆明园毁于英法联军的大火,大雅斋也付之一炬。不过,紫禁城内,却仍旧保留“大雅斋”匾额于长春宫中,作为供慈禧皇太后绘画习字的画室。

慈禧40岁时,为怀念当年在圆明园中的年轻时光,慈禧为自己定制了“大雅斋”款瓷器。为了致青春,在同治时期,皇太后还曾在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绘有兰草的花神杯。

同治十三年(1874年)3月30日,太监刘得印将画好的大雅斋瓷器画样“鱼缸、花盆、花瓶纸样等十五件,合牌花盆、水仙盆样等十八件”,交予造办处并传景德镇御器厂烧造。

下棋、踢球,古代女子挺会玩

古代的女子,生活其实很丰富,而且玩法很高雅。

展厅中,一幅长达14米的《古代仕女行乐图》,再现了清代女子的20多种玩法。图卷中,一格一格的,描绘了二十余个活动场景,以连续图绘的方式概述了女子的文娱宴饮。比如有喝酒行令、闺阁刺绣、翰墨传情、听音赏曲、院下围棋,等等。“这幅图卷是首次完整呈现。”曹清介绍。

细细看去,画卷中女子荡秋千,要用一个高凳子坐到秋千上才行;而踢球的场景里,女子看上去英气逼人。不过,当时最流行的一种游戏是:斗百草。画面中,10多位女子会聚高台,围绕一圈,每个人手上都抓着花草,在相互做着比较。“斗百草是古代端午节女子玩的游戏项目。一般是谁收集的花草多、种类齐全,谁就能报到最后,也就是赢家。”曹清介绍。

慈禧太后的书画让人惊艳

说到慈禧太后,她是个讲究品位、追求时尚的皇太后,而且还多才多艺。展厅中,就展出慈禧太后画的书画和宫扇。其中一柄看上去很古典的宫扇中,画着几支兰花和几朵灵芝,宫扇正中,盖着“慈禧皇太后之宝”印章。由于画面内容是灵芝和兰花,所以,宫扇名为《芝兰图》。除了宫扇,还有一些比较大的书画作品,也都有“慈禧皇太后之宝”的印章。不过,专家介绍,并非所有作品都出自慈禧太后之手,有的作品是御用画家画好,慈禧太后盖个章。

《小青像》中的小青命运很悲苦

展厅中,还展出了多位才女的肖像,有李清照的,有董小宛的……还有一位因为长得美,惹正室嫉妒遭软禁致死的冯小青的肖像。

据清初《女才子书》中记载,冯小青本名玄玄,是个才女,生活也富足无忧。可怜的是,她后来因为战乱飘零,寄居亲戚家时,被人相中,娶回家做了侧室。结果,因为小青长得太美,被大房软禁在西湖别墅中,不许和丈夫见面。由于无法出门,又没有人关心,小青孤寂无奈,整天以泪洗面。后来,她抑郁而死,只有18岁。

小青死后,她的“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被传颂。而她的悲惨命运,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被十多位剧作家进行创作,画家们也通过丰富的想象,不断创作他们心目中的“小青”的形象。

相关文章

  • 赵无极生平史料遭揭:是镇江大港人 祖籍故居典雅[图文]
    赵无极生平史料遭揭:是镇江大港人 祖籍故居典雅[图文]

    赵声(赵伯先)与同乡赵绍甫(赵无极的祖父)一起考取江南水师学堂的纪念合影。此照经赵俊欣、赵无遐(赵绍甫孙女)辨认右为赵伯先,左为赵绍甫。(通讯员金柏绍龙))我国抽象画大师赵无极的逝世,在他的祖籍镇江引起广泛关注。记者从中了解到赵无极生平及艺术渊源的若干新的重要史实。赵无极逝世后,媒体普遍报道他是江苏南通人。其实,他的籍贯是镇江大港人。2012年,镇江《赵氏宗谱》编委会就已发现赵无极爷爷赵绍甫...

    1252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顶级英伦艺术学院 你知道哪几所?[图文]
    顶级英伦艺术学院 你知道哪几所?[图文]

    近期,在评估了全球79个国家千所高等院校的基础上,泰晤士报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公布了2018年世界大学排名,而牛津大学再次高居榜首,被评为全球排名第一的高校。2018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前十的高校今年,剑桥大学也从排名的第四位跃升至第二位——使得英国在本排名设立十三年来,首次成为同时拥有世界最顶尖的两所学府的国度。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

    172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张大千的真实身份揭底:历代画假画的最高手[图文]
    张大千的真实身份揭底:历代画假画的最高手[图文]

    公开出售假画,并不避讳舆论1968年,密歇根大学曾经举办过一场石涛大展,其中一位研究石涛的专家邀请张大千去看展览,张大千走到一幅画前,说“这张是我画的”,走到另一幅画前,说“这张也是我画的”。很多人对于假画避之不及,但是他居然敢公开讲。一生传奇,享誉海内外张大千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中最负盛名同时又因多彩人生而极具魅力的艺术大师,在绘画方面取得卓绝的成就。张大千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全能画家...

    1951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神奇的动物都在这里集合了![图文]
    神奇的动物都在这里集合了![图文]

    Ellen Jewett来自加拿大的Duncan,说她是一位能够与天地沟通的艺术家也毫不为过,因为她的作品虽然早已游离于现实,但作品的真实度却是毋庸置疑的。看到她作品的第一眼,我就把自己几乎投入到这样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中去了,那里没有人类,只有动物们无忧无虑的生活,好像是伊甸园一般,因为所有的魔法都在任意发生,都是那么的自然,动物们相亲相爱,跨越了大海和陆地的隔阂,世界融为一体,在这样一个神话的...

    291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英镑贬值 意大利画家彭托莫的代表作卖家反悔[图文]
    英镑贬值 意大利画家彭托莫的代表作卖家反悔[图文]

    为追回一幅遗失的名画,英国国家美术馆东拼西凑了3000万英镑(约合2.57亿元人民币),可没等成交卖家却反悔了,称如果继续交易将因英镑贬值损失巨大。美国对冲基金经理汤姆·希尔2015年花3000多万英镑买下意大利画家彭托莫的代表作《戴红帽年轻男子的肖像》。这幅画在18世纪下落不明,直到2008年才在一次私人展览中重现,后查明自1825年以来一直由英国卡利登伯爵家族收藏。时任英国文化与数字经济...

    208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大黄鸭之父新作月兔起火 变成火烧兔[图文]
    大黄鸭之父新作月兔起火 变成火烧兔[图文]

    由荷兰籍艺术家霍夫曼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月兔由荷兰籍艺术家霍夫曼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月兔由荷兰籍艺术家霍夫曼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月兔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桃园地景艺术节昨天才画下句点,今天工人进行拆除作业,疑卡车故障起火,烧延到月兔,月兔当场变成“火烧兔”桃园地景艺术节昨天闭幕,由荷兰籍艺术家霍夫曼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月兔,今天因工人施工不慎,遭火烧毁...

    152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那些早被淘汰的计算器现在价值连城了[图文]
    那些早被淘汰的计算器现在价值连城了[图文]

    计算器计算器现在是用来做数字计算的电子产品,而你知道早在几千年前人们是用什么东西来计算的吗?恐怕这个问题就有些难度了,就算这些计算器放在面前你都不会使用呢!他们造型奇特、精工细作,怎么看都像是艺术品,不过,在现在看来他们的艺术价值可能更高于使用价值了,当作古董来收藏估计价值不菲了!一起来看看吧! 计算器 计算器...

    665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掐丝鸳鸯盘不能使用 只是摆件[图文]
    掐丝鸳鸯盘不能使用 只是摆件[图文]

    (原标题:掐丝盘里卧鸳鸯)如果要讲究物件的精细、繁复、玲珑,那自然是非清代民国的莫属,在清代和民国流传的器物上,多种制作工艺混合运用十分常见,图中这件鎏金掐丝鸳鸯盘便是其中代表。说是盘子,其实只是一个盘子的形状,因为用鎏金银丝掐成,中间有很多孔洞,和厨房所用的灶筐子差不多。盘子的骨架是用稍粗的银丝绕成,底部和顶部绕成圆形,中间用竖立的银丝支撑,顶部还有拧丝状小半椭圆形的花纹。盘子的纹饰是稍细...

    1515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中国长城保护将不会进行大规模修复或复建[图文]
    中国长城保护将不会进行大规模修复或复建[图文]

    山西阳高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境内的长城是明朝嘉靖年间修筑的,距今约有500年的历史,保存较为完整,特色鲜明,有台地长城、山地长城等。现存墩台138座。境内长城沿线涉及县内3个乡镇25个村庄,村庄多以堡、墩、营命名。 中新社记者 任海霞 摄中新网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应妮)在11日的中国国家文物局例行发布会上,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表示,“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把抢险加固、消除隐患...

    420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深藏大英博物馆的中国美玉[图文]
    深藏大英博物馆的中国美玉[图文]

    对于中国人来说,玉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甚至比黄金和宝石都要珍贵。自新石器时代起,玉就被视为权力与财富之石。大英博物馆陈列了自新石器时代至今7000年多间中国的玉雕制品。虎形垂饰东周末年或汉,公元前3-2世纪;清,18-19世纪2号虎形垂饰与广州南越王墓中发现的一枚垂饰相似。《考古图》,1902年成书,主要著录当时宫廷及私家的一些古代铜器、玉器藏品,人们从该书中发现了受该类型垂饰设计影响的物品图...

    1498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戴比尔斯将推出合成钻石1ct只需800美元[图文]
    戴比尔斯将推出合成钻石1ct只需800美元[图文]

    昨天上午(29日),戴比尔斯(De Beers)公司的一条Twitter刷爆了整个珠宝朋友圈,大概内容是说:戴比尔斯集团宣布推出一家名为Lightbox Jewelry的新公司,该公司将于9月份开始销售合成钻石(实验室生长的钻石)首饰,为消费者提供设计高端、适合日常休闲场合佩戴的实验室合成钻石的首饰产品,且价格低于市场上现有实验室合成钻石的同类产品。合成钻石价格为0.25ct的钻石200美元(约...

    456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栩栩如生油画竟是鲁绣珍品[图文]
    栩栩如生油画竟是鲁绣珍品[图文]

    刺绣作品《毛主席去安源》“这是油画吗?”凡是见过叶先生夫妇两人收藏的这几幅作品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2003年,叶先生和未婚妻一起到北京旅游,在古玩市场被几幅栩栩如生的“油画”吸引,仔细一看居然是针线缝制出来的刺绣,巧合的是这几幅精美的刺绣作品出自上世纪60年代的青岛刺绣厂,代表着当时青岛乃至山东鲁绣的最高水平,两人当即高价将这几幅流传至京城的刺绣作...

    1149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60万年前资深美女头骨露真容[图文]
    60万年前资深美女头骨露真容[图文]

    图为南京直立人化石许兴昆摄新网南京8月11日电(田雯)11日,距今50-60万年前的南京直立人一号头骨化石、距今24万至50万年前的二号头骨化石,在阔别21年后,又回到了他曾出土的地方——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公园,并在这里亮相于世人眼前。当天上午,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公园正式开园。他位于南京汤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占地74.7公顷。遗址公园由南京直立人化石考古遗址(古猿人洞)...

    1978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当代优秀青年油画家任立茗艺术简历[图文]
    当代优秀青年油画家任立茗艺术简历[图文]

    任立茗,女,艺名任汭文,字蕴晴,号心怡,当代优秀青年油画家。2008年毕业于武汉纺织大学,获学士学位,室内设计和油画专业。后在中央美院油画系进修硕士研究生学位,师承著名画家臧伯良老师。毕业后在开封大学实习任教。2013年5月,在开封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2008年到2014年创立朝阳画院和翰林画廊两所美术教育培训机构,为全国重点高校培育出一大批优秀学生。2016年以后从事独立绘画创作,现为职业画家。...

    106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艺术爱好者化身博物馆大盗都偷了啥?[图文]
    艺术爱好者化身博物馆大盗都偷了啥?[图文]

    2010年5月19日,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个小偷成功穿过一扇挂锁门,打破了一扇窗户进入博物馆。该机构的安全警报当时已经坏了好几个星期。虽然当晚有三名警卫值班,但直到博物馆第二天准备向公众开放时,他们才发现画作消失了。博物馆后面一处用警戒线隔离的阳台上,戴着蓝手套和口罩的警察正在检查那扇遭打碎的窗户以及空画框。盗贼似乎并非切割而是非常仔细地拆开画框后取走画作。偷这些画的人名叫弗热朗·托米赫(Vj...

    974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