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专家谈圆明园文物:浮梦一场 醒来寂寥[图文]

时间 : 08-01 投稿人 : 甜辣酱 点击 :

专家谈圆明园文物:浮梦一场 醒来寂寥 | 艺术品鉴赏邓南从圆明园拿走的龙袍

“请你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这是法国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一段描述。而在1860年英法联军的洗劫之中,这座梦幻般的艺术殿堂被毁于一旦。其中存放的数以百万计的文物艺术品遭遇洗劫,然后流散四方,不知所终。

2005年,圆明园文物管理处的刘阳主动承担起了搜索失散海外的圆明园文物的重任。他用十多年的时间,搜寻着圆明园文物的下落。不过,他发现每一次有关圆明园文物的消息都会引来众人围观,讨论得喧嚣热闹;但大部分人对真实的圆明园,熟悉又陌生……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金叶

没有人梳理过流散在外的圆明园文物有多少

在某网站的演讲中,刘阳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外国人对中国历史古迹了解程度排名的前三名分别是长城、敦煌、圆明园,但对前两者的研究力度可以说是圆明园的几十倍甚至几千倍。而对于圆明园,每个国人都觉得自己对它很了解,但绝大部分人实际上一无所知。

他开通了一个个人微博,经常在上面和“粉丝”交流关于圆明园的研究心得。但他最经常做的关于圆明园的“科普”工作,却是反复纠正一个被无数人搞错的事实:“圆明园”和八国联军没有关系,劫掠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

“对圆明园的误解太大了,不仅是普通百姓,就连一些学者也搞不清基本史实。阎崇年在‘百家讲坛’就直接说八国联军抢的圆明园;高晓松在脱口秀里说《女史箴图》是圆明园的文物。可《女史箴图》是1903年入藏的大英博物馆,光绪年间它还在宫里待着,跟圆明园没有关系。这种以讹传讹太普遍了。”刘阳说。

公众对“圆明园”的“无知”,刘阳在2004年进入圆明园管理处文史科工作的时候就有所了解。当时,他主要负责圆明园史料的搜集和整理。每当有圆明园的文物被拍卖和发现时,就会有媒体追问:流散在外的“圆明园”究竟有多少?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刘阳却无法回答。他查阅资料,发现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和机构系统梳理过关于圆明园流散在国内和海外的文物清单。

出于热爱和兴趣,刘阳自发承担了这一工作。从北京城到周边地区,再到海外,他追寻的脚步在十多年里从未停歇。他在老北京的四合院里找到了“圆明园”、在北京大学被人遗忘的角落里找到了“圆明园”、在海内外诸多私人博物馆里找到了“圆明园”,更在拍卖公司的图录中一次次地找到“圆明园”。作为一个承载着历史伤痛的“标签”,“圆明园”是众多藏家追逐的对象,也是拍出“天价”的保证。

专家谈圆明园文物:浮梦一场 醒来寂寥 | 艺术品鉴赏  清乾隆 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 (2010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拍出了2.2亿元)

很多圆明园文物 躲过了大火却没躲过贪婪

现如今,刘阳已经给超过五百件圆明园文物精准定位,并挖掘出它们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出版了一本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圆明园“图录”——《谁收藏了圆明园》。刘阳说,有些文物的发现过程有如神助:在西单附近随意溜达,他偶一回头看到一个私人宅院里有两座造型奇特的石鱼。后来在单位翻阅老照片,两张外国人于20世纪20年代拍摄大水法的老照片的一角,赫然显现的是当年在西单的“惊鸿一瞥”。在有关部门的促成下,这两个石鱼重新回到了圆明园遗址公园。2005年,石鱼回归圆明园的新闻很是热闹了一阵,但讽刺的是,石鱼是第三个,同时也是最后一个回归圆明园的文物。

关于“圆明园”的新闻总是能在社会上热闹一阵,再一阵风式的过去。2014年,北大校友黄怒波说是从挪威赎回7根圆明园的石柱,要捐献给北大的博物馆。究竟应该捐给北大还是还给圆明园?被媒体好一番讨论,可事后没有人去追踪这八根柱子的最终去向。“它们还在挪威呢。”刘阳说。

“圆明园”仿佛是一枚神奇的镜子,表面上照到的是一派热热闹闹,有心人才能看到浮华散尽后的寂寥。

在刘阳的书里,有两件文物令人印象深刻。一是2012年在英国伍利·沃利斯拍卖的银碗,碗上用英文清晰记录着:这是一位英国军官用1860年从圆明园拿走的白银制作的;一张是当年圆明园的劫掠者之一邓南的照片,这位将军穿着皇帝的龙袍,头上戴着一个太监的帽子,透着一股滑稽的怪异。这似乎暗示着:无论是改变它的物理属性,还是堂而皇之地据为己有或披挂上身。岁月总会在最后,以它独特的方式彰显真正的历史:它其实从没有真正地属于你。

刘阳告诉记者,当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带走的大都是瓷器和其他陈设品,书画典籍之类的带走的不多。它们很多毁于大火,或者在国内就地变卖,比如钟繇的《荐季直表》,是三国时期的珍贵书法作品,乾隆皇帝把它列为所有文物收藏的第一位,一直珍藏在圆明园淳化轩。1860年的浩劫之后,一位英国军官将这幅字卖给了广州的文物贩子,几经辗转落入藏家裴氏手中。有一天,裴氏突然找不到这幅字了。历时一年半的调查,终于有下人承认拿了这幅字,就埋在后院里。当裴氏兴奋地挖出这幅字,却发现,在没有密封好的油脂包里,《荐季直表》早就泡成渣了。“很多的圆明园文物,其实躲过了大火,但没有躲过贪婪。贪婪才最可怕。”

已知的圆明园文物 六成都在私人藏家手里

广州日报: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圆明园本来有文物大概80万~150万件。您认可吗?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刘阳:这个说法缺乏史料依据。清宫所有的陈设文物都有详细记录。但遗憾的是,圆明园的陈设档案在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之后就下落不明了,圆明园曾经拥有多少文物就成了谜。这个数字是比照同时期、同级别的其他皇室建筑中拥有的文物件数来推算的。比如避暑山庄,有确切的数字是60万件;而圆明园无论是从规模、等级地位、和对皇室的重要性来说,都超越了避暑山庄。

广州日报:流散出去的圆明园文物,现主要分布在哪里?

刘阳:在做调查之前,我和大部分人的想象比较接近,认为圆明园的文物大部分都在国外的博物馆里。但调查发现,国外的博物馆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拥有最大量的圆明园文物。法国的枫丹白露宫以及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以及英国的一些比较小的私人博物馆,大概拥有已知圆明园文物的四成,其余六成都在私人手里。到今天为止,可以考证到明确是来自圆明园的文物大概有六七百件。

广州日报:圆明园文物曾经上百万件,现在只有几百件。那其余的去了哪里?是毁于战乱还是在我们不知道的某个角落?

刘阳:有明确记载或有完整传承顺序的文物才能被称为是圆明园流散文物。事实上,现在欧洲有很多具有明显宫廷特征的中国文物,但因年代久远且并没有被刻意记载,所以与其他时期被掠夺的中国文物混在一起了,无法考证是否来自于圆明园。

专家谈圆明园文物:浮梦一场 醒来寂寥 | 艺术品鉴赏清雍正 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2010年香港佳士得拍出了1,11亿元)

圆明园文物价格 会比同类器物多个零

广州日报:同样艺术水准的官窑瓷器,一件证明出自圆明园,另一件没有,市场价格有差异吗?

刘阳:前者会比后者多个“零”,现在市场上还是对“圆明园”概念很追捧。

广州日报:您认为中国的藏家是否应该参与圆明园文物的海外竞拍?因为有人认为,参与拍卖会将当年的掠夺合法化。

刘阳:其实从圆明园被抢两年后开始,就有大规模的圆明园旧藏文物拍卖了。而近几年市场上涉及圆明园的文物拍卖,早就和当年的劫掠者没有了关系,大都倒了五手以上,甚至成为了华人收藏圈里的“游戏”。所以圆明园文物拍卖已经是市场行为。而拍卖至少有一个好处:我可以从这些文物拍卖中的点滴线索去拼凑圆明园曾经的旧藏文物。

广州日报:在圆明园下落不明的文物中,您对哪个最好奇?

刘阳:圆明园的专用玉玺“圆明园宝”,还有“淳化轩”的收藏章。很多圆明园的字画上都盖这个章,但它自己却消失了。其实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圆明园的陈设档案。找到它我们才能知道圆明园当年藏了多少好东西。

广州日报:您最希望哪件流散海外的圆明园文物可以“回家”?

刘阳: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绢本彩绘《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它是目前唯一的反映当时圆明园全景的书画作品。

判断圆明园文物的标准:

1。第一次抢夺后通过赠送或拍卖形式就直接进入欧美博物馆的藏品,如法国的枫丹白露宫、法国荣军院军事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等,这些机构没有转手,文物来源清晰,可视为圆明园流散文物;

2。文物有明确的圆明园特征,或者是圆明园专属的文物,如法国吉美博物馆藏“圆明园印玺”、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圆明园西洋楼十二生肖兽首、圆明园殿宇玉玺或册页,如拥有“慎德堂”、“九州清晏”、“纪恩堂”、“富春楼”等标识;

3。圆明园文物掠夺者抢夺后在文物上雕刻有圆明园铭文的文物,如“圆明园西洋怀表”、“鎏金五彩化妆盒”、“珐琅麒麟”、“康熙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童子”、“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安佑宮’缠枝花卉盖盒”等;

4。有档案记载明确其为圆明园旧藏,如“颙琰童年像”、“道光帝《喜溢秋庭图》”、“南宋苏汉臣《百子嬉春图》页”等;

5。盖有圆明园专用鉴藏印的书画作品,盖有“圆明园宝”、“长春园宝”、“淳化轩”、“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的书画作品,如“王蒙《幽壑听泉图轴》”、“仇英《枫溪垂钓图轴》”、“钱选《归去来辞》图”等;

6。圆明园掠夺者将自藏文物整体拍卖给富商,并被后者加以标记收藏,后分几批进入国际拍卖市场,此类文物以此标记为圆明园旧物依据,如英国放山居旧藏;

7。圆明园掠夺者后人将文物逐渐拍卖,但文物前后传承有序至今,如“乾隆玉蟠虁壶”、“乾隆御制碧玉泥金佛狮”等;

8。如欧美博物馆有陈列且被确定为圆明园旧藏的文物可与现有文物配套成一对、一套、一批烧制等,现有文物可算为圆明园旧藏文物,如“珐琅麒麟”、“粉彩霁蓝描金花卉花瓶”、“粉彩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

相关文章

  • 邓超作画庆生:网友称梵高毕加索都为之倾倒[图文]
    邓超作画庆生:网友称梵高毕加索都为之倾倒[图文]

    邓超送给孙俪画像当结婚5周年的礼物。2月8日,邓超在微博中分享出自己的一幅绘画“巨作”,庆祝与孙俪结婚五周年纪念日,大秀恩爱。他在微博中写道:“没钱买礼物,耗时一年零一天偷偷画出这幅巨作,相信梵高毕加索庞中华看了都会为之倾倒,我怕你们看到会更对世俗的审美更加愤怒不满,但我爱你们,好吧看吧看吧,艺术瑰宝就是要更多人分享的!疯转吧,疯评吧,疯点吧!媳妇,结婚五周年快乐@turbosun。”对此,网...

    184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大二女生手绘医学笔记走红 手绘解剖图似书本插画[图文]
    大二女生手绘医学笔记走红 手绘解剖图似书本插画[图文]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好笔记,对于学习来说很重要。最近,西安培华学院的一名大二女生,就因为一本手绘的医学笔记在网上走红。赶快来看看这本“网红笔记”究竟有啥特殊之处。这些图文并茂,色彩丰富的解剖图,就是西安培华学院护理专业大二学生杨舒涵自己手绘出来的。她告诉记者,和别的专业不同,医学和护理学专业的解剖课、病理课非常重要。而她一开始没办法抓住重点去学习,自己手绘一遍,对掌握这些重要的知识点有...

    220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浅析唐代女俑的发型[图文]
    浅析唐代女俑的发型[图文]

    唐代堕马髻女立俑,故宫博物院藏在博物馆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许多“唐美丽”——唐代女俑的身影。她们不仅穿着各式服装,连发髻都很多样,今天就选取一些常见的女俑发型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梳堕马髻的女性之一《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梳堕马髻的女性之二堕马髻堕马髻也许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唐代发型之一。实际上,这一名称在汉代已经出现,但是汉代堕马髻的具体形态还不能确定。唐代使用这一名称主要是...

    231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南方出自水坑的古玉多有水锈[图文]
    南方出自水坑的古玉多有水锈[图文]

    (原标题:古玉收藏讲“盘”功)古玉通常因为出土的地点不同,所以蚀锈和沁色性质也不同。比如,南方出自水坑的古玉就多水锈,北方出自干坑的古玉多数土蚀亦多,而出自火坑的古玉,玉身便干燥。由于经千百年入浸,古玉即使有最美的丰繁的色沁,亦会隐而不彰,藏而不露,使玉理不显,色沁不出,污浊之气不除。若要上佳色沁的古玉显出宝石之色,必须讲究“盘”功。笔者喜藏古玉器三十余年,闲时尤爱把玩赏鉴,积累了一些盘玉心得...

    529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啥?收藏数年的“假”伦勃朗画作或是真迹[图文]
    啥?收藏数年的“假”伦勃朗画作或是真迹[图文]

    被荷兰一权威伦勃朗作品鉴定机构认定是赝品,并被藏在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地下室数十年的伦勃朗画作——《大胡子男人头像》( "Head of a Bearded Man"),实际上可能是真的。得出这一论断的原因是,最近,有专家研究后称,这幅画的木板,与其它已知的两幅17世纪杰作都使用了来自同一棵树的木头。《大胡子男人头像》( "Head of a Bearded Man")(局部)《大胡子男人头像...

    472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百年前的古人果盒里装点啥[图文]
    百年前的古人果盒里装点啥[图文]

    圆形的黑漆盒子图1圆形的黑漆盒子图2我有两个朋友,他们各自拥有一件东西,当然,谈不上什么珍珠宝贝,却有让人过目难忘的魅力,令我念念不忘。日历翻过去一百多年前,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山(院)长招待贵客佳宾,盛装糕点果杂的那个果盒,会是个什么模样呢?我想像不出,恐怕你也想像不出。长沙杜甫江阁“千年一品收藏会所”展示的一件藏品给了你完美的答案。这是个圆形的黑漆盒子,髹的是国漆,润泽莹亮。盒子直径26...

    1001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男子剪千张外币拼出一幅画 创作用外币值万元(图)
    男子剪千张外币拼出一幅画 创作用外币值万元(图)

    何佩栖和他的钱币画《初夏的美好》用来拼图的外币“为了把充满生机的初夏留住,我决定把千张外币剪裁,用最精美的图案拼出一幅画。”6月15日,网友“517825_”在茶竹永川网发帖,晒出自己用外币拼出的图画,让网友备感惊讶。“破坏外币不算违法?”“这是用真币拼出来的?”针对网友的疑问,记者进行了求证。千张外币拼出一幅画6月17日,记者在帖子中看到三张图,第一张展示的是铺满床铺的外币,这些纸币颜色、...

    1437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英艺术家孕妇肚皮上涂鸦纪念新生命[图文]
    英艺术家孕妇肚皮上涂鸦纪念新生命[图文]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15日报道,来自英国康沃尔郡现年27岁的青年“艺术家”凯莉•普雷斯顿(CarriePreston),在准妈妈们的肚皮上绘画以创造出属于妈妈们独特的记忆,以此来纪念怀孕这一美好的过程。而这一肚皮作画的想法几年前最先起源于美国,而后风靡英国。而凯莉也是自己成为妈妈后才决定将在肚皮上绘画作为自己的职业的。据报道,凯莉已经从事这...

    711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柏林城市宫重建项目“洪堡论坛”完工[图文]
    柏林城市宫重建项目“洪堡论坛”完工[图文]

    佛朗哥·斯特拉德国柏林 | 意大利建筑师佛朗哥·斯特拉近日,柏林城市宫重建项目正式完工。柏林城市宫在历史上曾是普鲁士王国的王宫和德意志帝国的皇宫,该项目是欧洲最大的文化开发项目。其中,由意大利建筑师佛朗哥·斯特拉(Franco Stella)重新设计的部分是一栋博物馆大楼,名为“洪堡论坛”(Humboldt Forum)。洪堡论坛新建的博物馆大楼位于柏林中心的历史街区,累计建造面积达4万平方...

    873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丹麦少年历史作业惊动博物馆 挖出德国战斗机[图文]
    丹麦少年历史作业惊动博物馆 挖出德国战斗机[图文]

    丹麦14岁少年丹尼尔,最近写了一份历史作业。听完故事的人都说:这小子,太牛了!因为,他为了完成作业,和老爸一起,挖出了一架二战时期的德国战斗机。丹尼尔完成了历史作业。学校还放了他一天假,好让他和警方一起处理善后工作。祖上留下的传说丹尼尔是个中学生,家住在丹麦北部城市比克尔瑟。在市郊,他们家拥有一处农场。近日,历史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让大家写写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跑去图书馆,翻几本书,抄...

    1148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传说中与章子怡有关的著名旅美油画家郑奎飞[图文]
    传说中与章子怡有关的著名旅美油画家郑奎飞[图文]

    近日在百度里搜索章子怡的新闻,其中出现这样一篇新闻《炮制章子怡汪峰离婚与炮制当年郑奎飞章子怡秘密结婚如出一辙》,其中写到:这次炮制章子怡汪峰离婚的八卦新闻出自香港知名娱乐记者之手,其实,早在2006年8月炮制郑奎飞章子怡秘密结婚的八卦新闻也出自香港娱乐记者之手。自香港娱乐记者报道郑奎飞章子怡结婚新闻后,国内许多媒体和门户网站重要位置和首页纷纷报道郑奎飞章子怡事件,郑奎飞最终让门户网站道歉。不过,也...

    244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未君:倾听雪地里悄悄萌芽的声音[图文]
    未君:倾听雪地里悄悄萌芽的声音[图文]

    ----写在中国人民大学画院2015届未君工作室高级研修班结业之际,与同学们共勉!2015年11月的北京,终于下雪了,让我顿感意外,却又十分惊喜。匆匆忙忙的脚步,瞬间即逝的时间,都让我们再也无法回首。在我寂静的书房里,我似乎抬眼便能看到窗外整个冬天,看到冬天雪地里那些悄悄萌芽而温暖的声音,看到冬天里那些即将离去的脚步和飞快旋转的车轮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1957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世界主要城市里发生的艺术趣闻[图文]
    世界主要城市里发生的艺术趣闻[图文]

    No.1Rotterdam荷兰鹿特丹港口有石油泄漏?来自荷兰的跨学科艺术团体AteliervanLieshout(AVL)的新作Cascade最近惹人争议。这是一件用聚酯做成的雕塑,高达8米,形状如用石油桶堆砌而成,形成一组从上而下、自由无规则堆砌的摇摇欲坠的状态,从油桶里还漏出如粘稠状的石油,垂涎欲滴至已经污染的海港,和金属般坚固的油桶形成巨大的对比。石油代表资本主义的金钱和欲望,这件艺术作品...

    1329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法国艺术家在全世界墙壁绘制巨幅涂鸦[图文]
    法国艺术家在全世界墙壁绘制巨幅涂鸦[图文]

    (原标题:法国艺术家Julien Malland在全世界墙壁绘制巨幅涂鸦)1972出生在法国巴黎的艺术家Julien Malland又名Seth。这位帅哥在全世界寻找可以进行绘画的墙面。在过去的几年中,Seth到过了许多国家,中国、新西兰、印度、加拿大、摩洛哥等。Seth结合这些国家当地的文化与民俗,创作了大量大尺度的壁画涂鸦作品。据说在创作前,Seth都会体验一段时间的当地生活,感受风土民情...

    772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清末四川总督丁宝祯也是大收藏家[图文]
    清末四川总督丁宝祯也是大收藏家[图文]

    (原标题:宋代《四羊图页》)这幅宋代《四羊图页》(见图),无款,绢本,设色,纵21.2厘米,横20厘米。图中树阴下四只山羊在山坡草间悠闲地觅食,作者观察细微,画羊时,除羊角和四蹄轮廓稍用淡墨细线勾勒外,其余部分均以“没骨法”为之,尤其是右侧两只白羊,长毛纷披,细柔蓬松,富于质感。树干用干笔皴擦,笔致沉厚。左下方钤有“陈居书画”印;鉴藏印钤有“于腾私印”、“丁伯川鉴赏章”、“曲张日藏画印”。因钤...

    1836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