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鲁迅胡适沈从文:这三位文学大师竟是收藏大家

时间 : 07-30 投稿人 : 芳芳 点击 :

鲁迅、胡适、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鲜有人知道,三位文学大师其实还是收藏大家。

鲁迅的收藏涉猎广泛。首先是藏书,他早在日本读书时就喜欢逛神田町旧书摊,买回了大量古旧书籍。1912年,鲁迅住在宣武区外琉璃厂附近的绍兴会馆,因此成了琉璃厂旧书店的常客,搜集了大量古旧书籍。据统计,鲁迅一生藏书竟有3800多种、13000多册。就拿他所收藏清代道光十四年临海宋氏重刻本《台州丛书》20册来说,书中就有鲁迅抄补手迹达4册之多,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其次是收藏汉画像拓片,早在民国初年,鲁迅已开始收集汉画像石刻。自1913年至上世纪30年代,鲁迅所购刻石画像的拓片就已达6000多种。在致友人的信中,鲁迅屡屡盛赞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除此,鲁迅还喜欢收藏古钱币。在北京的几年中,他共购入古钱170多枚,仅先秦货币就包括空首布、尖足布、圆足布、齐刀、赵刀、燕明刀等各种币型。鲁迅还特别中意于版画收藏。除中国版画外,鲁迅一生收藏的外国版画原拓作品达2100多幅,涉及16个国家的200多位版画家。

胡适除对藏书感兴趣外,唯一钟情的是收藏火花。他在担任驻美大使任内先后收藏火花5000多枚。这些火花大多是胡适旅行时到过的旅馆,或宴会中的洋火盒,随便收集一些,加上别人赠送,汇集而得。一次,美国《生活》杂志的记者到胡适寓所采访,原本是想还原一个自然常态下的真实胡适,不想进门后却发现屋子里堆的不是书,而是火花。于是写了一篇报道,说胡适是个火花收藏家。文章发表后,许多人给胡适寄来各式各样的火花,胡适只好写信去道谢。后来,胡适到美国各大学演讲,每次登坛开讲,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向他赠送火花。更有趣的是,但凡欢迎酒会,门票都不收美元。晋见礼是l00枚火花,凡缴足此数者均可赴宴,一时间应者云集。

沈从文早在上世纪20年代,即为湖南鉴藏家张渠珍整理古籍、管理古代陶瓷和书画等,并做编目工作,为此培养了他对收藏的兴趣。上世纪30年代沈从文到了北京以后,便开始节衣缩食不断从古玩市场收购一些藏品,并进行研究。1950年,沈从文被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他先后写出了《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丝绸图案》等文物箸作。沈从文在抗战时期收藏过丝织锦缎,1958年后,他专心致志撰写《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书稿,凭着不懈的努力,终于填补了我国服饰研究的空白。

综观三位大师的特色收藏,一方面体现了其渊博的学识、见识、超凡的审美见地;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多彩的生活情趣。收藏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视野,也为三位大师的文学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位大师各具特色的收藏经,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揣摩。

原标题:这三位文学大师竟是收藏大家

相关文章

  • 画家赵无极在法国的日子[图文]
    画家赵无极在法国的日子[图文]

    画家赵无极在法国的日子在法国,作为与长城和孔子齐名的中国文化符号,赵无极的名字家喻户晓。2002年当选法兰西艺术院终身院士后,赵无极的版画和油画已被世界将近一百个著名艺术机构收藏。近日,赵无极的独子赵嘉陵回国为生母谢景兰筹备画展之际,为《外滩画报》独家讲述了赵无极的故事。在赵嘉陵的眼里,过去几十年里,“艺术家”赵无极比“父亲”赵无极来得更加真实。但...

    415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大黄鸭之父新作月兔起火 变成火烧兔[图文]
    大黄鸭之父新作月兔起火 变成火烧兔[图文]

    由荷兰籍艺术家霍夫曼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月兔由荷兰籍艺术家霍夫曼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月兔由荷兰籍艺术家霍夫曼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月兔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桃园地景艺术节昨天才画下句点,今天工人进行拆除作业,疑卡车故障起火,烧延到月兔,月兔当场变成“火烧兔”桃园地景艺术节昨天闭幕,由荷兰籍艺术家霍夫曼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月兔,今天因工人施工不慎,遭火烧毁...

    152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明代著名玉杯一捧雪的故事你听过吗[图文]
    明代著名玉杯一捧雪的故事你听过吗[图文]

    明代著名玉杯一捧雪“一捧雪”玉雕就被玲珑剔透,造型奇特,巧夺天工酒斟盏中,夏日无冰自凉,冬日无火自温。更为出奇的是,无论是在春夏秋冬,只要杯中斟上美酒,就会有雪花飞舞的奇观,因而,这个玉杯就有了“一捧雪”的美名。早在400年前,明末书画大家范允临、明末清初戏剧大家李玉就以《一捧雪传奇》话本、《一捧雪》剧本告诫世人莫要收藏、莫要怀古——在传奇与戏剧中,莫怀古因收藏“一捧雪”古物,落得个丢官...

    358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国外精美玻璃艺术品欣赏[图文]
    国外精美玻璃艺术品欣赏[图文]

    好的设计可以带给我们视觉美的享受,以及思想的沟通。并不是仅仅只有制造出新奇的东西才算是创造,把熟悉的东西当成未知的领域再度开发也同样具有创造性。——原研哉玻璃艺术是以彩色艺术玻璃为载体,加上一些工艺美术手法使情感和理想得到再现,再结合想象力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相互对象化的一种物品。具体地说彩色艺术玻璃是人们现实生活中对精神世界的一种形象反映,同时也是艺术家们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等综合心理...

    221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当科幻电影中的建筑成为现实[图文]
    当科幻电影中的建筑成为现实[图文]

    作为漫威的假粉,看过复联3后,才刷了「奇异博士」。这一刷,便被里面各种折叠的空间、扭曲的建筑惊呆了!埃舍尔的矛盾空间,动起来也就是这个样子的吧!那在我们生活中,有这么科幻的建筑存在吗?Birth, death and a midlife crisis来自英国的年轻雕塑家Alex Chinneck,他的作品虽然没有奇异博士电影里那么狂拽帅气吊炸天,也没有埃舍尔画作里那么奔放洋气有深度,但对存在...

    1781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花丝镶嵌:传承3000年的中国皇家绝技[图文]
    花丝镶嵌:传承3000年的中国皇家绝技[图文]

    我们的老祖宗曾经创造了许多瑰丽的珍宝,在古时候,最顶尖的工艺和匠人,基本都被搜罗进了皇宫,为宫中的贵人服务,也因此,宫廷中的“御制品”几乎代表了那个年代最高的技术水平。在明清时候,有一种名为“花丝镶嵌”的珠宝工艺受到了宫廷贵人们极大的欢迎,不仅后宫里的贵妃们对花丝镶嵌制成的首饰爱不释手,就连见惯了好东西的皇帝也为之着迷,明朝的万历皇帝最为心爱的一件宝贝,是一顶以花丝工艺制成的名为金丝蟠龙翼善冠的...

    1882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为什么艺术品中男性裸体总比女性少[图文]
    为什么艺术品中男性裸体总比女性少[图文]

    裸体艺术一直跟着历史裹足前行,古希腊雕 塑开启了这扇艺术之门,到现在裸体艺术“枝繁叶茂”,扩散地更加深沉。绘画、雕塑、摄影都比较青睐裸体艺术,甚至有人把行为艺术都定义为裸体艺术了。但是 是否注意到一个问题:或许我们对裸体艺术习以为常了,但是在见识到的裸体艺术中,男性角色总比女性角色少,这是为什么呢?情况有以下几点:命运总是很捉弄人,历史让女性裸体艺术占据了今天的“主流”是有原因的。在文艺复兴时期,...

    1363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河南开封发现一批“大晟”款石磬残件[图文]
    河南开封发现一批“大晟”款石磬残件[图文]

    北宋“大晟府”石磬残件(摄影 徐泽源)大河艺术网讯(供稿:徐永峰 李岩东 徐泽源)近日,开封市的一位古玩收藏爱好者,在市内某建筑工地向郊外运出的废土堆里捡到了部分特殊的烂石块。这批烂石块有大有小、有角有棱、有薄有厚,有的还带有穿孔。他经过清洗后发现在个别石块的平面上,还刻有“大晟”和“中吕中声”、“林钟”字样,并且还有遭重锤击砸的痕迹。据史料记载:大晟是指大晟府或大晟府整理制作的乐曲。又指北...

    281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老人因叙利亚多年战乱 收藏老爷车尽数被毁[图文]
    老人因叙利亚多年战乱 收藏老爷车尽数被毁[图文]

    叙利亚再次遭到战争困扰,人民生活刚刚见到和平曙光却又跌入地狱,连年战争给大家给百姓生活带来恶劣影响。据《每日邮报》报道,叙利亚多年的战争使得一位老人的20多辆老爷车全部变成了废铁。照片中这位笑容慈祥的老人叫做Mohammad Mohiedine Anis,今年70岁,来自叙利亚阿勒颇。他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喜欢收集老爷车,这些价值连城的老爷车,在老人眼里一直当做珍宝般对待,但是战争的到来彻底...

    1725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艺术家绘制性感女性裙下风光[图文]
    艺术家绘制性感女性裙下风光[图文]

    图01图02图03这次的佳作赏析为大家带来的是韩国艺术家horyonlee的油画作品。这组如同二次曝光摄影而产生重叠的油画作品,刻画出现代女性衣着的性感之美,让观众看到了一种模拟运动的假象,虽然是一个静止的画面,却透露着动态之美。希望大家喜欢!...

    385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2万气球绑身上 女艺术家悉尼歌剧院上演“漂浮秀”[图文]
    2万气球绑身上 女艺术家悉尼歌剧院上演“漂浮秀”[图文]

    网络配图中新网9月6日电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3日,一名女艺术家莱克梅尔克服飞行恐惧,借助2万个氢气球,在悉尼歌剧院室内的空中漂浮长达9个小时。工作人员将2万个气球绑在莱克梅尔身上,只见原本躺在桌子上的莱克梅尔慢慢向上飘,并远离桌面,工作人员再将桌子搬离,此时观众爆出热烈掌声。据悉,此次演出被莱克梅尔命名为“快乐的恐惧”,她以身为残障人士的亲身经历,表达出许多人在快乐时,反而会出现担忧乐极生...

    613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访后母戊鼎埋藏地:国宝在此“活”起来[图文]
    访后母戊鼎埋藏地:国宝在此“活”起来[图文]

    国宝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出土80周年纪念活动在河南安阳武官村举行。 韩章云 摄2019年是国宝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出土80周年。3月19日,在后母戊鼎出土地河南安阳武官村,当初发掘并保护后母戊鼎的吴氏家族后人,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并邀请业界文化学者们就文化与旅游的产业融合献计献策。如今,这座看似普通的豫北小村庄,已让国宝“活”了起来。曾埋藏保护后母戊鼎8年之久的吴家大院。 韩章云 摄...

    1211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古代天文仪器》展现中国和丹麦两国友谊[图文]
    《古代天文仪器》展现中国和丹麦两国友谊[图文]

    众所周知,近些年邮票在邮币卡市场中一直是非常热门的收藏品种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藏邮票。其中《古代天文仪器》邮票是2011年我国邮政和丹麦邮票联合发行的一套邮票,通过两国古代天文仪器的展示,充分体现两国间科技和知识交流和中国和丹麦人民之间的友谊。据邮票鉴定专家了解,中国邮政于2011年12月10日发行《古代天文仪器》特种邮票,全套2枚,图案分别为“简仪”和“大赤道经纬仪”,由中国和丹麦联合设计,...

    1836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为龙舟赋予“灵魂”!见证龙头雕刻师手中的“刀光剑影”[图文]
    为龙舟赋予“灵魂”!见证龙头雕刻师手中的“刀光剑影”[图文]

    正在工作室里雕刻龙头的张伟潮(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央广网广州6月1日消息(记者官文清)从广州黄埔区怡园新街拐入下沙大街巷口,穿过几幢楼房后豁然开朗,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风水塘”,岸边映衬着一排古色古香的岭南古祠堂,最左边的世贤张公祠旁,便是“85后”龙头雕刻师张伟潮的工作室。张伟潮是广州为数不多的年轻龙头雕刻师(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张伟潮是广州为数不多从事龙头雕刻的年轻人,也是黄埔...

    597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发“牌”啦[图文]
    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发“牌”啦[图文]

    前天,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郑升帅、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方少非、上海振华港机重工有限公司王希平等23人喜获“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牌匾,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上海电务段朱东鹰等8人符合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追加资助相关条件。2018上海市高技能领军人才资助工作,是去年8月左右开始,通过严格的审核和筛选,经上海市人社局2018年11月22日开始公示后发布。共有23位技能“工匠”领衔的技能...

    1201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