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妙相”象牙印
甘肃省博物馆藏明宣德二年(1427)“庄严妙相”象牙印,牙质呈米黄色,坚腻圆润,光洁鲜亮。印高6.5厘米,印台高2厘米,印面边长4.2 厘米,印钮雕一端正丰满的法轮,稳置于仰覆莲瓣钮座之上。莲瓣以双阴线勾勒轮廓,莲座一侧阴刻“宣德二年□月□日”,另一侧刻“赐剌麻班丹领占”,字体皆 楷书,笔锋劲健,刀法纯熟。印面正方,刻有阳文九叠篆“庄严妙相”四字,有边栏。布局精密严整,字态端庄秀丽,线条刚柔相济,脉络通畅。班丹领占为岷州卫 喇嘛,曾于宣德元年赴京贡马。明宣宗在宣德二年回赐财物,以示褒奖,此印应为赏赐物品之一。明代官印未见以象牙为质材者,给藏族高僧颁赐象牙印,蕴含着崇 尚藏传佛教的特殊意义。
宗喀巴坐佛像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代,佛教开始传入西藏,但到9世纪中期最后一代吐蕃赞普达玛时,佛教又被禁绝。直到11世纪,以佛教大乘密宗为主要教义 的喇嘛教在西藏兴起,陆续出现了脉系复杂的许多教派。明朝永乐年间,喇嘛宗喀巴(1357~1419)进行宗教改革,创立了藏传佛教中最大的教派——格鲁 派,被誉为“雪域佛陀”。甘肃省博物馆现藏宗喀巴坐佛像一座,像高93厘米、宽62厘米。宗喀巴头戴尖顶丹霞帽,身着藏式袈裟,袒右臂,结跏趺坐,手拈莲 花,施说法印。大师双目微闭,目光下视,面容慈祥,具有典型的藏式造像风格。造型优美,铆焊缝隙光滑平整,衣褶线条清晰,反映了藏族金属工艺的高超水平。
这尊宗喀巴坐佛像是格鲁派早期造像。因该派穿黄衣,故俗称黄教,以别于穿红衣的旧喇嘛教。黄教在西藏发展迅速,后又波及青海、甘肃等地。甘肃 洮、岷一带藏民原信红教,元代萨迦派(花教)得势,取代了红教地位,至明朝天顺年间,方又改奉黄教。明政府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稳定藏区局势,推行宽松的民 族政策与宗教政策,相继设置河州、洮州、岷州、西宁诸卫,由当地藏族首领担任各级行政长官,并允许职位世袭。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喇嘛教在藏民中的地位和影 响,积极扶植宗教势力,鼓励修建寺院,由高层喇嘛负责管理当地宗教事务,并颁赐各种封号以提高他们的威望,增强他们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庄严妙相”象牙印,便是明王朝宗教开明政策的实物见证。(文:刘亚珩 图片由甘肃省博物馆提供)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