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湖北松滋发现距今约8000年人类遗址[图文]

时间 : 07-26 投稿人 : 岩岩 点击 :

湖北松滋发现距今约8000年人类遗址 | 艺术品报道松滋关洲遗址 资料图片

松滋人类居住史提前2000年

长江中游同时期规模最大

5月19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披露,在长江松滋段江心洲,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史前遗址——关洲遗址。

“关洲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江汉平原最早阶段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也是同时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遗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刘辉兴奋地说,“关洲遗址的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化进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物被出土,也让我们有机会去揭开新石器时代的先民生存状态的神秘面纱。

江心洲,何以引来原始人栖居

关洲属于长江江心洲,关洲遗址位于松滋市陈店镇全心村四组关洲东北部,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50米,总面积约25000平方米。

关洲遗址表面地势平坦,遗址边缘因长年受江水冲刷地势陡峭。走进江心洲,谁也想不到脚下杂草丛生的沙地里隐藏着新石器时代祖先生活的痕迹。

2014年3月,松滋市博物馆一次水下考古调查时,在北部临江剖面上发现文化层,并采集到大量的石器和陶片,还有兽骨、烧土块等遗物。随后,经过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确认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城背溪文化时期的遗存。2015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松滋市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开始对关洲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早在20世纪80年代,松滋市博物馆就考古发掘了桂花树遗址等一系列城背溪文化遗址,但以往发现的城背溪文化遗址大多面积较小,文化层较薄。而此次发现的关洲遗址分布面积大,文化层堆积较厚,整个遗址文化层厚达10米,共分为11层,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埋深距地表约7至9米。刘辉介绍,遗址发现有大量兽骨和密集成层分布的鱼骨,同时出土有大量打制石器和少量磨制石器,以及大量原始陶器。

随着考古发掘的逐步深入,关洲遗址位于江心的原因也被揭开。考古队专程请来地质大学专业人士实地勘探,初步认为,关洲遗址在当时应与陆地连在一起,后因长江航道变化,逐渐独立成一块江心洲。“其特殊地理位置,给考古工作带来了不便”,刘辉介绍,遗址无水无电无常住居民,考古工作者只能自带干粮,每天撑着小船横渡长江往返,历经100多天,终于抢在长江水位上涨淹没遗址前,完成考古发掘。

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化进程的重要佐证

关洲遗址出土大量城背溪文化时期的石器、陶器、骨器、鱼骨,为我们生动再现了8000年前人类生产、生活、居住等各方面的场景。

刘辉介绍,以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工艺较为原始,陶器类型单一。在关洲遗址发现的陶器品种多样,有釜、罐、盆、盘、钵、支座等。釜、罐等器表一般饰以粗绳纹,部分圈足盘和钵器表面有磨光的迹象,且部分器形口沿出现慢轮修整痕迹。生产类石器及大量陶器尤其是炊器的发现,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处于比较稳定的定居农业阶段。结合20世纪80年代上游约8公里的宜都城背溪遗址和枝城北遗址发现的稻谷壳,可知稻作农业已经成为人类食物重要的来源。

遗址还发现了大量的兽骨和密集成层分布的鱼骨,说明渔猎经济仍然比较发达,是人类食物来源的重要补充。食物来源的多样性是人类从渔猎时代向成熟的农耕时代转变的重要特征。

关洲遗址的发现,不仅将松滋有人类居住的历史至少提前了2000多年,同时也说明松滋在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传播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长江中游文化距今8000年来在全国自成体系,一脉相承。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湖北松滋5月24日电 本报记者 夏 静 本报通讯员 汪子怡)

相关文章

  • 老安宫一粒炒至万元 1993年前老版为何炒出天价[图文]
    老安宫一粒炒至万元 1993年前老版为何炒出天价[图文]

    路边烟酒小店标明可回收牛黄丸“一粒安宫牛黄丸在拍卖行被拍出11万元天价”的话题近日突然在朋友圈热传。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走访调查发现,在北京的确有门店在张榜高价回收牛黄丸,93年产的“老安宫”回收价格为2000元一粒。而在拍卖会上,该年份的安宫牛黄丸成交价格为15750元一粒。但是专家认为,“老安宫”的最大问题是真假难辨,而就药用价值来看,过期的丸药其药效会衰减。畅销当做救急药物家中常备在前...

    1081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揭秘《江山如此多娇》的背后故事[图文]
    揭秘《江山如此多娇》的背后故事[图文]

    傅抱石与关山月创作《江山如此多娇》文/葛玉君《江山如此多娇》是著名山水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历时四个月,于1959年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其高5.5米,宽9米的巨大幅面是中国画历史上空前的,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作品题句:“江山如此多娇。”整幅画面表现出新中国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这张山水画也是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诗意画”的杰出代表。我们知道,为了在1959年展现新中国十年来的建设成...

    961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追忆《百骏图》[图文]
    追忆《百骏图》[图文]

    郎世宁《百骏图》吃牦牛奶长大的我喜欢牛,但更是格外的喜欢马,马的英俊、帅气、奔放是任何动物都无法比拟的。牛是阴柔的,马是阳刚的;牛一世勤劳,马天生勇敢;勤劳勇敢是我们民族的品格。奇怪的是,汉语中牛与马两个字儿和在一起却造不成一个好词儿。在美术作品中我对马的喜爱变本加厉。我曾在霍去病的墓前徘徊,那尊两千年前的石马让我回想大漠的风霜;我也曾在残缺不全的昭陵六骏浮雕前徜徉,仿佛我也和这一群&ldq...

    1966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抛开望远镜 在插画之中探索12星座的前世今生[图文]
    抛开望远镜 在插画之中探索12星座的前世今生[图文]

    每当夜晚降临,仰望星空,神秘浩瀚的星河总会引起人无尽的遐想,在人类的各处历史上,时常会涌现出对宇宙与星辰充满好奇的人。面对漫天繁星,他们或试图通过闪烁的繁星来理解整个难以言喻的世界,亦或是希望从中获取人生的启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这些人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他们划定恒星的排列,赋予星辰名字与功能。9世纪,阿拉伯人首次成功画出平面天球图,另外不得不提及绘制星座星图的关键人物——阿尔·苏菲。他...

    916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广州地铁站走廊变身美术馆[图文]
    广州地铁站走廊变身美术馆[图文]

    彩缤纷的涂鸦艺术作品吸引了不少地铁乘客的目光。主办方供图快去越秀公园站看涂鸦艺术展,展期一个月新快报讯记者阮剑华报道近日,广州地铁越秀公园站B1通道变成了色彩缤纷的艺术走廊,一个名为“因爱之名,刷新生活”的涂鸦艺术展,吸引乘客驻足观看甚至合影留念。2011年7月,新快报曾发起“探路广州地铁文化”的话题,超过五成网民想为地铁涂鸦,希望以艺术为...

    1579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只要看一眼就会被吸引住的嘴唇艺术[图文]
    只要看一眼就会被吸引住的嘴唇艺术[图文]

    小小一片嘴唇居然玩出无限的创意,这是中国古代故事里的花木兰,化妆师运用巧妙的手法将人物的脸分为两部份创作,一半男生一半女生的手法体现出整个故事的背景,两部份的色彩背景也烘托出性别的差异,真是绝妙的创作。非常经典的卡通动物形象,‘海底总动员’中的多莉,嘴唇被打造成蓝色主体的海洋,漂亮的珊瑚和闪着亮光的海底世界,多莉欢快地笑着,这一切就像电影里的镜头一样。 3鲜红的唇上开出腊月红梅,这份美真是难...

    806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林风眠毁画始末考——略谈其存世作品的梳理[图文]
    林风眠毁画始末考——略谈其存世作品的梳理[图文]

    画家林风眠一生坎坷,家人离散,画作与画家一样,历尽风霜。特别是一九六七十年代期间,亲手毁画于抽水马桶,成了艺术家自虐的新典故。以亲历者身份记录林风眠毁画经过的是潘其鎏与冯叶,但说法却又有出入,其中原因何在?真相到底如何?一个背景是,由于艺术市场的勃兴与利益驱使,林风眠伪作的泛滥其实是一个公开的秘密。社会私藏的一些林风眠作品当然会有存疑之作,尽管如此,如何跨越个人私利与恩怨通过真正权威系统鉴定确...

    485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女子15美元买小蛤蜊 吃出价值近2万的紫色珍珠[图文]
    女子15美元买小蛤蜊 吃出价值近2万的紫色珍珠[图文]

    我们常听到的是”祸从口出“,但下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从口里出来的还可能是钱!家住美国维吉尼亚州Kathleen Morelli 日前在威利斯码头(Willis Wharf)花15美刀买了一袋蛤蜊,并将它们煮成佳肴供娘家的家人食用。没想到吃着吃着,竟吃出一颗重4.5克拉的紫色珍珠,这突如其来的珍珠,让全家人都感到相当惊讶,这颗紫色珍珠价值三千美刀左右(约人民币18450元)。威利斯码头卖海鲜长达2...

    1677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屠苏酒:从“辟疫”到“祈福”[图文]
    屠苏酒:从“辟疫”到“祈福”[图文]

    两千年前,东汉,一场伤寒侵袭了一个两百余人的家族。十年之内,近百人因此毙命。作为家族一员的张仲景,虽被后人称为医圣,却是捶胸顿足、无计可施。此后不久的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瘟疫又一次横行。曹植将当时的惨状形容为“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哀鸿遍野之下,一位英雄横空出世。传说每年除夕,他都让邻里把一个药囊浸到井里。正月初一,取井里的水倒入酒中,一家人面向东方,由年幼至年长者,依次...

    899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埃及法老雕像"搬家" 移动400米花了1小时[图文]
    埃及法老雕像"搬家" 移动400米花了1小时[图文]

    当地时间2018年1月25日,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重达83吨的埃及国宝级文物拉美西斯二世巨型雕像的迁址仪式在埃及吉萨的金字塔景区举行。此次搬迁全程虽仅有400米,却历时一个多小时。图为迁移过程中沿途围观的民众。这是近15年来第二次迁移这座高达11米的古埃及雕像。搬迁后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像将被安置在大埃及博物馆入口的主厅内。...

    973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教你怎样进行瓷器收藏的保养[图文]
    教你怎样进行瓷器收藏的保养[图文]

    瓷器如果保养不当,会严重危害瓷器,不利于瓷器长久保存,特别是传世和出土的精品,更应该精心保养。瓷器的保养必须遵循轻拿轻放、小心谨慎的原则,同时,对瓷器的保养,也不能对瓷器造成保护性损害。1、瓷器都是易碎品,在保存时应注意防震、防挤压、防碰撞。鉴赏藏品时要注意不要碰撞、摔落,尽量不用汗手摸。看藏品时最好戴上手套,桌上用绒布垫好,赏看时不要互相传递,一人赏看结束应重置于桌上,其他人再捧持观赏。2...

    253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69岁老人近40年收藏千余种版本《红楼梦》[图文]
    69岁老人近40年收藏千余种版本《红楼梦》[图文]

    张恩茂与他收藏的千余种《红楼梦》版本李世伟摄中新网郑州11月17日电(曹铮)在河南郑州,一位69岁的老人痴迷《红楼梦》。迄今,他已收藏了1400多种版本的《红楼梦》,还有许多相关资料和带有《红楼梦》画片的瓷器、铁罐等物品。这些《红楼梦》的版本来自不同时期的不同地方,年代最远的一套刻本的残本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11月17日,记者来到郑州市小杜庄,在这里,张恩茂老人为放置他收藏的《红楼梦》而专...

    377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她推络纱机的模样被定格在五毛钱上[图文]
    她推络纱机的模样被定格在五毛钱上[图文]

    蒋定桂年轻时在纺织厂工作。(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三套人民币5角纸币抗日名将蒋光鼐小女儿蒋定桂拟向故乡东莞捐赠父亲遗物文/广州日报记者唐红杰图/广州日报记者卢政(除署名外)昨日,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正式发行。在“尝鲜”的同时,你是否还记得前几套人民币的模样?在第三套人民币5角纸币的正面图案中,一名正在推络纱机的纺织女工,与东莞结下不解之缘。她的名字叫蒋定桂,是抗日名将蒋光鼐的小...

    747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博物馆里的生僻字 铙[náo][图文]
    博物馆里的生僻字 铙[náo][图文]

    铜铙一组商代现藏于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大的通高21cm、重3.145kg;中的通高20cm、重2.15kg;小的通高14cm、重0.805kg。《说文解字·金部》:“铙,小钲也。军法,卒长执铙。从金,尧声。”功能:铙又称钲,执钟。古代汉族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是一种古代的军乐器。铙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特征:形似铃而较大,口部呈凹弧形,两侧角尖锐,柄上细下...

    829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侯马盟书记载春秋末年一场激烈的斗争[图文]
    侯马盟书记载春秋末年一场激烈的斗争[图文]

    侯马盟书镇馆之宝1965年,山西侯马秦村出土了5000余件圭形玉片,上面书写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根据专家的研究,这些写满了文字的玉片记录了春秋末期晋国赵鞅参与晋国内部由六卿内争至四卿并立的一场激烈政治斗争。而正是这场政治斗争,拉开了作为标志战国时代开端的“三家分晋”这一重大事件的序幕。这些玉片被称为“侯马盟书”,是1949年以来中国考古发现的十大成果之一,也是山西博物院馆藏的十大国宝之一。盟书...

    1900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