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槨。
元朝一代才女管仲姬就是凭这阙寥寥七十余字的小词,打消了丈夫赵孟頫要纳妾的心思。
赵孟頫的大名,想必小伙伴们都知道,但管道升的名字估计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几对珠联壁合的佳偶,李清照与赵明诚,管道升与赵孟頫算是最为著名的两对文艺夫妻。相对于李清照凄凉流离的后半生,管道升无论是在世俗安稳还是精神层面,都获得了在那个女子完全没有话语权的时代最大的完满。
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又字瑶姬。南宋景定三年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据传管家是春秋时期管仲的后代,管道升的父亲被乡人尊称为“管公”。管道升的母亲周氏,家中有两个女儿,管道升是二女。因为家中无男丁,从小父亲把她当做男孩子一样培养,她也显示了过人的天赋,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管同学一直到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以28岁的高龄嫁给了赵孟頫。这里用到高龄二字,估计没有人会反对吧?
毕竟元朝距离今天800多年,即使是在已经是21世纪的今天,不还是有所谓剩女一词为祸人间吗? 但凡过了25岁还没结婚的姑娘,无论是社会还是自己都默认你已老了。按这个标准,管道升要算的上是剩女的祖师奶奶了。
不过,管同学很幸运,没有一对逼婚的爹妈,否则她也不会得以牵手一生的灵魂伴侣赵孟頫。
“夫人生而聪明过人,公甚奇之,必得佳婿。予舆公同里闰,公又奇予以必贵,故夫人归于我。”
翻译一下就是,我夫人从小聪明的不得了,我老丈人宝贝的不得了,一定要给她找个乘龙快婿,找来找去终于找到我啦!
管公真是棒棒哒,如果不是这样开明的,珍视女儿的爹妈,中国美术史上就会少了一对珠联璧合的佳偶。
21世纪了,不是还有大把爹妈一看到自家女儿过了25岁,原先的宝贝儿就成了被嫌弃的清仓甩卖处理品,恨不得但凡是个两条腿的男人就把女儿嫁了。
世间最幸运的婚姻,莫过于两人精神上能够共鸣,灵魂上相互滋养。她与赵孟頫,不仅是夫妻,更是师友,两人在诗词书画上琴瑟合鸣,不但书写了中国艺术史,更是中国婚姻史上一段难得佳话。
两人共同的审美格调,让生活超越了庸常与乏味,那时如果有朋友圈的话,这两人的日常就是高端文艺秀恩爱,虐狗成习惯。
赵孟頫画张《春江垂钓图》,夫人就来补个墨竹; 管道升画张梅花,赵大人就来题个字《题管道升梅竹卷》
道升素爱笔墨,每见余尺幅小卷,专意仿摹,落笔秀媚,超逸绝尘、此卷虽是小景,深得暗香疏影之致、故予品题,聊缀小诗,以记一时之兴云、大德二年九月既望,吴兴赵孟頫书
这花式夸妻,得意之情都漫出了纸端了。美龄小姐称凯申公为darling, 管道升称呼赵孟頫为“吾松雪”,比起darling真是显得既高段又甜蜜(捂脸)
被柳如是逼着殉国,又嫌弃水冷的钱谦益大人就很羡慕嫉妒他们,在《观管夫人画竹并书松雪公修竹赋敬题短歌》一诗中,留言:
“天上人间此佳偶,齐劳共命兼师友。”
现在动则有鸡汤教女人怎样成为人生赢家,如果真有这种称号的话,管道升早在八百年前就成功实现了。
论事业,管道升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有记载的,名声最高、成就最大的女性艺术家了,她的艺术思想对于明清时期的画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世人都知道郑板桥画竹堪称一绝,却不知管道升的竹不但不逊于郑,甚至比他更为高妙。
她每日揣摩赏玩竹子的姿态,首创“晴竹”一体,以书法飞白手法画竹,竹叶用金错刀的方法,“撇叶”的画法反其道从下起笔提笔而上,叶尖向左或右向上提起,中锋运笔,笔笔见功,竹叶之间的虚实穿插,墨色变幻,秀劲气韵尽现纸上,她是赵孟頫“书画同源” 艺术思想的最好实践者。
竹石图 87.1×28.7 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她不但酷爱画竹,还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她将竹子的生长环境、品种以及画竹步骤汇总成谱,成为元代有名的绘画理论著作《墨竹谱》,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她的书法既深受赵孟頫的影响,圆润秀丽,流畅典雅,但同时又拥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常会就势而作相应的灵活处理,使字势平衡,比赵孟頫书法更富有变化。楷书端正森严,行草俊逸洒脱,美术史上把她与卫夫人并列,称为书坛二夫人。卫夫人是谁啊?那可是书圣王羲之的老师!能与她并驾齐驱,其成就可见一斑。
致中锋和尚尺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然按照现在对女性的高标准严要求,事业辉煌有什么用?女强人肯定的家庭不幸福啊!还真对不起各位操的闲心了,先来看看她逝后赵孟頫亲笔所撰写的《魏国夫人管氏墓志铭》中对她是怎么评价的吧。
“夫人天姿开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备。”
“能处家事,内外整然。岁时奉祖先祭祀,非有疾,必斋明盛服,躬致其严。夫族有失身于人者,必赎出之。遇人有不足,必周给之无所吝。至于待宾客,应世事,无不中礼合度。”
1289年,管道升28岁嫁入赵家,到58岁去世,生育了3男6女。除了长子夭折,其他8人都健康地从祖国的花朵成长为栋梁了。
说是栋梁一点都没夸张哦,如果只是养大了只是尽到了最基本的义务。管道升作为母亲,以自己的艺术修养给了子女们最好的教育。在她的言传身教之下,次子赵雍、孙赵凤(字允文)、赵麟(字彦徽),都成了著名的书画家,此外,她还有个大大有名的外孙——元代四大家之一王蒙。
故宫博物院藏有《赵氏一门三竹图》,是由赵孟頫、管道升、赵雍合作的墨竹图卷。这并不是他们同一个时期的作品,而是后人将其装裱于一册。图中绘水墨竹三段。第一段为赵孟頫所画,题:“秀出丛林”,款:“至治元年(1321)八月十二松雪翁为中上人作。”
第二段,管道升所作,题:“仲姬画与淑琼”,钤印“管氏仲姬”(白文)
著名的弹幕狂魔乾隆皇帝当然不会放过赵夫人,他在1748年作的《题管道升修竹幽兰图》给予了管道升极高的评价:
袅袅猗猗绿水滨,幽香孤节自相亲。
世间尽有丹青手,写照端须似此人。
此诗稳定地保持了他一贯水准—老干部体,但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管道升的艺术水准。否则,你以为谁都入得了朕的法眼吗?
据说再恩爱的夫妻,一生中都有几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至于赵氏夫妇有没有动过这念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再恩爱也拦不住男人要聊骚的心。
大德年间,赵孟頫在任满浙江儒学时偶遇歌姬崔云英,动了纳她为妾的念头。别说那时节男人纳个妾简直太正常没有,现在不是连舆论都认为男人劈腿是天经地义之事吗?只不过犯了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嘛。
不过赵孟頫与管道升的毕竟感情深厚,他倒也还知道不好意思,于是发挥了文人的专长,写封信寄给了管道升
“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我娶几个吴姬、越女,也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翻译一下就是,夫人啊,你看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而苏学士有朝云暮云。你已经40多岁了,只管占住大奶的位子就行了,我多娶几个姬妾,也算不过分吧?
第三段,赵雍之作,款识“仲穆”
丈夫要纳妾,换成广东女人呢,只要我还是大奶,管他们男人找几个,风雨同舟嘛;如果是个湖南老婆,那就两把菜刀和丈夫摊牌;如果东北女人,先打一顿再给包顿饺子……
那么浙江女人管道升是怎么处理这事儿的呢?人家根本不手撕小三什么的,而是抬手写了这首《我侬词》给夫君。这问题重点抓的准,效果没的跑。据 《词苑丛谈》记载:
“子昂得词,大笑而止。”
赵孟頫写了首诗回绝了崔云英,
“春寒恻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燕子小来花又落,一庭风幽自黄昏。”
从此再未提过纳妾之事。
这个圆满的结局当然也印证了赵孟頫毕竟是有修养的大家,别说在那样一个男人即是天的社会中,纳个妾还用得着你一个女人同意吗?换成现在澳门的某先森,你会写一万首诗也挡不住人家要开个后宫的豪情。
中国的女性在历史中向来都是面目模糊的存在,大多以某夫人,某氏出现在只言片语之中,管道升如同一束熹微,穿透了几百年的尘埃,让我们看到了闪耀的星光。
无论是为人女、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她都堪称典范,更重要的是除了这些一个女人被赋予的社会属性,她还在男权至上的社会中最大可能地保持了自我属性。
在那个男尊妇卑的时代,她与赵孟頫之间的感情是平等而互相尊重的,艺术上的共同追求、精神上的心有灵犀,是他们婚姻稳定、感情历久而弥新的根本所在。
1317年, 延裕四年丁巳,管道升被封为魏国夫人。1319年4月在返乡的途中因旧病复发离世。赵孟頫悲痛欲绝,在他写给恩师中峰明本和尚的信笺中可以体会到他内心的悲苦之情。
“孟頫自老妻亡故,伤悼痛切,如在醉梦……盖是终身得老妻之助整三十年,一旦哭之,岂特失左右手而已也耶!哀痛之至,如何可言。”
虽然文人写的这类悼念亡妻的诗文当不得真,史上多的是前脚写的情真意切,吃瓜群众们感动的热泪盈眶,结果你泪还没干,后脚新妇已迎进门的事儿。
赵孟頫的悲痛之情应该是真实的,因为在管道升去世后的第三年,1322年6月16日,他即追妻而去。后人依据他的遗嘱,9月10日,将他与管道升合葬于德清县千秋乡东衡山。实现了《我侬词》中所写的: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得一个衾,死同一个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