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高大的西夏王陵
鸱吻也叫螭吻,又叫鸱尾、鸱吻,为古代宫殿房脊两端的吞脊兽,即吻兽,取其灭火消灾之意。在古建筑中,“五脊六兽”只有官家或皇家才能拥有。那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各种小兽,被请到皇宫、庙宇和达官贵族的屋顶上,俯视人间,有点“平步青云”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味。因此,狻猊、囚牛、獬豸、凤、狎鱼们流传到民间,就有了俗化的名字,分别为:走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帮捣、顺风打旗、坐山观火之名。
1974年,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郊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的西夏王陵,出土了大量西夏时期的建筑材料,其中就有西夏绿釉鸱吻。西夏王陵方圆50多平方公里,埋葬着西夏十代帝王中的九位。西夏王朝灭亡后,西夏帝陵遭到严重破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考古学家对西夏王陵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了大批西夏建筑构件。西夏王陵出土的鸱吻有琉璃和灰陶两种,造型均呈龙首鱼身、张口吞脊状,与同一时期河北省蓟县独乐寺辽代山门鸱吻、山西省大同市华严寺金代薄伽教藏殿鸱吻均属同一类型,与宋代鸱吻造型相同。除鸱吻外,西夏王陵出土的脊饰构件还有摩羯、吼狮、四足兽、立鸽、套兽、迦陵频伽等。
西夏王陵博物馆展出的迦陵频伽(复制品)
民间相传鸱吻是龙的儿子,所谓“龙生九子”,鸱吻为其中之一。其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既喜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大口吞火,所以民间将其象征为辟除火患灾害。后来式样改变,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因名“鸱吻”,又称“龙吻”。汉代以前的宫殿正脊两端高高翘起,其形状似凤鸟展翅,后来演变成鱼身状名“鸱尾”,在南北朝至隋唐时代的壁画中,受印度“摩羯”鱼形象的影响,鸱尾造型呈月牙形,到了唐代,鸱尾造型逐渐突出吻部,张开大口吞咬屋脊,所以又叫鸱吻。在宋代,鸱吻龙首鱼身,张口吞脊的造型就被固定下来,民间也有说虬尾是水精,喷浪降雨,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西夏陵出土的绿釉鸱吻,通高152厘米,底宽80厘米,外形呈龙头鱼尾,龙眼双目怒睁,龙头张口吞脊,形象威猛异常。身有鱼鳞,尾端分双叉似鱼尾,表层施绿色琉璃釉,十分光滑,极富观赏价值,是目前国内出土最大的琉璃鸱吻,足以反映当时西夏王朝陵园建筑的宏大壮观。琉璃在北魏时已经发明,但在宋朝之前还未广泛使用,西夏陵园发现的房瓦、滴水、鸱吻、花砖等,很大一部分为琉璃。这些部件都是先用泥塑制作成模塑后,再用手工精心雕饰花纹成型,放入高温窑内烧制而成。在西夏词典《番汉合时掌中珠》和《杂字》中,都将琉璃制品列入宝物词条,可见琉璃在当时建筑之珍贵位置,宋朝陵墓的建筑材料使用却比较广泛,足以说明西夏帝王对自己陵墓的高等级要求和皇家琉璃使用的状况。西夏绿釉鸱吻为极罕见珍贵之物,属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1年12月,在宁夏西夏王陵3号陵浅层,出土了可与埃及金字塔前神秘的狮身人面像和古希腊残臂雕塑维纳斯媲美的珍稀文物——迦陵频伽。清理出来的迦陵频伽灰色陶块约450块,这些灰色陶块都是分模合制,不是一次成型,头面部的雕刻比较细腻,达到了很高的工艺制作水平。
西夏陵绿釉鸱吻
迦陵频伽是梵语音译,汉语译作“妙音鸟”,传书是喜马拉雅山中的一种鸟,能发妙音,后来佛教利用它来宣传其教义,做佛教极乐世界之鸟,被描绘成人首鸟身。神话和原始宗教都赋予迦陵频伽超人的意志和非凡的神力,有着独特的观赏价值和考古价值。西夏王陵出土的迦陵频伽有灰陶,红陶和琉璃3种质地,形制大体相同,通高45-47厘米,外形均为人首鸟身。所有的迦陵频伽都蹲卧于空心器座上,腹部以上为人形,上身前倾,头戴四角叶纹花冠,面形浑圆丰润,眼睑低垂闭眼,双颌丰腴饱满,以阴刻细线突出眉眼,神态静谧安详。双手作坚实心合掌印于胸前,下腹呈蚕节状,双腿向后贴塑于器座两侧,双肋及尾部的条形榫孔内插双翼,羽翼丰满,状如大鹏展翅,长尾似蕉叶。双腿及爪跪骑于方形抹角底座,底座正面贴塑卷云弯曲纹于两侧,整个造型完全是异域造像的风格。另外从其鼻棱,眉弓看,倾向于中亚人造型,比敦煌泥塑有着更多的西方文化印记。迦陵频伽是佛教和西方净土的象征,西夏王朝把这种神鸟的形象用于王陵建筑,其目的是为了昭告世人;迦陵频伽是佛国的鸟,创造它的是西方净土的阿弥陀佛,而安葬在这里的皇帝已经回到了有迦陵频伽陪伴的西方净土,他就是大夏的佛。
宁夏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历史上商贸经济往来频繁,给宁夏留下了众多的舶来品,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虽然只有195年历史,但成吉思汗率领金戈铁马的蒙古铁骑六出蒙古,横扫欧亚大陆,至死也未能击败幅地狭小的西夏王国,这种国力因此影响了中亚邻国的造访,带来各种域外物品,迦陵频伽的出现也是阿弥陀佛净土信仰在河西地区传播的结果,从前,中国考古界对迦陵频伽只闻其名,未见其形,这次出土迦陵频伽成为中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现在迦陵频伽复制品收藏在宁夏西夏王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