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元节看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鬼”[图文]

时间 : 07-11 投稿人 : 心儿 点击 :

中元节看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鬼” | 美术品趣闻传 元王振鹏《钟馗送嫁》

今天是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鬼是古代人们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超自然解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鬼都有着其固定的形象。中国人对于鬼的探索从很早便开始起来,描绘神鬼的绘画作品,起源甚早,战国时的《韩非子》已提到“狗马最难,鬼魅最易。狗马人所知也,旦暮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无形者不可睹,故易”。秦汉时期流行乘龙飞昇图像,到了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已将神鬼列为绘画题材。吴道子在长安景云寺画《地狱变相图》,描写堕入地狱后受的种种酷刑,据载画成后让观者皆心生畏惧。著名捉鬼大神锺馗的绘画也源自唐代,至五代更多方绘制以求趋吉避邪,明清时期神鬼绘画的内容更为丰盛。

中元节看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鬼” | 美术品趣闻《鬼趣图》 溥儒

中国绘画史上许多闻名于世的画家们都曾以鬼为题材入画,清代画家罗聘尤善于画鬼和捉鬼大神钟馗,留下不少传世名作,如《鬼趣图卷》、《雄鬼图册》、《钟馗醉酒图》等。近代画家张大千、傅儒、丁衍庸等也都曾以鬼和钟馗入画。中元节,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国绘画艺术中对鬼的描绘。

中元节看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鬼” | 美术品趣闻《钟馗渡江》丁衍庸

清代画家罗聘是“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曾拜金农为师。一生曾多次绘制鬼趣图。其中《鬼趣图卷》是罗聘的存世名作,画家以夸张手法描绘出一幅幅奇异怪谲的鬼怪世界,借以讽喻社会现实,堪称古代杰出的漫画。《鬼趣图卷》共8幅,以鬼为题材,被当今研究漫画史的人认为是中国早期的漫画之一。

第一幅,是在一片弥漫的烟雾中,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些离奇的面目和肢体,似真似幻。那虚无飘渺的形象,就是“鬼”;第二幅,画面上是两个鬼:一前一后,疾速前行。后面跟着的鬼,头戴缨帽,很瘦,有人认为画的是一对主仆;第三幅,画的是一个穿着华丽而面目可憎的“阔鬼”,它手拿兰花,贴近一个女鬼说悄悄话,旁边还有一个鬼在窃听;第四幅,画的是一个矮鬼,拄着拐杖,一个红衣小鬼为他捧着酒钵;第五幅是一个绿头发鬼,脚和手臂都很长,在作捉拿状;第六幅是一个大头鬼,正追赶着跑在前面的两个小鬼。两个小鬼一边奔跑,一边慌慌张张地回头看;第七幅中,一共画了4个鬼。一个鬼打着伞在风雨中疾行,紧紧地跟在前面的一个鬼后。还有两个小鬼,头出现在伞旁,没有身子;第八幅,画的是两具白骨骷髅,一男一女,站在树丛中的一座古墓旁说话。

中元节看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鬼” | 美术品趣闻《鬼趣图卷》罗聘

中元节看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鬼” | 美术品趣闻《雄鬼图册》 罗聘

这些看了使人恐惧又发笑的《鬼趣图》,刻画的到底是谁?是不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罗聘说都不是,他说他画的是他亲眼所见,因为他“有一双蓝眼睛,能够白日见鬼”。在创作了《鬼趣图》之后,罗聘便声名鹊起。也有人评介说,《鬼趣图》可谓是罗聘投向社会腐朽一面的一柄匕首或投枪 。

在中国,地狱如同人间一样,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各种鬼差充斥其中,他们根据人生前所做之事,断人得失,并给予奖惩。在各种鬼差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十殿阎罗。现藏日本永源寺的南宋宁波民间画家陆忠信所创作的《地藏十王图》,具体描绘了十殿阎罗的形象。画面笔法工细,设色艳丽,装饰效果强烈。

中元节看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鬼” | 美术品趣闻《地藏十王图》(局部) 陆忠信

古代中国还有一位与鬼相关的著名神祇——钟馗,他的主要职能是捉鬼。

钟馗,姓钟名馗字正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唐-赐福镇宅圣君”。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雍州终南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胆相照。

相传皇帝唐玄宗在一次外出巡游后忽然得了重病,用了许多办法都没治好,皇帝非常着急。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鬼偷走了他的珍宝,皇帝愤怒地斥责小鬼。这时突然出现一个戴着破帽子的大鬼,把小鬼捉住并吃到肚子里。皇帝问他是谁,大鬼回答说:臣本是终南进士,名叫钟馗,由于皇帝嫌弃我的长相丑陋,决定不录取我,一气之下我就在宫殿的台阶上撞死了,死后我就从事捉鬼的事。玄宗醒来之后病就痊愈,于是封钟馗为赐福镇宅圣君,专司捉鬼之事。

中元节看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鬼” | 美术品趣闻《钟馗醉酒》 罗聘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钟馗醉酒图》是清代画家罗聘所做。画面中的钟馗酩酊大醉,在小鬼的搀扶下踱步前行。人物生动有趣,画面淡雅大气。

中元节看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鬼” | 美术品趣闻《钟馗嫁妹》龚开

除了捉鬼之外,有关钟馗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钟馗嫁妹”等。在汉族民间,人们用他的形象制作成各种艺术品,放置在住宅里或大门口,希望驱逐邪恶,获得平安。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南宋画家龚开所作的《钟馗嫁妹图》(又名《中山出行图》)是此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画面为长卷构图,钟馗与其妹乘坐撵轿位于画面正中,小鬼前呼后拥分布在他们周围。各小鬼手中拿着各种嫁妆,肩挑手提,十分热闹。特别是画面中的女鬼,面部胭脂以墨代朱,显得诙谐有趣。

中元节看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鬼” | 美术品趣闻

此外中国民间还有许多描绘中元节习俗的绘画作品。

相关文章

  • 沧桑600载 马湖古城将重现世间[图文]
    沧桑600载 马湖古城将重现世间[图文]

    马湖古城老城墙有着640余年建城史的宜宾屏山县城,曾是明朝马湖府城所在地,在被向家坝水电站蓄水淹没之前,县城内仍保留着多处马湖古城遗迹。为了保住马湖古城遗址在内的文物古迹,文物部门决定异地原貌重建。制订方案,历时一年多拆卸,很多部件靠手工,将每个古建筑构件都分开堆放,并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标识区别。最近,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四川)地面文物复建工程正式开始平场,这标志着被国家旅游局确定的“马湖古...

    464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浅谈文房收藏新亮点:古墨[图文]
    浅谈文房收藏新亮点:古墨[图文]

    近些年来,在各大拍卖会上,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大型的小型的,中国古代文房用具专场异军突起,成交战果表现的非常抢眼。藏墨是文人的雅逸之举和情怀寄托。把玩收藏古墨将成为今后收藏拍卖市场上下一个“风向标”。 墨,是文明的产物,它具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功效。历来备受文人雅士、书画名宿的青睐。在当代社会,收藏古墨被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喜爱。在拍卖现场,只要有古墨出现,拍卖现场都会异常激烈,那么为何...

    270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漫画家姚非拉、猪乐桃陷争端 11年地下情曝光[图文]
    漫画家姚非拉、猪乐桃陷争端 11年地下情曝光[图文]

    (记者范协洪)作为内地动漫界的人气漫画家,姚非拉和猪乐桃一直陪伴着80后们的成长,他们的师徒情谊更是让不少漫迷们津津乐道。但就在3月1日,猪乐桃的一条名为《十五年的美好与不美好》,自爆出两人的师徒秘恋11年情史,而姚非拉则通过微博表态将对簿公堂,让不少漫迷们大呼“毁童年”。上世纪90年代,姚非拉是内地漫画界的领军人物,《梦里人》还被央视搬上电视屏幕。而姚非拉的徒弟猪乐桃...

    44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莫言旧居一天几百游客 胡萝卜苗被游客抢光[图文]
    莫言旧居一天几百游客 胡萝卜苗被游客抢光[图文]

    莫言的几间老房外,来自各地的记者和游客络绎不绝。晨报记者王巍/摄持续不断的关注,莫言表示很感动,“但我希望很快过去”。显然,这只是莫言的个人愿望。在高密红高粱文化节期间,记者再次探访莫言旧居,相比20天前,老父亲管贻范种的胡萝卜已被游客拔光,原本坑洼的泥土小院也被踩得光溜溜。“现在每天光游客就得二三百人。”二哥管谟欣说。胡萝卜苗被游客抢光高密...

    1875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郑板桥五十二岁得子如何教育[图文]
    郑板桥五十二岁得子如何教育[图文]

    郑板桥画作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1629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首届文王村历史文化节暨魁星楼修复启动仪式[图文]
    首届文王村历史文化节暨魁星楼修复启动仪式[图文]

    合阳县副县长就首届文化节讲话翰墨网讯:(实习记者:珊珊)2015年7月11日下午4点,首届文王村历史文化节暨魁星楼修复启动仪式在陕西省合阳县文王村德骧公故里--文王村举办,参加此次活动的有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浩公,合阳县县长,副县长,副书记,文王村书记等各级领导、中国文化研究会成员、陕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成员、渭南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史耀增老先生,雷氏家族,陕西合阳县资深古稀民俗专家、...

    221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翻个花瓶 绽放自己的情绪[图文]
    翻个花瓶 绽放自己的情绪[图文]

    每天的心情都不同,但生活环境却总是相同,你是否也对自己的办公桌或是居家空间的摆设,感到习惯、熟悉,却有点乏味吗?或许有些人会在桌子或茶几摆上一支花瓶、插上一朵鲜花,来替生活增添变化,但花会凋谢,花瓶却始终不变,有的时候还会被花瓶的形貌限制花的选择;除非,你用的是翻页花器。南韩设计团队 SPEXTRUM 善于透过新颖的视角,研发可以给人们更多灵感的产品,他们的产品在 MoMA、庞毕度中心等知名美...

    1732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防渗、防湿、防坍塌……石窟寺保护未雨绸缪[图文]
    防渗、防湿、防坍塌……石窟寺保护未雨绸缪[图文]

    2022年3月,龙门石窟奉先寺区域周边已搭建起20余米高的脚手架。为保护文物,脚手架需要“悬挑架杆”,和壁面保持一段距离。脚手架中间,还要露出卢舍那大佛周身,不影响游客观赏。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其中,奉先寺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摩崖型群雕;但长期受到渗漏水、岩体开裂、微生物等病害因素影响。段晋哲摄这是5月2...

    1911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美国摄影师抓拍染料爆开精彩瞬间[图文]
    美国摄影师抓拍染料爆开精彩瞬间[图文]

    美国摄影师抓拍染料爆开精彩瞬间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7月7日报道,美国摄影师抓拍多种色彩的染料在空中爆开瞬间场景,把背景的美国荒原变成了一个彩虹国度。如果旁观者只是站在旁边看的话,这种令人惊叹的场景很容易在一眨眼的瞬间就被错过。然而,运用高超的摄影技巧,就可以记录下这些染料如同雕塑般的瞬间。仅靠着技巧和肉眼,摄影师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在内华达和爱荷华的荒原中,捕捉到这些只停留三千二百分之...

    1889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掌中画[图文]
    掌中画[图文]

    来自美国加州的帅哥艺术家Russell Powell尝试了很久在自己的手掌上作画,然后将刚刚创作好的作品一掌印到纸上。Powell的这种尝试很好地将传统绘画与人体彩绘结合到一起,他称这种形式为“手掌印章”。看似简单的原理操作起来还是蛮有难度的。首先要求创作的速度要快,否则颜料干了就无法实现最后那一掌之印。其次要求对画面的控制要非常准确。可以看到,有些作品需要好几“掌”才能完成,每次印完一掌后...

    525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重庆自然博物馆开馆52天接待近50万人[图文]
    重庆自然博物馆开馆52天接待近50万人[图文]

    重庆自然博物馆,市民在参观进化厅的古生物化石除了火爆的电影市场,2015年重庆人的公共文化消费情况如何?记者昨日从市文化委获悉,2015年,到博物馆和图书馆的重庆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在2015年,整个重庆市的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36亿元,比2014年高出13%。每天外借图书2.71万册市文化委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达13.3万平方米,到馆读者1245.42余...

    209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精致有腔调的小众古董收藏博物馆 了解下[图文]
    精致有腔调的小众古董收藏博物馆 了解下[图文]

    5月初夏,全球疫情似乎在渐渐收敛,人们的心思活泛,可暂时还是“跑”不出去,尤其是对于热爱西洋古董艺术的风笛粉更是如此。让我们借即将到来的“世界博物馆日”,带你云游几间精致有腔调的小众古董收藏博物馆,给大家饱饱眼福。珠宝博物馆,看进眼里就拔不出维琴察珠宝博物馆Museo Del Gioiello Vicenz地点:意大利~维琴察推荐理由丨珠宝博物馆界的米其林超三星1、维琴察过去30年每...

    737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科普一个你可能不知道的节日——国际博物馆日[图文]
    科普一个你可能不知道的节日——国际博物馆日[图文]

    每年5月18日左右,世界各地举办庆祝国际博物馆日的活动隆重上演,有的持续一天,一个周末,有的则持续一整周。2017年,约有36,000多家博物馆参与了157个国家的活动。博物馆X全球?这是个什么节日or活动?定于每年的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

    578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七旬老人四个月雕出玉雕中国梦[图文]
    七旬老人四个月雕出玉雕中国梦[图文]

    玉雕“中国梦”“中国梦是我的梦,是你的梦,也是大家的梦,我用玉雕来表现中国梦,表达了我们工艺美术工作者对实现中国梦的心愿!”手持自己的玉雕作品“中国梦”,70岁老人李郁侃侃而谈。这个玉雕作品“中国梦”是由玉石雕刻而成,上部是一条腾飞的巨龙,代表着中华民族,栩栩如生;下部是底座,底座有四面,正面是由...

    1474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波士顿公园广场移除争议雕塑[图文]
    波士顿公园广场移除争议雕塑[图文]

    在由艺术家托里·布洛克(Tory Bullock)发起的呼吁替换托马斯·鲍尔(Thomas Ball)的《解放集团》( Emancipation Group )雕像的请愿书获得了一万两千多个签名后,波士顿市政当局移除了这座自1879年起一直位于波士顿公园广场的纪念碑。而这件复制作品的原雕塑,鲍尔1876年创作的《自由人纪念碑》( Freedmen’s Memorial )至今仍矗立在华盛顿特区的...

    341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