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彩人物图带盖奖杯 清·乾隆 广东省博物馆藏
3月16日,由天津博物馆与广东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海丝撷珍 重彩华章——广彩瓷器300年精华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展。展览按广彩发展历程分为“初见华丽”“式多奇巧”“金碧耀眼”“探新与低迷”和“传承与创新”5个部分,精选200余件(套)精美的广彩瓷器,力图较为全面地展示广彩的发展历程和其独特的魅力。
绚彩华丽 金碧辉煌
广彩即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以“绚彩华丽,金碧辉煌”闻名于世,是清代专门为外销而生产的釉上彩绘瓷器品种。当时,广彩为适应外销的需要,将景德镇所烧的素瓷坯运到广州后,再根据外商的需求,在素瓷坯上加以彩绘,经过700℃至750℃烘烤而成。广彩始于清代康雍之间,盛于乾隆、嘉庆年间,流传至今,成为享誉中外的瓷艺。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次年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海关,此时外国来华贸易的商船随之增多。西洋重华瓷,在广州订货或来样加工,因而促进了广彩瓷器的生产和发展。康熙中晚期至雍正时期,是广彩的初创阶段,国内流传下来的实物很少。此时无论是师傅还是颜料都来自景德镇,大多依照景德镇彩瓷纹样绘制,仍带有较多的景德镇彩瓷的痕迹,色彩对比度不像后来的那么强烈。
17世纪至18世纪,广彩逐步形成鲜明个性之时,同时也正值欧洲洛可可风尚和中国热风靡之至。因而作为外销瓷品种之一,广彩瓷器的器形有部分模仿自西方的银器;而纹饰亦大量地模仿西方的艺术形式,以浓烈的色彩和弯曲妙曼的线条,迎合当时西方人的审美情趣,不少作品体现出浓厚的洛可可艺术风格。19世纪以后,广彩因市场的变化导致了风格的突变,构图丰满、色彩绚丽、金碧辉煌的风格成为广彩的典型特色而流传至今。
广彩纹章瓷盘 清·雍正 广东省博物馆藏
融合中西 适应市场
广彩因它的外销特征而使它兼容了东西文化的内涵,成为了中西文化互动和交流的载体。在其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既曾经辉煌,也充满了曲折与艰辛。
18世纪至19世纪早期,广彩瓷器多销往欧洲,因而当时欧洲的洛可可风尚对广彩瓷器的影响较为明显。在绘画技法上除了延续中国传统画法外,也引入西洋绘画的透视技法,尤其是深受西方油画和版画的影响,用彩厚重。纹饰多用“S”形的线条装饰,色彩明艳。欧洲定制的纹章瓷在此期最为大量。人物、花卉、庭院风景等纹饰既有西式的、也有中式的。中式人物中的“满大人”纹饰较受欢迎,成套订制的餐具、茶具、咖啡具也开始大量出现。
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中国皇后”号的首航成功后,广彩的销售市场逐步转向以美国为主。与欧洲以社会上层为主要消费对象不同,广彩瓷器在美国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当时美国广为流行金色调的装饰风尚,导致了广彩瓷器以浓烈的大红、大绿、大金为装饰的风格转变,尤其是金彩的使用空前突出。这种装饰风格构图丰满、色彩绚丽、金碧耀眼,成为广彩的典型特色而延续至今。程式化的风格演变,也是为了适应市场大批量生产的需求。此阶段“满大人”、西洋人物和西洋风景、西洋花卉等纹饰逐渐消失,以中式明装人物、中国山水风景和花鸟图案为主。
清末至民国初期,广彩瓷器在延续传统风格的同时,因岭南画派画家们的介入而出现了另外一种风格——在瓷器彩绘画中融入中国画的技法,使广彩画面中出现了类似浅绛彩和新彩的特点,绘画题材有的也暗寓政治。这种短暂的探索为广彩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民国中期以后,因战乱等原因,广彩瓷器的生产大受冲击,多移至港澳,此时广彩瓷器的风格又恢复到以传统风格为主。
广彩花卉纹太平有象烛台 清`光绪 广东省博物馆藏
传承创新 成为非遗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从港、澳回穗的广彩技术人员和内地的技术人员一起,共同创造了广彩瓷器的新辉煌: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采取多元化及变革之路。在这个阶段,广彩的绘画技法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更多地与景德镇彩瓷和中国画技法相融合;纹饰题材和用彩更加丰富多样;除了绘制传统器物外,还作了壁画、雕塑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创新探索。总体纹饰布局大部分保留了繁密而不凌乱的传统风格。
进入21世纪,广彩瓷器逐步转向工艺精品和艺术品的生产,产品类型更加多元化,艺术手法和技法也因广泛吸收其他彩瓷和工艺品种的养分,而更加丰富多彩和富于表现力,使广彩生产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时期。2008年,广彩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广彩瓷器烧制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广彩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个外销瓷品种,因而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它一方面因中国元素而吸引追逐中国趣味的西方人,另一方面又融入西洋元素以迎合西方品位。它成为中西文化互动和交流的载体,兼容了东西文化的内涵,体现出人类文化与审美的多样化。当前,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日益重视,将更有利于保护、传承与弘扬广彩瓷器的烧制技艺和这一民族文化。而当今的广彩,也不断地从国内外的其他艺术领域中汲取养分,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