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漆器:商战的主角 贸易的宠儿[图文]

时间 : 06-26 投稿人 : 小林林 点击 :

漆器:商战的主角 贸易的宠儿 | 艺术品资讯

19世纪 红黑漆描金人物故事图梳妆盒2 陈家祠藏

割开漆树树皮,收集乳白的汁液,再经过日照、搅拌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流程,就成了“漆”。用这种天然涂料来防护和装饰家具,是古代中国人的独创发明,可以溯源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了17世纪,来自东方的漆器在西方市场上成了抢手货,天然漆营造出的光洁、润泽、醇厚的美感,和其他很多东方器物一样,被赋予了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想象。到广州去,买漆器回来,是众多远洋船长和大班们备忘录上的显要标注。它们是商战的主角,是贸易的宠儿。

“安菲特利特号”

从广州满载漆器回法国

漆艺在中国早在新石器时期已出现,是古代中国为人类文明作出的杰出发明之一。至迟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中原人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种植漆树。如我们今天所知,广州东郊螺岗一座秦军人墓葬中出土的盘、奁、耳杯的残迹,是目前所知岭南最早的漆器,说明岭南漆器很可能是随统一岭南的秦军将士传入的。而广州的古称“蕃禺”二字见于考古实物最早的一例,也是被刻在一件汉代漆奁上,1952年由考古工作者在广州西村石头岗的一座古墓中发现。

暨南大学教授纪宗安在《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漆与漆艺》中指出:“先秦至秦汉的中国漆艺曾出现过五百年的繁盛期。三世纪以后,青瓷迅猛发展,取代了漆器在日用器皿中的主导位置。但是十四世纪以后,中国漆器出现了装饰的高峰,并作为我国工艺美术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品种,其精美产品和工艺技术远播海外,其艺术价值超过了实用价值,与丝绸、瓷器并立,在享誉世界中构成东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华美篇章。”

也就是说,漆器在中国古代工艺史上的发展,呈现一个马鞍形的线条。而第二个高峰的发展,与对外贸易、东西文化交流有很密切的关系。

依纪宗安的看法,我国漆器在汉代便与丝织品等特产一道传入东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各国和阿拉伯世界,此后又传到欧洲各国,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周边文明形态中,特别是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发展最好。在学习和继承中国漆艺的基础上,当地工匠也创新发展出许多独具特色的工艺,有的后来还反哺中国工匠。

与广州关系比较大的漆器外销,主要对象是欧洲。由于线路的遥远,漆器传入欧洲的时间比较晚,但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洛可可风盛行,由于“中国热”的影响,漆器受到了极大的欢迎。目前已知,早在17世纪初期,法国王宫中已经有大量的中国家具,当中也包括了漆制品。

据西方学者的研究,法国王宫在1663-1715年期间,大量采购中国漆器。如中法交往史上著名的航船安菲特利特号,在第二次来华时,就满载漆器而还,令法国国内一时有了“安菲特利特号漆器”的说法。王室的追求带动了社会风气,对于价格高昂的漆器的广泛使用,一些法国精英人士还从经济角度表达出担忧。

第一批中国漆器

大约在16世纪初抵达欧洲

“虽然不能确定漆家具到达欧洲的确切时间,但一份16世纪奥地利Ambras城堡的财物清单(现保存在维也纳某博物馆)已然列出了东方漆家具”,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学者袁宣萍指出,“最早将漆家具运至欧洲的是葡萄牙人,到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最早的漆家具,法国是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输入的,而英国是通过劫持一艘葡萄牙商船获得的,时间在16世纪末”。

在中国漆器的外销时代,东方漆器在欧洲市场上一直属于奢侈品范畴,并非普通人家可以消费的日用品。由于东方漆家具的流行以及它昂贵的价格,仿制成为一门有利可图的行业。17世纪初的西方文献中已经零星提到了仿制中国橱柜的活动。正是在初期的仿制基础上,欧洲自己的漆艺也发展起来。

袁宣萍指出,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初,髹漆作为绅士及上层妇女的业余爱好在社会上流行,“1688年Stalker与Parker的《髹漆论丛》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公布了漆的配方,指导人们如何从事漆艺,并提供‘中国风格’的装饰图案,对欧洲漆绘工艺产生过重要影响”。当时欧洲各国漆艺家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制漆的方法与配方各不相同,在激烈的竞争中推动了欧洲漆艺的发展。比如,比利时的斯帕是欧洲漆器生产的中心,借温泉度假胜地之便,此地也成为本土漆艺向欧洲传播的一个重要地点。著名漆艺家达哥利和他的弟弟以及达哥利的学徒苏耐尔等都是从此地走出,或与此地的漆艺渊源有关。其他各地的漆艺名家还有发明了“马丁漆”的法国人马丁兄弟,记述了清漆制作方法的瓦丁等。

中国漆艺的影响还波及漆器之外。不少17-18世纪欧洲制作的陶瓷、金属制品、纺织品、壁毯上的图案、色瓷也来源于漆绘家具。还有一种方式类似“搭积木”,是一种将中国漆器拆散后重新组装的做法。特别是那些多扇折叠并带有丰富装饰的大型屏风,上岸后常被拆散镶入小型的欧式家具或室内嵌板当中,“中国漆器加上青花瓷装饰,为英国的威廉与玛丽时代(1689-1702)的室内装饰风格带来巨大影响”,学者何振纪指出,“早期欧式的髹饰家具特别闻名的是三位德雷珀斯商人:赫伯特、德诺特及普瓦里埃,包括伯纳德,他们是少数能提供优质东方漆艺的商人。这些商人亦兼具设计制作,他们经常将来自远东的漆箱、漆屏及漆柜进行分拆,再组装成为竖面凸板的板心,其余部分则由本土所产的仿漆艺来装饰”。此外,也有少量家具是欧洲设计好样式后送往中国进行髹饰。

中日漆器竞争欧洲市场

根据现有的资料一些学者认为,最早传入欧洲的东方漆器很可能是日本漆器。如何振纪所言,长崎的漆器从室町时代(1336-1573)已经开始大量出口,尤以华丽的莳绘漆器著称,在中国的鉴藏家群体中也很受珍视。广东的金漆艺术在争夺海外市场过程中,也部分吸收了日本金粉莳绘的工艺手法。葡萄牙人窃据澳门后,日本漆器成为重要的货物。

如前所述,日本早期制漆技术和漆艺从中国传入,时间很可能早到新石器时代,但大规模和较深度的传播,是从汉代开始,在唐代达至高峰,且宋元明清双方交流一直不绝。早期中国漆艺远超日本,明代日式莳绘漆器回流中国,引起漆艺界震动,反过来促进了中国漆艺技术的进步。

日本漆艺传统风格和传统技法在平安后期确立。公元894年,日本废止遣唐使,断绝与中国的官方往来,这被许多人视为日本美术史上一条重要的分界线。以此为标志,日本美术领域出现全面的“国风化”,也即日本本土风格化倾向。暨南大学学者程红梅指出:“日本官方对漆器制作业的支持是漆艺在日本获得长久生命力的重要条件。”

由于工艺精良、特色鲜明,日本漆器在欧洲市场上有很高声誉。所以中国漆器进入欧洲之后,两个传统的漆艺大国,就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17~18世纪,广东已是全国最为有名的漆艺家具制作中心之一。雕漆工艺一般以北京及苏州为贵,而描金则多是来自福建及广东两地,其中又以广东的出产引领一时的风尚。18世纪,中国的广州和日本的长崎占据了输往西方的远东漆器的大宗。17世纪末期,以广器为首,中国的漆器出口已经盖过了日本所出产的“倭漆”,逐渐挤占了出口西方的漆器市场。此后,荷兰开始削减进口日本漆器的订单。中国的外销金漆器在艺术效果上接近日本的莳绘漆器,而且产量巨大,价格也低于“倭漆”,十分适合于日用装潢。18世纪30年代开始,荷兰东印度公司也进口大量中国漆器贩运于欧洲,同时也往日本运去包括“广作”在内的中国漆器。

那么在外销市场争夺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描金漆器技法,是否真的如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从日本的莳绘漆器发展而来呢?的确,明代中国漆工杨埙曾经学习了日本的莳绘技法并加以创新,清代宫廷造办处也将描金技法称为“洋漆”或“仿倭漆”。但著名鉴藏家王世襄先生在《髹饰录解读》中曾言:“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在漆器上就广泛使用描金描银之法”,“描金之法是由中国传往日本的,时间在隋唐之际,或更早。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描金漆器在日本有它的高度发展,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反过来影响了中国的漆工。”可见漆艺和其他工艺门类一样,在中外交流、东西方交流的历程中,都是不断地进行着双向互动。这正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相关文章

  • 黄宾虹赠张继画作见证一段鉴定故宫书画背后的旧事[图文]
    黄宾虹赠张继画作见证一段鉴定故宫书画背后的旧事[图文]

    黄宾虹黄宾虹一生艺事中,1936年应邀鉴定故宫博物院书画是一件大事,两年之中阅书画无数,为其后近二十年的创作有说不尽的启发。此事也让他牵涉到民国文物界满城风雨的“易培基故宫盗宝案”,这件案件缘起于国民党元老张继。百年老字号朵云轩秋季展览上一件黄宾虹画赠张继的《松溪读易图》四尺整纸山水作品现身,除了让人感受到宾翁山水画的震撼力,也让二人的渊源进入公众视野。这幅亮相朵云轩2018年秋预展的作品为四...

    697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影雕十载镂红楼:农民艺术家陶世清的故事[图文]
    影雕十载镂红楼:农民艺术家陶世清的故事[图文]

    农民陶世清在创作中编者按陈希荣是甘肃省皋兰县什川中学一位普通的中学语文老师,他读了文汇·中国书画专刊后,向我们推荐了皋兰县的农民陶世清创作影雕《红楼梦》的故事。稿子看了以后,很是感动。编这个稿子,让我们想到了争论不休的关于“艺术本源”的问题:蛋是从哪儿来的?奇怪的是,对这个十分显见的问题,有的人却把本来应该属于普通百姓的艺术锁进了“圣殿&rdq...

    880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黄永玉:别让你的孩子成为画家[图文]
    黄永玉:别让你的孩子成为画家[图文]

    很多孩子喜欢画画,中国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但是,艺术教育到底应该怎么搞?93岁的著名画家、中国首枚“猴票”设计者黄永玉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对儿童教育是有看法的。但这只能代表个人。我希望小孩画画,爱画什么就画什么,家长不要勉强他,不要让他变成“小徐悲鸿”、“小齐白石”,不要变成这个。有的父母希望孩子长大成为画家,这是很难的。当然,这种例子是有的。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

    1008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名画拍成电影的正确姿势[图文]
    名画拍成电影的正确姿势[图文]

    曾巩《局事帖》华谊兄弟创始人之一王中军近日豪掷2.07亿元,购得曾巩《局事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流传至今的唯一墨迹。在银幕上,那些珍贵也真贵的名家书画也是电影人最喜爱的题材之一。不过,喜爱归喜爱,若都拍成《富春山居图》,恐怕有点对不住艺术家的呕心沥血。来,让我们去看看什么是把名家书画拍成电影的正确姿势。《北斋漫画》(日本 1981)人们可能没听过日本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的名字,但一定见...

    1199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20万元一桌的满汉全席 敢不敢吃[图文]
    20万元一桌的满汉全席 敢不敢吃[图文]

    清蒸鱼、烤乳猪、卤鸡爪、红烧肉、黄瓜、花生、藕……今(21)日,一桌造价20万元的“满汉全席”亮相第四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不过这桌美味的大餐是吃不动的,因为它们全部是由海百合茎化石、珊瑚玉化石、贝壳化石、海绵生物礁化石和金丝楠木等进行雕刻加工出来的。虽然吃不动,光看看还是能让人流口水。华西都市报客户端记者 张磊 摄影报道...

    1666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造型奇妙的元龙泉窑青釉露胎贴花八仙梅瓶[图文]
    造型奇妙的元龙泉窑青釉露胎贴花八仙梅瓶[图文]

    这件元代龙泉窑青釉开片露胎贴花八仙纹八棱梅瓶(图1),口径5.5、底径10、最大腹径17.5、通高27.5厘米。整器呈八棱形,小口,折沿,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至底,足外部亦为八棱形,内部为圆形。瓶身等分为八棱,肩腹部主体部分每棱又有上中下三组露胎开光装饰,上部及下部开光内浮雕模印两组四季花卉纹,中部八处开光内分别浮雕模印八仙,众仙脚踏仙草,四周分别环绕数朵祥云。此瓶胎体呈红褐色,外底(图2)足露...

    382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曼谷街头现屈原壁画:甩着衣袖跳骑马舞[图文]
    曼谷街头现屈原壁画:甩着衣袖跳骑马舞[图文]

    微博@VERO_FIN:内特·诺布一刚完成的作品!要是仔细点可以看出来是黄鹤楼壁画里面的人物啊……他对武汉果然是真爱。【记者追访】你能想象到Style版风格的屈原,会是什么样子吗?昨日,现居泰国的武汉姑娘琳婕晒出了一款很新很潮的武汉Style版的屈原像。琳婕2003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去泰国发展,后来遇到了巴西艺术家内特·诺布一,两人...

    1548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兵马俑彩绘脱落秘密:专家制防腐剂保护珍宝[图文]
    兵马俑彩绘脱落秘密:专家制防腐剂保护珍宝[图文]

    兵马俑头像,彩漆剥落严重文博专家王明达打来电话找记者——如何让兵马俑不卸妆当年曾在良渚取过经本报讯上周,“码一点”带大家去了秦陵博物院,看了新展览“真彩兵马俑”里37件(组)彩色兵马俑(详见本报10月9日C1版)。这是兵马俑自出土以来全球首次大规模展出彩绘俑。红衣配绿裤,粉脸披紫衣,2200多年前,造型师如此时髦大胆...

    1285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这件古罗马稀世古董竟当了45年咖啡桌[图文]
    这件古罗马稀世古董竟当了45年咖啡桌[图文]

    据《每日邮报》10月20日报道,纽约一位收藏家日前向意大利归还一件公元一世纪的古罗马地板,这件价值连城的地板在被寻回前一直在收藏者家中充当咖啡桌。1930年代,在罗马附近的Nemi湖底发现了公元一世纪罗马皇帝卡里古拉的沉船,沉船上有大量大理石、蛇纹石和斑岩马赛克地板。此次归还意大利的正是其中的一块马赛克地板。图:古罗马皇帝卡里古拉这批文物于二战后被盗,目前鲜有寻回。图:1930年代发现的罗马...

    724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费庆瑞率安徽书画名家赴皖南写生[图文]
    费庆瑞率安徽书画名家赴皖南写生[图文]

    著名画家费庆瑞日前,由合肥半汤书画院和安徽辉煌艺术创作中心联合主办,北京蓝海建筑装饰集团安徽公司承办,安徽九华山旅游集团地藏文化交流中心及诚运矿业协办的安徽书画名家皖南行采风团,在采风团团长、著名画家费庆瑞的率领下,由著名画家、企业家一行15人赴皖南九华山、黄山等地文化采风,翰墨结缘,兴趣盎然。蓝海建筑装饰总经理熊伟代表此次采风承办方向大家祝词“黄山九华共向往,丹青绘就新篇章”,祝书画家们在...

    286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詹姆斯·西蒙美术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建筑[图文]
    詹姆斯·西蒙美术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建筑[图文]

    自2007 年起,德国博物馆建筑奖(the DA MPrize)每年都会留给德国最杰出的建筑作品。今年也如约而至,2020年已经是这个奖项颁发的第十四个年头,此次评选方与JUNG合作,采取了一种错开的评审程序,通过逐级评选,最终评选出最后的优胜者——大卫·奇普菲尔德建筑师事务所(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在柏林博物馆岛所建造的詹姆斯·西蒙美术馆(JamesSimo...

    1255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闲话闲说老普洱: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闲话闲说老普洱: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图文]

    齐同民普洱茶是中华民族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一个古老的传说恰好点明了茶的本来“面目”:解毒之“药”。 这解毒之“药”的茶,并非那些香气缭绕的嫩芽,而是茶树的经过长时间生长的老叶和嫩梗,经过熬煮具有特殊药物作用的茶。茶天然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早就被我们的祖先认识得很深刻了,几千年来,茶,备受皇室贵族的钟爱。魏晋南北朝乃至以后,茶成为中国古代上流社会养生的必备...

    1760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澳洲美术馆举办肉身展览:用艺术向人性发问[图文]
    澳洲美术馆举办肉身展览:用艺术向人性发问[图文]

    澳洲国家肖像美术馆“肉身”展出作品澳洲国家肖像美术馆“肉身”展出作品澳洲国家肖像美术馆“肉身”展出作品正在澳洲国家肖像美术馆举行的“肉身”展览是对当代具象艺术的一次独特的体验。展览旨在探索人性的理念,以亲密、同情、短暂、蜕变、脆弱、异化、不安、反应、死亡和接纳为主题,触发了心灵和身体的交流。展览通过10位澳大利亚艺术家的作品,邀请你一起去思考意识、自我意识和情感状态的本质。这些不同材质的作品...

    211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日本挖出山寨中国古钱:专家称古代已有炒汇族[图文]
    日本挖出山寨中国古钱:专家称古代已有炒汇族[图文]

    日本挖出“山寨”中国古钱“国外古代就开始高仿中国钱币了?”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文物调查公司IBISOKU关西分公司日前发布消息称,在京都市下京区的建筑工地附近出土了一只陶罐,罐内存有4万枚以上的古钱。其中有“开元通宝”“宣德通宝”等约50种。以现在的币值衡量,大约相当于4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

    1552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武汉顶级藏家年烧4万玩人偶[图文]
    武汉顶级藏家年烧4万玩人偶[图文]

    图片资料图片资料图片资料楚天金报讯本报记者肖丽琼如果你心目中的人偶还是芭比娃娃、变形金刚一类的简单玩具,那你就OUT啦。让李小龙PK甄子丹,或是终结者对阵钢铁侠吧,在武汉高端人偶玩家们的收藏柜里,这些场景都可以随手搭配出来。这些价格数百元至几千元不等的人偶,多是经典的电影和卡通人物,身上所有关节都能活动。他们穿着属于自己的潮服,端着有型的武器,连身上的血迹和伤口都那么真实。他们不会乖乖呆在...

    1014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