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我们离“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还有多远?[图文]

时间 : 06-11 投稿人 : 萌萌 点击 :

“假期‘云看展’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家躺着看国家珍宝岂不是更好”……如今,“线上看展”这朵“云”,正越来越流行。

点开“浙江博物馆公共服务综合平台”,能看到400多场线上展览,玉琮王、汉铜凫尊等浙江各地博物馆镇馆之宝都“上网”了!进入“博物官”小程序,离你最近的展馆、最热门的展览“一网打尽”。疫情常态化防控下,馆藏“上网”的意愿不减反增。数字技术,让文物与观众越来越近。

但文物数字化不仅仅是将文物拍照“搬”到网上,要让博物馆上“云”,成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还有多长路要走?

线上观展,赏玩兼备

古老的文物遗迹,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有了新的呈现。

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该馆信息资料中心研究员张永春向记者展示了“浙江博物馆公共服务综合平台”页面。点击进入“文博地图”,选择不同地区的博物馆,就能了解馆区概况和展讯;进入“数字展览”,在手机、平板或PC端云观展,享受360°沉浸式体验。

我们离“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还有多远? | 艺术品文摘

该平台于2013年由省文物局委托浙江省博物馆建设,于2019年改版上线向公众开放。目前已经有浙江的360家文博机构入驻,整合省内优质展览100多个,省外展览300多个。

实体看展和虚拟看展,有何差异,哪个更具吸引力?因人而异。如果恰好碰到闭馆期或藏品维护期,“云”观展不失为好选择。张永春举例,“实地看国家级珍贵文物,隔着玻璃,没那么方便。有了超高还原度的3D文物,能随时随地在屏幕上看,还能细细钻研文物上的纹饰等,更自由了。”

凭借数字技术,文物才能“活”起来。在2020年11月举行的宁波书展上,天一阁藏品数字资源首次在展会上和观众零距离互动,8平方米LED屏幕实现自助浏览,还有3D版的乾隆粉彩花卉纹瓷盘、《刘禹锡竹枝词卷》……早在几年前,这座450多岁“高龄”的博物馆就开始玩转VR全景、AR手册等炫酷科技手段,让文物不仅能看,还能玩。

用数字科技搭建云上平台,为观众提供展示服务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博圈资源共享最大化。“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尤其对于小型博物馆来说,能一定程度破除技术落后、经费不足、影响力弱等难题。”张永春说。

“数”化文物,稳步推进

千百年前的文物、艺术品,得以在现代人眼前变得亲切可感,诉说沧桑变幻,背后依靠的是大量的、有时是高难度的数字化采集工作。

天一阁工作人员王伊婧介绍,2020年10月,他们完成了第二阶段的1700件珍贵字画、206件碑帖、318件器物及181块馆藏碑石(刻)的数字化采集及后期处理工作。宁波书展上的藏品数字展示,正是其中部分成果。

藏品有了数字“档案”,数字化应用才有更多可能。做好“家底”数字化盘点,形成专题数据库,为后续转化成线上展览、智慧导览软件、虚拟场景体验等应用提供了基础。这不仅是对文物信息的永久保存,更是永续利用。

近年来,浙江稳步推进博物馆藏品数据库建设、公开、共享。2019年,“浙江博物馆藏品数字资源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启动。平台建成后,供全省行业内外652家文物收藏单位免费使用,并互享藏品数据资源。

这种数字化的努力,也贯穿到文化浙江的建设进程中。陶瓷工艺、女红工艺、茶文化、西湖文化、藏书文化等逐渐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科技项目,文物资源亮点IP不断涌现。

参与数字采集工作的不仅仅是博物馆一方。省文物局已经开始与腾讯合作建设“博物官——浙江博物馆聚落平台”,探索智慧博物馆建设模式。

以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共享、跨界创意和智慧应用为重点,浙江不断促进“互联网 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在本地落地生根。

高新科技,未来更美

想要建一个文物宝藏的数字“平行世界”,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技术,还是绕不开的问题。

在体验虚拟展览时,想必不少参观者也有困扰:进行屏幕交互,有时会碰到卡顿;展品模型精度不及实物;戴着VR眼镜进入还原场景,有时会产生眩晕感。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刁常宇说,交互不流畅,需要软件数据处理、终端呈现能力等要素的提升;更舒适的VR观展体验则与硬件本身适配能力及网速等有很大关系。

从采集环节来说,囿于藏品本身特殊性,如材质、机理、色彩等,也对采集技术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瓷器、玉器、石头……同样的颜色,在不同材质上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刁常宇解释。

当前,5G、云计算、人工智能、三维仿真、全息投影、AR、VR等关键词,在文博数字化领域中被更频繁地提及。但要落地到实际应用中,让观众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可感可知、方便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放眼全国,近年来在文博数字化发展方面,故宫、敦煌等频频“破圈”吸睛,有不少可以借鉴之处。张永春说,浙江文博数字化,借力高校科研项目、相关科技公司,很多前沿应用已经走上轨道,但还需进一步进行成果转化。

相关文章

  • 文玩圈里竟然有这么多的花心鬼[图文]
    文玩圈里竟然有这么多的花心鬼[图文]

    这几天,有好几位朋友发来图片问小潘,自己的手串盘花了怎么办?的确,在咱圈里有不少文玩会发生这种情况。今天,小潘就来盘点盘点那些容易被盘花的“花心鬼”们。不过只要您正确的盘玩,还是不容易花滴。最花心:星月菩提喜欢星月菩提的朋友很多,盘花了的更是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买回来的星月菩提本身就会存在密度高低不一的情况,密度低的易上色,高的则相反,这种原因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就是自身原因造成的,星...

    613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所谓汉镇[图文]
    所谓汉镇[图文]

    镇是古人日常生活实用器,唐代之前的人起居生活席地而坐,当时人为防止起身落座时席角卷折或席子移动,在席子四角放置席镇以起稳固作用,最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镇。作为室内家具的附属,古人在使用中也逐渐注重其家居装饰功用,开始赋予其艺术观赏价值,成为中国古代室内陈设的亮点。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包括金属冶炼、玉器琢磨等手工业制作兴旺,促进了汉镇造型设计的发展,汉墓中出土包括动物、人物等造型在内的纷繁复杂、...

    151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德国小学生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体验春节文化
    德国小学生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体验春节文化

    中新网柏林1月16日电 1月16日上午,来自柏林比尔格·佛雷小学近30位二年级小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冒着大雪来到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启了一场中国春节文化之旅。中心主任孙勤航和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来访的师生。在龙年春节来临之前,中心为小学生们精心设计组织了内容丰富、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春节文化体验活动。教学培训部老师结合短片《话说中国节—春节》向同学们介绍购年货、贴窗花、年夜饭、放烟花、拜年等中国春节文...

    54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年度最恶心创意:用2万只蟑螂的尸体创作一幅画[图文]
    年度最恶心创意:用2万只蟑螂的尸体创作一幅画[图文]

    害怕蟑螂的就不要往下看了,别怪我没提醒你。一到夏天,蟑螂这种令人讨厌的小生物又开始活跃起来了,杀虫剂品牌们也开始不遗余力地推广自己的灭蟑技能。但如何以充满创意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杀敌”能力呢?杀虫剂Raid放了个大招。Raid最新推出了三幅艺术画广告牌,远远看上去画面充满高级的金属感,驾着喷气战机的死神Grim Reaper全速前进中。当你走近仔细一瞧乍一看与杀虫剂品牌关系不太大,但是当你走近仔...

    1995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七夕:民俗之魅 民族之美[图文]
    七夕:民俗之魅 民族之美[图文]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柔情似水的七夕,这是佳期如梦的七夕。这是一个有关爱与暖的传统节日。在商家眼里,这是中国情人节;在社区眼里,这是中国家庭节;在学者眼里,这是中国民俗节……这个传承千年的“乞巧节”“女儿节”“双星节”,绵延着中国农耕文化中最温柔与浪漫的那一页。民俗之魅,民族之美。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牛郎织女”传说列入第二批...

    960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藏品市场水太深 老人花26万购的宝物其实都是赝品[图文]
    藏品市场水太深 老人花26万购的宝物其实都是赝品[图文]

    “我把股票都卖了,积蓄也用完了,想的是挣点钱,等我‘走’了以后能为儿子做点事,哪里晓得会遇到这种事。”提起自己被骗的经历,67岁的徐阿姨怎么也想不到当初自己花26万多元购买的字画、玉玺等收藏品其实值不了多少钱。而引导徐阿姨步步陷入陷阱的,就是一个披着卖文化艺术藏品外衣,专门诈骗中老年人的犯罪团伙。该团伙一共在全国诈骗了30余名中老年人,涉案金额100余万元。10月16日,记者从江北区公安分局大...

    1962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推动川剧创造性转化,成都摄影家向市川剧院捐出摄影画册数字版权[图文]
    推动川剧创造性转化,成都摄影家向市川剧院捐出摄影画册数字版权[图文]

    川剧是中国戏曲中的瑰宝,也是天府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曲目以及五种声腔剧种融汇淬炼而成的精湛表演技艺,使之成为中国戏剧的杰出代表之一。如何让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生机与活力?今日,“《中国川剧》《活着 走着 唱着》数字版权捐赠仪式”在蜀园举行,姜弯弯与市川剧研究院的艺术家们做出了助推川剧发展的全新尝试。在现场,作为作者代表,姜弯弯将《中国川剧》《活着 走着...

    1160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长得很古怪 梵高的向日葵是真的么?[图文]
    长得很古怪 梵高的向日葵是真的么?[图文]

    面对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的名画《向日葵》,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句评价。满脑袋打算盘的画商琢磨的恐怕是“这幅油画是真的么”,美国植物学家约翰·伯克则花了大把时间,研究另一个跟“真实性”有关的问题:“这些向日葵是真的么?”跟普通的向日葵不同,梵高的向日葵长得很古怪。平日里见到的向日葵都只有一排黄色花...

    1174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泰特美术馆发表气候变化紧急状态公开信[图文]
    泰特美术馆发表气候变化紧急状态公开信[图文]

    英国泰特美术馆馆长们发表了一份公开声明,称气候变化应被视作国家紧急情况。他们的这一声明加入了近期众多社会行动者、政治家和政府的行动浪潮。2019年六月,纽约市通过一项决议,宣布气候变化已成为紧急状况。在此之前,伦敦、米兰、悉尼和温哥华等城市,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等地区,以及苏格兰等国家也宣布了这一情况(英国议会在五月时宣布了该紧急状况)。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气象计划》(The Weather Pr...

    1807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法国南特大教堂起火 400岁大管风琴被焚毁[图文]
    法国南特大教堂起火 400岁大管风琴被焚毁[图文]

    当地时间7月18日,法国西北部南特市的南特大教堂起火。大火有三个起火点,分别是教堂大管风琴附近和教堂中殿左右两边起火,目前,南特检察院以故意纵火案对此展开调查。教堂内的镇堂之宝,一台拥有400年历史的大管风琴完全被烧毁。这台管风琴的历史可追溯至1619年,它经历过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破坏,躲过二战期间的炮火,逃过1972年的火灾,却毁于2020年,令人痛心。7月18日清晨,位于法国西北部南特市的南...

    195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当相机拍到亡灵:美国鬼魂摄影师博物馆级的PS照片[图文]
    当相机拍到亡灵:美国鬼魂摄影师博物馆级的PS照片[图文]

    19世纪中叶,唯灵论兴起的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鬼魂摄影师”:威廉·穆勒用相机捕捉到了一个异常清晰的鬼影相片,这个鬼影像极了不久前被暗杀的林肯。虽然他被控告造假,但是内战期间生意兴隆,他用灵异照片为失去亲人的人们制造亲密的幻想。老夫妇和一个年轻女鬼,c.1920(威廉·霍普/国家媒体博物馆收藏)威廉·穆勒的衰败,部分是因为P.T。巴纳姆(P.T Barnum,译注:美国巡回演出团老板和马戏团...

    1382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愤怒小鸟的宿敌在中国:殷墟文物萌态十足[图文]
    愤怒小鸟的宿敌在中国:殷墟文物萌态十足[图文]

    2016年6月28日,河南安阳,游客在殷墟博物馆里游览时发现不少文物面部表情丰富,萌态十足,堪称“表情帝”。殷墟是中国奴隶社会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因出土甲骨文和司母戊鼎震惊世人。其中的陶猪更是像极了游戏愤怒的小鸟中小鸟的敌人猪头族。下面就来欣赏一下这些萌萌的文物吧!...

    599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沈阳现山寨版自由女神像 高3米多[图文]
    沈阳现山寨版自由女神像 高3米多[图文]

    沈阳的富城国际花园小区有座3米多高的自由女神像。专家说,山寨雕塑易惹侵权官司,还会破坏自有的建筑风格。...

    1663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古代先贤哲思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道[图文]
    古代先贤哲思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道[图文]

    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万物平等”……古代先贤的哲思里,蕴藏着朴素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道。一起打开他们留下的锦囊吧!2021年6月7日在云南昆明市晋宁区夕阳彝族乡拍摄的野象(无人机...

    449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国画家60寿宴上撕百万画作:称对艺术严谨[图文]
    国画家60寿宴上撕百万画作:称对艺术严谨[图文]

    原生态国画独创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贾雨60岁寿宴上点评自己作品。范家成摄中新网成都7月12日电(王爵范家成)12日,原生态国画独创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本土著名画家贾雨60岁寿宴在成都某度假村举行,众多艺术界人士前来祝贺捧场。令大家大跌眼镜的是,寿星竟当场撕毁了自己价值近百万的画作,称对艺术严谨负责和追求完美。据了解,当日,画家贾雨60岁寿宴准时在度假村宴会大厅开始,著名画家、&ld...

    1672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