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虎枕中的秘密 了解下[图文]

时间 : 06-02 投稿人 : 佩佩 点击 :

2022年是虎年,时下全国各地多家博物馆围绕老虎文物举办的一连串展览中,虎枕这样一类瓷枕展品成为了“标配”。

古人对美好梦境的追求,都浓缩在有趣的瓷枕之中。感受这些留有余温的文物,既能帮助我们进入古人的精神世界,也能让我们在新的一年中经受住猛虎的考验,变得更加坚韧,继续保持对梦想的渴望。

虎枕中的秘密 了解下 | 美术品收藏

【虎枕中的秘密】

上海博物馆虎年特展“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中,就展出了一件“金代黄地黑彩雁衔芦苇纹虎枕”。按照展厅中的文物说明,这件瓷枕“作卧虎形,背作枕面,前低后高。模制成型,为左右两半粘合而成。虎身先施白色化妆土,再罩黄彩,黄彩之上又以黑彩描绘虎皮,笔法生动活泼。枕面未施黄彩,在白地上以黑彩绘雁衔芦苇纹。”等彩绘全部画完后,再施一层清釉,在窑内高温下一次烧成。这种工艺也被总称为釉下彩。虎枕主要在宋、金时期流行于中原一带,它的造型颇有特色,相信能给我们的虎年带来好运。

虎枕虽好,但还是硬邦邦一个,枕在头下硌得慌。这使人不免怀疑,这究竟是古人头铁,还是枕中另有其他妙处,使人爱之难舍。其实在古代,瓷枕的用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作为明器随葬使用,希望逝者安享永眠(这时软硬已经无碍),另一部分则是专供消暑纳凉(此处通常需在枕面裹上软布)。根据文献记载,不论虎枕还是一般意义上的瓷枕,在当时确有实际使用。比如,“苏门四学士”中的张耒,就曾作《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一首,其中“巩人作瓷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一句证明,硬邦邦的瓷枕,因有“消炎蒸”的作用,而成为古人夏季必备的床上用品。

不过,除了给头脑解暑的功能之外,枕头之中还藏着什么奥秘呢?另一位北宋学者刘挚还有一首专门以《虎枕》为题目的五言律诗写道:“耒阳得奇枕,状比猛兽姿。呀吻目睛转,中有机纽施。持须世所戒,羊质还可嗤。莫作邯郸想,曲肱吾所师。”这首诗的前四句交代了虎枕的来历和威猛身姿,五、六句化用成语“羊质虎皮”,取笑了虎枕藏在凶猛之下的呆萌。来到最后两句,又用“邯郸想”和“曲肱枕”这对典故,表达了自己不愿攀附权贵、洁身自好的政治理想,诉说了自己远离纷争、返璞归真的人生梦想。

由此来看,虎枕真不简单,不仅能消除炎热暑蒸,还能让诗人抒发感情,展现人格情操,不愧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古代瑰宝。我们见惯以景抒情,但以枕咏怀,可是头一次,此间的妙处,且让我们细细体会。

【瓷枕中的邯郸梦】

说到瓷枕,自然是睡觉用的,安然入睡之后,不管今人、古人都会经历一个生理现象,就是做梦。所以,“邯郸想”和“曲肱枕”这两个典故,无疑都与做梦有关。

“邯郸想”源自唐代小说家沈既济的《枕中记》一文。故事讲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一个卢姓的青年在邯郸城外旅店中,偶遇道士吕翁的故事。卢某感叹人生憋屈,功名不顺,道士就给了他一个青瓷枕头,“其枕青甆,而窍其两端”,大概是一枚朴实无华的瓷枕。拿到枕头,卢某也不讲究,倒头便睡,更不顾外面店主在蒸黍米饭,一会儿就要开饭。

这个枕头果然玄妙,卢某转眼发现自己不在旅店,已经到了家里。先有高门望族清河崔氏招他为婿,妻子美丽动人;后又中了进士,得到唐玄宗的赏识提拔,不断升迁,屡建奇功。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两次遭遇贬谪,又奇迹启复。八十多岁时,儿孙满堂,功成名就,因病去世。等他感叹人生无常时,猛然睁眼,发现自己仍在旅店之中,而店主的黍米饭还未蒸熟。吕翁在旁边问他可作了一个好梦。卢生怅然若失,不知是梦是醒。

邯郸吕翁的青瓷枕头没有留下来,但留下了“黄粱一梦”这个成语。不仅如此,这个故事后经过历代剧作家马致远、汤显祖的改编,以《黄粱梦》《邯郸记》等名字享誉中国文学史,而故事里的“吕翁”也被具体到全真教祖师吕洞宾的身上,成了一个点化、开悟的传说。这些都使得“邯郸一梦”,成为中国有关梦境小说的经典之作。

对于亲身经历北宋“新旧党争”,充分体验宦海沉浮的的儒家学者刘挚来说,或许平平淡淡才是真。所以,他想到了孔子曾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诗中的“曲肱枕”一词就出自《论语·述而》,曲肱就是胳膊。看来,在刘挚心中,与其枕着让人进入美梦的青瓷枕头,不如饭蔬饮水,枕着自己的胳膊,做一个朴实无华、无关富贵功名的清梦,更能助人安然入睡。

难怪,他会发出“莫作邯郸想,曲肱吾所师”这样的人生感叹。

【梦想成真,不如一枕】

从“邯郸梦”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人的心里,枕头与梦境有着天然的联系。有什么样的枕头,就能做到怎样的梦。针对这一想法,宋、元时期的古人就开发了大量与梦境存在直接映射关系的瓷枕,方便各位求梦者各取所需。

在瓷枕流行的宋代,在最为常见的长方形枕之外,多有如意形、元宝形枕传世或出土。在一定程度上,这体现了古人对梦境内容的主观意愿。不过,比起这些造型朴实的瓷枕,当时涌现的人物形枕,则以别具一格的造型和内涵,以物质的方式展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在这些人物形枕中,首推以肖像童子造型而得名的孩儿枕。

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收藏了一件北宋定窑孩儿枕。这件瓷枕极为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活泼、天真可爱的男孩伏卧于榻上的形象。瓷枕通体施牙白色釉,底素胎无釉,以孩儿背作枕面,两臂环抱垫起头部,右手持一绣球,两足交叉上翘,身穿长衣坎肩,印团花纹。卧榻为长圆形,榻边模印花纹,四面开光,其中一面凸起螭龙,相对的一面光素,其余两面凸起如意头纹。孩童眉清目秀,炯炯有神,神态自然,刻画极为传神,不仅让我们看到工匠的用心与技巧,也分明看到了宋、元民俗中祈子、宜男的文化内涵。

除了这类,孩童呈俯卧状、以背部作枕面的造型外,当时还有一类将孩童塑成侧卧状、上托荷叶形枕面的孩儿枕,也很流行。有学者研究,这类具有荷叶枕面的类型,很可能与宋代七夕风俗中小儿执莲叶效颦磨喝乐(佛教中称摩睺罗,即化生童子)的习俗有关。总体上讲,这两种造型的孩儿枕其实可以归为一类,本质上都反映了宋人思维中生育子嗣、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念。古人正是希望通过“瓷枕—梦境”这一实践方式,来获得“梦想成真”的交互效果。

类似这种孩儿枕造型的,宋代还流行过一种侍女枕(或称卧女枕),这类瓷枕有时为一体态丰盈的贵妇,有时又为一女童侧卧于椭圆床榻之上,双腿弯曲。一般左臂弯曲枕于头下,右手叠左臂下方,有的造型也可能类似孩儿枕一样,手持莲叶枕面。至少由此来看,在古人的梦境中,(除开佳人入梦这一俗民主题外),至少对男孩、女孩都有期待;祈求儿女双全的愿望,古今一理。

【枕中还有仙境】

如果说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只是古人“梦想”中的普遍需求,那么在满足这一常规操作后,就要进入更高一层次的精神需要。正如“邯郸梦”中的卢生,在经历宦海沉浮、八十而终的圆满之后,依旧表现出的怅然若失那样,若能在人生“之后”继续永享天福,就成为古人进一步的追求。而这样的精神诉求,同样也体现在瓷枕之中。

宋、元之间的瓷枕除之前谈到的几类以外,还有一种极为精美,造型非常独特,并引人入胜的类别。此类瓷枕便是人物楼台式瓷枕,其中最经典的或许是1981年安徽岳西县出土的一件,元代青白釉建筑人物瓷枕,曾入选《中国文物精华》(1984)。

这枚瓷枕胎质洁白,通体呈椭圆形,施青白釉,莹润光亮,清雅秀丽。枕面似一片翻卷的荷叶,两头上翘,中间微凹,饰棱形“卐”字纹,周边装饰卷云形连弧纹。枕身为楼台之状,制作者以塑雕和镂雕的手法,营造祥云环绕楼台亭阁、玉宇琼楼景致,正合“仙人好楼居”的古意。瓷枕内部塑有人像共计十八尊。

正殿神台之上端坐为一男性,高冠长袍,左右各有一个侍从拱手而立。阶下分立男女二人,手捧仙桃进贡。屋檐枋头都装饰均以如意云纹,宫门上珠帘垂挂,正殿两侧透雕铜钱纹隔扇。殿外有勾栏环绕两侧回廊,中有菱形镂孔,若祥云之状。背面亦有神台,宫殿布局与正面相似,装饰上略有差异。神台上端坐一女性,凤冠霞帔,左右各有侍从,台下为一硕大供炉,摆满供品,两边使者似为胡人、仙人装束。

除了前后神台主座二人,侍者四人、贡使四人,一共十人外,还有八人。他们或各持宝物、或两两相对私语,都神情各异,裙带飘忽、惟妙惟肖。难怪有学者认为,瓷枕所表现的可能是八仙为玉帝、王母祝寿的情景。

这类人物楼台式瓷枕显然为人们的梦境打开了另一个窗口,进入玉帝、王母的世界,分享仙桃、仙丹,与众仙人共享齐福。好比张耒在《谢黄师是惠碧瓷枕》的后半阕又写到的那样:“梦入瑶都碧玉城,仙翁支颐饭未成……不如华堂伴玉屏,宝钿敧斜云髻倾。”对古人来说,这一梦想甚至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所建首山宫、章安宫、光明宫,作千门万户,以邀西王母降临的盛景。

与之相仿的,还有上海博物馆所藏“五代白釉镂雕宫殿人物枕”。它虽然没有后出的岳西瓷枕那么精致,但同样别致,独有韵味。这件瓷枕通体施白釉,枕面作如意头形,刻满缠枝花卉纹,两侧微微上翘。枕面下方是仿木结构建筑的宫殿形平座,门窗门拱、基址台阶都塑造得形象逼真。宫殿建筑前门紧闭,后门半开,一个夫人侧立于门前。这件瓷枕早于岳西出土瓷枕,但意蕴相通,且更加简明:在此梦里宫殿中,自有无尽妙处。这类被统称为“启门图”的通幽形象,不但见于瓷枕,还屡屡见于石窟、佛塔、经幢、舍利函、铜镜、玉器、卷轴画,甚至墓葬、石棺之上,足以引起人们无限遐想。

在金元以后,或许是瓷枕工匠在技艺上有了新的突破,或者是使用者对梦境情节有了具体要求,这类以“仙人半启门”造型风靡一时的枕头,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所有那些继承者当中,最具特色的应该就是磁州窑“戏曲故事”瓷枕。这一更加简约的版本,用丰富的人物造型和朴素的装饰风格,留下更多有关古人梦想的真材实例。那些枕面开光上所描绘的动人情节,与其说是某些具体的历史故事,不如说,更像是人们私人定制的独家美梦。

【每个美梦中都有一个梦境守护者】

说了北宋定窑的孩儿枕,说了元代青白釉建筑人物瓷枕,也从黄粱一梦,说到“仙人半启门”,这些瓷枕都以其有趣的造型,精美的工艺,形象的构思,向我们诉说了古人的梦境与梦想。如果说这些瓷枕凭着自己本身具体的模样,就足以让我们了解它们的主人想要从中获得什么美梦,那么回到本文开头的虎枕。枕着这些“羊质虎皮”猛兽姿的古人,是要做个与虎共舞的好梦吗?

答案显然不是这样的,古人的逻辑还是讲究基本法的。按照东晋葛洪的民间偏方大全《肘后备急方》(卷一)“治卒魇寐不寤方第五”所言,有关针对‘做噩梦’的治疗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方以虎头枕尤佳”。为什么虎头枕能治噩梦?葛洪还又写了一本《梦林玄解》,其中提到:“霍幢真人秘授‘虎枕法’,能令神魂宁守,妖梦不见,延年养滎,升仙诞道之要也。”

葛洪为什么对“虎枕”这么有研究呢,因为他不但是《肘后备急方》《梦林玄解》的作者,还写了一篇“枕学”名著,《枕中书》。文中讲述了古代仙人的来龙去脉,所住名山仙洞,福地洞天。对于想要入山的初学道者来说,作为林泉守护的老虎往往是对他们的第一道考验。反过来,只有接受了老虎使者的检验,坚定了修道的意愿,才能找到进山“升仙诞道”的入口。

回到古人的梦境世界,既然美梦也被认为是进入仙境的渠道,那么化身为虎头的瓷枕,也就有了守护梦境、阻遏噩梦的实际功能。正因为这些猛兽的值班镇守,才保护了古代造梦者,安心遨游于美梦之境。当然,梦境守护者也不止于老虎,西域来的狮子有时也分担一些老虎的重责,以狮形枕的模样,一同为人站岗。

从虎枕、狮枕到“戏曲故事”瓷枕,从黄粱一梦到南柯太守,在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人写作了太多与美梦有关的故事,也创造了太多与之相关的文物。唯一不变的,是对美好梦境的追求,都浓缩在这枚有趣的瓷枕之中。

相关文章

  • 长沙“火锅博物馆”展出60多款火锅[图文]
    长沙“火锅博物馆”展出60多款火锅[图文]

    景泰蓝火锅。杨华峰摄8月13日,市民来到“火锅博物馆”内观赏各种类型的火锅。这个坐落在湖南长沙的“火锅博物馆”既有《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的陶器火锅,又有市面罕见的“电炉子火锅”,还有铜火锅、景泰蓝火锅等60多个各种类型的火锅。食客可一次把全国的火锅看个够,然后在此饱餐一顿。燕鲍翅火锅。杨华峰摄各式各样的火锅。杨华峰摄...

    1019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浅聊吴哥时代柬埔寨佛像造像[图文]
    浅聊吴哥时代柬埔寨佛像造像[图文]

    现在的柬埔寨,因吴哥窟、巴戎寺等壮丽的石造大寺而闻名于世。约八百年前,吴哥窟和巴戎寺的中央塔内都安置了神佛本尊的大雕像,日夜灯火通明。以前的人们相信轮回转生,并在那实践着信仰生活。所有人,尤其是国王、王族、高官、宗教事务官等过着情绪高涨的日子。但是,这些神像、佛像原本是从印度传来的,其后根据柬埔寨的审美观和美术形式,替换成柬埔寨版并存续下来。怎么看雕像的参照物似乎都是柬埔寨人。2001年,上智大...

    1676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西藏地方标准:传统手绘唐卡匠心传艺[图文]
    西藏地方标准:传统手绘唐卡匠心传艺[图文]

    资料图:5月12日,“指尖神韵”嘎玛嘎赤画派藏族唐卡大师嘎玛德来师徒作品展在拉萨开展,此次展览共展出师徒作品60余幅。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宗教、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图为观众欣赏展览中的唐卡。 李林 摄中新社拉萨5月25日电 (记者 赵延)在布达拉宫昏暗的灯光下,勉冲·罗布斯达用8年时间,临摹壁画,完成18幅唐卡。4...

    608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清朝皇帝家里的怪异文物[图文]
    清朝皇帝家里的怪异文物[图文]

    说到故宫藏品,我们印象中一定是精雕细刻的,金碧辉煌的,价值连城的,独一无二的……没错,这是许多文物的常态。但你以为皇帝的品位一直这么正常吗?在故宫博物院中,还有不少时髦的,怪异的藏品,下面我们就挑选几件来为大家作个介绍吧。爷爷的太师椅爷爷的太师椅,学名叫做“红木雕云龙纹宝座”,清中期时候的宝座,红木制造,硬板座面,侧沿浮雕八宝纹,座面下打洼儿束腰,浮雕杂宝纹。膨牙三弯腿外翻云纹马蹄,牙条下...

    807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亦舒回应弃子33年:不是不爱你 只因那时太年轻[图文]
    亦舒回应弃子33年:不是不爱你 只因那时太年轻[图文]

    蔡边村与亦舒的唯一合照近日,香港女作家亦舒抛弃儿子长达33年一事在网上引起极大关注。现年44岁的蔡边村通过纪录片《母亲节》向亦舒喊话,希望见面。对于外界近乎一边倒的“无情”谴责,以及众多女性网友的“是不是受过很大伤害”的不解,亦舒最初并未回应。昨天中午近1点时,她通过微博发出一篇出自自己短篇小说《妈》中的文字,回应外界质疑:“小宝,相...

    940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北京百年老楼被传京城第一凶宅[图文]
    北京百年老楼被传京城第一凶宅[图文]

    众多“探险迷”来到真实存在的“朝内81号”探险新京报讯近日,一部以京城老宅为背景的惊悚电影《京城81号》上映,真实存在的朝内大街81号院吸引了大批“探险迷”参观。该院中两栋本是民国时期美国天主教会用作培训学校的老楼,因年久失修的破败感和网上流传的恐怖传言,逐渐被探险迷们冠以“京城第一凶宅”之名。昨...

    1307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央美学位服到底“闹”的是什么“装”[图文]
    央美学位服到底“闹”的是什么“装”[图文]

    央美学生在朋友圈调侃自己的学位服苏坚近日,看到不少中央美院学生在大晒学位服“囧事”,朋友圈还在继续热闹传播帮着央美学位服“刷屏广告”——尽管不知道学校要闹还是学生被闹,看着“被学位服坑”得像一群自虐狂、被虐狂一样的毕业生形象,只有更可乐可叹!央美学位服,这到底闹的是什么“装”?毫无疑问,学位服也是有历史传承的,从普遍认同感的角度,学位服应该要传承意义和仪式感,一般没必要修改或修改也要基本尊重...

    1685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80后慧眼识商机 定制艺术软装年收入过百万[图文]
    80后慧眼识商机 定制艺术软装年收入过百万[图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和文化欣赏水平的提高,书画艺术消费也日渐红火起来。不过,人们常犯愁:买哪些作品既可以装饰家居又可以保值升值?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机。跟着父亲做书画经纪人的80后胡立纾萌发了个念头:何不为客户提供一项新业务——定制书画艺术软装。就是这一个想法,每年给他带来了逾百万的业务一次大胆创新抓住商机1983年出生的胡立纾是个“不安分&rdqu...

    1541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男子吃米线用民国银元抵账 骗店主2万余元[图文]
    男子吃米线用民国银元抵账 骗店主2万余元[图文]

    嫌疑人绥江开米线店的王先生,花了2万余元,从一个“建筑工人”手里买下近300多枚“民国银元”,本想一转手净赚几万元,不料却陷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被骗走2万余元现金。日前,绥江警方侦破了一起利用假“银元”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一男子用‘民国银元’买米线9月中旬的一天,在绥江开米线店的王先生店里,来了一个男顾客。男子叫了碗米线吃了之后,付账时,男子掏出来的“钱”却把王先生看傻了。“...

    1788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蒙娜丽莎》画面竟然发现四动物[图文]
    《蒙娜丽莎》画面竟然发现四动物[图文]

    《蒙娜丽莎》画中被突出的动物形象(网页截图)蒙娜丽莎左边的猴子蒙娜丽莎右边的水牛据英国《太阳报》12月6日报道,美国一名画家宣称破解了《蒙娜丽莎》画作中隐藏了500年的秘密,在蒙娜丽莎头部背景中有三只动物在徘徊,分别是狮子、猴子和水牛。他还发现,在蒙娜丽莎的身体左侧有一只类似鳄鱼或蛇的动物。这名画家名叫罗恩·皮西尼罗(RonPiccirillo),现年37岁。罗恩是在翻转《蒙娜...

    1052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设计师老公捡树根摆满客厅雕刻成艺术品[图文]
    设计师老公捡树根摆满客厅雕刻成艺术品[图文]

    昨日,西安市安东街小学家属院。李东凯正在摆弄他用树根、树枝等雕刻的『宝贝』华商报记者黄利健摄李东凯家的客厅放满了大大小小的木头“艺术品”,这都是他用捡来的树根、树枝打磨成的。这可让爱整洁的老婆“愤怒”了,她想烧掉这些木头,可看到老公亲手给自己打磨的木头手镯,她的心又变软了。进了客厅像进了古玩城49岁的李东凯住西安市安东街小学家属院,一进他家客...

    936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Lady Gaga被比作美国的毕加索[图文]
    Lady Gaga被比作美国的毕加索[图文]

    LadyGaga最近在德国斑比奖音乐奖(BambiAward)上的新造型美国传奇歌手TonyBennettLadyGaga在全世界有多少粉丝?没人能给出准确的回答,但有一点我们可以告诉大家,她最大的一个粉丝已经出现了,这人叫TonyBennett,是美国乐坛的一位传奇歌手。虽然不是艺术领域的,但这不妨碍他敢于在他未知的一个领域发表无畏的看法。在一次采访中,Bennett说:“La...

    194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那些年惊艳西方的中国扇[图文]
    那些年惊艳西方的中国扇[图文]

    那些年,那些惊艳西方的扇子。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自丝绸之路开拓之时就已经开启。16世纪初,自葡萄牙的船只出现在中国海域,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就揭开了崭新的一幕。中国的商品不断输入欧洲并逐渐在欧洲形成了“中国热”,这对欧洲国家的思想、文化、艺术均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华丽的扇面依稀可以看到那个年代的中国口岸装船的繁忙和喧闹。致那曾经惊艳了西方的那些年,致那曾经造就了惊艳西方的能工巧匠,致那些曾经惊...

    382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迎五一庆百年,特别推荐爱国书法家——邱尧堂[图文]
    迎五一庆百年,特别推荐爱国书法家——邱尧堂[图文]

    一百载风雨洗礼,一百载峥嵘岁月,一百载日夜兼程,一百载辉煌成就。借书画之荣耀,扬民族之风采,庆建党之壮举,助中华之豪迈!盛世腾飞,人才辈出,中国涌现出众多可圈可点的优秀艺术人才。而邱尧堂先生则是这其中的出类拔萃者。他学养深厚,功力超群,技艺精湛,对中外艺坛产生着深远影响。《名家简介》邱尧堂,台湾桃园人士,大学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后留学日本,硕士学位。平生喜欢书画,下棋。现任茂名市堂丽管业董事长...

    1080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逼真生动的蛇形岩刻画[图文]
    逼真生动的蛇形岩刻画[图文]

    东南沿海的蛇形岩刻画在华南沿海的史前岩画图像中,也有一些蛇崇拜的历史线索。浙江台州仙居县上张乡西塘村就有多处蛇形象岩刻画,其中最大的一幅2米多长的蛇画,蛇眼圆张,蛇信外吐,蛇身三角花纹雕刻很深、清晰,活力显现。在闽南华安县马坑乡草仔山,也有一幅蛇形岩画,分别是交叉的蟠蛇、母蛇、短幼蛇、蛇蛋等,最大的长达140厘米、宽9厘米。香港长洲岩刻画,展现了四蛇缠绕一起的画面。台湾高雄县浊口溪上游的万山岩...

    466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