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赵佶梅花绣眼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10-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赵佶梅花绣眼图页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赵佶梅花绣眼图页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7098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赵佶梅花绣眼图页❖图片

赵佶梅花绣眼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赵佶梅花绣眼图页❖简介

《梅花绣眼图》页,宋,赵佶绘,绢本,设色,纵24.5厘米,横24.8厘米。

本幅款识:“御笔”、“天下一人”。钤“御书”朱文葫芦形印一方。鉴藏印钤“阿蒙秘笈”。

图中梅枝瘦劲,枝上疏花秀蕊,一只绣眼俏立枝头,鸣叫顾盼,与清丽的梅花相映成趣。此图虽然景物不多,却颇为优美动人。所绘梅花为宫梅,经过不断剪枝,人工修饰痕迹较重。此种梅的画法精细纤巧,敷色厚重,自有一种富贵气息,这样的风格趣味为宫廷所好尚,显然代表了皇家的审美意味。


相关知识科普


绣眼

绣眼鸟科的通称。眼周有白环。常集成小群,飞止于竹林、树丛间,食昆虫与果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性柔驯,鸣声婉转,是著名的观赏鸟。

赵佶

赵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北宋皇帝、书画家。在位时广收历代文物、书画,极一时之盛,亲自主持翰林图画院,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能书善画,自创书法“瘦金体”。

相关文章

  • 赵佶听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赵佶听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听琴图》轴,宋,赵佶绘,绢本,设色,纵147.2厘米,横51.3厘米。此幅描绘官僚贵族雅集听琴的场景。主人公道冠玄袍,居中端坐,凝神抚琴,前面坐墩上两位纱帽官服的朝士对坐聆听,左面绿袍者笼袖仰面,右面红袍者持扇低首,二人悠然入定,仿佛正被这鼓动的琴弦撩动着神思,完全陶醉在琴声之中。叉手侍立的蓝衫童子则瞪大眼睛,注视着拨弄琴弦的主人公。作者以琴声为主题,巧妙...

    976 赵佶 雅集 蔡京 瘦金书 画院
  • 马麟层叠冰绡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马麟层叠冰绡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层叠冰绡图》轴,南宋,马麟作,绢本,设色,纵101.7厘米,横49.6厘米。本幅款署“臣馬麟”。另有宋杨皇后题图名“層疊冰綃”,并题诗:“渾如冷蝶宿花房,擁抱檀心憶舊香。開到寒梢尤可愛,此般必是漢宮妝。賜王提舉。”钤:“丙子坤寧寶”、“楊姓之章”。图中所画两枝梅花据称为绿萼梅,是梅花中的名贵品种。枝干细秀劲挺,花朵繁密俏媚,皆以双勾填色法绘之。画法精细,层...

    1104 马麟 杨皇后 丙子 双勾
  • 赵之谦墨松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赵之谦墨松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墨松图》轴,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赵之谦绘,纸本,墨笔,纵176.5厘米,横96.5厘米。据画家自题,此图参用了篆、隶、草三体的书写技法来描绘松树,落笔圆浑滋厚,与作者的书法风格同一格调。树干、枝条、松针以草书笔法表现,秉承了文人画豪放洒脱的传统。画上行书落款笔力雄健遒劲,其金石韵味与松木的画法相映衬,意趣横生。此幅不愧为赵之谦以金石、书法入画的代表...

    1140 赵之谦 文人画
  • 傅抱石屈原图横幅 - 故宫绘画藏品
    傅抱石屈原图横幅 - 故宫绘画藏品

    《屈原图》横幅,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62.2厘米,横109.3厘米。自题:“屈原。抱石写。”钤“抱石私印”白文方印,另钤“抱石得心之作”朱文方印。自20世纪40年代起,傅抱石开始为屈原造像。其原因,一是他始终服膺屈原对国家的无限忠忱及其高尚的品格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二是在抗战期间,他曾与老友郭沫若一同通过屈原这一伟大形象宣扬爱国精神,借此唤起国...

    1713 渔父
  • 唐寅观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唐寅观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观梅图》轴,明,唐寅绘,纸本,淡设色,纵108.6厘米,横34.5厘米。本幅自题七绝一首:“插天空谷水之涯,中有官梅两树花。身自宿因才一见,不妨袖手立平沙。苏门唐寅为梅谷徐先生写。”后钤一朱文方印,印文模糊不辨。画心上方有明代都穆、豪(钤“戊辰进士”印)、王应鹏等三人题诗。画作表现一位高士袖手立于溪桥之上,身后的山崖边两树梅花含苞待放,与作者所题诗意十分吻...

    1737 唐寅 画心 都穆 院体 毕沅
  • 西旅贡獒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西旅贡獒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明,绢本,设色。纵160.4厘米,横102.5厘米图中描绘一位高鼻深目、长满胡须的胡人,手牵獒犬,坐在皇宫外的汉白玉台阶上等待进贡。早在先秦时期,西部少数民族便开始向中原进贡獒犬。《尚书·旅獒》记载:“惟克商,遂通道九夷八蛮,西旅厎贡厥獒。”按孔颖达注疏,“西旅”是指西部羌族。《尚书·旅獒》篇是劝戒帝王不能因喜好所贡獒犬而“玩物丧志”,而“贡獒图”则是用以歌...

    1321 胡人 尚书
  • 计盛货郎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计盛货郎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货郎图》轴,明,计盛绘,绢本,设色,纵192.4厘米,横98.7厘米。款署:“直文华殿画士计盛写。”钤“金门画士”印。“货郎图”属于风俗画,这一题材自宋代以来就十分流行。画面中货郎衣着整洁,儿童服饰华丽,货架上的各类物品丰富而精致。画法上刻画细腻,设色浓艳,已将宋人民间货郎图中的生活气息转化为宫廷贵族气息,因而又有“宫廷货郎”之称。...

    1167 计盛 文华殿
  • 王鉴青绿山水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王鉴青绿山水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青绿山水图》卷,清,王鉴作,纸本,设色,纵23厘米,横198.7厘米。图中青峰翠岭,连绵起伏,敷色浓艳,皴染分明。色彩富丽的画面散溢出清雅灵秀的气息,令人眼目一新。本幅卷尾处,王鉴自题:“余向在董思翁齋頭見趙文敏《鵲華秋色》卷及余家所藏子久《浮嵐遠岫圖》,皆設青綠色,無畫苑習氣。今二卷不知流落何處,時形之夢寐,閑窗息紛,追師兩家筆法而成此圖,雖不敢望古人萬...

    1228 青绿山水 王鉴 赵孟頫 黄公望 浅绛 赵令穰 赵伯驹 院体
  • 朱耷猫石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朱耷猫石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猫石图》卷,清,朱耷绘,纸本,水墨,纵34厘米,横218厘米。画幅右上方署款“丙子夏日写八大山人。”钤“可得神仙”、“八大山人”(白文)印2方。幅上又钤“遥属”(朱文)、“禊堂”(白文)等。左右角钤鉴藏印“文心审定”(朱文)、“宝贤堂”(朱文)、“蒙泉书屋书画审定印”(白文)等7方。“丙子”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此图为朱耷71岁所作。全幅景致简洁,...

    1972 朱耷 丙子 八大山人 泼墨法 白描
  • 黄慎芦花双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黄慎芦花双雁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芦花双雁图》轴,清,黄慎绘,纸本,设色,纵211厘米,横61厘米。画幅自题:“半山经雨带斜晖,向水芦花映客衣。云外可知君到处,寄书须及雁南飞。”钤“黄慎”白文印、“瘿瓢”朱文印各一方。“半山经雨带斜晖,向水芦花映客衣”,秋雨之后,江面上雾气迷濛,带着雨水的芦叶在风中摇曳。两只大雁棲息在芦叶下,眼睛紧闭,畏缩着身子,头埋藏在羽毛中,透露出山雨过后的丝丝寒意。...

    1113 黄慎 华嵒
  • 弘历采芝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弘历采芝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采芝图》轴,清雍正,纸本,水墨,纵204厘米,横131厘米。画幅右上弘历自题:“何来潇洒清都客,逍遥为爱云烟碧。筠篮满贮仙岩芝,芒鞋不踏尘寰迹。人世蓬莱镜里天,霞巾彷佛南华仙。谁识当年真面貌,图入生绡属偶然。长春居士自题。”下钤“宝亲王宝”白文方印、“长春居士”朱文方印,迎首钤“乐善堂”白文椭圆形印。画幅左侧梁诗正书长题,落款“雍正甲寅夏四月梁诗正谨题”,...

    1917 蓬莱 亲王 梁诗正 八徵耄念之宝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五福五代堂 太上皇 皇帝之宝
  • 清人画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战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 晚荷郭索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晚荷郭索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晚荷郭索图》页,南宋,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3.9厘米,横24.7厘米。本幅无款。钤鉴藏印“金陵□□□□”。图中一只硕大的河蟹张牙舞爪踞于残荷之上,肥重的身躯竟将荷梗压断。衬以苍老的莲蓬、枯黄的荷叶、稀疏的芦荻,更增添了萧瑟冷寂的气氛。荷叶和莲蓬用粗笔勾描,蟹用细笔写之,笔法粗犷写实,设色浓重。旧签题 “黄居寀”作,究其画风,与黄居寀相距甚远,故改为无名...

    1558 郭索 纨扇 八徵耄念之宝 太上皇 皇帝之宝 内府 石渠宝笈续编 石渠宝笈
  • 《洪洋洞》 - 故宫绘画藏品
    《洪洋洞》 - 故宫绘画藏品

    《洪洋洞》,清晚期,绢本,设色,纵56厘米,横56厘米。又名《孟良盗骨》。孟良奉杨延昭之命前往辽邦洪羊洞盗取杨父骸骨,焦赞暗随冀以相助,因洞内黑暗,孟良误以为敌,用斧将焦劈死,发现后惊悔欲绝,乃将遗骨托付老兵程宣带回宋营,自刎于洞外。杨延昭闻耗痛悼不已,重病而亡。京剧、秦腔、汉剧等剧种均有此剧目。故事见《杨家将演义》。...

    276 京剧 秦腔
  • 钱杜紫琅仙馆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钱杜紫琅仙馆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紫琅仙馆图》轴,清钱杜绘,纸本,设色,纵132厘米,横27.1厘米。本幅款署“己卯四月望后钱杜并题记”。钤“钱叔美”印1方。《紫琅仙馆图》原为赵孟頫所作,钱杜曾于京城见过真迹,后为友人月樵先生背临而成。根据该图所题款识可知此图作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作者时年56岁。20余年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此图为梅盦主人所得,又延请钱杜在画上重题一...

    1612 钱杜 赵孟頫 背临 吴门画派 文徵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