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洪洋洞》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洪洋洞》 |
时代 | |
门类 | 绘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06360-14/80)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洪洋洞》❖图片
《洪洋洞》❖简介
《洪洋洞》,清晚期,绢本,设色,纵56厘米,横56厘米。
又名《孟良盗骨》。孟良奉杨延昭之命前往辽邦洪羊洞盗取杨父骸骨,焦赞暗随冀以相助,因洞内黑暗,孟良误以为敌,用斧将焦劈死,发现后惊悔欲绝,乃将遗骨托付老兵程宣带回宋营,自刎于洞外。杨延昭闻耗痛悼不已,重病而亡。京剧、秦腔、汉剧等剧种均有此剧目。故事见《杨家将演义》。
相关知识科普
京剧
京剧: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京剧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两次合流:秦徽合流与徽汉合流。徽班自乾隆年间进京后,以唱二黄调为主,时值京腔(高腔)、秦腔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演唱二黄、昆曲、梆子、啰啰诸腔的基础上,兼容并蓄,秦腔班的演员有些加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合作的局面。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进京,汉调的西皮调与二黄调第二次合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京师梨园出现一番新的气象,领班的主要演员由旦角变为生角,剧目以老生为主,唱、做并重。
秦腔
秦腔: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源于西秦腔,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秦腔创造了中国戏曲音乐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是最早的板腔体声腔。如今流行于陕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