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原始瓷青釉四系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原始瓷青釉四系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原始瓷青釉四系洗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2474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原始瓷青釉四系洗❖图片

原始瓷青釉四系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原始瓷四系洗

原始瓷青釉四系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原始瓷四系洗洗底

原始瓷青釉四系洗❖简介

青釉原始瓷青釉四系洗,战国,高6.8厘米,口径21.3厘米,底径16.2厘米。

洗圆口内敛,弧腹,平底。灰白色胎。口沿下对称置四系。器里和口沿可见斑驳不匀的青釉。

洗有两种用途,一是盥洗器具,相当于盆。从汉至清代一直烧造,其中以宋、元时的磁州窑系和明、清时景德镇窑产量最大。二是文房用具,用于洗笔,故称笔洗。此洗应为盥洗器具。

原始青瓷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它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系从印纹硬陶发展而来。其制法是用瓷石制胎,器表施石灰釉,经1200℃高温焙烧而成。胎体烧结后呈灰白或褐色,器表有玻璃质釉层。胎体吸水率低,敲击时能发出清脆的声音。原始青瓷上的釉都呈青色,这是由于釉中含有适量氧化铁所致。原始青瓷与陶器虽已有本质的区别,但在烧造工艺上与真正的瓷器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故称“原始青瓷”。


相关知识科普


青釉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磁州窑

北宋、元、金代北方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窑址位于河北磁县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宋代属磁州,故名。产品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绘瓷为主。白瓷装饰有划花、剔花、绿斑、褐斑及珍珠地划花等。白地釉下黑、褐彩划花器是磁州窑的优质瓷,器物除瓶、缸、罐、碗、盆等日用品外,以瓷枕颇为著名,枕底往往有张家、李家、王家和陈家造等印记。图案内容除一般的花鸟禽兽外,还有各种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清新活泼。瓷枕上往往书写宋、金流行的词牌、曲牌,如《满庭芳》、《朝天子》、《普天乐》等,开创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新途径,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景德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原始青瓷

原始青瓷是由陶向瓷过渡阶段的产物,始见于商周时期。其胎色灰白,胎质坚硬,器表施釉。与陶器相比,它的烧成温度高,胎体烘结度好,吸水率低,具有陶器所不具备的物理性能。但由于工艺上的局限,炼泥较粗,造型单调,以及变形、胎裂、釉薄、施釉不均匀、釉色不稳定等因素决定了它的原始性。其釉是以铁的氧化物为着色剂的高温釉,由于氧化气氛的影响,大多呈青中偏黄或黄褐色。器型分为仿青铜礼器的造型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器皿两大类,有壶、罐、盒、盘、鼎等。原始青瓷的烧制为我国瓷器的发明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准备和技术基础。

青瓷

即指成熟的青瓷器。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流淡雅,秀丽美欢。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从东汉起,历经六朝,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青瓷始终盛烧不衰。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

印纹硬陶

印纹硬陶是商、周时代盛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陶器,战国时仍继续生产。其胎制坚硬,含铁量高。陶胎成形后,用陶拍拍印形成各种图案纹饰,然后以1000℃~1200℃的温度烧成,扣之铮铮作响。由于质地粗糙,不适宜作饮食器皿,故绝大多数是容器。

相关文章

  • 青花牡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牡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牡丹盘,明天顺,高6.9厘米,口径33.8厘米,足径21.3厘米。敞口,浅壁,圈足。青花纹饰,盘心绘山石牡丹纹,内外壁均绘8朵牡丹,足内白釉,无款。此盘胎体厚重,修胎规整,纹饰繁密,青花蓝中泛灰,为一般民窑制品。...

    899 青花
  • 黄地金花粉彩人物纹燧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金花粉彩人物纹燧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金花粉彩人物纹燧囊,清乾隆,高6厘米,口径6.8×2.5厘米,足径7.4×3厘米。燧囊长方形,子母口,盖、器身及底足侧面均有穿带孔,穿系黄绳,绳上有米珠、珊瑚珠装饰。器内施松石绿釉。外壁周边饰描金 卷草、朵花及缠枝花纹。器腹正反两面有长方形开光,开光内粉彩绘西洋人物“进宝图”。底施松石绿釉,中部署红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横款。燧囊是盛装火镰的器具,佩带于...

    682 粉彩 珊瑚 松石绿釉 描金 卷草 缠枝 开光
  • 青花芝桃仙鹤符箓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芝桃仙鹤符箓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芝桃仙鹤纹盘,明嘉靖,高8.1厘米,口径57.5厘米,足径41.7厘米。盘敞口,浅弧腹,圈足。内外以青花描绘仙鹤、蟠桃及纹。盘心青花双圈内书一符箓。素底无釉。外口沿下署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横排款。此盘形体硕大,作工精细,为嘉靖官窑产品。青花呈色蓝中泛紫,说明使用的是料。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因此嘉靖官窑瓷器上大量出现有关长生不老的题材,如灵芝、八卦、璎珞...

    546 青花 符箓 灵芝 回青 璎珞 八仙
  • 珐琅彩梅花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珐琅彩梅花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梅花牡丹纹碗,清雍正,高6.9厘米,口径14.6厘米,足径6厘米。碗撇口,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以珐琅彩描绘梅花两株,枝干苍老虬劲,设色娇艳。树下牡丹花朵怒放。一侧墨彩题“百啭千声随意好,琪花琼草逐时新”七言诗句。引首钤闲章“先春”,末尾钤闲章“寿古”、“香清”。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楷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外围蓝料彩双方栏。此碗图案描绘细致入微,设色...

    1945 珐琅彩 珐琅 引首 闲章 蓝料彩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内务府 内廷
  • 黄地墨彩花蝶纹盖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墨彩花蝶纹盖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墨彩花蝶纹盖盒,清光绪,高12.5厘米,口径16.2厘米,足径10.5厘米。盒圆形,子母口,圈足,外底白釉地上红彩书“永庆长春”4字楷书款。通体施黄釉,其上墨彩绘花蝶纹,盒盖上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

    580 黄釉 大雅斋
  • 绿釉三彩划花人物纹长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釉三彩划花人物纹长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釉三彩划花人物纹长方枕,宋,高11.8厘米,面横33.5厘米,面纵15.5厘米。枕呈长方形,两端稍阔,中间略收,一侧面有一圆形通气孔。枕面以划花装饰,长方形边框内纹饰分3组:中间一组为人物纹,二人前后相伴而行,服饰一黄一绿,前者手持鱼篓,后者扛杆,似去垂钓,周围的绿树、青草、黄云透出生机;两侧两组黄地开光内各绘折枝花一朵,白花绿叶,开光外衬以褐黄色地。枕面...

    352 划花 开光 折枝
  • 三彩烛台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烛台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烛台,高29.8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12厘米。烛台分上下两部分,上盘小,下盘大,中间承以起弦圆柱,圈足外撇,上盘中心立杯形烛座;通体施蓝、黄、绿、白彩釉,底素胎无釉。 烛台的使用早见于春秋时代,《楚辞》中引“室中之观多珍怪,兰高明烛华容备。”战国时已有各式精制的铜烛台,至三国、两晋时,青瓷烛台便已出现,造型颇多。这件唐三彩烛台造型实用古朴,施釉均匀,色...

    897 烛台 青瓷 唐三彩
  • 雍正款仿钧窑变釉海棠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雍正款仿钧窑变釉海棠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雍正款仿钧海棠式花盆,清雍正,高8厘米,口横16.5厘米,口纵16厘米, 足横8.5厘米,足纵7厘米。花盆为海棠式、敞口、折沿、深腹壁下斜、平底、底开有两个渗水圆孔、底下承以四个如意云头小足。里、外均施仿变釉,蓝、紫相间,釉面垂流自然。外底刻划篆体“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

    1646 海棠 花盆 钧窑
  • 原始瓷青釉鐎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青釉鐎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鐎斗,战国,高10.3厘米,口径16厘米,足距12.5厘米。鐎(jiāo音交)斗仿青铜器造型,腹部置横柄一个,底下承以三足。腹上部饰弦纹2周,器内外施青釉。鐎斗,又称“刁斗”,盛行于汉、晋。常与形状如钵、胎壁较厚、口沿置对称半环形双鼻的火盆共存,说明鐎斗被搁置于火盆上,盆中加放炭火即可用来温食,应是模仿“暖锅”而作。外出途中可作温食用具,军旅多用之。唐...

    1900 青釉 弦纹 原始青瓷 青瓷 印纹硬陶
  • 绿地粉彩婴戏纹双螭耳撇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地粉彩婴戏纹双螭耳撇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地粉彩 婴戏纹双螭耳撇口瓶,清乾隆,高75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24厘米。瓶撇口、束颈、颈上饰一对螭耳、折肩、腹渐敛、圈足。瓶内施淡绿釉。外颈部饰淡绿地粉彩缠枝花纹,间绘蝙蝠衔 “寿”字、“卍”字纹带,并分别以云头纹、变形莲瓣纹为上下边饰。螭耳上饰青花点珠纹。肩饰粉地粉彩回纹一周。腹部的主题纹饰为白地粉彩婴戏纹,描绘了在远山近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洞石...

    1181 粉彩 婴戏纹 缠枝 莲瓣纹 青花 回纹 花卉 折枝
  • 钧窑天蓝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盘,元—明初,高3.2厘米,口径13.1厘米,底径7.1厘米。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内无釉。...

    1463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 白釉渣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渣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渣斗,高9.9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6.9厘米。渣斗口外撇,口沿呈漏斗形碗状,扁圆腹,平底。器里外施白釉,底无釉。此件渣斗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雪白,造型规整大方,在唐代白瓷中属上乘之作。...

    1938 渣斗 白瓷
  • 青花罗汉图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罗汉图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罗汉图钟,高19.6厘米,足径14.5厘米。钟为铜钟式,顶置双头龙纽。器里白釉无纹饰,器外通体以青花为饰,钟顶部和近口沿处各绘一周青花缠枝花纹,腹部绘十八罗汉图,肩部环刻阴文“大明天启元年孟夏月造”铭。明天启朝历时仅7年,传世品数量极少,此件带有明确纪年款的青花钟实属罕见珍品。此钟形制系模仿周代青铜打击乐器中的青铜钟。其造型秀丽,线条圆滑流畅,龙头钮设...

    1781 青花 罗汉 缠枝 花卉 十八罗汉 阴文 淡描青花 法器
  • 素三彩海马八吉祥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素三彩海马八吉祥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纹罐,清康熙,高29.8厘米,口径13.2厘米,底径13.5厘米。罐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内敛、平底。内施白釉。外壁素三彩装饰。口沿、肩、胫(jìng音敬)及近底处共4道青花弦线将纹饰分为5组:颈部绘海水江崖八吉祥纹;肩部饰海水浪花八吉祥纹;腹绘4匹海马穿行于海水江崖及八吉祥之间,海马分别用素三彩中的黄、紫、深绿、浅绿四种颜色涂绘;足边为海水浪花八吉祥纹饰...

    1612 素三彩 海马 八吉祥 青花 景德镇 饮流斋说瓷
  • 龙泉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泉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泉炉,明天启,高28厘米,口径27.5厘米,足径22厘米。香炉筒式,直腹,下承三足,底出脐。通体施龙泉青釉,釉色深沉,釉面开片较大,脐底刷一层酱色的护胎釉。外壁一面暗刻两朵折枝 花卉;一面暗刻长方形开光,开光内暗刻铭文:“处州府龙泉县北隅柴□社供奉,弟子杨思礼、妻王氏、金娘,喜造炉、屏壹副,献奉保福寺天台普陀山观音佛母娘娘位前,祈保夫妻诺老,子孙昌盛,家门...

    1389 青釉 开片 折枝 花卉 开光 观音 龙泉窑 缠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