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碧玉衔环耳方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11-1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碧玉衔环耳方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碧玉衔环耳方壶
时代
门类 玉石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0335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碧玉衔环耳方壶❖图片

碧玉衔环耳方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衔环耳方壶❖简介

碧玉衔环耳方壶,清中期,高22.3厘米,口径6.6厘米,足径6.9厘米。

壶碧玉质,色呈暗绿色,稍有瑕斑。器方形,直口,腹部渐鼓,足外撇。梯形盖,盖上镂雕四个方环状装饰,方形钮。颈部琢一周云纹加兽面纹,颈两侧浮雕 兽首衔环耳

此器不求雕工的精致而是追求仿古彝器的形似,它的附耳未形成活环。


相关知识科普


碧玉

碧玉是新疆和阗软玉中的一个品种,软玉主要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等品种。其中碧玉色如菠菜叶,略有透明感,呈油脂或蜡状光泽。由于所含成分不同,颜色和结构均不如其它软玉均一,色彩淡的呈菜色,色彩深的呈墨绿色,还有斑杂的大环斑状。

方壶

方壶,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座神山之一,也称为“方丈”。《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又《封禅书》云:“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又晋人王嘉所撰《拾遗记》卷一称,三座神山由于其形如壶器,又分别被称为方壶、蓬壶、瀛壶,并称“三壶”。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兽面纹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兽首衔环耳

器物两侧兽首形口衔铜环的器耳。

雕工

雕镂之工。

仿古彝器

青铜彝器即指青铜礼器。《左传·襄公十九年》臧武仲对季孙说:“……且夫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铭其功烈,以示子孙。”晋杜预注:“彝,常也,谓钟鼎为宗庙之常器。”故后代仿制的三代时期的青铜器习称“仿古彝器”。

相关文章

  • 白玉五蝠捧寿带扣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五蝠捧寿带扣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五蝠捧寿带扣,清,长13.5厘米,宽5.3厘米,高1.3厘米。...

    1793 五蝠 五蝠捧寿
  • 青玉龙凤尊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龙凤尊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龙凤尊,清,口径18. 2×7厘米,足径16.8×6.5厘米,高17.9厘米。...

    40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碧玉罗汉图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罗汉图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 罗汉图山子,清乾隆,高26. 7厘米,宽19.2厘米,厚6 . 9厘米。...

    1456 碧玉 罗汉 山子
  • 碧玉四柱式炉、瓶、盒三式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四柱式炉、瓶、盒三式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四柱式炉、瓶、盒三式,清。炉通高11厘米,通宽11.1厘米,炉方径7.3厘米;瓶通高11厘米,最宽2.2厘米,厚2厘米;盒高3.8厘米,边长5.8×5.3厘米。...

    1069 碧玉 三式
  • 玉镂雕双龙首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镂雕双龙首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镂雕双龙首佩,战国晚期,长13.5厘米,高7厘米,厚0.3厘米。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战国晚期墓葬出土。佩青玉制,有色变沁斑,薄片状,整体呈“弓”字形。佩以中线为对称轴,对接双龙,两端雕龙回首仰视,唇吻部位卷曲夸张。龙身短而宽,饰凸起的谷纹,谷纹以短阴线勾连。佩中部廓外上、下镂雕云纹,上部及两下角都有镂雕的孔洞,可穿绳。这件玉佩为成组玉佩中部的中心玉...

    1500 镂雕 沁斑 谷纹 玉佩
  • 青玉寿字蕉叶螭龙纹花觚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寿字蕉叶螭龙纹花觚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寿字蕉叶螭龙纹 花觚,清,花觚高28.8厘米,口径16厘米,底径9.7厘米。花觚和阗青玉质,玉质温润,为三节粘接而成,喇叭口,圈足,圆鼓形束腰。器身上下两段浅浮雕大小蕉叶纹,刀锋犀利。中间束腰鼓腹上雕琢四组螭龙捧团“寿”字,螭龙两两相对,身体成几何形弯曲。花觚膛内配铜胆、铜盖,铜盖中央为圆形方孔钱纹,四周在细密的珍珠地上錾刻 五蝠穿云纹。花觚为一对,均有...

    408 龙纹 花觚 束腰 浮雕 蕉叶纹 腰鼓 珍珠地 錾刻
  • 玉镂雕勾云形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镂雕勾云形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镂雕勾云形佩,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高6.4厘米,长13.7厘米,厚0.75厘米。玉料为淡黄绿色,一边有褐色沁。器为长方形玉片,镂空雕作卷云形状。四角有卷勾,上端有二凸脊,下端出三凸脊,两面磨出与内外轮廓相应的浅凹槽,边缘呈刃状。上部中间有一穿孔。这类玉器在红山文化墓葬中屡有发现,由于整体器形如卷曲的云形,故被称作勾云形器。它的用途目前尚无定论。此器上中部的...

    394 镂雕 红山文化 镂空
  • 玉人首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人首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人首,商,高4.3厘米,宽3.4厘米,厚1厘米。青绿色玉,局部有白色沁。大致呈片状,正面凸鼓,背面稍内凹。玉人首主要采用阴刻等方法雕琢。“臣”字形双目,阔鼻,大嘴,头发用纵向细阴线装饰。虽刀法简洁,但五官非常清晰。两眼中间有一通孔,可供穿系或他用。玉人首一般分正面像和侧面像两种,工艺上有圆雕和浮雕之分。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殷商时期也较为流行。...

    593 阴刻 圆雕 浮雕
  • 碧玉镂雕石榴式香囊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镂雕石榴式香囊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 镂雕石榴式香囊,清,长5.1厘米,宽4.7厘米。...

    1084 碧玉 镂雕
  • 白玉蚩尤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蚩尤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蚩尤环,清乾隆,径7.6厘米,厚1.8厘米。...

    1018 蚩尤环
  • 青玉龙凤纹佩 - 河南博物院玉器
    青玉龙凤纹佩 - 河南博物院玉器

    青玉龙凤纹佩西周 长13.2厘米,上宽2.5厘米,下宽5.4厘米,厚0.4厘米 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号墓出土 体略呈扁长形状,顶和两侧有对称的齿牙,两面纹饰相同。上部饰凤纹,高冠,圆眼、钩喙。下部雕龙纹,臣字眼,下部的顶端底部有一圆穿孔。 玉佩以一面坡双勾线条刻画龙凤纹饰,所用的线条多为弧线,圆转流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图案化的装饰代表...

    1782 玉器 青玉龙凤纹佩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玉兽面纹剑格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面纹剑格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面纹 剑格,战国,高2.2厘米,宽5.5厘米,厚1.7厘米。清宫旧藏。剑格为新疆和田玉质,青白色,截面为菱形,两端薄,中间厚,两面均饰兽面纹。兽面为粗眉、凸眼,鼻以下不明显,兽面两侧饰勾云纹。作品中部有通孔,用以置剑柄。全器边棱锋利,光亮度强。...

    789 兽面纹 剑格
  • 玉人首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人首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人首,商,高6.3厘米,最宽2.6厘米,最厚0.8厘米。青玉质,表面有白色水沁。器横截面略呈三角形,高浮雕一人首形象。人梭形眼,出梢,粗眉,大嘴,厚唇,大耳,长颈,头戴冠,冠上饰以阴刻线纹。此器反面光素平滑,下部有一榫状物,榫上还残留有半个孔的遗痕,可能原插嵌绑缚于某种器物上。...

    686 浮雕 阴刻
  • 青玉莲托蹲龙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莲托蹲龙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莲托蹲龙,元,高13厘米,底径6.4厘米。青玉有绺裂、墨斑,局部有黄褐色沁。圆雕 坐龙居于莲花座之上。龙昂首,一爪抓握火焰珠。双角,眉目细长,向后延伸。背起脊,关节处阴刻后扬之肘毛。刀法刚劲、粗犷,透雕处留下明显的掏挖痕迹。底部中心一大孔,边一小孔,据此推测本品原应固定于他物之上。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物,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其出现与农业社会对雨的需求相...

    852 圆雕 坐龙 阴刻 透雕 升龙 行龙 雕工
  • 芙蓉石双耳三足炉 - 故宫玉石器藏品
    芙蓉石双耳三足炉 - 故宫玉石器藏品

    芙蓉石双耳三足炉,清,通高11.2厘米,口径9.8厘米,足距4.3厘米。炉为芙蓉石制成,粉红色。圆形口,口沿凸雕二椭圆形耳,腹部略鼓,底出三乳足。通体光素。其下配有红木秋葵叶形三足底座。清代的玉炉很多,但用芙蓉石制作的炉却极少,这是因为做炉需要较大块的料,而芙蓉石一般裂纹很多不宜使用。中国芙蓉石的产量小,颜色与质地亦欠佳。此件芙蓉石炉颜色艳丽,用料多,虽有天...

    627 乳足 红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