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宋摹) - 故宫绘画藏品

10-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宋摹)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宋摹)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732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宋摹)❖图片

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宋摹) | 故宫绘画藏品

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宋摹)❖简介

《洛神赋图》卷,晋,顾恺之(宋摹),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

此图是根据三国(220--265年)魏人曹植所写《洛神赋》而创作的故事画。画面开首描绘曹植在洛水河边与洛水女神瞬间相逢的情景,曹植步履趋前,远望龙鸿飞舞,一位“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云髻峨峨,修眉联娟”的洛水女神飘飘而来,而又时隐时现,忽往忽来。后段画洛神驾六龙云车离去,玉鸾、文鱼、鲸鯢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张望,依依不舍,一种无奈离析之情显现画面。

此图分段描绘赋的内容,构图连贯,主要人物随着赋意,反复出现。设色浓艳,画法古拙,山石树木钩填无皴,“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系初唐以前画风。引首有清高宗弘历行书“妙入毫巔”。卷后有元赵孟頫行书《洛神赋》、李衎、虞集、明沈度吴宽诗跋均伪。又乾隆诗题。钤“明昌”、“御府寶繪”、“群玉中秘”、“明昌御鑒”及清内府乾隆、嘉庆、宣统诸藏印。  

此图不书《洛神赋》文,亦无名款,从画法、绢、色等方面研究,当为宋人摹本,但画风仍存六朝遗韵,其原本传为顾恺之所作。

石渠宝笈·初编》、《石渠随笔》著录。


相关知识科普


顾恺之

顾恺之(公元四世纪),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义熙初官散骑常侍。博学多艺,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凡人物、佛像、禽兽、山水皆能。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画师法卫贤,行笔细劲连绵,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出之自然。画人物尤善点睛,自云:“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六朝人口语“这个”,即指眼珠)之中。”唐张彦远评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精通画论,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书行世。他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著名论点,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曹植

曹植(192—232年),三国时魏人,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曹操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因富于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备受猜忌,郁郁而死。诗歌多为五言,前期有少数作品表现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后期诸诗,则反映所受压迫的苦闷心情;部分诗篇渗杂着较浓厚的消极思想。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也善辞赋、散文。原有集,已散佚,宋人辑有《曹子建集》。

《洛神赋》

赋名。三国,魏,曹植作。序谓:“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文选錄入情类,宋尤袤《李注文选》刻本(清胡克家重刊)引李善注称植求甄逸女不遂,甄女后归曹丕。植黄初中入朝,甄后已为郭后谗死,文帝(丕)以甄之遗物玉镂金带枕示植,植见之感伤泣下,在归途中,息洛水上,思甄后而作感甄赋。后明帝(曹叡)改名为《洛神赋》。但文选袁氏本及茶陵本皆无此注,且甄后三岁丧父,后袁绍纳为中子熙妻,曹操破冀,丕取为妻,与注言不合。故后多不信此说。

又:

“洛神赋”原文本是三国·魏诗人曹植名篇,此指东晋王献之所书楷书《洛神赋》,现存仅见小字《玉版十三行》刻帖。王献之爱书曹植“洛神赋”,写有数本,此本原迹流传至唐代,为柳公权所得,其首尾均遗失,只存中段十三行,故称之为《十三行帖》。至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此帖被勾摹刻入绿玉版,故又有《玉版十三行》之名。此书反映了王献之真书潇洒飘逸的风韵。

引首

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

赵孟頫

赵孟頫(音fǔ)(1254—1322年),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宗室,14岁时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入元出仕,历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极为精深,“元之冠冕”。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虞集

虞集(1272-1348),元代学者,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祖籍仁寿(今属四川),后迁崇仁(今属江西)。为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奎章阁侍书学士,参知政事护军,封仁寿郡公。参与纂修《经世大典》,博学多才,诗词文赋均负盛名。真行草篆皆有法度,古隶书被评为当代第一。《辍耕录》云:“文宗奎章阁作二玺:一曰天历之宝,一曰奎章阁宝,命集篆文。”朝廷典册、公卿大臣之碑版多出其手。卒谥文靖。

沈度

沈度(1357—1434年),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洪武时中举文学不就。永乐时以能书与滕用亨、陈登选入翰林,为皇帝朱棣激赏,赞为“我朝王羲之”,每日侍从御前。凡用于朝廷、藏于秘府、颁赐属国的金版玉册等,必命沈度执笔。遂由翰林典籍擢检讨,历修撰,选侍讲学士。沈度书法光洁明丽,婉转端秀,点划圆润平和,代表了明初“台阁体”的最高成就。其弟沈粲亦以善书而闻名朝野,兄弟并称“二沈”。

吴宽

吴宽(1435—1504年),字原博,号匏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成化八年(1472年)会试、廷试均得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弘治八年(1495年)擢吏部右侍郎。后任吏部左侍郎,改掌詹事府,入内阁,专任典诰。弘治十六年(1503年)进礼部尚书,十七年七月卒于官,谥文定,赠太子太保。行履高洁而自守以正。工诗文,有《匏庵家藏集》。善书法,规模苏轼,自成一格,为明代著名书法家。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石渠宝笈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石渠随笔》

八卷,清代阮元撰。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清乾隆朝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太傅。工诗文,精鉴赏,学通百家。曾奉乾隆皇帝敕命与王杰、董诰、金士松等人编纂《石渠宝笈》续编,将所见书画的题跋、真赝之别等随手记下,著成此书。

相关文章

  • 董其昌延陵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延陵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延陵村图》轴,明,董其昌绘,绢本,设色,纵78.5厘米,横30.2厘米。本幅自题:“延陵村在茅山之东,有张从申碑。从申,唐大历时司直。赵子固称其书品在李北海之右。玄靖天师碑与延陵季子此碑皆在华阳,笔法类徐浩三藏法师碑。延陵碑萧定作也。略曰‘听乐辩刊国之兴亡,审贤知世数之存没,挂剑示不言之信,避国保无欲之贞,玄风可想,至德如存云’。旁有四贤,以祀董永、韦昭、...

    828 董其昌 茅山 张从申 徐浩 披麻皴
  • 青山白云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青山白云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青山白云图》页,宋,绢本,设色,纵22.9厘米,横23.9厘米。本幅无作者款印,钤“庞莱臣珍藏宋元真迹”鉴藏印1方。对幅行书诗题:“青山晓兮白云飞,青山暮兮白云归。青松茂兮明月辉,了不了兮谁得知。”钤椭圆形坤卦印。此图绘高山流水、白云明月,古松团瓢前一老者坐看山间风起云涌。画面似写唐代王维五言诗《终南别业》中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意。此诗在北宋...

    1367 庞莱臣 团瓢 高山流水 王维 郭熙 林泉高致
  • 华嵒海棠禽兔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华嵒海棠禽兔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海棠禽兔图》轴,清,华嵒作,纸本,设色,纵135.2厘米,横52.8厘米。图右自题:“丙子春正月新罗山人呵冻写。时年七十有五。”钤二印:“华喦”、“秋岳”。鉴藏印有“心远居士”、“心远草堂”、“徐邦达珍赏印”等共6方。“丙子”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华嵒的花鸟画丰富了传统的“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审美情趣,寓真情实感于创作,使作品具有丰富的感情和个...

    975 海棠 华嵒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恽寿平 没骨
  • 王鉴四家灵气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鉴四家灵气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四家灵气图》轴,清,王鉴绘,纸本,墨笔,纵130厘米,横53.5厘米。本幅右上自题:“己丑冬十月余浪游武林,承登子张公祖渡江相访,出其同乡朱相国家所藏元四大家真迹鉴赏。俗眼为之一清扫,如渔父出桃源不复记忆,然笔端灵气于梦寐中仿佛见之,闲窗图此,不识能得其万一否?东海王鉴。”钤“王鉴印”朱文印、“玄照氏”白文印,引首钤“弇山堂”朱文印。收藏印钤有“洪洞董氏家...

    1952 王鉴 引首 黄公望 吴镇 倪瓒 王蒙 文人画
  • 朱统錝竹鹑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朱统錝竹鹑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竹鹑图》扇页,明,朱统錝绘,金笺,设色,纵18厘米,横52.2厘米。扇页有自题:“己巳又四月写。朱统錝。”钤 “朱统錝印”、“嗣宗父”白文印二方。“己巳”是明崇祯二年(1629年)。图绘在翠竹成荫,野菊盛开的时节,一只鹌鹑突然发现蚂蚱的瞬间。情节描绘生动,图中鹌鹑不敢移身,正强扭着脖子,紧盯着前行的蚂蚱。作者在创作上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鹌鹑因发现美...

    318 李迪 锦鸡 崔白 院体
  • 奕詝立马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奕詝立马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立马图》轴,清道光,奕詝绘,纸本,设色,纵47.3厘米,横23.4厘米。本幅上诗堂自题诗曰:“夙昔传闻思一见,牵来左右神皆竦。雄姿逸态何崷崪,顾影骄嘶自矜宠。节录杜少陵骢马行。丁未七月,皇四子书。”后钤“皇四子”朱文印、“履信书屋”白文印。自识:“皇四子画。”又题“岁次强圉协洽皋月。”钤“履信书屋”白文印,“养心殿鉴藏宝”、“半潭秋水一房山”朱文印,“寿”...

    715 养心殿
  • 谢时臣岳阳楼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谢时臣岳阳楼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岳阳楼图》轴,明,谢时臣绘,纸本,设色,纵248厘米,横102.3厘米。本幅自识:“岳阳楼。樗仙谢时臣写。”下钤“姑苏台下逸人”、“谢思忠氏”印2方。钤清乾隆、嘉庆内府诸藏印。谢时臣的《岳阳楼图》轴与元代界画大师夏永的《岳阳楼图》页一样,都以岳阳楼为创作母题,但与夏永极力求工地描绘建筑主题的繁复华丽的画风迥然不同,谢时臣笔下的岳阳楼只是一座简略概括的二层崇...

    1541 岳阳楼 谢时臣 内府 界画 夏永 长江
  • 傅抱石柳荫放牧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傅抱石柳荫放牧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柳荫放牧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45.2厘米,横57.3厘米。本幅自题:“抱石白下作。”钤“傅”朱文方印、“抱石私印”白文方印、“往往醉后”朱文长方印、“抱石得心之作”朱文方印。傅抱石对于雨的描绘堪称“出神入化”,或暴风骤雨,或和风细雨,尽得其妙,各有千秋。与《暴风雨图》、《风雨归舟图》上酣畅淋漓的风雨情形不同,《柳荫放牧图》展开了“杏花、...

    864 千秋
  • 赵之谦菊石雁来红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赵之谦菊石雁来红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菊石雁来红图》轴,清,赵之谦绘,纸本,设色,纵139.6厘米,横37.5厘米。本幅款题:“载之五兄大人属画,赵之谦。”钤“赵之谦”印。此图所绘菊花、绣球、雁来红等花卉皆为中国文人所喜爱的传统绘画题材。菊花有清净高洁之喻,绣球含淡雅脱俗之意,雁来红则具孤傲清新之风。作者将这三种花绘于一纸寓意高雅。此画笔墨精良,画中枝条以书法出之,宽博淳厚,水墨交融,色彩艳丽...

    805 赵之谦 花卉
  • 吴历横山晴霭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吴历横山晴霭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横山睛霭图》卷,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吴历绘,纸本,设色,纵22.8厘米,横157.3厘米。  起首上角有作者书:“横山晴霭。”钤“墨井”印,幅下右角钤“延陵”。卷尾作者自题:“笔正写山横,烟云乱石生。破窗蕉雨过,添却砚池平。十日画成,海天雨霁,红日窗明,展卷题之。康熙丙戌年秋仲,墨井道人。”钤“墨井”印。“丙戌”是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吴...

    1338 吴历 砚池 尾纸 王蒙 透视
  • 丁观鹏莲座大士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丁观鹏莲座大士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莲座大士像轴,清,丁观鹏绘,绢本设色,纵124.9厘米,横66.1厘米。...

    1322 丁观鹏
  • 禹之鼎清凉山庄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禹之鼎清凉山庄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清凉山庄图》卷,清,禹之鼎绘,绢本,设色,纵42厘米,横736.5厘米。《清凉山庄图》卷中像主立于溪畔松林前,其面部轮廓及五官用淡墨勾勒,施墨略染后再赋色彩,得惟妙惟肖之趣。禹之鼎为人画像注重形神兼备,往往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来烘托人物的某种特定性格。图后所画清凉山庄的种种美景暗示出像主是一位安于田园之乐的隐逸之士。禹氏亲笔题款表明此图由构思到绘制完成历时一年...

    741 禹之鼎
  • 赵孟頫葵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赵孟頫葵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葵花图》轴,元,赵孟頫绘,纸本设色,纵31厘米,横23.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本幅自题:“子昂写生。”钤“赵氏子昂”朱文印。鉴藏印:“玉堤”朱文印,“兰陵龚策书画藏印”朱文印。赵孟頫提倡作画贵有古意,对唐至北宋的绘画风格多有摹仿。此图即采用五代西蜀黄筌父子的“黄体”——勾勒填彩的画法,线条细劲,敷色明净。因从现实生活中“写生”而来,秋葵姿态生动,比“黄体”...

    1197 赵孟頫 黄筌
  • 袁江风雨重阳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袁江风雨重阳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风雨重阳图》扇页,清,袁江绘,纸本,设色,纵17.5厘米,横52.9厘米。扇页有自题:“风雨近重阳。己亥冬为公老道翁写,袁江。”钤“袁”、“江”联珠朱文印。“己亥”是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图绘狂风暴雨的景象。此图成功处在于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风和雨的动感。风本是无形的,作者通过绘树木枝叶一致向右的走势,暗示出强劲的风在自左向右吹。雨,虽然是有形的,但是...

    1791 袁江
  • 董其昌山水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山水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图》册,明,董其昌绘,7开,纸本,设色,纵26厘米,横20.4厘米;纵24.8厘米,横24.8厘米。第一开,本幅题:“集贤仙客问生涯,买得渔舟度岁华。案有黄庭尊有酒,少风波处便为家。玄宰补图。”钤“其昌”印。钤鉴藏印“宋荦审定”、“笪在辛氏”、“诒晋斋印”、“皇十一子”。构图取边角之势,丘壑丛林,茅屋村舍,山径曲折,水面豁然开阔。一叶扁舟缓缓而来,悠然...

    1740 董其昌 宋荦 董源 笪重光 米友仁 倪瓒 山川 披麻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