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玉兽形玦 - 故宫玉石器藏品

11-1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玉兽形玦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玉兽形玦
时代
门类 玉石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0395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玉兽形玦❖图片

玉兽形玦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形玦

玉兽形玦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兽形玦另面

玉兽形玦❖简介

玉兽形玦,高15.4厘米,宽10.5厘米,厚4.5厘米。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玦以青黄色玉料制,表面有多处色斑。整体为环形,一侧有一开口,未断开。开口一端为兽首,另一端为兽尾,兽身屈而成环,颈部有二小孔。

目前,多处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这类器型,它表现的是一种神化了的动物,反映了较大范围的动物崇拜。颈部带有双孔的作品并不多见,此玦可能是制造时所穿之孔位置不理想,作品悬挂时倾斜度不合要求,于是又钻了第二孔。这件作品为清代宫廷遗玉,说明清代宫廷曾收藏红山文化玉器


相关知识科普


红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距今五千年左右,因1935年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而得名。红山文化居民定居生活,进行农耕生产及畜牧、狩猎等活动。已出土的玉器有十几个品种,造型多为现实生活中的动物或作为神灵的动物。其形象古朴浑厚,注重造型的神奇而不讲究图纹的华丽,具有北方民族文化质朴豪放的风格。

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北方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一个重要的考古文化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距今约6500—5000年。红山文化玉器主要出现于红山文化晚期,距今约5500—5000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东北地区考古工作的深入发展,红山文化及其出土玉器逐渐得以确定。而对辽宁牛河梁地区所进行的考古发掘,更凸显了红山文化玉器的重要性。

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公认的已发现的红山文化玉器不过数百件,与其他拥有玉器的诸史前文化相比,数量并不多,但其高等级墓葬“惟玉为葬”的特点,显示了玉器在红山时期的崇高地位。

相关文章

  • 玉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斧,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23.7厘米,宽8.7厘米。此玉斧玉料呈青灰色并有较多的自然纹理而形成暗花。斧为长条形,略扁,刃部呈前凸的弧状,斧顶略窄,近顶部有一圆孔。此玉斧于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的M4号墓葬出土。墓葬中有大量的随葬玉器,其中包含许多精品,如玉勺、玉龟甲、玉刻图板等,并有大量玉斧。由此推测,墓主人是地位显赫的人物,所葬玉...

    102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碧玉龙耳带托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龙耳带托杯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龙耳带托杯,清乾隆,杯高3.8厘米,口径6.3厘米,足径3.3厘米。盘高2.5厘米,口径11.9×17厘米,足径9×13.9厘米。...

    1410 碧玉
  • 玉镂雕虎形剑璏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镂雕虎形剑璏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镂雕虎形剑璏,战国末至西汉初,长6厘米,宽2.6厘米,高2.8厘米。剑璏(音卫)黄玉质,虎首前部有褐糖色,身侧有黄色沁斑。器表抛光精细,有很强的玻璃光泽。此件为改制器,上端为一匍匐前行之虎,下部原有纹饰,部分磨去,并开出矩形孔,变为剑璏。虎面狰狞,张口,瞪眼,呈伺机扑杀猎物之态,足尾劲健有力。绞丝尾,已断残。剑璏矩孔的四角处各饰一只兽面,仅眼部突出,眼下均...

    866 镂雕 剑璏 黄玉 沁斑 抛光
  • 白玉凌霄花佩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凌霄花佩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凌霄花佩饰,明早期,长7.5厘米,宽6.2厘米,厚1.8厘米。清宫旧藏。佩白玉质,温润可爱,形稍扁平,圆雕4朵盛开的凌霄花交叉盘绕,花瓣肥厚微曲,花茎细长。上部以花之枝颈弯绕成一个半圆弧形穿,可穿绳配挂。佩背面光素。唐以后常有凌霄花纹饰的玉佩出现。此器原藏紫禁城弘德殿。...

    1108 凌霄花 圆雕 玉佩
  • 黄玉双联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黄玉双联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黄玉双联璧,清,璧径13.7厘米,通长35.6厘米,中部厚2.7厘米。...

    430 黄玉
  • 青玉镂雕螭凤鸡心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镂雕螭凤鸡心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镂雕螭凤鸡心佩,清中期,长8厘米,最宽6厘米。佩青玉质,有紫色沁。鸡心形,通体镂雕二螭、一凤。中心圆孔可用以穿系,以便佩挂。鸡心佩流行于汉代,此佩仿汉代鸡心佩式样,其上装饰的螭、凤纹样亦为战国至西汉时所流行,但清代鸡心佩中心的圆孔较汉代为小,孔四周的纹饰也比汉代复杂得多。...

    1827 镂雕
  • 人首蛇身玉饰 - 河南博物院玉器
    人首蛇身玉饰 - 河南博物院玉器

    人首蛇身玉饰春秋(前770-前476年) 外径3.8厘米,厚0.2厘米 1983年河南信阳光山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合葬墓出土 玉饰共两件,呈扁平椭圆环状,大小、厚薄相同。两件玉饰皆作侧身人形,正反两面纹饰略有差别,耳佩圆环者为男性,另一件为女性。其纹饰精美、玲珑剔透,反映出春秋时期高超的琢玉工艺。人首蛇身玉饰在目前出土的玉器中首次见到,其上所雕琢的形象很可能与传...

    293 玉器 人首蛇身玉饰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玛瑙桃形小水丞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玛瑙桃形小水丞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玛瑙桃形小水丞,清,高3.5厘米,口径2.4-3.2厘米。清宫旧藏。水丞白玛瑙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色,作桃形,器内空,器外装饰镂雕的桃枝、桃叶,以巧做技法使料中的红色恰好置于桃尖上,生动逼真。巧做也称俏色,最早见于商代,主要是利用玉质本身的不同颜色进行设计加工。此水丞匠心独具,玛瑙光莹润泽的材质与桃的造型相结合,仿佛传说中天上的仙桃落于书案,突出了仙寿的吉祥...

    1586 水丞 镂雕
  • 青玉龙纹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龙纹璧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龙纹璧,西周,直径16.1厘米,孔径5.9厘米,厚4厘米。青绿色玉质,局部有白色和褐色沁斑。体扁平,玉料边缘有残缺口,呈不规则圆形,但在纹饰设计时巧妙避开。器两面纹饰相同,内外沿有一宽边,内饰阴刻线及大斜刀阴线刻出的两只虎纹。虎呈侧面行走状,眼为“臣”字眼,出较长眼梢,口吐长舌,身饰羽形斑纹,长卷尾。此璧边缘有缺,可能玉料使然。为此,玉工巧妙地安排了两只...

    1408 龙纹 沁斑 阴刻
  • 白玉芭蕉仕女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芭蕉仕女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芭蕉仕女,清,高12厘米,宽8.3厘米,厚4.5厘米。...

    499 仕女
  • 玉人首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人首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人首,商,高4.3厘米,宽3.4厘米,厚1厘米。青绿色玉,局部有白色沁。大致呈片状,正面凸鼓,背面稍内凹。玉人首主要采用阴刻等方法雕琢。“臣”字形双目,阔鼻,大嘴,头发用纵向细阴线装饰。虽刀法简洁,但五官非常清晰。两眼中间有一通孔,可供穿系或他用。玉人首一般分正面像和侧面像两种,工艺上有圆雕和浮雕之分。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殷商时期也较为流行。...

    593 阴刻 圆雕 浮雕
  • 玉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圭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圭,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高16.1厘米,宽3.5厘米,厚1.25厘米。...

    141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玉石器藏品
  • 桐荫仕女玉山 - 故宫玉石器藏品
    桐荫仕女玉山 - 故宫玉石器藏品

    桐荫仕女玉山,清乾隆,长25厘米,宽10.8厘米,高15.5厘米。此玉山白玉质,有黄褐色玉皮。以月亮门为界,把庭院分为前后两部分,洞门半掩,门外右侧站一女子手持灵芝,周围有假山、桐树;门内另一侧亦立一女子,手捧宝瓶,与外面的女子从门缝中对视,周围有芭蕉树、石凳、石桌和山石等。器底阴刻乾隆御制诗、文各一。诗云:相材取碗料,就质琢图形。剩水残山境,桐簷蕉轴庭。女...

    1637 仕女 玉皮 灵芝 阴刻 璞玉 油画桐荫仕女图 圆雕
  • 青白玉辟邪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白玉辟邪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白玉辟邪,汉,长13.5厘米,高8.5厘米。清宫旧藏。玉料青白,表面有桔黄色及赭色斑。雕一兽伏地,爬行状,兽为扁方头,曲颈。从头形看,似虎,头顶有长角,角端分叉,四肢短粗有力,身侧有翼,为前后两组羽组成。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许多人们想象中的动物,玉、石器中的这些神异怪兽便是依传说演化而出的。辟邪便是极受人们崇敬、在雕塑作品中出现较多的怪兽,其制造往往受多种动...

    211 辟邪 扁方
  • 青玉寿星老人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寿星老人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寿星老人,清,高19.3厘米,宽6.5厘米,厚5.4厘米。...

    1384 寿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