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铜镀金象驮转花水法钟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铜镀金象驮转花水法钟 |
时代 | |
门类 | 钟表仪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83047)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铜镀金象驮转花水法钟❖图片
铜镀金象驮转花水法钟❖简介
铜镀金象驮转花水法钟,英国,18世纪,高105厘米,底53厘米见方。
梯形底座内为乐箱,装饰极为繁复。堆砌的山石上站立四只大象驮着四层水法转花钟。一层中间有站在圆盘上的人物、牛、马等,外嵌金发女士赏景珐琅画。二层是两针二套时钟,外有孔雀守护,花叶环绕。三层中间为水法,外为彩漆人物画。四层是丛林围绕瀑布,四角武士站岗,中间有水法,顶端有花束。
机械开动后,圆盘上的人、兽随圆盘的转动而转动,水法柱、顶端的花束旋转。
相关知识科普
水法
在一个齿轮的长轴上固定一个透明的螺旋形玻璃柱,在机械带动下转动起来看似流水,人们通常把这个装置称之为水法。在古钟表中每根水法齿轮之间传动比都是一,也就是说每根水法的转速都相同,它们的形状大小、齿形、齿数都是一样的。由于玻璃柱的螺旋纹的密度、方向、装配排列形式不同及钟上表演的需要,水法可以有多种形式的组合,以营造出平流水、喷泉式流水及瀑布式流水等各种流水景象的不同效果。
乐箱
乐箱多置于钟下层的后半部,前半部有时是景观。乐箱内有以发条为动力的铜质棘滚,上面有按乐曲音律而排列的小钉。机器开动后,棘滚随之转动,小钉发出悦耳的音乐声。另有乐箱内棘滚直接拨动铜篦子,发出钢琴、风琴声,根据篦子的长短宽窄产生不同的音节。这种装置多用于八音盒上,时代较晚。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