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宋拓勾氏本兰亭序卷 - 故宫铭刻类藏品

12-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宋拓勾氏本兰亭序卷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宋拓勾氏本兰亭序卷
时代
门类 铭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0784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宋拓勾氏本兰亭序卷❖图片

宋拓勾氏本兰亭序卷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勾氏本兰亭序卷❖简介

《宋拓勾氏本兰亭序》卷,锦包首,小楷书题外签“宋游丞相藏抚州宝应寺兰亭勾氏本。甲辰稧日西蠡记。”钤“费君直”印。墨纸纵25.7厘米,横66.7厘米。

此兰亭序帖系抚州宝应寺本,俗称勾氏兰亭,为游相兰亭百种之一。宋拓本。二十八行,首行“会”字残,知为定武系统。隔水原装旧裱,上有淡蓝色签条书“戊之四:抚州宝应寺本,今云勾氏本”,故名“勾氏本”。后隔水亦原装旧纸,上有小块挖镶纸题“抚州宝应寺浴室中有此石,勾氏得之,俗称勾氏兰亭。王顺伯疑是颜鲁公临本,后人因考其始末,宝应寺寔鲁公所建□□闻之州人黄尉(大节)□”。游似题识于后:“右得之于籍旧令江陵项仲履,小纸乃其所书也。余旧闻之于临川许倅(之选)叔仁与此合”。 卷尾翁方纲跋一段,费念慈书札一通。

钤“珍秘”、“安仪周家珍藏”、“翰墨清赏”、“晋府书画之印”、“李宗瀚印”、“西蠡经眼”、“吴荣光印”、“敬德堂图书印”、“赵氏孟林”、“晋府图书”、“临川李氏”、“安氏仪周书画之章”、“子子孙孙永宝用”、“景仁”、“玄伯经眼”、“叶志诜”、“安岐之印”、“费念慈印”、“王端之印”等印。


相关知识科普


兰亭序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春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集会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兰亭,修祓禊之礼。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书《兰亭序》,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书法遒媚劲健,精美绝伦,为历代楷模。

包首

包在手卷背面开头部分的锦,一端与天杆相连,一端与覆背相连,其靠近天杆处常见贴有狭长的签条。当手卷卷拢时,包首起着保护和装饰手卷的作用。

前隔水

前隔水是本幅前面一段有装饰性的绫裱。

隔水

或称“隔界”,是为了使“天头”、“引首”与“画心”不致紧接在一起而相隔的镶条,亦增加了美观之效果。

签条

题画标签,贴于包首靠近天杆处,用以题记书画家姓名、书画名称以及书画的年代等。其材料一般采用仿古色洒金宣或自染仿古宣,签条一般长度为由天杆边到上数第二个铜鼻处,宽度为长度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可按惊燕的宽度为准。将配好的签条贴在包首的上首,沿天杆离边约0.2cm处粘实。

后隔水

后隔水是本幅后面一段绫裱,与前隔水相对称,是书画手卷装裱形式的一部分。

翁方纲

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博学,富藏书,工诗文,长于考证金石。书法初学颜真卿,继学欧阳询,旁涉汉隶,自成一格,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并称“乾隆四家”。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等。

吴荣光

吴荣光(1773—1843年),字伯荣,号荷屋、拜经老人,广东南海人。官至湖南巡抚。能诗文,精鉴赏,收藏书画字帖甚多。著有《辛丑销夏记》、《筠清馆金石文字》、《帖镜》等。其中《辛丑销夏记》为著录书中精审之作,此书成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夏季,时值辛丑年,故为书名。全书对吴自藏或借观的法书、碑帖、绘画计146种进行了尺寸标注、印章辨认、款识和题跋的抄录等项著录工作,其中对作品的真赝考证及记述作品的流传经过较为详赅,也最为重要。

安岐

安岐(1683—1745年以后),字仪周,号麓村,别号松泉老人。先世为朝鲜人,后入八旗籍,居天津。其父是康熙年间津门大盐商,家资甚富。安岐酷嗜古今书画名迹,在津建沽水草堂,书斋名古香书屋,中贮历代名家翰墨,一时有“收藏之富,甲于海内”之誉。乾隆七年(1742年)60岁时,他将积累数十年之书画札记汇成一帙,共六卷,名《墨缘汇观》。其藏品后多归入乾隆内府。主要鉴藏印有“仪周鉴赏”、“安岐之印”、“安氏仪周书画之章”、“安仪周家珍藏”、“朝鲜人”等。

相关文章

  • 兰陵公主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兰陵公主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28.0×29.8厘米。明拓本。第七行“女也原”、九行“因心必”、十二行“天子永言舅氏情深渭阳”,十三行“大穆皇后”、十六行“祖太尉”、“孙既”、“于杨敞云”、二十行“诏窦氏既是”等字未损。石现存陕礼泉昭陵博物馆。唐显庆四年(659年)。李义府撰,窦怀哲书。娟秀有致,存虞世南笔意。《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兰陵公主碑 显庆四年。窦怀哲书。明拓本。全石。王懿荣署...

    1258 太尉 虞世南
  • 宋拓开皇本兰亭序卷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开皇本兰亭序卷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开皇本兰亭序》卷,锦包首,外签书:“游似藏开皇刻兰亭诗序”。墨纸纵26厘米,横74厘米。此本为定武翻刻本,“湍”、“流”、“带”、“右”等字损,十三行至末有一斜向上横裂纹。迎首、隔水有元赵孟籲、周驰、袁裒、丘吾衍、吴文贵观款,尾纸有宋游似、清孙承泽、曹溶题跋。帖后游似题中“此当为元本”句,“元本”旁淡墨加“开皇”二小字,清人孙承泽据此定为开皇本兰亭序,...

    814 兰亭序 包首 隔水 尾纸 孙承泽 曹溶 石渠宝笈续编 卞永誉
  • 成阳灵台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成阳灵台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33厘米,横(半幅):19.5厘米。朱翼盦及家属捐赠。  此为宋翻刻,明拓本。九开,跋四开,黄易鉴藏,题签、题跋并钤“黄小松珍藏印”。碑立于汉建宁五年(172年)。碑文记颂尧母功德。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成阳灵台》笔法丰茂浑劲,《杨统》、《杨著》似之。”此为黄小松“汉魏五碑”之一,系翻刻本。黄易考证后“益信此本必从祖石摹出也”,定为“重刻成阳灵台碑...

    1225 黄易 康有为 汉魏五碑
  • 芗他君石柱 - 故宫铭刻类藏品
    芗他君石柱 - 故宫铭刻类藏品

    芗他君石柱,东汉,高119.2厘米,宽33.5厘米。石柱上正文10行417字。此件石柱为芗他君祠堂内置放的石柱之一,立于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年)。石柱四面刻有人物、动物画像,前面上半部刻文字,最上刻“东郡阙县东阿西乡堂芗他君石祠堂”,下刻正文,内容记载芗他君事迹以及其子芗无患等为其建立祠堂的原因与经过。柱础为一雕刻精美的神兽。刻石文字书法自然,体现了东汉...

    1071 东郡 厥县 大子
  • 宋拓定武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定武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定武兰亭序,楠木面,素纸挖镶裱,蝴蝶装。三开半,墨纸,半开纵23.7厘米 ,横9.6厘米。钤“樨登之印”、“王百榖”、“容之鉴定”、“许志古”、“徐宗浩”、“石雪鉴定”、“晋文钱容之藏”等印。宋拓定武翻刻本,五字已损。楠木面,素纸挖镶裱,蝴蝶装。纸墨淳古,拓工精细。外签徐石雪题“兰亭定武五字损本,坿定武宋拓本,明人题识,王子展观察旧藏,己丑闰七月容之得于...

    306 兰亭序 楠木 蝴蝶装 徐宗浩
  • 明拓《郁冈斋帖》“領字从山本”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郁冈斋帖》“領字从山本”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郁冈斋帖》“領字从山本”兰亭序,木面,经折装。擦拓,一开纵27.9厘米,横27.5 厘米。明拓《郁冈斋帖》第三,钤有 “存诚堂”、“月坡草堂”、“蔚少峯审定金石文字”等印。兰亭序文“此地有崇山峻領”的“領”字,从摹本和刻本上可知,右军写的是“領”字。宋人对“領”字上有“山”字的兰亭拓本,称为“領字从山本”兰亭。“領字从山本”兰亭还有许多特点,如:“蘭”...

    219 兰亭序 经折装 汇帖 范仲淹 米芾 米友仁 王肯堂 摹勒上石
  • 清拓南朝刘怀民墓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南朝刘怀民墓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刘怀民墓志》,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刻,墨拓,整纸折装。纵53厘米,横59厘米。马衡先生捐赠品。此志原题“宋故建威将军齐北海二郡太守笠乡侯东阳城主刘府君墓志铭”,刻于南朝刘宋大明八年(464年)。清代晚期出土于山东益都,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王懿荣购藏,后又曾归端方、天津曹健亭等。今石已佚。由于刘宋石刻文献传世稀少,此志的楷书又以淳厚朴拙、格近《爨...

    748 马衡 建威 端方 南齐书 淡墨拓 凡将斋
  • 清拓西汉群臣上寿刻石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西汉群臣上寿刻石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群臣上寿刻石》,墨拓整纸本,已裱立轴。本幅纵26厘米,横26厘米。篆书1行15字:“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酬此石北”。原石为清道光年间杨兆璜在当时的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永年县)西60里娄山访得,故又名“赵娄山刻石”。拓本罕传。似此本淡墨初拓、字口肥润、笔画清晰者更为少见。专家一般认为此石是西汉赵国群臣为其王刘遂祝寿时所刻。赵廿二年为汉文帝刘恒后元六年(...

    1442 赵之谦 沈树镛 俞樾 陆增祥 杨守敬
  • 清初拓北魏高貞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初拓北魏高貞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高貞碑》,刻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六月。拓本纵200厘米,横93厘米。碑额篆书阳文方笔“龙骧将军营州刺史高懿侯碑”12字。碑文正书24行,行46字。碑阴刻嘉庆丙寅(1806年)孙星衍移碑记,并翻刻泰山29字于后。碑于乾隆、嘉庆年间出土于山东德州卫河第三屯,后移至德州县学。此碑书法方劲峻整,笔势畅达,结体虚和。杨守敬《评碑记》云:“书法方整,无寒俭气。”...

    1036 阳文 阴刻 孙星衍 泰山 杨守敬 古泉 陆增祥
  • 郎中郑固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郎中郑固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24.2厘米,横(半开):14.4厘米。吴兆璜、臧华云捐赠。此为清早期拓本,十三开,二行“典籍”之“籍”字完好。碑立于汉延熹元年(158年)。字形扁阔,结体端严,点画多程式化。书风同《乙瑛碑》,亦是折锋使转,但奇丽稍逊。杨守敬《平碑记》云:“古健雅洁,在汉隶亦称杰作,尤少积气,《礼器》之亚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郑固》端整古秀,其碑侧纵肆,...

    638 杨守敬 康有为 黄易 蓬莱
  • 道晗造像碑 - 河南博物院石刻
    道晗造像碑 - 河南博物院石刻

    道晗造像碑,又称“北魏弥勒造像龛”“贾思兴百八十五人等造弥勒像龛”。北魏孝昌元年(525)雕造,高135、宽98、厚44厘米。石灰岩质,四面环刻。1976年荥阳大海寺出土,1997年入藏河南博物院。道晗造像碑是河南现存保存最完好的造像碑之一,碑之正面雕尖楣圆拱形大龛,龛高86.5、宽66.5、深28.5厘米。龛梁两端刻二龙回首,口吐莲花化生。尖桃形龛楣浅浮雕...

    843 石刻 道晗造像碑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宋拓松桂堂帖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松桂堂帖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松桂堂帖》,南宋刻,南宋拓,一册,墨纸32开,每半开纵37.1厘米,横16.8厘米。此帖为北宋书画家米芾的曾孙米巨『0703』以家传法书摹刻上石拓印而成。首页刻篆书“宝晋斋”,行书“海岳”字样。此帖收录了谢安书《八月五日帖》、王羲之书《王略帖》和王献之书《十二月帖》,以及米芾、米友仁、米巨『0703』的题字和题跋。米芾认为,谢安的书法水平在王羲之和王献之父...

    1238 米芾 谢安 王羲之 王献之 米友仁 袁枢 孔继涑 翁同龢
  • 宋拓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西岳华山庙碑》册,拓本38页,剪条装裱,每页3行,行6字。纵22 .3厘米,横12.8厘米。此碑立于延熹八年(165年),隶书,典雅壮伟。“在汉人八分最为险劲,已开魏碑之先河”(清汪喜孙语)。汉碑极少留书者姓名,此碑文末有“書佐新豐郭香察書”名款。碑文记述历朝帝王封禅祭天地的祀典和当朝弘农太守袁逢主持重修华岳庙碑的经过。原碑宋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

    407 魏碑 封禅 欧阳修 骆天骧 郭宗昌 丰熙 天一阁 王铎
  • 宋拓三国范式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三国范式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范式碑》,全称《庐江太守范式碑》,又称《范巨卿碑》。三国魏青龙三年(235年)正月立。宋洪适《隶释》录碑全文,隶书,计19行,行33字。碑阴题名四列,一二列10行,三列11行,四列6行。额篆书“故庐江太守范府君之碑”10字。碑原在山东任城,后移至济宁州学。宋以后碑断,没入土中。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胶州崔氏先得残额于济宁州学西龙门坊水口,李东琪、黄...

    1916 李东琪 黄易 翁方纲 王昶
  • 堂谿典嵩高山请雨铭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堂谿典嵩高山请雨铭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48厘米,横:201厘米。朱翼盦及家属捐赠。此为乾隆甲寅春仲拓本。黄易鉴藏,题签并钤“小松所得金石”、“汉画室内”印。铭文刻于汉熹平四年(175年)。铭文记中郎将堂溪典来嵩高庙请雨事。在嵩山开母庙石阙铭下。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1967 黄易 蓬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